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马旭

月刊

1004-8189

zjx1992@163.com

010-62185784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路12号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Family Plann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由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创办、主管,国家人口计生委科研所主办,是全国惟一集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科技管理与专业技术于一体的国家级综合指导类科技期刊。该刊创办于1992年,主要读者群为全国各级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科技管理、科研和临床技术服务人员,以及相关技术与产品研制营销人员。读者可从中了解计划生育科技工作重点和思路,掌握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最新科技成果,交流计划生育科技管理和临床工作经验,学习新技术、新方法、新知识,是广大计划生育科技工作者和相关学科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HDP发病危险因素及回归模型预测价值

    汪侃王虎张红
    674-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发病的危险因素及回归模型对其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5月本院收治172例HDP孕妇,并随机选取同期收治的196例非HDP孕妇,分别纳入HDP组和对照组.予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HDP发病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其对HDP发病的预测价值通过同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分析,并统计两组妊娠结局.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孕前超重、孕期钙摄入不足、未规律产检、高血压家族史、妊娠合并糖尿病是HDP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1.902、2.812、2.477、2.158、1.966、3.428,P<0.05).构建回归方程模型 logit(P)=-10.764+年龄 × 0.643+孕前超重 × 1.034+孕期钙摄入不足×0.907+规律产检×0.769+高血压家族史×0.676+妊娠合并糖尿病× 1.232.ROC曲线显示,当logit(P)>12.31时,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98,x2=24.984,95%CI 0.863~0.927,诊断特异度为80.6%,敏感度为84.9%.HDP组胎儿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26.7%比3.6%,P<0.05).结论:HDP会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升高,而年龄≥35岁、孕前超重、孕期钙摄入不足、未规律产检、高血压家族史、妊娠合并糖尿病是HDP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回归模型对其预测价值较高,临床尽早明确以上危险因素,并给予针对性干预措施,有助于降低HDP的发病风险.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危险因素回归模型预测价值妊娠结局

    GDM孕妇产后糖代谢转归失败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价值

    陈红惠陆卫
    680-6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产后糖代谢转归失败危险因素及其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5月在本院产科就诊的GDM患者214例临床资料,依据产后6~12周糖代谢转归情况分为转归失败组、转归正常组.收集患者孕前、孕期、新生儿资料,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患者产后糖代谢转归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观察独立危险因素预测产后糖代谢转归失败价值.结果:年龄、孕前BMI、糖尿病家族史、FPG、HbA1c及孕期使用胰岛素均为产后糖代谢转归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年龄≥35岁、孕前体质指数≥24 kg/m2、糖尿病家族史、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孕期使用胰岛素均对GDM孕妇产后糖代谢转归失败有一定预测效能,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582、0.590、0.638、0.858、0.651、0.609(均P<0.05).结论:GDM孕妇产后糖代谢转归失败与年龄大、孕前BMI高、糖尿病家族史、血糖指标高、孕期使用胰岛素有关,且上述因素均对转归失败有一定预测价值.

    妊娠期糖尿病产后糖代谢转归危险因素预测

    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分析及NO、PLT、25(OH)D的预测价值

    刘聪王贝贝高迪
    685-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一氧化氮(NO)、血小板计数(PLT)及25羟维生素D(25(OH)D)预测产后出血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接诊的75例产妇临床资料,以产后出血发生情况分为出血组(n=30)和非出血照组(n=45),收集临床资料,分析产后出血危险因素,检测血清NO、PLT及25(OH)D水平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预测产后出血价值.结果:两组体质指数、分娩孕周、妊娠期贫血发生情况无差异(P>0.05),两组年龄、流产次数、产次、分娩方式、胎儿体质量、妊娠并发症、胎盘粘连、前置胎盘比较有差异(P<0.05);出血组血清 NO(104.66±13.45μmol/L)水平高于非出血组(74.29±9.14μmol/L),25(OH)D(11.40±2.61 ng/ml)、PLT(190.50±20.87)× 109/L 水平低于非出血组[14.30±3.35 ng/ml、(211.35±21.32)× 109/L](均 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年龄≥35岁、流产≥2次、产≥2次、剖宫产、胎儿体质量≥4000g、妊娠并发症、胎盘粘连、前置胎盘,以及NO水平较低、PLT及25(OH)D水平较高均是产后出血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预测产后出血血清NO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61,灵敏度86.1%,特异度89.3%,截断值89.56μmol/L;血清PLT的AUC为0.824,灵敏度81.3%,特异度86.1%,截断值197.24 × 109/L;血清25(OH)D的AUC为0.740,灵敏度82.2%,特异度83.6%,截断值12.35 ng/ml.结论:产后出血患者血清NO、PLT及25(OH)D表达异常,是产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可预测产后出血发生.

