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健康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健康教育
中国健康教育

陶茂萱

月刊

1002-9982

zgjk6000@163.com

010-64210081

100011

北京安定门外安华西里一区12号楼

中国健康教育/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Education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专业杂志,以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社区、军队、工矿企业中管理者卫生技术人员为主要读者群。以促进国内外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学术交流与发展,提高全民健康意识为宗旨。全面反映我国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科研成果,快速传递世界前言信息,交流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办刊20周年,取得了长足发展,起到了健康教育专业学术交流平台作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19-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学生超重肥胖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李国峰高建琼裴浩天张秀红...
    675-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19-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变化的趋势及影响因素,为强化各盟市学生肥胖防控、保障和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依托内蒙古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平台连续开展监测,抽取2019-2021年内蒙古12个盟市大、中、小学生,通过现场体检和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分析肥胖和超重检出率,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学生肥胖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学生535 734名,2019-2021年超重检出率分别为16.66%、17.29%、17.29%,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8.17%、20.47%、21.08%,肥胖检出率始终高于超重检出率.12个盟市中,超重检出率较高为乌海市,2021达到20.17%,肥胖检出率较高为呼伦贝尔市,2021年达到26.85%,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均较低的为乌兰察布市,2021年分别为15.80%和15.76%.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经常因为身体缺陷而被取笑(OR=1.334,95%CI:1.129~1.577)和经常喝含糖饮料(OR=1.118,95%CI:1.017~1.229)的学生肥胖率较高;近1周可以做到≥60 min中高强度运动的天数较多(OR=0.957,95%CI:0.936~0.978)的学生肥胖率较低.结论 2019-2021年内蒙古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呈上升趋势.后续应关注不同性别、城郊区、盟市学生的超重肥胖变化趋势,学校、家庭、社会应协同应对各项超重肥胖相关危险因素,针对变化趋势积极采取行动,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学生超重肥胖影响因素

    老年人久坐行为对认知衰弱影响的Meta分析

    刘源源张艺雄
    681-685,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Meta分析探究老年人久坐行为对认知衰弱的影响,为认知衰弱预防干预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NKI、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0月,通过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纳入4项研究,样本量4225例,其中2项研究为横断面研究,2项为队列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人久坐行为与认知衰弱发生有关(OR=3.38,95%CI:1.36~8.4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国别[中国(OR=2.26,95%CI:1.62~3.17)、秘鲁(OR=509.43,95%CI:31.65~8200.42)]、研究场所[医院(OR=509.43,95%CI:31.65~8200.42)、社区(OR=2.22,95%CI:1.61~3.07)]、久坐的测量方法[老年人体力活动量表(OR=509.43,95%CI:31.65~8200.42)、久坐行为时间(OR=2.26,95%CI:1.62~3.17)]、随访时间[随访时间<1 年(OR=2.22,95%CI:1.61~3.07)、随访时间≥ 1 年(OR=509.43,95%Cl:31.65~8200.42)]、研究类型[横断面研究(OR=2.26,95%CI:1.62~3.17)]亚组中,老年人久坐行为均与认知衰弱发生呈正相关(P<0.05).结论 老年人久坐行为与认知衰弱的发生有关,建议后续研究关注久坐行为与认知衰弱发生的内在机制,为认知衰弱的预防提供进一步的证据支持.

    久坐行为认知衰弱老年人

    2021-2022年苏州市伤害监测系统居民跌倒伤害特征分析

    韦晓淋王临池陆艳
    686-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苏州市居民跌倒伤害的流行特征,为进一步跌倒干预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方法 基于苏州市伤害监测系统2021-2022年苏州市居民跌倒伤害病例数据,分析跌倒病例的一般情况、三间分布等流行特征.结果 2021-2022年苏州市伤害监测平台共监测到伤害病例152 538例,其中跌倒31 953例(20.95%).一年中6月份跌倒发生数量最多(3002例,占9.40%);一天中9:30-10:30时间段跌倒发生数量最多(4340例,占13.58%).跌倒发生地点多为家中(49.56%);跌倒发生时的活动多为休闲活动(43.57%);跌倒伤害性质前3位是挫伤/擦伤(40.93%)、扭伤/拉伤(29.07%)和骨折(25.59%);伤害部位多为下肢(36.94%),累及系统多为运动系统(86.27%);伤害严重程度多为轻度(69.94%);伤害结局多为处理后离院(90.97%).不同年龄组人群的跌倒发生地点、跌倒发生时的活动、跌倒伤害性质、伤害部位和累及系统、伤害严重程度和伤害结局不同(P<0.05).结论 苏州市不同年龄组居民跌倒伤害流行特征不同,应根据不同特征开展不同人群的防跌倒干预.

