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海洋药物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海洋药物
中国海洋药物

管华诗

双月刊

1002-3461

zghyyw@ouc.edu.cn

0532-82031949

266003

青岛市鱼山路5号

中国海洋药物/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arine Drug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海洋药物》杂志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药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海洋药物》杂志是在国海洋药物研究创办最早的学术期刊,自1982年创刊以来一直被国家科技部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国外主要检索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2002年又作为核心期刊被联合国水科学和渔业文摘(ASFA)收录等。本刊不仅在国内有相当的学术影响,在国外也有较高的知名度。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6种褐藻β-葡聚糖的制备及其结构与免疫活性研究

    张传振吕友晶王春蕾李全才...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不同褐藻来源β-葡聚糖的结构及免疫活性差异,为β-葡聚糖药物的开发提供合适的藻源.方法 通过热水提取、乙醇沉淀和柱层析分离从6种褐藻中制备β-葡聚糖,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波谱(1H NMR,13C NMR和1H 13C HSQC)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通过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吞噬中性红及NO释放实验评价其免疫调节活性.结果 本文制备了6种结构不同的β-葡聚糖,对其结构分析,证明其含有β-1,3和β-1,6连接,相对分子质量为2 290~5 490,海茸中β-葡聚糖的含量最高且具有最优的免疫活性,是β-葡聚糖药物开发的良好资源.

    褐藻β-葡聚糖结构特点免疫活性

    一种海洋来源ETP类化合物GQQ-ZML-2抑制H358细胞增殖作用与机制的研究

    黄春霄戚欣侯文青张宁...
    9-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化合物GQQ-ZML-2对H358细胞(KRASG12C)的增殖抑制作用并初步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磺酰罗丹明B法(SRB法)测定GQQ-ZML-2对不同KRAS突变的肿瘤细胞的细胞毒;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利用荧光探针DCFH-DA检测细胞内总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WB)检测相关信号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GQQ-ZML-2选择性抑制H358细胞增殖,以浓度依赖的方式抑制克隆形成并将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而诱导细胞凋亡.机制研究表明GQQ-ZML-2引起KRASG12C依赖的ROS产生,抑制AKT/mTOR和JAK2/STAT3信号通路.结论 GQQ-ZML-2 是一 种新型的具有选择性抑制H358细胞增殖作用的海洋来源化合物,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诱导KRASG12C依赖的ROS增加相关.为开发新型的拮抗具有KRASG12C突变肿瘤的药物提供了实验依据.

    H358细胞KRAS突变活性氧抗肿瘤抑制剂

    乌贼墨纳米颗粒制备工艺优化及肿瘤光热治疗应用研究

    刘澳莹张鹏杨文哲卢乾...
    19-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离纯化乌贼墨纳米颗粒(squid ink nanoparticles,SINPs),开展材料学表征,考察其肿瘤光热治疗(photothermal therapy,PTT)作用.方法 通过搅拌、超声和离心纯化出SINPs,在近红外激光(near infra-red,NIR)照射下考察其体外光热转化效果,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存活率,通过对小鼠瘤内注射给药的同时给予激光照射,研究其体内抑瘤效果.结果 制备的SINPs粒径为(212±1.4)nm,Zeta电位为(-14.5±0.7)mV.测定其光热转化效率为35.5%,说明其可作为1种光热转化剂.800 μg/mLSINPs在808 nm激光照射下小鼠乳腺癌细胞(4T1)的存活率为67.3%,表明SINPs联合PTT对4T1细胞有一定的杀伤作用,此外,在荷瘤小鼠体内,空白组瘤质量为SINPs高+laser组瘤质量的2.3倍,说明SINPs联合PTT有一定的抗瘤作用.结论 SINPs联合PTT能显著抑制荷瘤小鼠体内肿瘤组织的生长.作为1种天然纳米材料,SINPs具有良好的肿瘤PTT作用,提示其除传统药理作用外,作为天然、安全的纳米材料或载体,在肿瘤光学治疗领域具有一定应用前景.

