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李立明

双月刊

1001-9561

phm85@163.com

0451-55153630

150030

哈尔滨市香坊区油坊街40号(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院内)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Management
查看更多>>本刊是全国唯一由国家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卫生防疫事业管理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是全国各级卫生防疫防治机构专业技术、管理工作者及医学院校广大师生的刊物。本刊仍将继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双百”方针,着重介绍有关卫生防疫工作方针、政策;研究卫生防疫管理理论;探讨卫生防疫管理技术和方法;交流卫生防疫管理经验、工作信息。办刊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力求集全国各级卫生防治机构成功管理经验之精华,纳百家理论研究之精髓,突出改革,突出新论,开拓视野,探索新领域。本刊设置的固定栏目:专题论著、改革论坛、卫生防疫站评审、管理论坛、管理实践、站长·副站长园地、工作研究、人员管理、科研培训、卫生监督管理、疾病控制管理、慢病控制管理、社区卫生服务、灾害卫生防疫、医院感染控制、卫生防疫经济、法制管理、案例分析、计算机应用、信息管理、调查管理、实验室管理、基层卫生组织管理、卫生防疫产业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文献计量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杨柳杨思秋翟炜翔李昌运...
    619-6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评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识别研究热点与前沿,为政策制定和实践改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CiteSpace 6.2.R7软件检索和筛选中国知网、WOS核心合集中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相关文献,共得到1 562篇中文文献和8 607篇英文文献,采用机构合作、作者合作、关键词共现等分析研究热点与趋势.结果 2016-2021年,国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研究的发文量由60篇增加至271篇,显示出较高的研究热度.国外文献年发文量维持在800~1 000篇,合作网络密切,关键词"end"的中介中心度为0.61,反映其对患者健康结局的关注;而国内研究则集中于慢性病管理,关键词"慢性病"的中介中心度为0.47.结论 未来应加强国内外学者之间的合作,构建紧密的合作网络,关注多样化人群,借鉴国外经验,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全面性和持续性.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文献计量研究热点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居民感知质量及提升路径研究——以天津市为例

    龚超刘春雨杨思秋翟炜翔...
    624-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居民感知视角,系统评估当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质量,识别影响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揭示服务执行中的不足,为政策制定和服务改进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选取天津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4 536名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利用服务质量差距模型分析居民对各项服务质量指标的期望与感知差距,并应用质量功能展开模型将居民需求转化为具体的服务质量改进措施,计算各项措施的优先级.结果 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主要需求包括家庭医生能够规范管理高血压患者、家庭医生会嘱咐您家人可能要注意的健康问题等10项内容.基于质量功能展开模型提出搭建学习平台、多部门协同、信息化建设等13项优先改进措施.结论 建议在政府、机构、团队与成员3个层面形成合力,系统性地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质量.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感知质量服务质量差距模型质量功能展开模型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体两翼"医防融合型慢性病管理服务模式研究

    孙健寇兆强王恩俊吴振云...
    630-6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天津市东丽区军粮城医院基于医防融合视角,创新构建了"一体两翼"医防融合型慢性病管理服务模式,旨在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慢性病管理中的效率与质量.该模式依托慢性病管理大团队、3+1+N基础管理团队和专病小组,有效促进了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的深度融合.结合糖尿病案例研究,预期将显著提升慢性病患者的管理率、控制率和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医疗负担,合理利用医保基金,同时提高患者和医务人员的满意度,进而改善患者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但该模式还存在信息化不完善、空间和人员不足、激励政策不足等问题.建议加快信息化平台建设、科学扩展空间、优化管理流程、加强经费保障等.

    医防融合慢性病管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中医医联体内的应用研究

    王强刘倩龚超
    636-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医医联体是构建分级诊疗体系的重要部分,在推动健康中国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各地均在探索中医医联体的建设,但随着中医医联体的建设发展,出现了基层人才力量薄弱、健康管理模式单一、信息化赋能不足、基层承接下转能力不强等问题.如何破解这些问题是中医医联体发展乃至医疗体体制改革的一道难题.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开展以来,各地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注重提质增效、签约履约能力建立建设,建立了全方面、多角度的团队服务模式,获得了高质量的发展.在工作实践中,探索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应用于中医医联体,以弥补中医医联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中医医联体的发展.

    医联体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医

    基于中断时间序列的脑卒中患者健康管理模式实施效果评价

    龚超刘光宗李春君杨思秋...
    640-6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脑卒中患者健康管理服务创新试点项目对脑卒中患者健康指标的改善情况.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脑卒中患者健康管理服务项目随访表"收集相关数据,采用中断时间序列对干预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进行历时评价与比较分析.结果 2023年3月—2024年2月,研究对象血压、血糖、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用药依从性等指标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BMI始终高于常规标准值上限(24kg/m2),甘油三酯在干预期间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干预末期仍高于脑卒中患者的理想阈值(2.6mmol/L).结论 应针对相关指标制定营养支持与运动管理方案,关注脑卒中患者的心血管健康,做好多专业团队的有效沟通与合作,为脑卒中患者提供全流程、全方位的持续性、综合性照护服务.

