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测试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测试
中国测试

高洁

双月刊

1674-5124

zgcsjs@163.com

028-84404872;84403072

610021

成都市成华区玉双路10号

中国测试/Journal CHINA MEASUREMENT & TESTING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测试》创刊于1975年,是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主办、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学术期刊。期刊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洁担任主编,毛二可等30多位院士和国内知名专家担任期刊的特邀编委和编委。 《中国测试》以追踪测试领域学科发展前沿,阐释测试理论方法和测试实践应用之精髓为宗旨,是集国民经济多行业、多领域、多学科测试技术特色为一体的权威性学术期刊。 期刊先后被收录为: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 ·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收录期刊 ·波兰《哥白尼索引》(IC)收录期刊 ·俄罗斯《文摘杂志》收录期刊 主要栏目 :综述与研究报告、国家基标准研究、 计量检定与校准测试、产品质检与标准研究、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仪器仪表与传感技术、化学分析与生物技术、工程测试与控制技术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太阳能电池阻抗谱测量方法及其应用进展

    李傲肖文波张濬哲吴华明...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阻抗谱测量技术是研究太阳能电池的重要手段.该文首先对近几年提出的阻抗谱测量方法进行评述,分析各类方法的优缺点.通过对阻抗谱测量方法的研究,发现不同测量方法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其效率、精度以及成本等方面.其次,分析阻抗谱在太阳电池故障检测、电子输运、界面研究等方面的应用情况,指出它们评价电池动态行为时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后,总结阻抗谱测量方法未来发展方向及应用需求.

    太阳能电池阻抗谱故障评估电子输运界面研究

    基于Box-Cox变换和随机系数回归的非线性退化数据建模方法

    杨保奎李天梅张建勋司小胜...
    9-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变换方法是处理设备非线性退化建模与剩余寿命预测的一种重要方式和可行途径,目前常见的变换方法主要为对数变换和时间尺度变换,其适用范围有限.鉴于此,文章提出一种基于Box-Cox变换(Box-Cox transformation,BCT)的非线性退化数据建模方法.首先,采用BCT对非线性退化数据进行变换,将变换后的退化数据通过线性随机系数回归模型进行建模.然后,通过构建观测数据的概率密度函数,利用极大似然估计对于BCT中的模型参数进行辨识,并运用Bayesian理论对参数进行在线更新实现退化模型的动态校准.最后,分析经过BCT后的锂电池和轴承实际退化数据,其线性度与相关系数最高分别提升 69.63%、9.19%,证明文章方法可行,具有潜在的工程应用价值.

    非线性退化Box-Cox变换随机系数回归在线更新

    太赫兹成像NLM去噪算法优化研究

    方灿方波宋志平王震...
    18-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太赫兹透射式成像具有对人体无害,对非金属材料有较高的穿透性等特点.但成像图片信噪比较低,因此文章提出一种改进的非局部均值滤波算法,该算法先利用结构张量对图像进行分区处理.对平坦区域进行中值滤波,对非平坦区域采用改进的非局部均值滤波算法,该算法引入结构相似指标,图像通用质量指标,特征相似指标的高斯加权距离作为图像相似准则.为探索该算法在太赫兹透射成像图片的效果,文中根据太赫兹探测器类型的不同分为单点、线阵、面阵扫描成像实验,并展开成像研究发现线阵相机中存在坏点导致成像图片存在暗条纹,可利用高斯加权中值的方式消除暗条纹.单点扫描成像和面阵扫描成像由于运动平台移动因素和像元响应不一致性的干扰,成像图片具有噪声.将成像图片分别运用不同的去噪算法进行降噪重建,结果表明,与传统的非局部均值滤波算法相比,改进的非局部均值滤波算法对太赫兹透射成像图像处理后所得的峰值信噪比值有 1~9 dB的提升,且和其他传统的去噪算法比较发现改进的非局部均值滤波算法处理后图像的峰值信噪比值也有2~8 dB的提升,去噪效果较好.