    乌贼乌贼墨纳米颗粒光热转化效率肿瘤光热治疗

    硒化卡拉胶联合阿霉素对HepG-2/ADR细胞的协同抗肿瘤效应及逆转机制研究

    田海燕凌娜高铭泽徐贵国...
    29-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硒化卡拉胶(KSC)联合阿霉素(ADR)对肝癌耐药细胞HepG-2/ADR的协同抗肿瘤效应及其逆转作用机制.方法 MTT法分别检测HepG-2/ADR耐药细胞对ADR、顺铂(DDP)、紫杉醇(TAX)3种化疗药物的多药耐药性,并判断KSC对HepG-2/ADR耐药细胞的逆转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KSC和ADR对HepG-2/ADR耐药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KSC和ADR对HepG-2/ADR细胞中耐药相关蛋白、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蛋白的影响.RT-qPCR进一步验证HepG-2/ADR细胞中耐药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 MTT结果显示,HepG-2/ADR耐药细胞对ADR、TAX、DDP均具有耐药性,且KSC具有逆转肝癌HepG-2/ADR细胞多药耐药性的作用,两药联合表现为相加作用.流式细胞术表明KSC和ADR均可诱导HepG-2/ADR细胞发生凋亡和S期周期阻滞.Western blot结果显示,KSC和ADR显著下调耐药蛋白P-gp、MRP1、ABCG2以及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A、Cyclin E、CDK2、Survivin和抑凋亡因子Bcl-2的表达(P<0.05或P<0.01),显著上调促凋亡蛋白 Bax、Caspase-3、Caspase-9、Cleaved-Caspase-3 和 Cleaved-Caspase-9 的表达(P<0.05 或P<0.01);联合组可协同促进或抑制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RT-qPCR表明KSC和ADR单独及联合应用均能显著下调P-gp、MRP1和ABCG2耐药基因的表达.结论 KSC可有效逆转肝癌多药耐药性,协同提高HepG-2/ADR细胞对ADR的化疗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诱导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有关,通过下调多药耐药相关蛋白P-gp、MRP1和ABCG2的表达,进而逆转肝癌多药耐药性.

    硒化卡拉胶阿霉素肝癌耐药细胞HepG2/ADM多药耐药性细胞凋亡

    基于Oct4基因启动子活性的高通量药物筛选细胞模型的构建及应用

    田银李珊珊魏明月张欢...
    37-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以人源Oct4基因启动子为靶点构建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建立高通量药物筛选细胞模型,筛选能显著上调Oct4基因启动子活性的海洋来源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方法 将人源Oct4基因启动子序列克隆至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GL6-TA,构建重组质粒pGL6-TA-Oct4-luc并与内参质粒pRL-SV40-C瞬时共转染293T细胞,以OAC1作为激活剂,建立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筛选系统,通过检测相对荧光素酶表达水平的变化反映Oct4基因启动子活性,对309份海洋来源微生物发酵粗提物样品进行活性筛选;CCK-8法检测粗提物对间充质干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 双酶切和基因测序法证实重组质粒构建正确;将质粒转染293T细胞后,与空载pGL6-TA相比较,重组质粒pGL6-TA-Oct4-luc具有显著启动子活性(P<0.05);与0 μmol/L相比较,粗提物Z-179-1处理细胞24 h后Oct4基因启动子活性明显升高(P<0.05),作用质量浓度为10 μg/mL时效果最为显著;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Z-179-1显著促进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成功建立了靶向人源Oct4基因启动子的药物高通量筛选细胞模型,并筛选出海洋来源微生物发酵粗提物Z-179-1,能显著活化Oct4基因启动子,其活性成分值得开展进一步化学研究.

    干细胞多能性Oct4海洋微生物药物筛选模型

    4-氨甲酰基-4'-叠氮-1,2,3-三氮唑核苷的合成研究

    贺伟康丁瀚宋妮王鹏...
    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合成4-氨甲酰基-4'-叠氮-1,2,3-三氮唑核苷,以期发现具有高抗病毒活性的核苷类药物.方法 以商业易得的1,2∶5,6-O-双异丙叉-α-D-呋喃葡萄糖为起始原料,经9步反应得到重要糖基叠氮化合物,再与炔丙酸甲酯进行[3+2]偶极环加成反应以构建三氮唑环以及自由基脱羧叠氮化反应和脱保护得到4-氨甲酰基-4'-叠氮-1,2,3-三氮唑核苷.结果 以最长线性步骤5步反应,30%的总收率合成了4-氨甲酰基-4'-叠氮-1,2,3-三氮唑,为后期的抗病毒活性测试奠定了基础.

