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健康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健康教育
中国健康教育

陶茂萱

月刊

1002-9982

zgjk6000@163.com

010-64210081

100011

北京安定门外安华西里一区12号楼

中国健康教育/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Education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专业杂志,以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社区、军队、工矿企业中管理者卫生技术人员为主要读者群。以促进国内外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学术交流与发展,提高全民健康意识为宗旨。全面反映我国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科研成果,快速传递世界前言信息,交流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办刊20周年,取得了长足发展,起到了健康教育专业学术交流平台作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江苏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照护和管理现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蒋红红嵇达康王璐季莉莉...
    1113-1117,1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下江苏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慢性病患者的照护、管理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效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于2019年9-11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江苏省13个设区市内5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部分慢性病患者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慢性病患者照护、管理情况的主要因素.结果 共纳入1111例慢性病患者,其患者评估慢病照护量表总分为(49.02±11.28)分,询问、建议、依从、坚持和规划维度得分分别为(3.73±1.24)分、(4.06±1.11)分、(4.17±1.02)分、(4.10±1.05)分和(4.32±0.96)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居住在农村(B=1.781)、听说过但不清楚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B=-5.791)、一般了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B=-3.669)、未享受过双向转诊服务(B=-2.622)和家庭医生未定期进行服务(B=-10.387)是影响慢性病患者评估慢病照护量表得分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江苏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慢性病患者照护及管理情况总体较好,患者居住地区、熟悉家庭医生服务内容程度、家庭医生是否定期服务以及是否享受过双向转诊是其主要影响因素.

    家庭医生签约慢性病管理公共卫生服务影响因素

    心理韧性在健康老龄化中的意义和研究进展

    刘晔张驰白安颖韩怡文...
    1118-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理韧性是指一个人在面对压力、困难或逆境时,能够保持稳定的情绪和积极的应对方式,迅速恢复并适应新的环境或情况的能力.提高老年人的心理韧性有助于应对老龄化问题,可增强老人积极情绪,应对生活负性事件,适应衰老,保持身心健康并提高生活幸福感.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老年人心理韧性与健康老龄化的关系.全球范围内,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日益明显,本研究聚焦心理韧性这一概念,系统探讨了其概念的演变、测量方法、作用机制,以及其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关联.在主动健康的时代背景下,关注老年人的心理韧性并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对维护老年人的整体健康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心理韧性主动健康老龄化

    自我效能感和负面评价恐惧在研究生感知导师自主支持与消极沉默间的链式中介效应

    莫捷姜幼明李磊程璠...
    1124-1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研究生的感知导师自主支持、一般自我效能感、负面评价恐惧、消极沉默现状,分析一般自我效能感、负面评价恐惧在导师自主支持与研究生消极沉默间的作用.方法 采用消极沉默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简明负面评价恐惧量表(正向计分)和导师自主支持量表对北京市某中医院校的部分在读研究生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偏相关分析各变量间的相关性,采用Bootstrap法分析变量间的中介效应.结果 北京市某中医院校在读研究生的消极沉默得分为(3.07±0.88)分,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为(2.94±0.50)分,负面评价恐惧得分为(2.97±0.96)分,感知导师自主支持得分为(4.08±0.82)分.Pearson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导师自主支持与消极沉默(r=-0.162)、负面评价恐惧(r=-0.135)呈负相关,与自我效能感(r=0.375)呈正相关;消极沉默与自我效能感(r=-0.244)呈负相关,与负面评价恐惧(r=0.348)呈正相关;自我效能感与负面评价恐惧(r=-0.370)呈负相关(P<0.05).Bootstrap检验结果显示,新生的感知导师自主支持与其消极沉默间效应不显著.老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和负面评价恐惧在感知导师自主支持与消极沉默间起部分链式中介效应,直接效应值为-0.146(95%CI:-0.287~-0.011),占总效应的 69.30%;中介效应值为-0.036(95%CI:-0.072~-0.012),占总效应的16.74%.结论 研究生的消极沉默一定程度上是由其负面评价恐惧引起的,而导师的自主支持不仅能直接降低其消极沉默程度,还可通过一般自我效能感和负面评价恐惧的链式中介效应间接地发挥作用.

