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健康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健康教育
中国健康教育

陶茂萱

月刊

1002-9982

zgjk6000@163.com

010-64210081

100011

北京安定门外安华西里一区12号楼

中国健康教育/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Education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专业杂志,以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社区、军队、工矿企业中管理者卫生技术人员为主要读者群。以促进国内外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学术交流与发展,提高全民健康意识为宗旨。全面反映我国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科研成果,快速传递世界前言信息,交流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办刊20周年,取得了长足发展,起到了健康教育专业学术交流平台作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手机应用综合健康教育课程对三年级学生健康相关知识和行为影响研究

    李园郭海军李莉骆蓉...
    538-5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课程(基于学校的减盐健康教育推广项目,EduSaltS)的实施对小学生健康相关知识和行为的影响.方法 2022年10月-2023年7月在江苏省镇江市和江西省赣州市168所小学所有三年级学生中推广EduSaltS.学生参与课程情况根据累计积分分为好、中和差3组.参与课程前后,学生采用线上测评的形式完成健康相关知识和行为测评,结果换算成百分制得分后进行分析.结果 共27 533名学生完成了前后2次调查问卷,占参加项目学生的65.5%,其中22 716名(82.5%)学生参与课程情况为好或中等.课程结束后学生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百分制总得分分别平均提高5.6分和3.3分,健康知识和行为总得分平均提高4.8分.调整其他因素后,与参与课程表现差组相比,参与课程表现好组总得分增长高4.95分(β=4.95,95%CI:4.56~5.35),表现中等组得分增长高2.16分(β=2.16,95%CI:1.81~2.52).结论 EduSaltS能够提高学生健康知识,改善健康行为,建议探讨将该课程纳入各地健康教育体系进行可持续推广.

    健康教育移动健康线上调查学校儿童

    慢性病患者药物素养的研究进展

    程玲惠梦湲丁四清钟竹青...
    54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慢性病患者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药,确保用药安全至关重要,良好的药物素养是确保用药安全的关键.本文通过综述国内外慢性病患者药物素养相关研究进展,为提高慢性病患者药物素养、确保慢性病患者用药安全,使慢性病患者最终从药物中获益提供理论依据,并为未来慢性病患者药物素养领域的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见解.

    慢性病药物素养用药安全

    石家庄市居民心理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齐秀芳王海龙安新丽赵淑彦...
    549-5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石家庄市居民心理健康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升石家庄市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抽样方法,使用接纳与行动问卷、生活满意度量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设计的石家庄市居民心理健康素养问卷分别测量居民心理灵活性、生活满意度及心理健康素养水平,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心理健康素养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共收集有效问卷153 942份,石家庄市居民心理健康素养平均得分为(61.23±7.65)分,AAQ-Ⅱ得分(22.80±8.53)分,生活满意度得分(16.47±4.37)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β=0.069,95%CI:1.015~1.180)、19~35 岁年龄组(β=0.038,95%CI:0.459~0.850)、36~50 岁年龄组(β=0.029,95%CI:0.250~0.678)、高中文化程度(β=0.034,95%CI:0.561~0.777)、专科(β=0.074,95%CI:1.287~1.544)、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β=0.140,95%CI:2.583~2.907)、教师(β=0.040,95%CI:0.803~1.153)、公务员(β=0.021,95%CI:0.664~1.171)、医务工作者(β=0.038,95%CI:0.863~1.206)、企业职工(β=0.007,95%CI:0.006~0.267)、3000~4999 元月收入(β=0.048,95%CI:0.720~0.933)、5000~9999 元月收入(β=0.046,95%CI:1.237~1.581)、≥10 000 元月收入(β=0.005,95%CI:0.004~0.686)和高生活满意度(β=0.006,95%CI:-0.003~0.015)是心理健康素养的保护因素;51~70 岁年龄组(β=-0.045,95%CI:-1.986~-1.431)农村县(β=-0.012,95%CI:-0.271~-0.097)、未婚(β=-0.029,95%CI:-0.774~-0.476)、已婚、(β=-0.059,95%CI:-1.173~-0.707)、离异/丧偶(β=-0.024,95%CI:-1.652~-0.946)和心理灵活性差(β=-0.012,95%CI:-0.015~-0.006)是心理健康素养的危险因素.结论 石家庄市居民心理健康素养处于中等水平,未来应更加关注男性、农村县、低文化程度、心理灵活性差等人群心理健康,进而提升石家庄市居民整体心理健康素养水平.

