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电化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电化教育
中国电化教育

曾翔

月刊

1006-9860

cetzazhishe@188.com

010-66490927

100031

北京市复兴门内大街160号

中国电化教育/Journal China Educational TechnologyCSSCI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人工智能赋能乡村教师高质量发展:内涵、知识框架与行进路径

    周德青穆肃吴玫
    84-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优秀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人工智能赋能乡村教师高质量发展是乡村教育振兴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现实中乡村教师高质量发展面临内在成长与外生培育的双重困境,即在内乡村教师主动性欠佳,智能教育素养不高;在外乡村教师教研培训过程粗放,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不深,因此效率效果欠佳.为化解以上困境,研究从目标、路径、结果、过程上梳理了人工智能赋能乡村教师高质量发展的新内涵,提出了涵盖人工智能技术(iK)、教学法(PK)、多学科内容(CK)、乡村文化境脉(XK)以及乡村学生及学习科学(LK)五个知识要素的iPACK-XL框架,并从建设基于iPACK-XL的研训课程、探索人工智能技术支持的精准培训模式、应用数据驱动的智能研修平台与工具、构建与优化乡村教师发展的智能画像等四方面提出了利用人工智能赋能乡村教师高质量发展的行进路径,推动构建乡村教师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重塑乡村教师高质量发展的新生态.

    人工智能乡村教师高质量发展TPACKiPACK-XL

    新时代小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测评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

    石潇杨春凤贾伟杨昌义...
    92-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文明素养是教育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重要路径,小学阶段是个体生态文明素养启蒙与培育的关键时期,构建科学有效的测评模型将成为提升小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有力抓手.该文通过厘清生态文明素养的基本内涵,构建了包含生态知识、生态情感、生态认知、生态行为4个一级指标和8个观测点的测评指标体系,据此研制了测评量表,并通过大规模调研构建了小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测评模型.运用该测评模型对重庆市150余所小学4504名小学生进行实践评估,结果表明小学生生态文明素养达到中等以上水平,但在生态知识和生态行为上得分较低,在性别、参与户外活动频率、在家是否进行垃圾分类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研究进一步提出了完善培育体系、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强化数字赋能与特色建设是提升小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实践路径.

    小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测评指标测评模型

    基于问题提出的深度学习过程模型

    陈婷李兰
    101-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问题提出和深度学习不是相互独立的两个方面,两者的价值取向均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旨向,教育目标均表现为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社会的核心素养,并且两者交融在以问题情境为载体激发深度投入、以提出问题为核心推动深度加工交互、以迁移应用为延伸达成深度学习的过程中.基于问题提出的深度学习是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深度理解并加工知识,提出问题,并不断将提出的问题深化,如此形成一个螺旋上升的问题链,进而生成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并迁移应用达到问题解决的过程.基于问题提出的深度学习过程模型主要有五个环节,其中,问题情境的激活与触发是首要前提,问题情境的理解与加工是基本要求,提出问题是核心环节,迁移应用是外显结果,问题解决是终极目标.

    问题提出深度学习过程模型

    新课标背景下ChatGPT在初中数学备课中的创新功能与价值定位

    李英哲刘剑玲
    109-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标志着初中数学课程教学迈入了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新阶段.新课标对初中数学课程提出了新理念和新要求,初中数学教师面临着:从"知识导向"转向"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设计;从"单一学科"转向"跨学科"的教学活动设计;从"基于经验"转向"基于新课标"的"教-学-评"设计的新挑战.在此基础上,该研究深入分析初中数学新课标内涵,探究ChatGPT4.0在初中数学备课中信息检索、教学设计、课程开发等方面的创新功能,明确其在智能语义分析,帮助教师明确教学目标;深度知识挖掘,辅助教师完善活动设计;提供策略参考,彰显教师独特教学风格;辅助教学评估,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等方面的价值定位,实现技术赋能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新课标ChatGPT初中数学能力价值

    数证共生模式下人机课堂效率提升路径研究

    童莉莉张晨盖雨含郑瑞航...
    115-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数字化进程中,人机协同课堂成为常态化应用并衍生出多种智能样态.该文基于"数据原型+证据链条"的共生模式,设计"教师-学生-机器"3维教学效率影响因素集,并投放在实证环境中检验,通过样本数据中甄别的关键路径,凝练提出效率提升建议,为不同学科不同地域的人机课堂教学设计和智能硬软件选型提供借鉴.

    数证共生人机协同课堂效率

    2023中国教育技术研究前沿与热点年度报告

    李雅瑄陈昂轩贾积有
    121-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教育技术领域全力思考和回答"教育强国、技术何为"的时代命题.中国教育技术研究脉络清晰,紧紧锚定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牢牢把握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这一根本指针,从教育数字化转型中汲取发展动力,以新课标实施与教育评价改革为研究的关键着力点,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与应用探索出了现实研究路径,并突出了振兴乡村教育、助推教育公平与高质量发展这一时代责任.2024年,中国教育技术研究将继续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坚持"以人为本"的基础理论引导,坚持深化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坚持推动终身学习的中国方案,助力教育改革的深水突围,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贡献智慧力量.

    中国教育技术中国电化教育研究重点研究脉络未来展望

    智能手机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耦合与应用——评《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解读与重构》

    李景丽
    2403-6-2403-7页

    信息化背景下英美文学教学中人文意识的培养——评《数字化时代高校外语教学转型新路径》

    杜以向
    2403-8页

    移动互联网时代英语课程的微课教学模式——评《高校英语信息化教学改革与微课教学模式探究》

    肖岚
    2403-10页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中国哲学史课程的教学困境及应对——评《现代教育教学及其信息化发展研究》

    王香漪
    2403-4-240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