    研究生导师自主支持消极沉默负面评价恐惧自我效能感

    重庆市吸毒人群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知识知晓率及感染情况调查

    贺亚萍周超张维林璟...
    1129-1132,1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重庆市吸毒人群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及丙肝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情况,并分析HCV感染的影响因素,为下一步防治工作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基于2021年重庆市艾滋病哨点监测工作,采用连续抽样法,2021年4-6月对重庆市18岁及以上的吸毒人群开展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基本人口学信息、丙肝防治知识及行为学特征,并采血检测HCV抗体.采用SPSS 20.0软件分析人群丙肝知识知晓情况以及HCV感染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1823人,其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为49.9%,HCV抗体阳性率为43.1%.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感染率高于男性(OR=1.8,95%CI:1.1~3.0,P<0.05);30~39岁(OR=10.3,95%CI:3.9~27.6)、40~49 岁(OR=40.4,95%CI:15.2~107.5)、≥50 岁(OR=41.3,95%CI:15.3~111.7)年龄组感染率均高于≤29岁年龄组人群(P均<0.05);未婚(OR=2.5,95%CI:1.7~3.7)、离异或丧偶(OR=1.5,95%CI:1.1~2.2)人群的感染率高于在婚(P均<0.05);知晓丙肝防治知识者感染率高于不知晓者(OR=1.5,95%CI:1.1~2.0,P<0.05).非共用针具注射吸毒者(OR=23.5,95%CI:16.9~32.7)及共用针具注射吸毒者(OR=23.1,95%CI:13.7~38.9)感染率高于非注射吸毒者(P均<0.05).与近1年未发生过吸毒后性行为者相比,近1年发生吸毒后性行为(OR=2.0,95%CI:1.4~2.9,P<0.05)感染HCV的风险更高.结论 重庆市吸毒人群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HCV感染率较高,注射吸毒及吸毒后性行为是感染HCV的危险因素,建议今后要加强吸毒人群丙肝知识宣教及危险行为干预工作.

    丙型病毒性肝炎知晓率感染状况吸毒人群

    LEARNS护理模式结合短视频健康教育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谢艳红杨晓红段彦霞李艳丽...
    1133-1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LEARNS护理模式结合短视频健康教育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3年10月在河南省某三甲医院收治的113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6)和观察组(n=57).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LEARNS护理模式结合短视频健康教育.采用t检验和x2检验分析干预前后2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血糖监测依从性达标率、自我管理行为及自我效能.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分别为(5.83±1.04)mmol/L、(9.11±1.13)mmol/L、(6.38±0.49)%,均低于对照组的(6.55±1.46)mmol/L、(10.03±1.52)mmol/L、(7.67±0.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监测依从性达标率为92.98%,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及自我效能问卷得分分别为(33.76±6.52)分、(157.01±15.89)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9.82±5.73)分、(135.86±20.6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LEARNS护理模式结合短视频健康教育,可改善其血糖水平,提高其血糖监测依从性,同时能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及自我效能感水平.

    老年患者2型糖尿病LEARNS护理短视频健康教育

    基于行为改变理论的健康教育在脑卒中患者康复过程中的效果评价

    吴肖洁金江涛于媛媛
    1138-1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基于行为改变理论的健康教育在脑卒中患者康复过程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制定脑卒中患者康复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0年1月—2023年1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304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行为改变理论的健康教育.采用x2检验和t检验比较干预前后2组的康复锻炼依从性、疾病认知态度、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生活能力及自我效能.结果 干预6个月后,试验组康复锻炼依从性总分、疾病认知态度总分、Fugl-Meyer运动功能(FMA)、欧洲卒中量表(ESS)、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自我效能总分分别为(47.11±4.35)分、(51.75±4.80)分、(63.79±5.54)分、(76.83±6.32)分、(41.09±4.45)分和(93.21±8.96)分,均高于对照组的(34.09±3.28)分、(43.44±3.51)分、(47.98±4.27)分、(60.21±5.55)分、(32.87±3.03)分和(75.04±6.38)分,且2组干预后各结局指标得分均高于干预前自身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行为改变理论的健康教育可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康复锻炼依从性,并改善其疾病认知态度、运动、神经、生活功能及自我效能.

    脑卒中行为改变理论健康教育

    2024年总目次

    1145-1150页

    《中国健康教育》杂志稿约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