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罗荣杰

双月刊

1004-9770

gjwsjy@sina.com;gjwsjy@tom.com

010-59194058

100026

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22号楼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Frontier Health and Quarant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宗旨是防止传染病的传入传出,保护人体健康,为维护口岸食品安全促进国际贸易与友好往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23年7-10月河北省秦皇岛市新冠病毒基因组变异监测分析

    文明新于良时晨王姝鑫...
    305-3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实时监测秦皇岛市新冠病毒变异株流行趋势和变化特征,以及各亚型的构成,为制定本土防控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河北省秦皇岛市2023年7-10月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鼻咽拭子样本,每周5例,共80例,采用二代测序技术进行新冠病毒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结果 经过Pangolin分型分析,80株本土新冠病毒中EG.5.1.1变异株52株,占65%;HK.3变异株13株,占16%;EG.5.1变异株5株,占6%;XBB.1.16变异株4株,占5%;还检出FY.3、FU.1、XBB.1.34、HK.1、GY.1、GY.6变异株,共6株,占7.50%.基因组变异分析显示:和EG.5.1.1变异株相比,HK.3变异株在刺突蛋白受体结合结构域(receptor binding domain,RBD)出现L455F和F456L两种氨基酸翻转突变.结论 秦皇岛市2023年7-10月主要流行株为奥密克戎(Omicron)EG.5.1.1和HK.3两种变异株,在HK.3变异株刺突蛋白出现氨基酸F(苯丙氨酸)和L(亮氨酸)翻转.

    新冠病毒全基因组测序变异刺突蛋白二代测序

    辽宁省700例HIV-1抗体确证阳性者免疫印迹试验条带分析

    吕娅妮康续赵砚于慧妍...
    308-3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辽宁省HIV-1抗体阳性样本免疫印迹试验(WB)带型分布特点,了解本省HIV-1感染者的带型分布规律及特征.方法 收集2013-2020年在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证实验室进行WB检测HIV-1抗体阳性的感染者700例,对WB带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00例HIV-1感染者中,出现9条带(全带型)比例最高,为36.9%;7条带及以上占总感染者数量的89.3%.env抗体检出率:gp160、gp120、gp41分别为100.0%、100.0%、99.7%,pol抗体检出率:p66、p51、p31分别为94.7%、91.1%、94.4%,gag抗体检出率:p24为98.7%,p55和p17检出率较低,分别为47.0%和66.0%.女性p55检出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感染者的p66、p51、p55、p24和p17的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p66、p51和p55在老年组检出率最高,p66、p51、p24和p17在未成年组检出率最高;不同人群的p55、p24和p17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辽宁省HIV-1抗体阳性样本中,7条带及以上带型较多,不同性别、年龄和不同人群感染者WB带型存在差异,中青年及男性人群为本地区的高危人群.

    HIV-1抗体蛋白印迹试验带型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改变联合SAA、PCT鉴别小儿呼吸道感染类型

    孟冰马海鹏陈利蜜张志刚...
    312-316,3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改变联合淀粉样蛋白A(SAA)、降钙素原(PCT)鉴别诊断血常规正常小儿呼吸道感染类型的价值,为临床快速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3年7月邯郸市第一医院收治的276例血常规正常的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1例为细菌感染(细菌组),98例为肺炎支原体感染(支原体组),127例为病毒感染(病毒组);选取同期50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改变、SAA和PCT水平,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改变、SAA、PCT单独及联合检测对小儿呼吸道感染类型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呼吸道感染患儿核左移数量、中性粒细胞中毒颗粒分级、反应性淋巴细胞比例、SAA和PC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细菌组和支原体组核左移数量、中性粒细胞中毒颗粒分级、SAA和PCT含量均高于病毒组,反应性淋巴细胞比例低于病毒组(P<0.05);细菌组核左移数量、中性粒细胞中毒颗粒分级、SAA和PCT水平高于支原体组,反应性淋巴细胞比例低于支原体组(P<0.05).ROC曲线显示,核左移+中性粒细胞中毒颗粒分级+反应性淋巴细胞比例+SAA+PCT鉴别诊断细菌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病毒感染的AUC分别为0.885、0.922、0.901,高于各检测项目单独应用时的AUC.结论 外周血细胞形态、SAA、PCT在血常规正常小儿不同呼吸道感染病原学类型中呈现不同的变化特点,在传统检测手段不能反映临床表现的情况下,三者有望为临床诊治提供病原学鉴别价值,有助于提高小儿呼吸道感染病诊疗效率和准确性.

