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核电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核电
中国核电

孙勤

季刊

1674-1617

zghd2008@sina.com

010-88828674/94

100048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43号原子能出版社315室

中国核电/Journal China Nuclear Power
查看更多>>宣传我国核电建设的方针政策;研讨我国核电建设的规划和加快我国核电发展的相关重大问题;分析讨论核电站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介绍与我国核电工程建设有关的法规、标准;交流核电工作管理和建设经验;宣传我国核电自主研发、设计建造和设备国产化的最新进展;报道国内外核电建设和运营的最新动态和信息;跟踪国外先进核电技术;加强与国际相关组织机构的信息与技术交流;普及核电知识。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核岛冷水机组低负荷蒸发压力低分析和处理

    曾继平
    509-5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福清核电厂1、2号机组6台核岛冷水机组(DEG冷水机组)自调试以来,每年在冬季低环境温度条件下,常触发蒸发压力低报警或故障停机,设备可靠性得不到保障,严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针对DEG冷水机组频繁发生蒸发压力低的缺陷,本文从整个冷水机组运行情况入手,分析了可能产生冷水机组蒸发压力低的所有原因,逐一排查分析,最终确认发生报警的根本原因,通过试验验证,提出了低负荷期间蒸发压力低解决方法,提高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效降低了DEG冷水机组的报警率.

    冷水机组报警蒸发压力可靠性

    辅助给水汽动泵调速器试验台研究

    邢兴龙
    515-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核电厂辅助给水系统(ASG)TWL-45S型汽动泵执行全流量试验时经常发生扬程偏差超标问题,主要原因是汽动泵调速器内部运动部件摩擦力大、卡涩或弹簧刚度变化导致汽动泵启动后调速器的工作点位置不同,进而影响其扬程大小.对调速器运行原理进行研究,并开发了适用于此泵调速器检测的自动化试验台,该试验台由高压、低压液压系统组成,对调速器上、下缸腔室进行充压,可实现其内部运动部件摩擦力测量、弹簧刚度测量及密封件泄漏率检测,提高了调速器的检修质量及设备的可靠性.

    离心泵调速器试验台扬程偏差性能计算摩擦力测量

    核电数字化仪控用光耦器件寿期预测建模与试验研究

    汪绩宁王玉贵徐冬苓
    520-5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传统的核电仪控用光耦器件老化研究中无法定量评价光耦器件的正向电流传输比(CTR)衰减程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光耦器件的CTR与热应力、工作时间之间定量函数关系的测试与建模方法.首先设计了光耦器件的老化试验装置,并对光耦器件执行热老化试验,监测并记录了光耦器件的CTR衰减情况.在仿真软件中对试验数据进行指数拟合,并校验拟合函数的正确性,最后得到光耦工作温度下的工作时间与输出电流之间的定量变化关系,确定了光耦的热老化模型.结果显示老化模型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

    核电光耦老化试验寿期预测

    基于改进自适应算法的AVC控制策略优化

    郑泽银马铁军
    525-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某核电厂AVC系统运行过程中500 kV母线电压越限事件,基于改进自适应算法,对核电厂AVC子站的组成和算法进行分析,提出了提高核电厂运行可靠性的改进措施,有助于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自动电压控制系统提高运行水平对策

    核电厂高可靠性电磁阀线圈设计方法研究与验证

    蒲史鸣周肖佳张福海
    530-5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电磁阀电磁头线圈,提出了一套参数化的设计方法和计算仿真模型,计算得到驱动电磁阀启闭所需的最小电磁力和电磁线圈长期通电状态下能达到的热平衡温度,从电磁结构设计、温度平衡分析、综合性能最优化三个维度探索了参数的可用区间,取得了综合性能的最优解.同时实际绕制了两组线圈进行电磁力及热平衡温度的实测,通过试验对比证明了分析模型的适用性,验证了电磁线圈的最优设计.基于本文提出的方法和模型,已完成安全级电磁阀科研样机的设计、制造和性能试验.