    跌倒伤害监测

    2016-2021年上海市静安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王丽蒙王向东徐文燕张小娟...
    691-696,7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了解上海市静安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近视宣教措施和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2016-2021年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区内2所小学、2所完全中学,累计对18 091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与屈光发育情况监测,问卷调查包括近7 d课外活动时间与不良用眼行为习惯情况,屈光发育情况包括裸眼视力、戴镜视力和非散瞳电脑验光.数据采取横断面分析,并用趋势性x2检验、Logistic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2016-2020年上海市静安区小学生视力不良情况有上升趋势(小学低年级组趋势x2=41.611,P<0.001;小学高年级组趋势x2=25.494.P<0.001).用眼行为习惯调查显示,各年级组每日运动类课外时间≤0.5h的学生均超过74.56%,但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小学低年级趋势x2=38.558,P<0.001;小学高年级组趋势x2=7.581,P=0.006;初中组趋势x2=38.748,P<0.001;高中组趋势x2=51.145,P<0.001).37.93%~87.20%的学生存在各类用眼不良行为习惯.中小学生每日运动类课外课程时间<0.5 h(OR=1.21,95%CI:1.10~1.32)、每日学习类课外课程时间<0.5 h(OR=1.07,95%CI:1.00~1.15)、持续用眼30~40 min 后不休息(OR=1.86,95%CI:1.79~1.93)、过度低头(OR=1.33,95%CI:1.21~1.46)、看电视距离不足2 m(OR=1.19,95%CI:1.10~1.28)更容易视力不良.结论 学校、家庭应重视青少年的课外课程安排,并指导学生养成正确用眼行为习惯,从而预防视力不良的发生.

    课外活动视力不良用眼行为习惯学生

    居民卫生应急素养评价问卷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崔子禕胡诗尧唐焱金小蕾...
    697-7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编制居民卫生应急素养评价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为研究居民卫生应急素养提供评估工具.方法 采用文献检索、专家咨询方法确定理论框架和指标体系,根据指标体系编制问卷条目.采用多阶段随机和人口规模成比例相结合的抽样方法抽取1200名徐汇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以此1200例样本对初始问卷进行项目分析,形成正式测评问卷.对经过项目分析筛选后保留的条目进行内部一致性信度、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分析.选取其中 50例样本进行重测信度分析.结果 最终构建的居民卫生应急素养评价问卷包含功能性、互动性和批判性素养3个维度,共26个条目.总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40,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区间为0.607~0.807;总问卷的分半信度为0.797;总问卷的重测信度为0.741,各维度的重测信度区间为0.676~0.712.问卷各维度得分与总分的相关系数区间为0.499~0.812(P<0.05).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x2/df=3.642,RM-SEA=0.047,GFI=0.929,AGFI=0.915,CFI=0.876.结论 本研究编制的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评价居民卫生应急素养的定量工具.

    卫生应急素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问卷编制信度效度

    海口市高年级小学生抑郁症状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刘颖施慧玲周洁赵婧娴...
    703-7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海口市高年级小学生的抑郁症状流行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科学干预儿童心理问题提供依据.方法 于2022年6-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海口市8所学校中 5~6年级的所有学生进行抑郁症状流行现状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高年级小学生出现抑郁症状的重要因素.结果 海口市高年级小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为16.4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生源地为乡镇(OR=1.248,95%CI:1.021~1.525)、单亲家庭(OR=1.754,95%CI:1.193~2.578)、父亲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下(OR=1.709,95%CI:1.361~2.145)、母亲性格暴躁(OR=1.553,95%CI:1.043~2.313)、教养方式为溺爱型(OR=2.160,95%CI:1.347~3.463)、亲子关系亲密(OR=0.564,95%CI:0.462~0.690)、为早产儿(OR=1.469,95%CI:1.016~2.124)、母亲孕期情绪较差(OR=2.961,95%CI:1.408~6.227)、每日运动时间 1~2h(OR=0.731,95%CI:0.609~0.878)、每日使用电子产品时间<1 h(OR=0.823,95%CI:0.685~0.989)、学习压力较大(OR=1.705,95%CI:1.336~2.178)、人际关系较差(OR=3.230,95%CI:1.884~5.539)、体弱多病(OR=1.475,95%CI:1.190~1.828)、存在焦虑症状(OR=14.192,95%CI:11.447~17.594)是影响海口市高年级小学生检出抑郁症状的主要因素.结论 海口市高年级小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较往年有所下降,未来可通过预防围生期高危因素、提供科学教育环境和教养方式、促使小学生养成良好学习和生活习惯等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抑郁症状小学生影响因素