    抗病毒药物4'-叠氮取代核苷类似物1,2,3-三氮唑

    单环刺螠ACE抑制肽的分离、鉴定及活性评价

    聂鹏孟乐李针徐炫...
    5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以单环刺螠(Urechis unicinctus)为原材料,以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活性为筛选指标,运用酶解技术和现代分离纯化技术,制备具有降压潜能的ACE抑制肽.方法 运用可控酶解技术,以ACE的抑制率为筛选指标,优化酶解条件.运用超滤、Sephadex G-15凝胶柱层析、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及质谱测序等一系列分离纯化和鉴定技术,制备具有ACE抑制活性的生物活性肽,并通过Lineweaver-Burk法确定其抑制剂类型.结果 最佳酶解条件为:胰蛋白酶,37 ℃、pH 8.0、加酶量4.0%、料液比1:30、酶解时间4.0 h.通过超滤、Sephadex G-15凝胶层析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进行分离纯化,得到5条活性肽,经质谱和氨基酸序列分析确定其分别为:Pro-Gln-Met-Thr-Phe(DHCY1,622.75 Da)、Pro-Tyr-Phe-Lys-His(DHCY2,690.8 Da)、Pro-Gly-Trp-Lys-Ala(DHCY3,557.66 Da)、Pro-Gln-Gly-Met-Ile-Val-Val(DHCY4,742.94 Da)、Val-Met-Arg-Ile-Ile(DHCY5,630.86 Da).其中 DHCY1、DHCY4、DHCY5 表现出较好的 ACE 抑制活性,其抑制率分别为(86.26±0.85)%、(92.11±1.13)%、(96.51±1.04)%.经判断,DHCY5 为竞争性 ACE 抑制剂.结论 胰蛋白酶酶解单环刺螠蛋白,可以产生具有显著ACE抑制活性的酶解肽,包括ACE竞争性抑制剂,具有潜在的降血压活性,可为单环刺螠酶解肽的开发利用和降血压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单环刺螠酶解肽ACE抑制活性分离纯化

    厚壳贻贝抗氧化肽的分离、鉴定及活性评价

    孟乐金丹青龚宣伊李忻翼...
    59-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以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为原材料,以抗氧化活性为筛选指标,运用酶解技术和现代分离纯化技术,制备抗氧化多肽.方法 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羟自由基(HO·)及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自由基(ABTS·)清除率为指标,优化酶解条件.通过超滤、凝胶过滤层析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抗氧化肽,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 最佳酶解条件为:木瓜蛋白酶、酶解时间3.0 h、加酶量3.0%、料液比1∶50.通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及测序,分离并鉴定4条多肽分别为HK1:Gln-Thr-Asp(362.34 Da);HK2:His-Gln-Glu-Glu(541.52 Da);HK3:Leu-Glu-Gly-Asp-Thr(533.54 Da);HK4:Thr-Gln-Glu(376.37 Da).其对 DPPH·清除率的半最大效应浓度(EC50)分别为(0.523±0.066)、(0.419±0.042)、(0.467±0.078)、(0.682±0.134)mg/mL;对 O2-·清除率的 EC50 分别为(0.239±0.021)、(0.245±0.019)、(0.611±0.012)、(0.716±0.024)mg/mL;对 HO·清除率的 EC50分别为(0.587±0.150)、(0.866±0.123)、(1.009±0.060)、(1.014±0.122)mg/mL;对 ABTS·清除率的 EC50 分别为(0.218±0.109)、(0.117±0.013)、(0.121±0.019)、(0.415±0.054)mg/mL.结论 木瓜蛋白酶酶解厚壳贻贝蛋白可以产生具有显著自由基清除活性的酶解肽,可为厚壳贻贝抗氧化肽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厚壳贻贝酶解肽抗氧化活性分离纯化

    海洋真菌Aspergillus sp.HH-3中1个新的抗肿瘤硫代二酮哌嗪类化合物

    管新帅周侠杨婧怡曹胜...
    6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海泥真菌Aspergillus sp.HH-3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抗肿瘤活性.方法 使用硅胶色谱柱、LH-20凝胶色谱等对代谢粗提物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核磁共振(NMR)、质谱(MS)等方法并结合文献报道数据确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CCK-8法评价化合物对3种肿瘤细胞A549、HepG2、HeLa的抑制活性.结果 从Aspergillus sp.HH-3中分离获得6个化合物,包括1个新的硫代二酮哌嗪类化合物aspersin(1)与5个已知化合物 dehydroxymethylbis(dethio)bis(methylthio)gliotoxin(2)、trypacidin(3)、monomethylsubchrin(4)、verruculogen(5)及chaetominine(6).化合物1、2和6显示一定的肿瘤细胞抑制活性.结论 化合物1为新的硫代二酮哌嗪类化合物;化合物1、2和6具有肿瘤细胞毒活性.

    海洋真菌Aspergillussp.次级代谢产物细胞毒活性

    海洋中药多糖的研究进展

    王永洁秦玲范莹毛文君...
    7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海洋资源丰富,海洋动植物作为药用资源的历史悠久.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从研究海洋天然产物的角度开发海洋中药资源,为中药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多糖作为海洋动植物中药的药效物质之一,具有资源丰富和活性广泛的特点.研究发现,海洋中药多糖结构复杂多样,具有抗氧化、免疫调节、抗肿瘤和抗凝血等活性.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海洋来源的中药多糖的结构和活性研究,为海洋中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海洋多糖类药物的研究提供参考.

    海洋中药多糖结构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