    心理健康素养心理灵活性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

    我国省级健康教育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现状及能力提升需求调查

    刘语方杜维婧聂雪琼黄凯...
    55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我国省级健康教育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现状及能力提升需求,为今后开展省级健康教育专业培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全国省级健康教育机构所有专业技术人员的基本情况与健康教育9大能力领域专业培训需求.采用x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现状及能力提升需求差异.结果 我国省级健康教育机构专业技术人员近3年主要参与工作领域的前3位分别为"传播与沟通""项目管理"和"计划制定",参与率分别为68.9%、44.7%和44.5%;"科学研究"工作参与较少,参与率为28.0%;近3年参加国家级培训的比例为55.1%;能力提升需求的前3位依次为"传播与沟通""科学研究"和"评估与应用",比例分别为44.1%、38.1%和30.9%.x2检验结果显示,不同地区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基本知识"的培训需求存在差异;不同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基本知识""传播与沟通""评估与应用""科学研究"的培训需求存在差异;不同专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基本知识""需求评估""干预实施""传播与沟通""评估与应用""科学研究"的培训需求存在差异,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我国省级健康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能力提升需求较为强烈,未来应围绕健康教育9大能力领域,针对不同地区、职称、专业开展分层分类培训.

    健康教育人力资源培训需求

    2003-2022年国内外身体素养研究历程及趋势可视化分析

    陈紫焱张雪严丽萍
    560-5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分析国内外身体素养研究的发展历程和趋势.方法 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与CNKI数据库,使用文献计量学方法,采用VOSviewer与CiteSpace 6.1.R6分析2003-2022年中英文身体素养文献发文量、发文作者、机构、高被引文献等信息.结果 近20年,身体素养研究领域发文数量快速增长.中文和英文发表文章最多的作者分别为陈思同和Cairney John,发文最多的机构分别为华东师范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高被引文献主要关注身体素养理论与测评研究,研究热点主要为身体素养测量工具研发,青少年是主要的目标人群,体育教育是关注的热点.扩大身体素养研究覆盖人群,加强身体素养与健康素养和健康结局关系研究,提高身体活动水平是未来研究的趋势.结论 身体素养与健康素养、健康结局关系的研究是未来研究重点.

    身体素养健康文献计量学趋势

    2016-2022年全国省级健康教育专业机构人员情况分析

    王兰兰李英华李莉潘虹地...
    565-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2016-2022年全国省级健康教育机构人员变化情况,为健康教育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全国健康教育统计报表中《健康教育所(中心)基本情况调查表》和《健康教育人力基本情况表》的数据,分析2016-2022年全国省级健康教育专业机构人员数量变化情况.结果 2022年全国省级健康教育机构中,男女性别比为0.55:1,平均年龄为(40.17±9.06)岁,从事健康教育工作时间的中位数为10年,平均编制数为24人/机构,平均在编专职业务人员为16人/机构.与2016年相比,2022年35~44岁、硕士及以上文化程度、预防医学和新闻与传播学专业、中级及以上职称占比分别提升10.86%、15.22%、5.82%、7.50%;2022年东部和中部地区省级健康教育专业机构人员在年龄、学历、专业背景和职称结构等构成上优于西部地区.结论 2016-2022年省级健康教育机构人员文化程度、专业、职称结构逐渐优化,但男女性别比例下降,部分非独立机构人员数量严重不足.

    健康教育省级专业机构人员队伍能力建设

    萨提亚模式团体辅导在大学生自杀意念干预中的应用效果

    杨晓星王晶晶谢昊赵天广...
    570-5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萨提亚模式团体辅导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干预效果,为大学生自杀行为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某高校大二年级的20个班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0个班,干预组采用萨提亚模式团体辅导进行干预,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随访干预3个月,对2组大学生的自杀意念、生命意义及自我和谐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的自杀意念检出率(6.13%)低于对照组(10.31%)及干预前(11.74%)(P<0.05);干预组对自杀行为的态度、对自杀者的态度、对自杀者家属的态度和对安乐死的态度得分分别为(2.98±0.56)分、(2.81±0.45)分、(2.97±0.36)分和(2.95±0.61)分,均高于对照组及干预前自身得分(P<0.05);干预组生命意义得分和寻求意义得分分别为(25.15±3.12)分和(26.82±3.63)分,均高于对照组得分(P<0.05);干预组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灵活性和自我的刻板性得分分别为(45.32±8.21)、(47.81±8.27)和(16.03±3.92)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萨提亚模式团体辅导对大学生自杀意念有着积极的干预作用,值得在高校推广.

    萨提亚模式团体辅导大学生自杀意念干预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24年版)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封2,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