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动物检疫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动物检疫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
中国动物检疫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

肖肖

月刊

1005-944X

cjaq@public.qd.sd.cn;zgdwjy@sina.com

0532-85623545

266032

青岛市南京路369号

中国动物检疫/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Health Inspection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中国动物检疫》杂志由农业部主管,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主办,于1982年创刊,是我国动物防疫检疫与动物卫生领域的科技指导性期刊。本刊被入选为全国(兽医学类)中文核心期刊,并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摘》和《中国生物学文摘数据库》收录,是国家兽医兽药、饲料和兽医器械行业的重点宣传媒介。本刊着重宣传我国动物卫生与动物流行病学领域的政策、法规、标准以及管理、科研成果、技术创新,并跟踪国际最新动态,服务于我国动物防疫检疫与动物卫生事业,为促进我国畜牧业健康发展,为确保畜产安全献计献策。本刊发行对象主要是全国各级动物防疫、检疫部门、各地畜牧兽医站、肉品生产加工企业、肉制品营销单位、国家大型各级参考试验室、科研机构大中专院校以及畜禽饲养、兽药、饲料等生产销售单位等。 本刊设有政策法规类、监督管理类、技术研究类、技术推广类和信息资讯类五大类二十几个栏目,主要栏目有“政策法规”、“案例分析”、“口岸之窗”、“体系建设”、“防疫管理”、“行业报道”、“肉品安全”、“试验研究”、“专论综述”、“流行病学”、“防检技术”、“疫病防治”、“疫情报道”、“动检快讯”以及相关专栏等,具有学术性、时效性、科普性等特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结核病诊断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姜治强刘蒙达孙翔翔亓菲...
    53-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核病由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MTBC)引起,对全球人类和动物健康造成了较大威胁.MTBC成员基因组序列相似性较高,鉴别难度较大.而现有诊断生物标志物在结核病早期诊断、潜伏性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与活动性结核病状态鉴别、治疗效果评估等方面还存在不足.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更多新的结核病诊断生物标志物不断被发掘.本文从结核病病原和宿主两个方面,系统归纳了DNA、RNA、脂阿拉伯糖甘露聚糖(LAM)、蛋白质、细胞因子、代谢产物等结核病诊断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以期为结核病诊断生物标志物的应用及相关诊断技术和产品的研发提供依据和方向.

    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结核病诊断生物标志物

    施马伦贝格病的流行病学与综合防控

    胡云皓朱良全王兆丽辛凌翔...
    63-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施马伦贝格病毒(Schmallenberg virus,SBV)是一种新型虫媒病毒,于2011年首次在德国被分离到,随后在欧洲牲畜中引起了大规模流行.该病毒主要造成牛、绵羊和山羊等反刍动物临床疾病,成年反刍动物感染后表现以腹泻、高热和产奶量下降为特征的短暂性疾病,妊娠动物感染后表现流产、早产或产死胎,新生动物感染后出现先天畸形.本文综述了施马伦贝格病的流行状况、流行病学特征以及诊断方法和疫苗研发进展情况,提出了SBV传入风险防范措施,以期为预防该病传入我国的生物安全防控策略制定提供参考.

    施马伦格病毒流行病学生物安全综合防控

    禽源弯曲菌流行现状及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苗帅王娟黄秀梅刘燕鑫...
    7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养禽业发展,禽源弯曲菌对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对肉鸡供应链中禽源弯曲菌流行情况及其风险评估研究现状综述发现:不同地区、不同环节的弯曲菌污染情况差异较大,其中养殖环节的检出率高于屠宰和零售环节;国内外不同环节的禽源弯曲菌流行率相差较大,其中国内养殖环节检出率较高,而国外零售环节检出率较高;结肠弯曲菌检出率逐步超过空肠弯曲菌,成为优势菌株.产品生产加工、运输和处理过程中造成的交叉污染和二次污染是导致禽源弯曲菌流行风险增加的关键因素.目前,国内对于弯曲菌风险评估的研究仍停留在单一环节,而对肉鸡全链条风险评估研究较少,需完善相关数据,开展基于"同一健康"的"动物-环境-人"共同健康风险评估.本文对禽源弯曲菌在家禽生产供应链中的污染情况、影响因素以及风险评估研究进行梳理总结,找出了我国禽源弯曲菌污染的关键控制点以及风险评估中的不足,以期为更有效实现"同一健康"提供参考.

