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陆大祥

月刊

1000-4718

obsbjb@jnu.edu.cn

020-85220269

510632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大道西601号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Pathophysi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主办、暨南大学承办的国家级综合性病理生理学高级学术刊物。杂志刊登有关病理生理学理论研究(包括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方面的论著、专题综述、教学研究、科研仪器和药品评价介绍等,注重介绍疾病发病机制和临床病理生理学研究。适合医药院校教学科研人员、研究生、临床医务工作者和高年级医学生阅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PI3K/Akt相关信号通路在神经细胞病理生理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曾广红朱彤邹磊周杰...
    1529-15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磷脂酰激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PKB/Akt)信号通路在细胞生长、增殖、分化和凋亡等多种生物学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PI3K/Akt相关信号通路研究众多,并且调控神经细胞发挥着不同或者相同的功能.本文综述了PI3K/Akt相关信号通路在神经细胞凋亡、自噬、氧化应激、神经炎症和其它病理生理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PI3K/Akt信号通路神经细胞细胞凋亡自噬氧化应激

    食欲调控系统介导高血压发病的分子机制

    祁尚文凌必时金华刘双芳...
    1536-1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食欲调节系统通过促进/抑制食欲神经元/因子,在促进新陈代谢、调节能量、维持体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食欲调节系统可直接影响多种与高血压相关的病理生理机制,包括交感神经兴奋、水钠潴留、血管损伤、氧化应激等.本文就中枢食欲神经元、中枢食欲因子和外周食欲因子在高血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食欲高血压下丘脑

    高脂饮食对阿尔茨海默病病变的影响及小胶质细胞在其中的作用

    任晶谭超杰邹文奇刘静颐...
    1542-1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病程漫长,本文从AD经典病理事件时间线出发,以小胶质细胞异常激活为桥梁,以期明确AD病理事件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脂质代谢异常与小胶质细胞功能异常、AD病理改变密切相关,以此为介入点,本文综述了短、长期高脂饮食对AD病变发展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以期为AD的早期介入提供思路.

    阿尔茨海默病高脂饮食小胶质细胞脂质代谢

    T细胞耗竭的研究进展

    张月霞潘耀柱
    1548-1553页
    查看更多>>摘要:T细胞耗竭指慢性感染和肿瘤患者体内T细胞功能的丧失.由于较长时间暴露于持续性抗原等炎症信号,T细胞逐渐失去效应功能,记忆T细胞特征也开始缺失.耗竭T细胞会影响肿瘤预后及病毒转归,耗竭的严重程度更会对肿瘤的预后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随着肿瘤免疫治疗的广泛开展,深入理解T细胞耗竭机制以及通过逆转T细胞耗竭优化肿瘤免疫治疗方案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就T细胞耗竭发生机制、耗竭T细胞特征以及耗竭状态的逆转作一综述.

    T细胞耗竭抑制性受体细胞因子免疫治疗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治和预后中的意义

    刘文慧吴涛
    1554-1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在临床和生物学都具有异质性的浆细胞恶性肿瘤.尽管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在治疗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但疾病的异质性和复发仍然是MM治疗的一大挑战.基于新一代测序的单细胞转录组测序(single-cell transcriptome sequencing,scRNA-seq)技术,能够从单细胞水平探测肿瘤细胞和骨髓微环境的异质性,从而提高我们对MM诊断分层、精确治疗和预后预测的认识.本文就scRNA-seq在MM诊断、治疗及预后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多发性骨髓瘤异质性微环境

    肠易激综合征结肠类器官上皮屏障损伤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饶珂寒徐泳茵蓝兆占凯...
    1559-1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结肠黏膜屏障损伤类器官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评价.方法:取20~22 g雄性C57BL/6小鼠结肠段,分离并提取结肠隐窝,在基质胶中培养,使其增殖和分化成具有结肠上皮样结构的3D空腔球体,进而开展以下实验:(1)进行结肠类器官(colonoids)及小鼠结肠组织免疫荧光检测,鉴定结肠类器官.(2)异硫氰酸荧光素葡聚糖(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 dextran 4,FD4)评估结肠类器官上皮屏障功能.(3)探索不同浓度、不同时点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诱导下结肠类器官上皮屏障的变化,运用FD4和HE染色评价屏障功能,RT-qPCR检测结肠类器官类器官闭合蛋白(occludin)和闭锁小带蛋白1(zonula oc-cludens-1,ZO-1)的mRNA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检测occludin和ZO-1蛋白的分布与定位.结果:(1)结肠类器官与小鼠结肠组织的5-乙炔基-2'-脱氧尿苷(5-ethynyl-2'-deoxyuridine,EdU)增殖和肠上皮细胞谱系标记表达一致.(2)对照组未见FD4渗透进结肠类器官腔内,而乙二醇双(2-氨基乙基醚)四乙酸[ethylene glycol-bis(β-aminoethyl ether)-N,N,N',N'-tetraacetic acid,EGTA]诱导后FD4明显渗透进结肠类器官腔内(P<0.05).(3)从18 h起,60、100、200和240 ng/mL的IFN-γ均显著可见FD4渗透进结肠类器官空腔内(P<0.05),HE染色可见结肠类器官屏障损伤.18 h各浓度IFN-γ都可诱导occludin和ZO-1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且occludin和ZO-1的荧光显著减弱(P<0.05).结论:(1)所培养的类器官为结肠类器官,具有完整的上皮屏障.(2)IFN-γ可诱导结肠类器官上皮紧密连接occludin和ZO-1的转录水平降低,相应蛋白的表达减少及定位分布改变,由此增加结肠类器官上皮通透性.该模型与IBS结肠黏膜屏障损伤这一病理生理状态拟合度较高,为开展IBS结肠黏膜屏障损伤方向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方法.

    结肠类器官肠易激综合征上皮屏障损伤干扰素γ紧密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