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给水排水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给水排水
中国给水排水

丁堂堂

半月刊

1000-4602

cnwater@vip.163.com

022-27836225;27835450;27832819

300070

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路52号都市花园大厦21层

中国给水排水/Journal China Water & Wastewater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创刊于1985年,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技术性刊物。本刊是面向全国给水排水和环境工程界的专业性科技期刊,是中国建筑类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具有较高的理论导向性和较强的工程实践性,在国内享有盛誉,被称为中国水行业的“首席杂志”。读者对象主要是自来水、市政排水、建筑给排水、水与废水处理等行业的设计、科研、教学、信息管理、施工、生产、分析、监测人员和大中专院校学生等,目前发行量已达15000余册/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内涝风险预评估的道路排水工程方案设计与优化

    柳文波杨涛郑立安
    69-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考察拟建工程对暴雨天气的抵抗能力,以武汉市右岸大道(江安路-八坦路)工程为例,采用InfoWorks对其排水设计方案进行了内涝风险预评估.为解决右岸大道内涝问题,建议:按规划同步打通下游雨水通道,并在此基础上增加抽排泵站,以加强末端出路的排水能力;在内涝风险较高的路段加密雨水口布置,并改用边沟收水,以提高路面雨水的收集效能;做好市政雨水管网的维护工作,以减轻管道及路面收水设施的淤积.此外,对雨水口布置间距、边沟尺寸和泵站规模进行了模拟分析.该预评估方法及优化建议可为其他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道路排水工程内涝风险预评估

    工业新城基于WaterDesk的多水厂联合调度供水

    廖晖黄玲明邓辉汤敏...
    75-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准确评估工业、居民混合用水高峰时供水管网的状况及多水厂联合调度的可行性,采用WaterDesk对长沙市某工业新城供水系统进行水力建模,并采用抄表数据、水厂瞬时供水量及现场实测数据对水力模型进行校准,校准后应用于现状工业企业与居民之间的用水矛盾分析,以及中区老旧水厂停产情况下供水用水存在问题的分析,并提出现状管网改造建议、多水厂联合调度模拟及拟建水厂的推荐位置和供水水压推荐值,可为管网改造、新建水厂提供参考.

    WaterDesk软件工业新城供水管网水力模型多水厂联合调度

    5G智能巡检机器人用于大型水厂Ⅴ型滤池

    冀裕陈汝铨许振楚赖源平...
    8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克服人工巡检的不确定性,提升巡检质量,某大型水厂引入了"5G+智慧巡检"技术,将搭载5G技术的智能巡检机器人应用于Ⅴ型滤池,结合其运行特点和巡检需求,运用图像识别算法和机器学习模型开发针对Ⅴ型滤池的多种异常状态检测算法.搭载异常检测算法的2台机器人交替互补运行,实现24 h全天候无间断巡检,发生异常情况及时预警,并为优化反冲洗设定参数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实现了滤池的智能化、便捷化、无人化管理,全面提升了 Ⅴ型滤池的智慧化运营管理水平.

    智能巡检机器人大型水厂Ⅴ型滤池图像识别无人值守

    侧向流倒Ⅴ型斜板沉淀池用于中型水厂扩建

    李土雄杨峰张伟德蔡翌望...
    89-94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圳某中型水厂设计规模为16×10 4m3/d,本期扩建规模为16×10 4m3/d,为克服传统斜管沉淀池老化、积泥等问题,扩建工艺采用新型侧向流倒Ⅴ型斜板沉淀池工艺.生产运行结果表明,在相同投药量下,侧向流倒Ⅴ型斜板沉淀池沉后水浊度比传统斜管沉淀池降低30%;侧向流倒Ⅴ型斜板沉淀池刮泥、排泥对沉淀池出水浊度的影响可控;斜板正向冲洗对沉淀池出水浊度影响较大,且沉后水浊度恢复至0.5 NTU的时间长达2.5 h,需将正向冲洗时间设置在制水低谷期;出水稳流区存在返混、"跑矾"现象,可通过降低刮泥机运行速率、优化斜板分布进一步提升运行效果.

