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检察官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检察官
中国检察官

周洪波

半月刊

1008-6676

zhjcg@vip.163.com

010-67089313

100144

北京市石景山香山南路111号

中国检察官/Journal ZHONGGUO JIANCHAGUAN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隐私协议用户知情同意的认定

    李伟蒋文杰
    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个人数据在网络上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在与网络服务商交往过程中保护个人数据安全已成为学界热议之话题.隐私协议的存在为服务商与用户交往提供更多可能,由于隐私协议为服务商单方提供,公平性存疑,故需采纳知情同意机制来维护用户的个人数据安全.事实上,用户知情同意的认定标准非常模糊,需要对该标准进行明晰与厘清.隐私协议作为用户知情同意权行使的主要载体,其性质应界定为合同.隐私协议不足的本质是违反了公平、诚信原则,具体体现为隐私协议保障用户知情同意不力;探究知情同意的本质和表示方式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知情同意;引入知情同意的构成要件作为认定标准,可以达到较为清晰明确对知情同意进行认定的目的.

    知情同意用户数据保护隐私协议构成要件

    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条款的理解与适用

    陈辉
    1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网络应用的延伸,个人信息受侵害风险不断增加.民法典明确了个人信息的范围,详细规定了个人信息的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作用.自然人对其自身的个人信息并不完全享有绝对权和排他权,但个人信息中的个人私密信息受隐私权保护.个人信息的处理者需要遵守对个人信息处理的限制,同时需要有效履行个人信息安全保障义务.个人信息侵权的民事责任问题应当适用侵权责任编的规定,个人信息侵权属于一般侵权责任,适用过错责任的归责原则.

    民法典个人信息安全保障义务归责原则

    财产信息的规范边界与适用规则——以我国刑法中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为例

    李嘉程马聪
    2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中财产信息的边界应当进行规范性限制.对于财产信息的判断和认定,应以个人信息的基本界定为基础,结合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法益位置、社会相当性原则、获取方式以及大众常识观念进行综合性考量,从而与交易信息相互区别.财产信息应当以危及到公民人身或财产安全为前提,具备高度准确直接承载和表明个人财产状况以及在获取方式上严格的规范禁止性等特征.

    财产信息法益位置社会相当性获取方式正义直觉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不起诉的适用——以江苏省93份不起诉决定文书为样本

    杨玉心金丽
    2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不起诉案件呈现对该类案件刑事规制的审前镜像.以江苏省93份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不起诉决定文书为样本研究,呈现以酌定不起诉和存疑不起诉各占一半等特征.同时,存在认定公民个人信息、信息类型划分有争议,对合法经营购买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判断存在分歧,刑罚阻却事由存在困境等难题.在现有司法性文件的前提下,提出严格审慎认定自然人自行公开或者其他已经合法公开的信息为公民个人信息,考察合法经营活动和经营整体、合理适用"两高"《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条等规则设想,建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不起诉的合理路径.

    不起诉决定公民个人信息信息类型刑罚阻却

    "扒窃"标准的实践考量

    龙长海张田佳
    3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扒窃行为主要通过"公共场所"和"随身携带"两个条件来认定.在界定刑法意义上"公共场所"的范围时,要赋予司法机关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必须将时间、空间、场所、人员密集程度等特征结合起来,从人员的流动性、高密度性、相互陌生性、活动公开性四个特征综合把握.在认定"随身携带"标准时,应该用"贴身说"对扒窃的成立范围进行必要限缩,同时兼顾被害人对被盗财物的控制程度,如此才能实现刑法保护功能与保障功能的平衡.

    扒窃公共场所随身携带被害人视角

    "游戏托"入刑法理探析

    薛津孙超
    4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游戏托"指在网络游戏中扮演单身女性角色,以"奔现交友""恋爱结婚"等理由诱骗男性玩家对其游戏账号进行高额充值赚取提成的游戏推广人员.被害人的承诺有效需基于其真实的意思表示,"游戏托"案中被害人对游戏账户进行充值并非其真实意思表示.诈骗罪侵犯的法益应包含财产性利益,"游戏托"实施的行为侵害了被害人的财产性利益,被害人财产的社会性法益无法实现,因此以刑法手段打击"游戏托"诈骗行为具有以预防为目的的处罚必要性.

    游戏托诈骗意思表示目的失败论刑法预防

    公共交通领域猥亵犯罪实务探究

    俞蕾金莺章瑜
    46-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共交通领域猥亵行为高发,严重侵害乘客的人身权益.基于公共交通领域猥亵刑事案件的特殊性,应以违背意志性认定"强制"并梳理公共交通领域内主要的"强制"手段,以社会危害性综合评价猥亵犯罪行为,正确适用"公共场所当众"情节,以达到罪责刑相适应.

    强制猥亵公共交通领域公共场所当众

    民法典背景下食品安全民事公益诉讼若干问题探析

    王炜张源
    5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食品问题关乎"舌尖上的安全",也是检察机关办理民事公益诉讼的"主阵地".实践中,应当区分食品安全领域产品责任与一般侵权责任的界限,协同处理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民事公益诉讼与行政公益诉讼、支持起诉与提起诉讼的衔接过渡.以民法典实施为契机,激活惩罚性赔偿规则的适用,综合各种因素,选择最有利于维护社会公益的损害赔偿数额计算规则及共同侵权连带责任承担方式.

    食品安全民事公益诉讼侵权责任

    环资领域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的办理及思考

    江苏省睢宁县人民检察院课题组
    5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检察机关办案中"四大检察"持续跟进,监督手段环环相扣,体现出了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的优越性.江苏省睢宁县人民检察院诉睢宁县生态环境局行政公益诉讼案的成功办理,厘清了刑事诉讼中作为证据使用的危险废物处置主体,完善了危险废物监管环节;实现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社会公益的多赢共赢.江苏省睢宁县人民检察院诉睢宁县生态环境局行政公益诉讼案为此类环境污染案件的办理树立了标杆,对于促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建设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行政公益诉讼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危险废物二次污染行政不作为

    公共安全领域行政公益诉讼实践与思考

    张波
    6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老旧小区内居民大量私拉接线板"飞线充电"的现象较为普遍,存在严重的消防安全隐患,成为地方党委政府基层治理的难题,单个主管部门履职难见成效.检察机关把握公益诉讼督促、协同的职能定位,以诉前检察建议重点监督主管部门充分履职,以磋商协调方式支持和引导其他行政机关协同治理,可以有效整合治理合力,破解公共安全领域基层社会治理难题.

    行政公益诉讼电动自行车消防隐患公共安全基层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