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处方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处方药
中国处方药

陶剑虹 

季刊

1671-945X

cpdrug@163.com

020-37886861

510080

广州市东风东路753号天誉商务大厦西塔5楼

中国处方药/Journal Journal Of China Prescription Drug
查看更多>>本刊属综合性医药卫生学术期刊。以药学、医学为基础,以新闻形式来深度报道和分析有关医药行业学术及经济活动、学术科研等方面的热点和焦点问题,给业内业外以启发和思考。本刊将突出深刻、生动、全面、兼容的特点。我们希望能向医生和药师传递最新的药物研发动态、权威的药物评价;同时构筑医生和药师相互交流的平台、共同分享丰富的临床用药经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动物实验探讨桂苓四子方治疗痛风性肾病的作用机制

    李慧娟卿越雷刘德敏蒋玲雪...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研究桂苓四子方治疗痛风性肾病(GN)的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SymMap数据库收集桂苓四子方的化学成分,结合TCMSP、SwissADME数据库及文献筛选活性成分,利用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成分作用靶点;通过OMIM、GeneCard数据库获取GN的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建立成分-疾病共同靶点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采用Cytoscape3。9。1软件对PPI网络进行筛选得出核心靶点;将活性成分-疾病共同靶点导入R Studio 4。2。3软件中,使用clusterProfiler软件包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基于网络药理学结果,选择TNF/PI3K信号通路,通过体内实验进一步验证。结果 共筛选出桂苓四子方 492 个活性成分,预测到潜在靶点 1 160 个,其中 278 个与GN有关,PPI网络筛选得到关键靶点 22 个。GO和KEGG富集分析显示,桂苓四子方药可能通过干预TNF/PI3K通路改善GN。体内实验证实桂苓四子方有效降低了GN模型大鼠的SUA、Scr、BUN、尿蛋白水平及肾组织TNF-α、IL-1β、MCP-1 水平,改善了肾组织炎症反应及纤维化,且显著下调了了大鼠肾组织中TNF-α、磷脂酰肌醇 3′-激酶(PI3K)的表达。结论 桂苓四子方药对可能通过干预TNF/PI3K通路改善GN的肾脏炎症反应,缓解肾纤维化。

    桂苓四子方痛风性肾病网络药理学动物实验

    基于OpenFDA对替西帕肽不良反应风险信号的挖掘与分析

    李伟娅庞宁张飞雨朱明辉...
    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公共数据开放项目(OpenFDA)对替西帕肽相关不良反应及安全警戒信号进行挖掘与分析,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Tirzepatide"为关键词检索并提取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中 2022 年 7 月 1 日~2023 年12 月 31 日之间相关的药品不良事件报告,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挖掘分析。结果 在此期间,检索出不良事件报告共 2 129 332 份,其中与替西帕肽相关的报告为 25 659 份。替西帕肽相关的药品不良事件(ADE)报告数量随上市时间逐渐递增,报告主要来自美国,报告者主要集中在消费者和非医务人员。患者 67。19%为女性,18。57%为男性,14。24%性别不明,年龄分布在 18~74 岁之间。共检测到有临床参考意义的阳性信号 50 个,涉及 11 个系统/器官。结论 胃肠道反应是用药后常见的不良事件,胰腺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胆囊/胆道疾病及甲状腺疾病是临床上应关注的不良反应。除去说明书记载的不良反应外,血糖升高、糖化血红蛋白增加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同样需要临床重视。

    替西帕肽OpenFDA报告比值比法药物不良反应信号挖掘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温胆汤治疗慢性胃炎的作用机制

    曾建荣林远茂卢昌华
    1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温胆汤治疗慢性胃炎(CG)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温胆汤的化合物,并预测出温胆汤相关的调控靶点,通过OMIM和GeneCards数据库收集CG的相关靶点,取交集得到温胆汤治疗CG的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分析温胆汤治疗CG的靶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运用DAVID数据库分析靶点的相关信号通路和功能。结果 筛选得到124 个温胆汤的化合物,与治疗CG的靶点取交集后得到 44 个温胆汤治疗CG的靶点。主要涉及蛋白质异二聚化活性、整合素结合、核激素受体结合、激酶调节活性、激素受体结合、过氧化物酶活性等生物过程,可能通过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细胞凋亡、内分泌拮抗等功能发挥治疗CG的作用。结论 温胆汤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调控的特点发挥对CG的治疗作用。

    温胆汤作用机制慢性胃炎网络药理学

    蛋白制品冻干过程退火工艺研究及对药理活性影响

    胡振湘冷靖宇何丽秀秦玉敏...
    1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生物制品冻干过程退火工艺和对蛋白制品药理活性的影响。方法 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进行退火温度摸索,进行预冻过程中不含退火工艺和退火工艺的对比,确定退火工艺;并使用确定退火工艺后的蛋白制品进行药理活性检测。结果 退火后,表面无痕产品比例大幅增加,上下分层现象基本消失,产品水分含量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采用退火工艺生产的蛋白制品的药理活性符合要求。结论 在生物制品冻干过程中,退火工艺可有效改善产品表面裂痕和上下分层的现象,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塌陷温度,提高冻干效率,且不影响蛋白制品的药理活性。