    禽源弯曲菌流行现状风险评估同一健康

    重组火鸡疱疹病毒活载体疫苗研究进展

    楚电峰李扬于晓璐侯玉超...
    79-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火鸡疱疹病毒因具有基因组庞大、复制非必需区域多、容纳外源基因能力强、安全性好、免疫持续时间长、相关基因操作技术成熟等众多优点成为活载体疫苗研究的热点.利用同源重组、细菌人工染色体、Fosmid和CRISPR等技术,研究人员成功构建了火鸡疱疹病毒的感染性克隆,并将其转染至易感细胞中拯救重组病毒.为使重组病毒高效表达外源蛋白,通常选择合适的插入位点、启动子和终止序列,并对外源基因序列进行优化处理.目前,以火鸡疱疹病毒为载体的重组疫苗在禽流感、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传染性喉气管炎、鹦鹉热衣原体病、艾美尔球虫病和鸭霍乱等多种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中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从火鸡疱疹病毒活载体疫苗的发展历程、构建方法与应用实践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火鸡疱疹病毒活载体疫苗构建方法外源基因优化实践应用

    H7亚型禽流感病毒荧光微球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

    朱向东李文钢尹春博王犇...
    85-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特异的H7亚型禽流感病毒抗体检测方法,将荧光微球偶联标记鼠抗鸡IgG,并将羊抗鼠IgG和重组H7 亚型禽流感病毒HA蛋白分别作为质控线(C线)和检测线(T线),喷涂于硝酸纤维素膜上.采用单一变量分析法对反应体系进行了优化,随后对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及符合率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本研究建立的H7 亚型禽流感病毒荧光微球抗体检测方法比参照国标建立的血凝抑制试验灵敏度高 2 倍;特异性较好,对H5 亚型禽流感病毒、H9 亚型禽流感病毒、鸡新城疫病毒、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和鸡减蛋综合征病毒等常见禽病病原阳性血清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重复性试验结果的变异系数为 3.13%~8.46%,具有较好的重复性;本研究方法和血凝抑制试验血清抗体检测结果的总体符合率为 95.67%,两种方法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H7 亚型禽流感病毒荧光微球抗体检测方法性能稳定、结果可靠,为H7 亚型禽流感快速检测提供了新方法.

    H7亚型禽流感病毒荧光微球抗体检测

    鸭瘟病毒微滴数字PCR方法的建立与优化

    邱艳红廖维连蒋文明杨得胜...
    9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快速、准确检测鸭瘟病毒(duck enteritis virus,DEV),根据GenBank中DEV UL6 基因序列,设计了微滴数字PCR(ddPCR)的引物和探针,通过条件优化,建立了检测DEV的ddPCR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和重复性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在57.1℃退火温度下,当引物浓度为1.50 µmol/L,探针浓度为0.45 µmol/L时,病毒拷贝数浓度达到最大,为332 copies/µL;该方法的最低检测限为0.7 copies/µL,且对非鸭瘟病原均仅扩增出阴性微滴,无交叉反应;组内和组间重复试验变异系数均小于 10%.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DEV ddPCR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和稳定性高的优点,可用于低DEV含量样品的检测及其感染的早期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鸭瘟病毒微滴数字PCR方法建立优化

    韦塞尔斯布朗病病毒RT-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王奕婷张风荣冯之航郁蕾...
    96-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对韦塞尔斯布朗病病毒(Wesselsbron virus,WSLV)的快速检测,根据WSLV NS5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扩增引物和探针,建立WSLV的TaqMan荧光定量RT-PCR和RT-PCR检测方法,并验证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及临床可行性.结果显示:所建立的两种方法的核酸检测下限分别为10、100 copies/μL,对日本脑炎病毒、西尼罗病毒和坦布苏病毒核酸均无交叉反应;分别利用建立的两种检测方法对 100 份入境马匹样品进行检测,未检出WSLV阳性,与南非参考实验室提供的双重荧光RT-PCR检测方法结果一致.结果说明,所建的两种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可用于临床样本检测,为韦塞尔斯布朗病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提供了技术支撑.