    电磁设计温度分析电磁线圈电磁铁

    基于虚拟验证系统进行工程组态验证的应用研究

    谢长洪文景瞿铭君李军燕...
    537-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当前验证过程及手段,在工厂测试阶段工程组态仍然存在大量异常,出现异常时变更实施成本较高,不利于项目高质量、高效率地开展.为此,利用虚拟验证系统,对测试验证过程进行优化,实现在安全级DCS系统工程组态实现阶段提前开展验证,提高交付给FT阶段的工程组态的质量.实施结果证明了该技术具备可行性,通过验证过程的优化提前发现了工程组态的诸多异常,提高了工程组态的质量,进而缩短了后续工厂测试周期,提升了测试验证效率,同时也保证了产品质量.

    安全级DCS系统虚拟验证系统过程优化工程组态

    多学科计算程序联合设计平台的研发

    王媛美芦鞾庞勃张思原...
    542-5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计算程序在前处理、计算以及后处理这三个核心步骤均存在问题.在前处理方面对用户有较高的专业要求且直观性差;在计算过程中,用户需处理多学科计算程序联合设计验证中烦琐的数据传递;在后处理方面,需利用第三方后处理软件进行再次处理分析.本文通过多学科计算程序联合设计平台,优化了集成前处理、计算以及后处理三个核心步骤.其中,前处理实现了快速、精细化建模等功能;计算步骤通过计算设计引擎实现了计算程序运行控制、指令解析、任务调度、运行流程控制等功能;后处理实现了可提供云图等功能.最后,通过建立一个双管道模型对平台的相关功能进行验证,证明了该平台突破了系统与设备快速精细化设计建模、在线调试等关键技术,为反应堆系统性能设计方案的快速生成、评估、验证与优化提供了高效直观的技术手段.

    精细化建模指令解析运行流程控制云图

    冷冻机导叶控制策略的研究与改进

    王玉琪
    547-5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冷冻机是核电厂冷源供应的重要设备,为研究和改进冷冻机导叶的控制策略,结合冷冻机的控制程序和现场实际进行了深入研究;使用Simulink仿真工具分析了导叶的全行程时间、导叶开度控制死区、导叶机械性能的控制特性和对系统的影响.经过分析发现导叶的运动时间的增加不利于系统稳定,故冷机启动、负荷变化剧烈等导叶开度变化大的工况下,容易出现系统不稳定,可通过改进运行方式和优化全行程时间来避免冷冻机跳机;合理设置导叶开度控制死区有利于减小系统超调,从而降低启动阶段电流过高的概率,但需要关注系统稳态波动幅度的变化.导叶未全关的检测和导叶行程完整是系统调节快速稳定的重要保证,若冷冻机出口温度波动大可能与压缩机出力受限、导叶行程减小等因素有关.

    冷冻机导叶全行程时间死区

    冲击脉冲法在核电厂滚动轴承状态监测中的应用

    周正平
    556-561,592页
    查看更多>>摘要:轴承故障是旋转机械的一种重要故障,对滚动轴承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一直是机械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重点.本文重点介绍了滚动轴承冲击脉冲产生的机理及故障信号特点,分析了冲击脉冲SPM-HD技术和传统振动包络技术的差异.结合核电厂实际的滚动轴承故障,对比分析了冲击脉冲SPM-HD技术和振动监测技术的结果,显示了冲击脉冲技术在滚动轴承状态监测方面的独特优势,可应用于滚动轴承缺陷的识别和故障诊断.

    核电厂振动冲击脉冲轴承故障

    某核电厂低压末级叶片在线监测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郭勇强王军何明圆
    562-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核电事业的发展,核电汽轮机作为一种重要的动力设备,其运行安全和经济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叶片作为汽轮机的核心部件,其运行状态直接影响到整个设备的性能.因此,对核电汽轮机叶片在线监测,实现对叶片的实时诊断和预测,对于提高汽轮机运行安全性和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汽轮机末级叶片的振动特征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叶片在线监测技术的方法,并结合实际数据进行了分析,为汽轮机叶片的在线监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用建议.

    核电汽轮机叶片振动在线监测和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