    产后出血一氧化氮血小板计数25羟维生素D危险因素预测价值

    产褥期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TAC、IFN-γ及α1-AG预测价值

    孙连红杨晓宁江晓红
    690-694,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产褥期感染危险因素并探讨总抗氧化能力(TAC)、干扰素γ(IFN-γ)及α1酸性糖蛋白(α1-AG)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6月—2023年1月本院接诊的250例产妇临床资料,根据产褥期感染发生情况分为感染组(n=31)和未感染组(n=219),收集临床资料,分析产褥期感染危险因素,检测血清TAC、IFN-γ、α1-AG水平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其预测产褥期感染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两组年龄、孕周、产次、内分泌疾病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产程、妇科炎症、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产后出血、居住地、分娩方式、胎膜早破、卧床时间比较有差异(P<0.05);感染组血清 IFN-γ(150.05±36.25 pg/ml)、α1-AG(156.35±40.91 mg/dl)高于未感染组(134.71±30.56 pg/ml、116.25±38.36 mg/dl),TAC(8.20±1.50 kU/ml)低于未感染组(10.83±2.45 kU/ml)(均P<0.05);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水平产前两组无差异(P>0.05),产后两组均升高且感染组高于未感染组(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产程长、妇科炎症、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产后出血、居住地为乡村、分娩方式为剖宫产、胎膜早破、卧床时间≥3d、TAC降低、IFN-γ升高及α1-AG升高均是产褥期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结果显示,预测产褥期感染血清TAC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08,灵敏度76.3%,特异度79.5,截断值9.56 kU/ml;血清IFN-γ的AUC为0.651,灵敏度61.5%,特异度69.4%,截断值141.24 pg/ml;血清α1-AG的AUC为0.753,灵敏度73.4%,特异度70.8%,截断值130.35 mg/dl.结论:产程长、妇科炎症、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产后出血、居住地为乡村、剖宫产、胎膜早破、卧床时间长均是产褥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TAC、IFN-γ、α1-AG在产褥期感染者血清中表达异常且可对产褥期感染的发生有一定预测价值.

    产褥期感染总抗氧化能力干扰素γα1酸性糖蛋白危险因素预测价值

    四维超声联合血清circHIPK3、circ0003416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价值

    张荣赵佳悦安培莉
    695-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四维超声联合血清环状RNA同源域相互作用激酶3(circHIPK3)、环状RNA0003416(circ0003416)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CHD)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11月—2023年11月本院接诊的胎儿均疑似CHD孕妇324例临床资料,以产后随访或引产病理解剖结果为金标准,分为CHD组(43例)、非CHD的对照组(281例).收集两组一般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circHIPK3、circ0003416水平;记录四维超声检测结果,Kappa行一致性检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四维超声联合血清circHIPK3、circ0003416对CHD的诊断价值.结果:CHD 组血清 circHIPK3(1.41±0.18)高于对照组(1.19±0.13),血清 circ0003416(0.82±0.11)低于对照组(1.03±0.14)(均P<0.05);四维超声诊断CHD与最终确诊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0.809,P<0.001);四维超声、血清circHIPK3、circ0003416诊断CHD的曲线下面积(AUC)均较高,但联合诊断AUC(0.976)及敏感度(97.7%)最高(P<0.001).结论:CHD母体血清circHIPK3升高、血清circ0003416水平降低,四维超声联合血清circHIPK3、circ0003416水平对CHD的诊断价值较高,可为CHD临床筛查提供参考.

    先天性心脏病四维超声环状RNA同源域相互作用激酶3环状RNA0003416诊断价值

    子宫动脉血流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清PIGF、Vaspin、ESM-1诊断HDP价值

    吴纪芬杨艳艳王须芳
    700-7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HDP)患者子宫动脉血流多普勒超声、血清促血管生成因子(PIGF)、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ESM-1)水平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6月—2021年12月本院接诊的HDPL患者86例为病例组,产前检查健康孕妇75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PIGF、Vaspin、ESM-1水平及子宫动脉血流参数,分析在诊断HDP价值.结果:病例组血清PIGF(271.56±45.56 pg/ml)低于对照组(330.15± 50.35 pg/ml),Vaspin(0.46±0.04 ng/ml)、ESM-1(1.38±0.51μg/L)高于对照组(0.39±0.08 ng/ml、1.01±0.07μg/L),多普勒超声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0.79±0.14)、搏动指数(PI)(0.83±0.21)、收缩期峰值流速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比值(S/D)(2.26±0.74)均高于对照组(0.51±0.20、0.44±0.19、1.41±0.35),且病例组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上述各指标均有差异(均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PIGF、Vaspin、ESM-1、RI、PI、S/D及各项联合,诊断HDP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1、0.780、0.691、0.944、0.860、0.813、0.999,截断值分别为291.56 pg/ml、0.43 ng/ml、1.12μg/L、0.58、0.53、1.87,联合检测的特异度(96.5%)、准确度(93.4%)最高(均 P<0.05).结论:HDP患者血清PIGF、Vaspin、ESM-1、子宫动脉血流参数异常改变,且对HDP有较好诊断价值,本次研究也为靶向药物治疗HDP提供了新思路.

