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建材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建材科技
中国建材科技

欧阳世翕

双月刊

1003-8965

lym@cbmtc.com

010-65766247

100024

北京朝阳区管庄东里建材院南楼4层

中国建材科技/Journal China Building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科委批准、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国家级正式期刊。读者群:全国建筑、建材行业科研、设计工程技术及管理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光催化降解甲醛、VOC有毒有害气体研究进展

    马伟倩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工业化不断发展,甲醛、VOC来源越来越广.其对环境和人体有诸多危害,治理成为焦点.光催化剂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环境治理方面的应用逐渐增多.光催化剂原材料来源广,反应条件温和,可为甲醛、VOC的治理提供技术支撑.光催化剂分为有机、无机及有机无机复合光催化剂.本文根据光催化剂不同分类进行梳理,总结光催化剂对甲醛、VOC治理现状的研究,展望光催化未来发展方向.

    甲醛降解VOC降解光催化剂有机-无机复合

    固体废弃物在喷射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李国军党利平艾军文斌...
    52-56,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喷射混凝土中使用固体废弃物是缓解我国砂石资源紧缺和助力"双碳"战略实施的重要举措.本文综述了固体废弃物在喷射混凝土中的应用现状.目前,粉体固体废弃物可以替代水泥作为胶凝材料使用,块状固体废弃物可以代替粗细骨料应用于混凝土中.代替水泥作为胶凝材料的有粉煤灰、矿渣粉、赤泥和脱硫石膏等,代替粗细骨料的有洞渣机制砂、尾矿砂、煤矸石、再生骨料和高钛重矿渣等.固体废弃物用于生产喷射混凝土可满足标准要求,同时还能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喷射混凝土固体废弃物再生骨料固废基胶凝材料

    基于配比优化设计的半柔性路面低温性能研究

    张先文毛昱王亚平张岩...
    5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半柔性路面的配比优化设计是其力学性能表现良好的先决条件.本文采用体积法对基体沥青混合进行配比优化,以灌浆材料的力学特性为评价指标并采用正交试验法对配比进行优化,此外通过自行研制的灌浆设备对半柔性路面进行制备,对低温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基体沥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为4.3%,空隙率和连通孔隙率分别为25.45和23.18,满足灌注要求;以初始流动度、30min流动度、泌水率、7d抗折强度、7d抗压强度为评价指标,获取该灌浆材料的最优水胶比及砂胶比分别为0.46和0.15.自行研制的灌浆设备可对灌浆材料进行有效灌注,灌注率满足要求.力学性能测试表明,该半柔性路面具备良好的低温性能及水稳定性.

    半柔性路面体积法灌浆材料低温性能

    粘层乳化沥青层间抗剪性能及其评价方法研究

    许宝珠陶云汉魏强赵静卓...
    6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路面养护工程中超薄罩面层与原始路面间易出现剪切破坏的问题,选取三种乳化沥青通过斜剪试验模拟路面在车辆荷载下的剪切破坏.结果表明,温度升高会导致乳化沥青层间抗剪强度下降;面层混合料集料粒径增大与沥青量增多会导致层间抗剪强度增加;不同乳化沥青自身性质差异会导致层间抗剪强度不同,较SBS乳化沥青与普通乳化沥青,橡胶乳化沥青粘结性能最好.对比完整车辙板与复合车辙板的抗剪强度,复合路面抗剪强度较完整路面会发生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无粘层油的空白复合车辙板下降程度最大,抗剪强度仅有完整路面的64.37%.通过洒布粘层乳化沥青可以使层间抗剪强度提高,其中橡胶乳化沥青可达到完整路面抗剪强度的75.85%.