    脑卒中健康管理模式实施效果中断时间序列

    突发传染病防控核心生物安全能力评价及分析

    黄翠梁慧刚
    645-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客观评估全球20个国家在突发传染病防控方面的核心生物安全能力,为有效应对突发传染病威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危机管理的4R模型,构建突发传染病防控核心生物安全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独立性权重法和K-均值聚类分析对全球20个主要国家的传染病防控核心生物安全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结果 构建了包含4个一级指标、28个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在评估的20个国家中,中国的综合评分最高,为1.44分;其次是美国(1.16分)、韩国(0.77分)、澳大利亚(0.74分)、西班牙(0.64分)、日本(0.63分)等国家.通过聚类分析,将20个国家的综合得分分为4类,其中,中国和美国表现最好,归为第1类.结论 该指标体系评估结果显示,中国的表现尤为突出.分析表明,在突发传染病疫情防控过程中,严格的遏制措施相比缓解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更为有效.

    传染病生物安全评价指标

    基于二维分析框架的我国普惠型商业医疗保险政策文本分析

    赵琳王明慧王丽颖
    651-6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政府和保险企业在我国普惠型商业医疗保险推进落实中政策工具的使用情况,探究现有政策存在的问题并提供建议.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检索各省市政府官方网站,获取政策文件26份,检索时限为2020年1月1日—2023年5月10日.构建政策工具-参与主体二维分析框架,对政策文件进行编码和统计分析.结果 政策工具维度中供给型、环境型和需求型工具分别占25.66%、64.31%和10.03%,参与主体维度中政府、保险企业和受众群体的编码条数分别占84.07%、11.80%和4.13%.结论 我国普惠型商业医疗保险的政策工具使用与主体参与力度存在失衡现象.政策工具方面,应优化使用结构、均衡运用子工具;参与主体方面,应强化政府的主导责任与意识、协同保险企业进行统一治理、共同完善组织架构,以提高产品服务质量.

    普惠型商业医疗保险政策工具参与主体

    新时期公共卫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路径研究——以湖北省十堰市为例

    向维维郑瑞官玉琼易卫兵...
    655-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共卫生是关系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人民健康的公共事业,公共卫生治理能力的提升和治理体系的健全是实现公共卫生善治的重要保障.为全面提升十堰市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在梳理总结公共卫生治理现状的基础上,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十堰市部分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卫生健康局、急救中心部分工作人员进行质性深度访谈,并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发现十堰市公共卫生治理存在疾病预防控制体制不健全,硬件设施不优和人才缺乏,民众科学素养、健康防范和法律意识不足等问题.继而,基于多中心治理理论,厘清了政府部门、医疗卫生机构、科研院所、公众等公共卫生治理主体的权责,提出了关于改善公共卫生治理路径的建议,以便于更好地推动健康十堰建设、完善公共卫生治理体系、提升公共卫生治理能力.

    公共卫生治理健康十堰多中心治理理论

    传染病疫情下医疗资源短缺问题回顾分析

    彭紫怡邱五七孟月莉都率...
    659-6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对新冠疫情期间医疗资源供给相关国内外研究文献、新闻报道案例进行收集整理,归纳总结新冠疫情对医疗资源的影响情况及分布特征,为医疗资源供给短缺问题的科学应对与处置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 利用文献研究分析和新闻报道分析方法对相关文献和报道内容进行梳理归纳,回顾性分析新冠疫情对医疗资源、医疗服务产生的影响及相关特征.结果 共纳入研究文献18篇、新闻报道25篇.疫情中医疗资源短缺情况时间分布主要为疫情发展高峰期、剧烈进展期;区域分布主要为医院,涉及医院1CU及相关门诊等;人群分布主要包括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医护人员及其他人员.结论 医疗资源短缺问题具有时间跨度长、地点分布广、人群分布多样等特征.如何解决疫情中医疗资源的供给不足、调配不当等问题以及如何实现公立医疗资源容量预警是未来需深入探索的研究方向.

    传染病新冠疫情医疗服务医疗资源

    公共卫生领域团体标准对科技论文的贡献力研究

    姚玅洁蒋炜刘开琦孙乃玲...
    666-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归纳团体标准对科技论文贡献力的规律,探索提高团体标准质量和以团体标准助力科技创新、提升效益的思路及方法.方法 以公共卫生领域团体标准为研究对象,将科技论文作为科技创新的载体进行观察,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团体标准对科技论文的贡献力,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纳入347项标准、229篇科技论文,贡献力>0的标准信息39项,贡献力最高为81.17.标准的贡献力在专业领域和发布团体上呈现聚集性,每项标准的贡献力平均值随发布年份逐年降低.结论 流行病学与统计、慢性病防控专业领域的诊断类标准和研究方法相关标准贡献力大,具有发布时间满2年和发布团体在公共卫生领域影响力大的特点.

    公共卫生团体标准科技论文层次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