    妊娠高血压疾病多普勒超声子宫动脉血流参数促血管生成因子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诊断价值

    多普勒超声脑胎盘率、脐动脉血流诊断胎儿生长受限价值

    张兰李晓庆
    704-707,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多普勒超声脑胎盘率(CPR)、脐动脉血流诊断胎儿生长受限(FGR)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于本院产前检查诊断为FGR的90例孕妇为观察组,正常妊娠孕妇80例为对照组,均行多普勒超声检测脐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S/D)及CPR并比较,统计妊娠不良结局,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估PI、RI、S/D及CPR对FGR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组PI、RI、S/D及CPR值随孕周增加而下降,且观察组孕32~33+6周、34~36+6周、37~40周的PI、RI、S/D值均高于对照组,CPR低于对照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37~40周超声PI、RI、S/D、CPR联合诊断FGR的曲线下面积为0.957,敏感度97.5%,均高于单独指标检测(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低体重率及Apgar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PR联合脐动脉血流可提高FGR的诊断效能和敏感度.

    胎儿生长受限多普勒超声脑胎盘率脐动脉血流诊断价值预后

    卵巢颗粒细胞瘤8例临床病理观察并文献复习

    彭豆豆张莉苏旭王倩...
    708-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卵巢颗粒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本院2013-2023年诊断为卵巢颗粒细胞瘤的病例8例.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组化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8例平均年龄54岁,均手术治疗,除1例8年后复发死亡外,其余均存活.肿瘤平均大小10.38cm,呈囊性、多房囊性或实性.镜下肿瘤呈弥漫、实性排列,也可见假乳头状、岛状、巢团状、被富于细胞的纤维间质分隔.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细胞α-Inhibin、Vi-mentin、CD99阳性,EMA、CK7阴性.结论:卵巢颗粒细胞瘤是低度恶性肿瘤,镜下表现方式多样,免疫组化染色及基因检测可协助诊断.手术治疗是主要方式,存在远期复发可能,需要定期随诊.

    卵巢颗粒细胞瘤病理特征恶性肿瘤诊断治疗文献复习

    15例Xp22.3微缺失/微重复胎儿的临床诊断和分子遗传学分析

    李双武周飞丛潇怡姚瑶...
    713-7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Xp22.3微缺失/微重复的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相关性.方法:对15例SNP-array检测结果为Xp22.3微缺失/微重复病例的分子遗传学特征、临床表型和随访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Xp22.3微缺失/微重复胎儿中,8例为微缺失病例(8/15),片段大小165~5.1Mb,片段内基因包括SHOX、ARSE、STS、ANOS1、NL-GN4X、GPR143等30个OMIM基因,其中SHOX、ARSE、STS、ANOS1为单倍剂量不足基因.7例(7/15)为微重复病例,片段大小为229~1.7Mb,片段内基因包括SHOX、ARSE、ANOS1、STS、NLGN4X、GPR143等23个OMIM编码基因,不含三倍剂量敏感基因.8例微缺失病例中7例诊断为致病性拷贝数变异(CNV),1例诊断为临床意义不明(VOUS);7例微重复病例均诊断为VOUS.15例胎儿中7例(7/15)超声发现异常特征,其中四肢短小3例(3/7),唇腭裂1例(1/7),心血管异常1例(1/7),侧脑室增宽1例(1/7),鼻骨缺如1例(1/7).对12例病例进行了亲本来源验证,5例(5/12)为母源性遗传,3例为父源性遗传(3/12).15病例中4例(4/15)微缺失选择终止妊娠,1例稽留流产,均为男性胎儿;10例(10/15)选择继续妊娠,除1例新生儿左耳听力受损外,其余随访均无异常.结论:Xp22.3微缺失因涉及SHOX、ARSE、STS、ANOS1等单倍剂量敏感基因,为致病性CNV,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软骨发育不全等症状.Xp22.3微重复无三倍剂量敏感基因,定义为VOUS,胎儿妊娠结局良好.当SNP-array诊断为Xp22.3微缺失/微重复时,应对其基因组信息与临床表型相关性进行分析,为孕妇提供指导.

    染色体Xp22.3微缺失/微重复SNP-array拷贝数变异

    早期子宫内膜癌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郑莹莹田晓予霍礼娜
    718-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保留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生育能力是目前临床较为关注的问题,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法已被视为短期内替代传统手术的治疗选项,目前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孕激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米非司酮、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类似物、芳香化酶抑制剂和宫腔镜联合药物治疗等,已取得良好临床效果.但考虑到恶性肿瘤可再发的风险,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对适应证进行合理分析,并在治疗后进行相关跟踪调查,以提升受孕率,同时,对肿瘤的预后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以确保患者生命安全.本文就目前有关早期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力的药物治疗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子宫内膜癌生育功能药物治疗孕激素米非司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