    韦塞尔斯布朗病病毒荧光定量RT-PCRRT-PCR快速检测

    羊溶血性曼氏杆菌和多杀性巴氏杆菌双重PCR鉴别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张峰源夏贵泉孟卫芹邓凤林...
    102-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溶血性曼氏杆菌(Mannheimia haemolytica,Mh)和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是两种条件性致病菌,可导致多种临床症状,给羊产业造成一定经济损失.为临床上快速、准确地鉴别诊断这两种细菌所导致的疾病,根据Mh的Lkt基因和Pm的kmt基因分别设计引物,建立了在一个反应体系中同时鉴别检测这 2 种细菌的PCR方法.结果显示:建立的PCR鉴别检测方法对Mh、Pm基因组DNA的检测限分别为7.23×10-6、6.99×10-5 ng/μL,对羊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羊支原体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在多次重复试验中均可检测出阳性样品,其反应试剂均扩增出预期大小的片段.对95份羊源疑似临床样品进行检测,Mh检出率为 38.95%(37/95),Pm检出率为 53.68%(51/95),混合感染检出率为 12.63%(12/95),鉴别检测结果与单重PCR检测结果基本一致.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及稳定性,可用于临床检测,为羊呼吸道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和准确的检测手段,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溶血性曼氏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PCR

    一例猫特发性乳糜胸保守疗法与胸导管手术治疗的效果比较

    刘敏李宁朱前磊靳冬...
    107-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 年 9 月 19 日,一只 1 岁 6 个月雄性狸花猫因呼吸急促、胸腔积液转至河南省启点医院就诊.抽吸胸腔积液可见淡粉色、不透明的乳糜.经过血常规、血液生化、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X线、心脏超声等检查以及猫心脏疾病快速检测和胸腔积液分析,最终确认为特发性乳糜胸.先采用每日低脂饮食,口服芦丁片以及抽吸胸腔积液的保守疗法,然后选择胸导管结扎术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后,胸腔积液量仍持续增多;手术治疗后,进行常规对症用药与疼痛管理,胸腔积液量逐渐减少,持续跟进近 3 个月预后良好.结果说明保守治疗对该病例的疗效不佳,胸导管结扎术是治疗乳糜胸安全有效的方式.从病例术后产生积液的量和持续时间来看,如能合并心包切除术,更能有效缓解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加快恢复.本文为猫特发性乳糜胸的鉴别与诊断以及治疗方式选择提供了参考.

    特发性乳糜胸保守治疗胸导管结扎术

    小型犬股骨头骨巨细胞瘤的诊治

    李永光黄丽琴丁海军赵丽荣...
    112-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of bone,GCTB)是一种由梭状肿瘤间质细胞和多核巨细胞组成的溶骨性骨肿瘤,具有较强的侵袭性和转移能力,对骨质破坏明显.1 只法国斗牛犬左后肢轻度跛行,通过临床症状观察、血常规检查、荧光免疫检查、X射线检查和骨组织病理切片观察等综合诊断,确诊该犬左后肢股骨头处患有GCTB.采用手术切除股骨头的治疗方案,术后犬股骨头部位恢复良好,复查无瘤细胞扩散,3 个月后患犬完全恢复正常.由此可见,小型犬股骨头GCTB采用完全切除的方式可以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本文为小型犬GCTB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参考.

    骨巨细胞瘤股骨头X射线病理切片手术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