    图像去噪太赫兹图像图像质量非局部均值滤波

    基于弱磁探测的三相电缆路径快速定位方法

    王立张智鹏王海锋秦庆雷...
    24-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地下电缆的快速定位对于城市的安全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城市内地下电缆探测精度较差,可探测区域较小.针对上述难点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弱磁探测的三相电缆路径快速定位方法,并推导三相电缆磁场辐射的基本规律,通过测量空间中任意五点的磁场幅值信息,结合粒子群数值迭代计算方法,利用五点定位原理,推算得到地下三相电缆的路径.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并进行定位误差分析.该方法对于提高地下电缆探测精度和深埋电缆的探测能力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地下三相电缆磁场幅值数值迭代五点定位路径探测

    引入人员反馈的风机叶片红外缺陷测量技术

    王洪金杜旭赵丽劼何赟泽...
    3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实现风机叶片巡检的无人化和智能化的过程中,数据集的准备与标注严重影响深度学习网络的预测准确性.这一点在基于无人机载红外热成像尤为重要,不同于可见光检测:由于红外相机像素有限,导致缺陷在检测图像上像素少、温差小、缺陷温度表征因缺陷种类变化等问题.仅依赖一次数据标定的网络识别准确率较低,且数据集标注的差异对识别精度带来严重影响.为此,提出基于人在回路的风机叶片智能红外缺陷检测与测量的方法,将人员反馈引入到网络性能迭代中,并且通过缺陷局部假设解决在缺陷面积测量中的温度表征随种类变化的问题.实验表明,引入人为参与的方法能有效地提高风机叶片缺陷检测识别率.在自制的风机叶片红外数据集中,第二次数据迭代的mAP@0.5比第一次数据标注提高22.94%,第三次数据迭代的mAP@0.5比第二次数据迭代提高27.8%.

    缺陷检测深度学习风机叶片YOLOv5l模型人在回路

    不同固结条件下尾矿粉质黏土动力变形特性分析

    蔡国军李林卫俊仁蒲洪...
    39-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GDS振动三轴试验系统,针对四川省某尾矿库的尾矿粉质黏土料,基于不同固结条件开展振动三轴试验,研究尾矿粉质黏土在分级循环荷载下的变形特性,基于不同固结条件对尾矿粉质黏土各动力变形特性参数的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固结围压σ3 和固结比Kc不断变大时,尾矿粉质黏土的各动力变形参数呈现出明显不同变化趋势,阻尼比λ会持续变小,动弹性模量Ed与动剪切模量Gd不断增大;在动应变εd不断增大的过程中,阻尼比λ会相应升高,但动弹性模量Ed与动剪切模量Gd却显著下降,动弹性模量比Ed/Edmax逐渐减小,表明动弹性模量逐渐衰减,且衰减过程呈三段式;固结压力σ3 和固结比Kc的增大可以减缓动弹性模量Ed的衰减.采用沈珠江动本构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拟合,获得相关模型参数.

    尾粉黏土振动三轴试验动弹性模量阻尼比动剪切模量沈珠江动本构模型

    基于CNN与SVDD融合的螺栓图像检测方法研究

    徐志玲孔明刘子豪
    46-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传统紧固件质量检测行业中,工人负责对产品合格与否进行质量评估,然而人工检测效率低下、易疲劳、误检率高成为制约紧固件行业智能化的关键问题,针对此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卷积神经网络(CNN)与支持向量数据描述法(SVDD)融合的螺栓异常检测模型.首先,图像获取装置通过在全方位设置多个摄像头捕捉螺栓的全表面图像信息,图像输入卷积神经网络逐层提取螺栓图像特征,获取螺栓的中高层特征;然后,SVDD作为异常检测分类器进行螺栓缺陷的识别,针对在线获取螺栓缺陷样本的不足导致的样本不平衡问题,提出采用卷积自编码器建立预训练过程,将学习到的权重迁移到深度SVDD模型上作为初始权重.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其他螺栓检测算法,所提融合模型在自主构造的螺栓侧面图像集、头部图像集和底部图像螺栓集上均可取得较优的识别结果,而且所提算法的时间和空间复杂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和市场推广前景.

