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测试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测试
中国测试

高洁

双月刊

1674-5124

zgcsjs@163.com

028-84404872;84403072

610021

成都市成华区玉双路10号

中国测试/Journal CHINA MEASUREMENT & TESTING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测试》创刊于1975年,是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主办、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学术期刊。期刊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洁担任主编,毛二可等30多位院士和国内知名专家担任期刊的特邀编委和编委。 《中国测试》以追踪测试领域学科发展前沿,阐释测试理论方法和测试实践应用之精髓为宗旨,是集国民经济多行业、多领域、多学科测试技术特色为一体的权威性学术期刊。 期刊先后被收录为: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 ·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收录期刊 ·波兰《哥白尼索引》(IC)收录期刊 ·俄罗斯《文摘杂志》收录期刊 主要栏目 :综述与研究报告、国家基标准研究、 计量检定与校准测试、产品质检与标准研究、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仪器仪表与传感技术、化学分析与生物技术、工程测试与控制技术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改进WOA-MP算法的多普勒海流计回波信号频率估计研究

    宋大雷孙兆阳孙康康张家乐...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受海洋环境复杂干扰影响,多普勒式海流计的超声波回波信号易受干扰影响,包含多种频率成分,这给海流流速信息的解算带来困难.为解决多普勒海流计回波信号频率估计精度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信号匹配追踪(MP)的频率估计方法,并融合改进型鲸鱼优化算法(MWOA)提高估计过程的效率.该方法利用混沌映射提升初始种群多样性,并引入自适应权重和非线性收敛因子提高算法局部寻优能力、搜索速度和求解精度.而后,对改进算法与其他优化算法进行对比测试,结果显示所设计改进算法在收敛速度和寻优能力上具有有效性和优越性.此外,通过对多普勒回波信号进行特征重构,开展MWOA-MP算法在噪声环境下的频率估计精度性能测试.在回波信号信噪比为-10 dB条件下,MWOA-MP算法相对传统方法抗噪声能力提高 30%.与其他智能方法融合MP后的频率估计算法相比,MWOA-MP算法的估计误差在10 Hz以内,可满足多普勒海流计频率测量精度要求.

    多普勒海流计频率信号估计鲸鱼优化算法匹配追踪

    胸尾鳍协同推进的仿生机器鱼设计

    刘葳兴杜运男段昌朋胡婉婷...
    1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一种新型仿暗绿鲀机器人,以提高其机动性与优化外形为目的进行研究,设计具有双自由度胸鳍和二关节尾鳍的机器鱼.它的胸鳍对称地排列在两侧,可以做拍翼和摇翼两个自由度的运动,用于推进或其他目的,如转弯和潜水.最后,进行三组实验,研究机器鱼在三种不同推进模式下的游动性能,重点在于对胸尾鳍协同推进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尾鳍推进和胸鳍推进的游动速度与模型预测基本吻合.此外,单独使用尾鳍推进时,游速可达0.14 m/s;单独使用胸鳍推进时,游速可达 0.04 m/s;胸鳍和尾鳍协同推进转弯时,最大游速可达 0.19 m/s,最大转弯速度可达0.4 rad/s,此时转弯半径为0.15 m.

    机器鱼仿生设计二自由度胸鳍协同推进

    悬空海缆抛石试验方法研究

    曾二贤于嵩松邵潇尹原超...
    20-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受海洋冲刷以及海底地质活动等因素影响,海底海缆的部分位置会发生悬空现象,抛石填埋法是常用的治理方法之一.然而,在抛石过程中海缆易受到冲击从而导致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甚至破坏.为了评估海缆的受力和表面损伤情况,该文开展了悬空海缆抛石试验方法研究.首先,搭建原型抛石试验平台,利用应变片与力传感器等多种测量方法测量悬空段海缆的受力状况,通过搭建不同的试验工况分析不同石块尺寸、抛石高度等参数对海缆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海缆所受的最大张力与石块粒径大小以及抛石高度均呈线性关系,而海缆表面损伤状况几乎不受二者影响.该文可为海缆抛石填埋方法的实际使用提供理论支持.