    侧向流倒Ⅴ型斜板沉淀池出水浊度正向冲洗出水稳流区

    生物膜和活性污泥用于污水高标准脱氮对比

    杨新慈李军周家中辛涛...
    95-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方某高基质浓度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规模为12×10 4m3/d,分两期建设,核心工艺分别采用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从运行效果、工艺机理、运行调控等方面分析了两种工艺的应用情况及脱氮效果差异.从运行效果来看,生物膜法的脱氮能力更强,生物池出水NH,-N和TN分别达到(0.45±0.37)mg/L和(3.79±0.81)mg/L,生物膜法的硝化与反硝化负荷分别是活性污泥法的2.73和1.52倍,生物膜法生化段的吨水占地仅为活性污泥法的35.08%,实现了集约化建设并提升了系统的抗冲击负荷能力.从工艺机理来看,生物膜法的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的绝对生物量分别为活性污泥法的20.68、1.53倍,是生化效率提升的内在原因.从运行调控来看,活性污泥法应重点关注污泥形态和运行环境,而生物膜法不富集活性污泥,但应保证良好的传质传氧效果和设备结构的稳定.

    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高基质浓度污水MBBR工艺生物脱氮集约化建设运行调控

    兰州雁儿湾污水处理厂原位提标MABR工程应用

    张强李一夏海霞李伟...
    101-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兰州雁儿湾污水处理厂一线提标改造工程规模为2×10 4m3/d,在满足原位提标、池壁不增加负载、强化脱氮能力的需求下,采用MABR工艺实现出水水质提升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该工程主要通过MABR膜箱进行新生化区域叠加设计与原生化功能区重组,强化生化处理效能.作为国内首例万吨级MABR市政污水提标改造项目,无需新增土建和停水施工.为期一年的监测表明,在未投加碳源条件下,改造后出水水质稳定满足一级A标准,出水TN平均仅为8.21 mg/L,运行成本降低约0.103元/m3,节省运行费用约75万元/a.

    提标改造MABR工艺强化脱氮

    循环冷却水排污水除硬脱盐强化预处理工程实践

    陈永飞马莉涂康妹
    105-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业循环冷却水排污水属于难处理的工业废水.某热电联产有限公司循环冷却水排污水存在水量大、硬度高、总磷高、难生化降解等问题.为合理配置水资源,减少原水使用量,加大中水回用力度,采用高密度沉淀池/臭氧催化氧化/曝气生物滤池(BAF)组合工艺强化预处理循环冷却水排污水.通过该工艺处理,出水COD从134mg/L降至55 mg/L,TP从3.64mg/L降至0.61 mg/L,总硬度降低约1/2(从728 mg/L降至385 mg/L),其中COD和TP达到《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2-2015)中新建企业直接排放限值,总硬度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排污水的预处理成本为1.45元/m3,远低于园区供水水价(3.62元/m3).

    循环冷却水排污水强化预处理回用水总磷硬度高密度沉淀池臭氧催化氧化曝气生物滤池

    精馏脱氮处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工程案例

    陈方方古创孔芹何敏霞...
    110-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江西某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存在的处理量不足、运行成本高、占地面积紧张等问题,将精馏脱氮技术应用于渗滤液处理.采用"预处理+精馏脱氮+生化+超滤+纳滤"组合工艺,在占地紧张的前提下,使原有生化系统处理量提高到原来的1.5倍,且无需投加碳源,解决了处理量不足、运行成本高的问题.其中,精馏脱氮工艺脱氮效率高,氨氮去除率可达96%,总氮去除率可达95%.改造后渗滤液处理能力由300 m3/d提升至700 m3/d,最终产水水质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的表2标准(TN<40 mg/L),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精馏脱氮生物脱氮深度处理总氮

    韧性城市理念下的高密度城市山洪截滞系统构建

    黄祥荣邹启贤黎洪元房婷婷...
    115-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密度城市开发强度大、人口密集,建设用地与山地缺少缓冲带,山洪对生命财产的威胁日趋增大.按照韧性城市和海绵城市的建设要求,采用"渗、截、拦、蓄、用、排"的总体思路,强化山洪源头减量和蓄滞,保障山洪穿城下泄安全,构建完善的"截洪控源-过程蓄滞-下泄安全"山洪截滞系统,并与防洪排涝系统充分衔接与协调,补齐城市防洪排涝体系源头关键一环.

    韧性城市山洪截滞防洪排涝

    茅洲河流域宝安片区污水系统互联互通研究实践

    任珂君楼少华唐颖栋方刚...
    120-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城市污水系统"厂""网"及"厂网"安全性薄弱、保障程度低的问题,以流域整体为单元,从污水总量平衡角度着手核算水量,利用枢纽泵站改造契机,结合重力流、压力流单向、压力流双向调配等模式,顺利实现流域内污水系统"上游、中游、下游"互联互通、统一调度,提升污水系统应急保障能力,减少污染溢流入河,建设安全可靠、韧性高效、环境友好和灰绿融合的城市污水系统,为超大城市可持续污水系统建设提供深圳范式.

    茅洲河流域污水系统互联互通统一调度枢纽泵站应急保障溢流污染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