    螺栓缺陷检测卷积神经网络异常检测SVDD

    改进生成对抗网络水下图像增强方法

    陈海秀陆康何珊珊房威志...
    54-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水下图像颜色失真和细节模糊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生成对抗网络的水下图像增强方法.该方法将生成对抗网络作为基础架构,生成网络采用编码解码结构,并引入RGB颜色空间块、HSV颜色空间块和注意力机制;RGB块可以更好地去噪和去除偏色,HSV颜色空间可以调整水下图像的亮度、颜色和饱和度,最后生成网络通过分配权重来生成图像.判别网络采用类似马尔科夫判别器的结构.此外,通过构建全局相似和内容感知多项损失函数,使生成的图像在色彩、内容、结构上和参考图像保持一致.实验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在主观比较和客观指标上都有很好的表现.其中结构相似度、峰值信噪比、水下彩色质量评估和水下图像质量度量在合成水下图像测试集的平均值分别为 0.774 6、19.275 8、0.488 9和 3.312 4.在真实水下图像测试集的平均值分别为 0.900 0、24.263 6、0.449 9和3.161 9.在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指标上,综合比较,该文算法实验结果均优于对比算法.

    水下图像生成对抗网络颜色空间注意力机制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量测量方法研究

    罗凡蒋岳峰甘蓉雷励...
    6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临界点附近的超临界流体,操作温度或操作压力的微小变化,都会引起超临界流体密度的很大变化,因此,尚无能够满足实时、准确、可溯源要求的超临界流体流量测量方法及仪表.该文首先分析超临界二氧化碳在拟临界温度区域的物理特性;然后分别研究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和差压流量计的超临界流体测量特点,确定流量测量所需的工况条件;最后提出一种以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对差压流量计进行动态密度修正,从而提高超临界流体质量流量测量精度的流量计组合方法.验证实验中,该文以质量法液体流量标准装置对上述两种流量计进行校准,再基于雷诺数近似原理采用质量法气体流量标准装置进行模拟测试,评估动态响应能力及两种被测介质之间的测量误差.实验结果表明:该流量计组合方法具备超临界二氧化碳流量测量的能力,可实现以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作为工作级标准的超临界二氧化碳量值溯源.

    超临界二氧化碳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差压式流量计

    硫酸盐环境下MKPC浆体干湿循环制度设计及性能评价

    李涛何昱龙胡夏闽侯宇颖...
    69-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评价硫酸盐干湿循环耦合作用下磷酸钾镁水泥(MKPC)浆体的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根据GB/T 3810.3-2016测试方法,通过真空保水和不同温度的真空烘干试验,设计出适用于MKPC浆体试件的干湿制度.遵循设计的干湿制度,测试MKPC试件在硫酸盐环境下进行不同干湿循环次数和全浸泡不同龄期的质量损失、强度变化.试验结果如下:经过反复试验,以相邻两次质量变化率<0.1%为标准,设计出MKPC试件 1个干湿循环周期为 72 h.MKPC试件在 5%Na2SO4 溶液干湿循环 120次后其抗折强度、抗压强度较未干湿循环试件的强度分别下降 24.44%、18.63%,质量损失为 4.12%;在 5%Na2SO4 溶液浸泡 360 d后,MKPC试件的抗折强度较未浸泡的强度下降 1.23%,抗压强度较未浸泡的试件强度增加 1.11%,质量损失为 1.54%.因此,MKPC试件在干湿循环作用下对抗折强度变化和质量损失更加敏感.

    磷酸钾镁水泥硫酸盐侵蚀干湿循环强度质量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