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处方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处方药
中国处方药

陶剑虹 

季刊

1671-945X

cpdrug@163.com

020-37886861

510080

广州市东风东路753号天誉商务大厦西塔5楼

中国处方药/Journal Journal Of China Prescription Drug
查看更多>>本刊属综合性医药卫生学术期刊。以药学、医学为基础,以新闻形式来深度报道和分析有关医药行业学术及经济活动、学术科研等方面的热点和焦点问题,给业内业外以启发和思考。本刊将突出深刻、生动、全面、兼容的特点。我们希望能向医生和药师传递最新的药物研发动态、权威的药物评价;同时构筑医生和药师相互交流的平台、共同分享丰富的临床用药经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某院仿制与原研降压药物差异性及仿制降压药换用情况分析

    金晓琴朱星宇沈建飞马文祥...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从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可及性等方面探讨仿制降压药物与原研降压药物的差异。方法 进行仿制与原研降压药物说明书、价格比较。选取某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分析换用仿制降压药情况及患者性别和年龄的对其换用率影响因素,分析仿制与原研降压药物临床有效性、安全性及经济学评价,讨论仿制降压药对控制医疗费用的影响、仿制降压药使用率与影响因素。结果 6 种过评仿制降压药说明书无一列有临床试验项,药物价格为原研降压药物的 7。83%~98。25%不等,2019~2021 年患者换用仿制降压药比率为 82。26%。结论 某院过评仿制降压药在药物临床疗效、安全性对比的数据报告较少,在现行治疗方案中引入新的药物,需要增加产品临床药效方面的数据。

    仿制降压药物临床疗效安全性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精细化管理在药学服务提质增效中的应用

    秦永存
    7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精细化管理在药学服务中的应用。方法 随机抽取某院 2021 年 1 月~2022 年 4 月未实施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精细化管理的 356 组静脉药物处方作为实施前组,2022 年 5 月~2023 年 7 月实施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精细化管理的 356 组静脉药物处方作为实施后组。分析两组静脉药物处方的配药效率、各环节差错发生情况、处方不合理应用情况。结果 实施后组的工作效率明显优于实施前组(P<0。05);实施后组各环节差错的发生率、处方不合理应用的发生率均低于实施前组(P<0。05)。结论 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采用精细化管理可降低处方的差错率,促进处方的合理应用,对药学服务具有提质增效的作用。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精细化管理药学服务提质增效

    基层中西医结合医院药学门诊的建立及实践效果分析

    施洋陈振东谭雪陈晓黎...
    7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介绍基层中西医结合医院药学门诊服务内容及流程,总结实践效果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为提高药学门诊服务水平和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分别收集2022年11月~2023年10月克拉玛依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事前审方系统的数据及2 804例患者用药咨询记录并进行汇总。其中,事前审方数据对人工干预情况、不合理处方原因、药品种类及事后处方点评合理率进行整理分析;用药咨询按照咨询内容、咨询者年龄、咨询药品种类、中西药联用情况及咨询者满意度进行归纳统计。结果 药师复核合格处方38 009张,干预处方1 297张,干预后医生修改处方数1 220张;不合理处方原因主要为诊断与药物适应证不适宜(35。43%)、药品用法用量(32。51%)、特殊人群使用不当(16。74%)等;不合理处方品种以中成药居多(61。97%);事后处方点评合理率较前提高3。76%。咨询内容以药品用法用量为主,咨询者年龄以50~70岁居多,咨询药品种类主要为心血管药物、内分泌药物和消化系统药物等;中西药联用超过3种的有1 945例(69。37%);患者咨询满意度达到100%。结论 基层中西医结合医院通过开设药学门诊,提供药学服务,可有效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和依从性,促进临床药学高质量发展。

