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贵州省党校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贵州省党校学报
贵州省党校学报

唐宗举(兼)

双月刊

1009-5381

llyshj@sina.com

0851-3602681

550028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桐木岭

贵州省党校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Guizhou Provincial Committee of the C.P.C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辛向阳
    5-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从国内国际、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发展安全等六个角度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动因进行了系统分析,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宽广视野.《决定》贯彻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等根本的东西绝对不能动摇的要求,确保改革行稳致远.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面临的深层次问题要求我们要坚持和运用好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特别是要运用好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主要矛盾分析法以及问题导向的方法等.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马克思主义历史动因科学方法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

    许永洪范小杰
    1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是当前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同属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思路,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因其在经济循环中的优化配置作用,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条件,共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与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的构建.为论证上述情形,本文从规模经济优势的视角出发,论证了数字经济时代下运用规模效应建设大规模市场对包括新质生产力在内的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性.本文将讨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与新质生产力发展之间的关系,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环境和发展空间上的保障,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又将助推全国统一大市场以更高水平建成.基于该逻辑,本文提出了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更注重两者相互关系的政策建议.

    新质生产力全国统一大市场规模经济高水平市场经济制度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话语体系建构论略

    柴宝勇李宇峰张一凡
    28-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过程中,话语的建构因为能够承载与传递观念、构建交流互动的基础,以及推进制度的落实和完善等因素变得愈加重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话语体系中,"制度"、"体制"和"机制"构成了一个常用话语集,对其内涵和出现场域进行梳理、分析,可发现三者在概念层次方面存在不同面向,从而具有相关性和差异性.未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话语体系进一步完善,可以通过对作为价值前提的观念进行形塑与发展、对作为核心问题的话语进行生产与互动、对作为现实基础的制度结构进行调整来实现.

    话语制度主义话语体系制度话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两创"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阐释的三重内在张力

    李新潮
    40-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日益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然而,在"两创"过程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绝不可能不受约束地随意加以改造、任意加以创新,必然会受到一系列张力性因素的内在制约.文化主体的"进步预设"、"理性自负"和"历史局限"使得传统文化的阐释主体存在"剧作者"与"剧中人"的张力性结构;传统文本的"非确定性"、"良莠混融"和"意义域界"决定了传统文化存在"开放性"与"确定性"的张力性对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作用的边界性、转化方向的规定性以及阐释方式的特定性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阐释存在"自在性"与"自为性"的张力性因素.梳理和分析"两创"过程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阐释的张力和边界,从而更加自觉、更加辩证地处理文化阐释过程中的两难困境,是推动"两创"走向深化的必经环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阐释

    党的十九大以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建设研究述评

    文成豪
    5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内学界围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建设的价值意义、构成要素、经验启示、现实困境、突破路径等方面展开诸多有益探讨,从不同角度为深化这一问题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和重要启发.基于新时代新征程党的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亟须强化基础理论、拓展研究思路、优化研究方法,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建设研究的学理深度、视野宽度和现实效度.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研究述评未来展望

    破解大党独有难题视野下的基层党组织机制创新

    穆军全
    6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破解"大党独有难题"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当下关于这一命题在宏观层面规范性的讨论较多,而在中观特别是基于基层治理视角的微观探讨较少.建党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经由"党建国体制"到"党治国体制"再到"党兴国体制"的发展历程所形成的政治愿景引领、组织结构嵌套、干部人事嵌入等统合机制,对破解大党独有难题具有重要启示意义.新时代大党独有难题在基层的表征和生成原因主要体现为思想认知阈限与政治功能弱化、组织惰性与组织功能弱化、干事源动力不足与基层政治生态污化三个层面.从价值统合和扎根机制创新两个层面推进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的提升是破解大党独有难题的可行路径.

    大党独有难题政党治理基层党组织机制机制创新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推动绿色发展的理论逻辑、影响因素与实践进路

    潘晓滨郭炳宏
    77-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的提出立足我国经济发展动力、效率、质量发生重大变化的实际和国际竞争的新格局,这是着眼于解决我国经济发展动力问题的现实需要,为提升我国国际经济竞争力和培育大国竞争新优势提供了路径选择.我们只有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对推动绿色发展的理论逻辑,落实其实践要求,才能切实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问题,塑造经济的强大韧性.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要素,代表绿色先进的生产力质态,绿色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三大内部驱动力和高水平法治、履行国际环境义务两大外部驱动力,为绿色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为此,我国应加紧构建科技教育人才一体化机制,建立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和现代化产业体系,以高水平法治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深度推进绿色发展和经济社会转型,为全球绿色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新质生产力绿色发展创新驱动

    新质生产力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及实践路径

    朱海华陈柳钦
    87-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破解发展难题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一招.新质生产力作为先进生产力,对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量的合理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质生产力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要素、技术、产业三个维度.通过引入数据要素、优化要素组合结构,可以提升要素组合质量;通过颠覆性创新、技术工艺改进,可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通过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带动相关产业优化升级,可以强化产业发展动能.因此,要充分发挥新质生产力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赋能作用,就要完善数字化基础设施、推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优化产业生态布局.

    新质生产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数据要素数字技术数字产业

    新质生产力理论的生成逻辑

    丁恒星孔莎
    96-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为思维框架研究新质生产力理论的生成,有助于我们理解其理论实质、运用创新理论指导实践.在理论逻辑上,新质生产力理论源自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理论的相关阐释;在历史逻辑上,党的四个历史时期分别从革命的胜利为新的生产力的形成创造历史前提、解决所有制与生产力的矛盾问题、为解放生产力而改革、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四个方面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打下了基础;在实践逻辑上,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使新质生产力的出场从应然转为实然.

    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高质量发展

    论高水平对外开放语境下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完善——以CPTPP知识产权条款为视角

    马忠法张宁
    107-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水平对外开放意指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加主动及更为安全的对外开放,即与过去的开放相比,水平更高、质量更优、作用更大,它以制度型开放为主线,而CPTPP等高标准经贸协定正在成为新规则的引领者.中国继续积极申请加入高水平的国际贸易投资协定,表明中国在制度型开放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通过从商标、著作权、专利与知识产权执法四个角度对CPTPP的相关法律与我国现行法律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在商标领域,我国未对气味商标作出相应规定,对未注册驰名商标的保护力度不够,以及在地理标志保护上存在可能混淆的情况.在著作权领域,我国对复制权的定义范围小于CPTPP的保护范围,在广播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表述上存在争议,且权利保护期限短于CPTPP相关规定.在专利领域,我国和CPTPP要求执行的1991年UPOV公约在保护力度、保护模式、保护范围层面还存有不足,在新颖性、创造性的宽限期上未达到CPTPP的要求.此外,我国在边境执法与刑事程序与处罚上还存在法律用语表达欠缺或规定范围不清晰的问题.CPTPP可以为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完善提供有价值的借鉴与启示,即中国可以从立法和执法层面出发,对其相应法律制度做出相应调整以对标CPTPP,进而助力中国对外开放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更好地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高水平对外开放CPTPP知识产权强化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