    悬空海缆抛石试验平台原型试验受力评估

    基于LSTM模型的浮式风机系泊监测数据解算方法

    梁瑞庆邓燕飞冯玮
    2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浮式风机系泊倾角监测数据如何准确解算为系泊张力响应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长短时记忆(LSTM)网络与全连接网络(FCN)相结合的系泊张力解算模型.首先,针对在役的"扶摇号"浮式风机,建立风-浪-流耦合时域仿真模型,用以获取不同工况下系泊张力与倾角数据,从而形成神经网络的训练与验证数据集.在Keras框架下,开发FCN与LSTM的组合网络模型,选取Adam优化器进行训练,获得验证集损失函数最小的网络参数.最后,分别采用传统悬链线方程与神经网络模型对系泊张力响应进行预测,并与实际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神经网络能够考虑到不同系泊倾角对应的导缆孔平均高度变化以及系泊运动的动态过程,在系泊张力时程曲线、均值、标准差及最大值等预测上比传统悬链线方程具有更高的精度,两者对于系泊张力最大值的预报误差分别为 6.4%和17.1%.

    系泊张力数据解算FCN模型LSTM模型系泊倾角

    动态缆上弯段曲率分布特征研究

    吴伟宁李春梅韦莹莹孙亚峰...
    3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动态缆的疲劳寿命设计与分析过程中需要获得疲劳热点位置的准确响应,而动态缆曲率的理论预测模型与数值模型基于大量假设且结果缺乏验证,因此需要对动态缆上弯段曲率分布情况开展实验研究.该文提出基于分布式光纤测量技术的曲率测量方法,建立含空隙的动态缆-防弯器系统在疲劳荷载作用下的有限元模型,并设计动态缆-防弯器系统原型拉弯试验,采用所提出的测量方法进行动态缆曲率分布测量.结果表明动态缆缆体处最大曲率较防弯器处最大曲率偏大 9.9%,且增大拉力值与摆动角度将增大动态缆最大曲率并使最大曲率发生位置前移.该文提出的基于分布式光纤测量技术的动态缆曲率测量方法可为动态缆的原型试验和疲劳设计提供数据支持.

    动态缆防弯器疲劳热点曲率分布分布式光纤

    基于层次分析模型的潜艇极低频电磁场贡献率评估方法研究

    付鸿宇潘孟春张琦胡佳飞...
    4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潜艇极低频电磁场作为目标探测的关键特征,其形成机制复杂多样,平台工况以及在水下所处位置都会对其产生很大影响.有效操控以降低潜艇的磁特征对于提升其磁隐身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当前各种因素对电磁场影响程度的研究尚不充分.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模型的贡献率评估方法,旨在为有效操控提供理论依据.首先深入分析潜艇极低频电磁场的威胁成因,并建立相应的威胁层次结构模型.其次,通过仿真手段获取由不同成因产生的电磁场信号特征,并构建威胁矩阵和特征矩阵.最后,计算得到不同成因电磁场对总电磁场的贡献率,在尾部测线上,尾流磁场的贡献率占比最高,达到 0.7649;径向测线上轴频磁场贡献率占比最高,并逐渐衰减,最终在 150 m处低于尾流电磁场,并保持在占比 0.5左右.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可为潜艇极低频电磁场的综合主动控制策略研究奠定技术基础.