    药学门诊药学服务事前审方用药咨询合理用药临床药学

    儿童临床感染肺炎链球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影响

    王少宁
    8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儿童临床感染肺炎链球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对 2022 年 1 月~12 月送检的各类标本进行细菌培养与耐药性分析;分析肺炎链球菌标本来源分布情况、所致疾病分布情况、季节分布情况、患儿年龄分布情况以及耐药性情况。结果 73株肺炎链球菌中,多数(84。93%)来源于痰液标本,少数来源于全血、脑脊液、耳分泌物、咽拭子、引流物、唾液等其他标本;肺炎链球菌所致疾病中,52 例为肺炎,占总疾病的 71。23%;肺炎链球菌检出月份较高者依次为 1 月(13。70%)、4 月(13。70%)、12 月(13。70%)、3 月(12。33%)、5 月(12。33%)、11 月(12。33%),其余月份检出比相对较少;肺炎链球菌敏感率最高的药物分别为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厄他培南、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四环素、氯霉素,耐药率最高的药物分别为红霉素、四环素、复方新诺明。结论 儿童临床感染肺炎链球菌多为痰液标本,所致疾病多为肺炎且多发生于冬季 11~1 月、春季 3~5 月;肺炎链球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厄他培南、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四环素、氯霉素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对红霉素、四环素、复方新诺明具有较高的耐药性。

    肺炎链球菌儿童分布耐药性分析

    帕金森病医药联合门诊药学服务路径的建立与实践

    江艳殷秋忆
    8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帕金森病医药联合门诊药学服务路径,规范药学门诊服务工作。方法 根据现状调查结果,建立帕金森病医药联合门诊药学服务路径,包括用药方案评估、提供用药咨询及个体化宣教。对 2022 年 7~12 月就诊于帕金森病医药联合门诊的 50 例PD患者按该药学服务路径开展工作,并评价药学服务成效。结果 按该药学服务路径工作 6 个月后,50 例PD患者UPDRS综合评分Ⅲ、Ⅳ部分均低于服务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务前后依从性Morisky评分为 0 分的(依从性好)从 7 例增加至 25 例,评分为 3~4 分(依从性差)的从 13 例减少至 2 例。此外,随访期间,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建立帕金森病医药联合门诊药学服务路径,有助于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改善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并促进药学门诊服务工作规范化。

    帕金森病医药联合门诊药学服务

    信息化管理平台在分娩镇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苏毛毛张蓉王立奎
    8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信息化管理平台在分娩镇痛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在安徽省妇幼保健院进行了一项单中心连续队列研究,以2022 年 10 月~11 月期间接受分娩镇痛的产妇作为对照组(n=320 例),采取传统的分娩镇痛管理模式进行管理;2022 年 12 月~2023年 1 月接受分娩镇痛的产妇作为观察组(n=320 例),采取分娩镇痛信息化管理平台进行管理。分别对两组产妇镇痛情况、不良反应、产程、分娩方式、新生儿情况以及产妇满意度和助产士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分娩过程中的最高疼痛数字评分(NRS)降低,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增多,主动补救率明显上升,被动补救率明显降低,首次被动补救时间明显延长(P均<0。05);两组产妇各类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不良反应的主动识别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各类不良反应的平均响应时间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产妇和助产士满意度均显著增高(P均<0。05),此外两组产妇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结论 分娩镇痛信息化管理平台可以提高分娩镇痛效果,及时发现处理各类不良反应,改善产妇分娩体验。

    分娩镇痛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队列研究

    某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肠外营养液不合理用药情况及药师干预效果分析

    郝菲菲吕台中麦锦鸿
    89-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某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肠外营养液不合理用药情况及药师干预效果。方法 提取静脉用药调配中心2021年1月~12月肠外营养液 1 522 张用药处方为对照组,提取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2022 年 1 月~12 月肠外营养液 2 902 张用药处方为观察组,对照组未进行药师干预,观察组进行药师干预,并分析两组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 对照组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医嘱共有 48 张。观察组不合理用药医嘱共有 37 张。药师干预后,观察组的肠外营养液处方不合理用药医嘱发生率为 1。27%,对照组为 3。15%,观察组的不合理用药医嘱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肠外营养液不合理用药情况主要包括成分不完整、电解质浓度不适宜、配伍不适宜、热氮比不适宜、溶媒规格选择不适宜、重复用药、未分组开具等内容,通过药师干预后,明显减少了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肠外营养液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可促进患者安全合理用药。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肠外营养液不合理用药药师干预