    老年人膳食盐摄入量、膳食多样性与抑郁症状的关联

    胡阳欧阳文彬李莹贺咏梅...
    709-712,7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老年人膳食盐摄入量、膳食多样性与抑郁症状的关联,为预防和干预老年人抑郁症状提供依据.方法 招募2017年1月-2022年9月期间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和航天中心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的8266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开展抑郁症状筛查、膳食盐摄入量和膳食多样性调查.分别采用Logistics回归和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分析膳食盐摄入量和膳食多样性与抑郁症状的关联.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7850份(94.97%),老年人抑郁症状检出率为32.98%,平均膳食盐摄入量水平为(8.26±2.12)g/d,5522名(70.34%)老年人膳食多样性水平充足.以膳食多样性水平充足为参照,膳食多样化水平不足的老年人抑郁症状检出率较高,ORadj值为1.633(95%CI:1.207~2.210).膳食盐摄入量和老年人抑郁症状之间存在反"J"型的非线性的剂量反应关系(P非线性<0.05).当每日膳食盐摄入<6 g时,膳食盐摄入量越低,抑郁症状风险越高,OR值为1.222(95%CI:1.023~1.461),当盐摄入量>6g/d时,膳食盐摄入量越高,抑郁症状风险越低;当膳食盐摄入量达9.72g/d时,抑郁症状风险最低.结论 超过1/3老年人具有抑郁症状,保证膳食多样性充足及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盐摄入标准限度内提升盐摄入量有助于减轻抑郁的风险.

    老年人抑郁症状膳食盐摄入量膳食多样性

    食品安全共治中消费者权利维护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程景民梁苗苗王晓成王军...
    713-7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食品安全共治中消费者权利维护行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升消费者参与积极性提供对策建议.方法 2020年12月-2021年3月通过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对全国调查对象2621人展开自填式问卷调查,包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以及食品安全共治中消费者的权利维护行为情况.使用SPSS 25.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分析消费者权利维护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在2621份有效问卷中,对于食品安全共治中消费者的权利维护行为,最高分40分,最低分8分,平均(16.26±6.69)分,消费者权利维护行为的积极性不高.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常住地、居住情况、职业类型、家庭人均月收入对权利维护行为具有统计学差异(t/F=3.85、7.94、4.78、20.04、2.79、2.06、4.38、3.48,P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食品安全共治中消费者权利维护行为的总得分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自变量,结果显示,男性参与权利维护行为的积极性高于女性(β=-0.08),消费者参与权利维护行为的积极性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减少(31~40岁,β=-0.07;41~50岁,β=-0.09;51~60岁,β=-0.05;>60岁,β=-0.10),文化程度越高参与积极性越高(高中/中专,β=0.09;大学/大专,β=0.17;硕士及以上,β=0.19)、常住地,城镇居民参与积极性高于农村居民(β=-0.05),P均<0.05.结论 食品安全共治中消费者权利维护行为的积极性并不高,通过加大消费者参与文化教育,将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消费者参与积极性.

    食品安全共治权利维护行为消费者多元线性回归影响因素

    积极老龄化视角下老年人社会参与研究

    朱正杰施正丽纪颖曹望楠...
    719-7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积极老龄化背景下,社会参与作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其重要性正受到广泛关注.因此,调查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情况并实施相应干预手段具有重要意义.但截至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社会参与定义及内涵的解释并未达成统一,相关研究中关于老年人社会参与的研究内容也不尽相同.基于此,本文将对社会参与的定义、内涵及其研究内容进行综述,以了解当前国内外关于老年人社会参与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未来我国开展老年人社会参与相关调查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积极老龄化老年人社会参与

    青少年社交恐惧症状的可控性因素及干预措施研究进展

    李勇黄越
    726-729,7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交恐惧症状作为社交恐惧症的早期表现,近年来在青少年群体中呈现出显著增长的趋势,这一现象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现有研究表明,准确识别与干预社交恐惧症状,能够有效缓解其给青少年带去的负面影响,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同时,深入分析国内外青少年社交恐惧症状的现状,探索其影响因素和有效干预策略,不仅是预防和治疗社交恐惧症的关键,也是推进"健康中国行动"道路上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鉴于此,本研究将通过回顾青少年社交恐惧症状的生理、心理和社交行为表征,从人格、家庭、学校和社交媒体等方面探讨青少年社交恐惧症状的可控性因素及相关干预措施,为青少年心理健康领域的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参考.

    青少年社交恐惧症状可控性因素心理干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