    细胞形态学淀粉样蛋白A降钙素原鉴别诊断血常规呼吸道感染

    2019-2021年某院呼吸道感染患儿病原特征及耐药情况分析

    刘洋刘璐金红霞
    317-3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某院呼吸道感染患儿病原菌特征及耐药情况,了解该院呼吸道病原体感染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2021年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不同将患儿分为儿童组、幼儿组、婴儿组.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呼吸道病原体九联检,包括乙型流感病毒(1FVB)、肺炎衣原体(CPn)、Q热立克次体(QFR)、肺炎支原体(MP)、副流感病毒(PIVs)、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嗜肺军团菌(LPI)及甲型流感病毒(IFVA).从患儿痰液中分离肺炎支原体,采用E-test方法检验分离株对5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 92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有57例检出病原体,其中17例为2种及以上病原体混合感染,占18.48%;48例单一病原体感染,占52.17%.2019-2021年阳性率依次为30.00%、34.48%、74.42%,其中肺炎支原体阳性率最高(27.17%),肺炎衣原体、嗜肺军团菌及Q热立克次体均为阴性.2021年肺炎支原体检出率高于2019、2020年(P<0.05).儿童组阳性率最高,为68.97%.肺炎支原体对四环素、环丙沙星、诺氟沙星、罗红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0.00%、4.00%、8.00%、12.00%、16.00%.结论 2019-2021年本院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主要致病原为肺炎支原体,肺炎支原体对环丙沙星、诺氟沙星、罗红霉素、红霉素等抗菌药物均存在一定的耐药性.

    呼吸道感染耐药性病原体

    济南市1例输入性奥密克戎毒株刺突糖蛋白结构和功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刘保华白飒闫荣军赵辉...
    321-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刺突糖蛋白的结构和功能,为疫苗研发提供数据.方法 对济南市1例输入性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毒株,采用二代测序技术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刺突糖蛋白基因序列;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刺突糖蛋白氨基酸组成、理化性质、跨膜结构、磷酸化修饰、糖基化修饰、结构域和B细胞抗原表位等生物学特性.结果 测序获得1株输入性新冠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基因组全长29 847 nt,毒株基因型为XBB.1.16.1;其刺突糖蛋白由1 269个氨基酸组成,存在1个跨膜螺旋区,主要分布于宿主细胞的内质网和细胞质膜中;有134个磷酸化位点、23个糖基化位点,3个蛋白结构域和11个可能的B细胞抗原表位,蛋白二级结构主要由无规则卷曲组成.结论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奥密克戎变异株刺突糖蛋白结构与功能,为了解刺突糖蛋白生物学信息提供数据.

    奥密克戎变异株刺突糖蛋白生信息学分析

    三亚市首例新冠病毒进化分支XBB.1.16的基因特征及风险因素分析

    李冬梅黄丽菊杨昌祖吴南卫...
    326-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三亚市首例新冠病毒(SARS-CoV-2)XBB.1.16的基因特征并评估风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三亚市2022年8月-2023年4月的260例新冠病毒感染者咽拭子样本,用RT-PCR方法检测SARS-CoV-2核酸,对ORF1ab和N基因检测Ct值小于32的样本使用Nanopore三代测序进行全基因组测序.根据测序结果将感染者分为XBB.1.16和其他进化分支,以感染者年龄、性别、社会和经济风险指数(SERI)等,人口统计和健康行为,作为风险因素,使用单变量和多变量逻辑回归推断SARS-CoV-2阳性与自变量之间的关联,并使用向前和向后逐步赤池信息准则(AIC)进行变量选择.结果 基因测序显示三亚首例XBB.1.16感染者NextStrain分型为23B,覆盖率为100%.同武汉参考株(NC_045512.2)相比,核苷酸变异位点101个,氨基酸变异63个,XBB.1、XBB.1.5和XBB.1.16的突变频率>0.9,突变区为NSP6、NSP14、Spike和ORF8等.与病例密切接触、未接种疫苗和高风险社会和经济风险指数普查区是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减少与患者密接并接种疫苗可以减少XBB.1.16等SARS-CoV-2感染.

    新冠病毒XBB.1.16变异株基因特征风险因素

    关于《国际卫生条例》及其修订的问答

    刘洋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