    道路工程层间抗剪强度斜剪试验粘层乳化沥青超薄罩面

    不同降雨条件下黄土建筑边坡稳定性研究

    周正山张斌伟
    6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分析研究不同降雨条件下黄土建筑边坡的稳定特征,应用GEO-studio有限元软件建立黄土建筑边坡模型,对考虑建筑荷载作用的黄土边坡进行降雨强度、降雨持续时间两类降雨条件下的稳定特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降雨强度和降雨持续时间对考虑建筑荷载作用的黄土边坡有显著影响,土体降雨入渗量显著增加,同一位置处的孔隙水压力逐渐增大,土体强度逐渐减弱;随着降雨强度的逐渐增大或降雨持续时间的延长,考虑建筑荷载作用的黄土边坡稳定系数发生相应的减小,其边坡稳定性能相应减弱.

    黄土建筑边坡降雨强度降雨持续时间稳定性

    外部环境对建筑材料热值检测结果的影响研究

    王俊毛子怡高妍
    7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燃烧热值是评估建筑材料火灾危险性的重要指标,其测定精度对消防设计和火灾风险评估至关重要.为了研究环境温度对热容量标定和燃烧热值的影响,通过氧弹量热法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环境温度升高会导致热容量标定值和燃烧热值下降,且温度波动显著影响结果的稳定性.建议在测定过程中严格控制环境温度,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非金属建筑材料燃烧热值环境温度热容量标定氧弹量热法

    纳米纤维素对普通硅酸盐水泥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的影响探究

    苏群勇
    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探讨纳米纤维素(NC)掺入对普通硅酸盐水泥性能的影响.通过力学性能、抗冻融性能、抗氯离子扩散性能及碳化试验,分析不同纳米纤维素掺量对水泥基材料性能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适量的纳米纤维素(0.1%~0.15%)能显著提高水泥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掺量为0.15%时,水泥28d抗压强度提高了28.9%.纳米纤维素还显著增强了水泥的抗冻融性能,添加0.15%时,试件的质量损失率在200次冻融循环后降至0.994%.掺入0.1%~0.15%纳米纤维素后,水泥基体的氯离子扩散系数明显降低,表现出更好的抗氯离子侵蚀能力.0.15%纳米纤维素掺量对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抗碳化性能也有较好的改善.研究显示,纳米纤维素是一种有效的水泥基复合材料改性剂,可显著改善其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硅酸盐水泥纳米纤维素耐久性水泥复合材料

    混凝土自然碳化和抗压强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试验研究

    李国强
    8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普通混凝土自然碳化变化规律及与抗压强度的相关性,共制作50组碳化试件和290组抗压强度试件,分别在自然环境中完成8个龄期的混凝土碳化和抗压强度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分析影响混凝土碳化、抗压强度的显著因素和变化规律.

    普通混凝土自然碳化抗压强度变化规律

    基于多特征融合的水泥基灌浆料抗压强度检测方法

    王海龙
    8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抗压强度作为灌浆料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为此,本文利用多特征融合技术,展开水泥基灌浆料抗压强度检测方法研究.制备符合标准的水泥基灌浆料样品,提取灌浆料的物理性能特征、化学性能特征与微观结构特征,对提取的水泥基灌浆料特征进行融合处理.并根据试块的尺寸和抗压强度破坏荷载,试验得出试块的抗压强度.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水泥基灌浆料抗压强度检测中表现出较高的准确性,误差值不超过0.2MPa,且在不同龄期和试块分组中均能保持稳定的检测性能,应用优势显著.

    多特征融合水泥基灌浆料抗压强度检测

    海相深厚软土地层基坑变形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徐建华曹泽红
    89-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沿海城市的基坑工程为例,分析海相软土地层中基坑施工过程中的主要施工风险,据此提出基坑设计方案和施工技术要点.监测结果表明,围护桩外进行加固能有效控制土体变形,相对未加固区域而言,加固后能降低60%以上的土体变形量;钢筋混凝土支撑拆除可采用先围檩后支撑的顺序,分块施工,减少拆除带来的变形影响;对于凹字形基坑,在凹口的三边进行钢筋混凝土支撑+排桩及局部重力式挡墙的围护结构方式可有效控制凹口内既有建筑物的沉降.

    海相软土异形基坑变形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