    冻干退火玻璃化转变温度塌陷温度分层药理活性

    粉末直接压片制备马来酸氟伏沙明片

    毛万祥范文峰徐凯蓝美英...
    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制粉末直接压片工艺制备马来酸氟伏沙明片的处方,并与参比制剂对比溶出行为及稳定性。方法 以溶出曲线为考察指标,以粉末直接压片工艺筛选处方,在四种溶出介质下考察自制制剂的溶出行为;在高温(60±2)℃条件下考察杂质的变化趋势,以确定处方工艺的合理性。结果 优选出了可接受的马来酸氟伏沙明片处方工艺,制备的产品与参比制剂溶出曲线相似,杂质增长速度小于参比制剂。结论 优选甘露醇为填充剂,无水磷酸氢钙为pH调节剂,预胶化淀粉为崩解剂,滑石粉为润滑剂,采用粉末直接压片工艺,优选的处方工艺可行,在四种溶出介质下,自制制剂与参比制剂溶出曲线相似,在高温(60±2)℃条件下杂质增长小于参比制剂。

    马来酸氟伏沙明片粉末直接压片溶出曲线稳定性研究

    不同厂家及批次的硝苯地平片质量分析与评价

    黄英栋姜丽君刘旺培朱燕...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收集的 25 批次硝苯地平片进行多项目测定,对不同厂家产品的质量进行分析与评价。方法 参照《中国药典》,比较不同厂家产品的性状、有关物质、含量均匀度、溶出度、含量测定等项目,对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结果 25 批次检验结果均符合《中国药典》标准,合格率为 100%,但存在较大差异。结论 不同厂家硝苯地平片质量存在差异,部分厂家有关物质杂质Ⅱ的控制有待提高。

    硝苯地平片不同厂家质量高效液相色谱法

    抗感染药物的药物经济学研究现状和展望

    袁媛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药物经济学近年来在抗感染领域发展现状。方法 以"感染"、"药物经济学"、"infection"和"cost"为主题词检索2013~2023 年发表在万方医学网、CNKI和Pubmed上的抗感染药物经济学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对文献资料"研究设计"和"评价方案"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 236 篇有效文献,以回顾性队列研究最多,药物比较设计方案众多,不同药物间的比较占多数,其中以两种药物比较最多。对感染类型的研究涉及众多类型,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其中肺部感染和社区获得性肺炎为主。抗菌药物间的比较以同类药物为主,包括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抗厌氧菌等。结论 应参照《中国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2020 版)》,丰富药物经济学研究方法和内容,促进研究结果产生实效,降低感染疾病的治疗成本和促进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

    抗感染药物药物经济学现状

    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中5-羟甲基糠醛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莫韵斯王俊尹李玮玲伍良涌...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针对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中 5-羟甲基糠醛(5-HMF)检查方法进行研究,建立干扰小、定量准确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C18 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 0。05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至 3。5)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流速 1。0 ml/min,检测波长 284 nm。结果 5-羟甲基糠醛在 0。001~2。067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为 0。999 9;检测限为 0。207 ng/ml,定量限为 0。689 ng/ml;平均回收率为 99。4%,RSD范围为 0。5%(n=6)。结论 本法可用于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中 5-羟甲基糠醛的限量检查,可为该品种质量标准提升提供参考。

    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5-羟甲基糠醛检查HPLC法质量控制

    基于HPLC指纹图谱方法和化学计量学分析的黄芪质量评价研究

    钟林静吴禄祥蓝晓东苏虹惠...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方法对不同产区黄芪进行质量评价。方法 采用HPLC法,SHIMADZU VP-ODS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体积流量 1 ml/min,梯度洗脱,柱温 30℃,检测波长 230 nm,对 12 批黄芪药材进行HPLC指纹图谱分析,同时对所研究的黄芪指纹图谱进行化学计量学分析。结果 HPLC指纹图谱分析标识出 10 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 0。80。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将所有黄芪药材分为 2 类,前 2 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 84。55%,两种分析结果一致,说明 12 批不同产地黄芪药材的共有化学成分基本稳定,但各成分含量存在一定差异。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可为黄芪质量评价及真伪判定提供有效方法,为临床及制剂生产筛选优质药材提供技术支撑。

    黄芪HPLC指纹图谱化学计量学质量评价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

    15种岭南中草药抑制新冠假病毒感染细胞的药效筛选研究

    章晶王祥红钟志勇陈登科...
    4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筛选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岭南特色中草药。方法 通过荧光素酶发光检测技术,采用假病毒中和药效实验方法,对 15 种岭南地区特有中草药进行筛选并评估。结果 草药降真香展示出较为明显的中和病毒作用,其抑制率为(83。6±4。0)%,草药山大颜与布渣叶有轻度的中和病毒作用,抑制率分别为(46。1±3。2)%、(58。7±5。9)%,其他草药则未表现出明显的中和病毒作用。结论 岭南特色道地中药材在COVID-19 的临床防治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的药物筛选和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岭南中草药新型冠状病毒假病毒中和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