    碳酸锂和佐匹克隆联用致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的病例分析及药学监护

    朱静陈凡张弋
    9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碳酸锂和佐匹克隆联用致药物超敏反应的特点和药学监护要点。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 1 例服用碳酸锂和佐匹克隆后导致以肝功能损伤和皮肤重度红斑为首要临床表现的药物致超敏反应综合征患者的治疗过程,同时参考相关标准判断两种药物与超敏反应的关联性并进行相关文献分析。结果 经过早期识别并停用可疑药物后,患者经抗过敏、保肝、激素以及提高免疫力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 超敏反应为碳酸锂和佐匹克隆较罕见的不良反应,用药过程中患者如出现无明显诱因的发热、皮疹时,应引起关注并及时停药,临床药师应协助医生做相关文献分析和循证支持。

    碳酸锂佐匹克隆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药学监护

    某院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所致ADR的回顾性分析

    关笑婵耿东丽段萌
    9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根据《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肤试验指导原则(2021 年版)》,头孢菌素类药物不再强制要求皮试,收集某院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所致的药物不良反应(ADR)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取消皮试后,ADR的发生率以及严重程度。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院 2021 年5 月~2023 年 6 月上报的 96 例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所致ADR患者,分析患者采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种类、不良反应表现及所涉及的系统类型、给药途径以及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年龄分布。结果 96 例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引起ADR中所涉及的系统类型主要为过敏反应,占比为 31。25%,其次为消化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占比分别为 17。71%、14。58%;主要用药途径为静脉滴注,占比为 60。42%,其次为静脉推注,占比为 22。92%;主要年龄分布在 56~70 岁,占比为 23。96%,其次为 46~55 岁和≤10 岁,占比分别为 21。88%、20。83%。结论 某院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ADR多为静脉滴注引起,过敏反应占比较高,但无过敏性休克等严重不良反应;老年人及幼儿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仍需关注特殊人群用药。医院药师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个体化给药建议,保障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头孢菌素类不良反应给药途径相关因素

    己酮可可碱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李欢欢柏妍槟邓雪聪吴梦丽...
    97-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己酮可可碱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术后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年 1 月~2023 年 12 月某院收治的 120 例EMT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 例)于腹腔镜保守手术后服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研究组(60 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己酮可可碱治疗。对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Th1/Th2 漂移指标、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和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较同组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血浆黏度[(1。57±0。16)mPa·s]、红细胞聚集指数(3。24±0。37)、纤维蛋白原[(3。91±0。79)g/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1。73±0。20)mPa·s、(3。50±0。41)、(4。37±0。87)g/L](P<0。05)。治疗后,研究组EMAb的转阴率(51。11%)高于对照组(27。91%)(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2(IL-2)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上升,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下降,且研究组IFN-γ[(349。55±57。54)ng/ml]、IL-2[(5。92±1。86)ng/ml]水平高于对照组[(323。31±54。29)ng/ml、(4。97±1。77)ng/ml],IL-4[(8。30±1。43)ng/ml]、IL-10[(3。04±0。45)ng/ml]水平低于对照组[(8。99±1。36)ng/ml、(3。29±0。51)ng/ml](P<0。05)。治疗后,两组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较各组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ICAM-1[(295。58±53。60)ng/L]、VEGF[(68。98±10。32)ng/L]水平低于对照组[(326。29±49。73)ng/L、(74。91±11。05)ng/L](P<0。05)。治疗后,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己酮可可碱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可以调节EMT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提高EMAb的转阴率,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调节患者的Th1/Th2 漂移指标,且安全性较高。

    己酮可可碱炔雌醇环丙孕酮片EMT血液流变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