    极低频电磁场贡献率评估层次分析模型(AHP)特征提取

    极端海况下新型浮式海上平台生存性试验方法研究

    李士花路宽王花梅郑慧源...
    5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上平台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安全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安全设计标准和规范.目前针对极端海况下新型浮式海上平台生存性试验方法的有关标准较少.参考国际电工委员技术委员会颁布的IEC TS 62600-103中针对波浪能转换装置在极端海况下的生存性试验标准,在其可操作性和环境条件选取等方面做改进,提出针对新型浮式海上平台的生存性试验方法:选取 100年一遇的波浪条件作为基准条件,并以基准波浪条件为中心值,分别选取两组波浪朝向不同、谱形不同、能量不同的对照海况条件,最终形成 9组独立的环境条件,用于测试平台针对某一确定波浪海况下的最大响应;确定该波浪条件后,选取 100年一遇的风、流条件,进行 3组补充测试,分别为风、海流与波浪共向;风与波浪共向且与海流不共向;风、海流、波浪均不共向.并以布放于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威海场区的"国海试Ⅰ"海上试验平台为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其在极端海况下的生存性.研究过程验证该生存性试验方法的可行性,提出的试验方法也可为将来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新型浮式平台极端海况生存性试验方法

    海洋温盐传感器动态特性测试平台设计与应用

    王磊田雨
    6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海洋剖面观测和基于移动平台的观测中,海洋温盐传感器的动态性能直接影响其数据质量.目前,国内已开展了海洋温盐传感器动态特性测试平台研制,并开展相关海洋温度和电导率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测试.该文详细阐述基于双扩散原理的海洋温盐跃层模拟装置的设计和实现过程,该装置高 5m,有效模拟自然界真实存在的垂直跃层现象,是对自然界真实跃层的最佳模拟,实现温度跃层温度差 10℃,盐度跃层差 10 mS/cm,运动控制子系统可模拟0.1~3.0 m/s传感器运动状态.通过SBE3温度传感器、SBE4电导率传感器和MSCTI 125快速温盐测量仪的测试,试验表明:该平台复现的垂直分层的温盐跃层能有效测试温度传感器和电导率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时间常数算法结果与传感器标称值基本一致.从试验结果分析出,该平台更适合于点状感应元件的测试,同时感应元件的封装结构对于动态响应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该平台的研制成果为后续开展海洋温盐动态特性研究提供新的测试平台和方法.

    温盐跃层双扩散原理温度电导率动态特性时间常数

    基于X射线的LNG薄膜板残余应力检测与特性分析

    余晓峰邢乐李兆旭戴焱雄...
    7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旨在利用X射线衍射法对MARK III型LNG(liquefied natural gas,液化天然气)薄膜板进行残余应力检测,以期获得其残余应力分布规律及典型特性.通过布置 16个测点,测试不同方向和区域的残余应力特性.结果显示:大波纹和小波纹交叉节点顶部受压,最大压应力可达 178 MPa;板面平直区域呈现压应力,大波纹波峰处受拉,拉应力峰值为 115 MPa,小波纹波峰处残余应力受板的边界影响而有所增大.研究工作对于LNG薄膜板的使用、设计和维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可为工程实践提供有益参考,为LNG薄膜板的进一步优化和自主国产化提供重要依据.

    LNG薄膜板残余应力X射线衍射波纹结构不锈钢板

    海底电缆动态疲劳试验方法研究

    黄小卫冯宾傅明利贾磊...
    79-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底电缆安装敷设与在位运行期间承受长期、复杂的动态荷载,容易发生疲劳失效.针对悬跨海底电缆动态行为复杂,缺乏模拟海底电缆与海床脱离点处疲劳试验方法的问题,该文搭建悬跨海底电缆与海床接触的原型疲劳试验装置,开发悬跨海底电缆疲劳试验方法,开展内部疲劳失效发生层动态应变信息测量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动态疲劳试验能够准确模拟海底电缆疲劳受力状态并还原其在振动荷载下的结构响应,试验过程中的加载拉力误差低于 15%,加载曲率误差低于 10%,对海底电缆内部铅护套层的应变测量误差低于 10%.该文提出的动态疲劳试验方法对海底电缆的结构失效验证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海底电缆悬跨原型疲劳试验应变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