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旬刊

1674-9308

ccme@vip.163.com ,cpd@vip.163.com

010-64476883

100055

北京市宣武区红莲南路30号4层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Journal China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化背景下开展口腔临床技能教学的探究

    丁元欣昌春雷朱思悦丁元圣...
    138-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口腔临床技能教学在口腔医学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内容.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水平越来越高,数字化口腔技术在科研、口腔和临床领域得到了广泛运用.临床教学不但能加强学生的理论知识,而且对培养学生的临床实战经验有积极的作用.文章概述了数字化背景下口腔临床技能教学,从完善课程结构、加强理论与实践实习教学课程的结合、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方法、重视口腔临床前教育、制定有针对性的临床实习计划5个角度展开讨论,分析了数字化背景下开展口腔临床技能教学的具体方式,希望能为当前口腔临床技能教学带来帮助,提升教学效率.

    数字化背景口腔临床技能教育

    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教学质量保障监控与评价体系的建立

    赵斐斐赵琳
    142-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教学质量保障监控与评价体系的建立方法与应用效果.方法 2022 年 1月—2022 年 11 月,以护理管理者、护理硕士研究生导师、临床带教教师、护理硕士研究生等 4 个群体为调查对象,采用德尔菲法(Delphi)进行正式调查并建立三级指标体系.结果 本次研究中第 1 轮调查与第 2 轮调查分别发放问卷 22 份与 20 份,有效回收率分别为 95.5%、90.0%,意见提出率分别为 50.0%、40.0%.构建的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教学质量保障监控与评价方案包括课程指标与教学指标 2 个一级指标,包括课程建设、师资队伍、教育支持、教师素质、教学组织 5 个二级指标,包括教育经费、信息资源、实验室面积、教学医院情况、实践活动、教师教学态度、教师教学内容、教师教学形式、考核方法、教学信息化等 15 个三级指标.结论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教学质量保障监控与评价方案具有很好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它的实施可促进临床教学的可持续发展,为护理硕士研究生真正进入临床护理实践奠定基础.

    硕士研究生临床教学质量保障监控与评价方案可持续发展三级指标体系课程建设

    脑电图辅助检查在住院医师临床思维能力培训中的价值

    陈述花任晓暾方方丁昌红...
    146-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合格临床医师的必经途径.但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经常存在对辅助检查技术的培训和学习重视不足的情况.文章针对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这项神经系统疾病诊治中常用的辅助检查,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内科脑电图室(中国抗癫痫协会脑电图培训基地)在脑电图临床教学中积累的经验为基础,结合近年来神经电生理新理论和脑电图相关知识,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融入越来越多的脑电图辅助检查的新技术和新方法.通过脑电图辅助检查技术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实际运用,体现辅助检查在住院医师临床思维能力培训中的价值,进一步促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对辅助检查技术的重视和应用.

    辅助检查脑电图临床思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神经电生理

    提高本科生超声影像学带教师资能力的探索

    宫玉萍任建丽尚婷婷
    150-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超声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超声影像学在本科生的教学工作中凸显重要的地位.本科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超声医师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具备高效的临床诊断思维能力,还需要具备科学研究探索能力.因此,越来越多的教学医院高度重视本科生超声影像学带教师资能力的培养.文章总结近些年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超声科教研室带教师资能力培养的经验,从教师自身、科室及医院层面分析既往本科生超声影像学带教师资能力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初步探索解决问题所采取的方案和对策,以期为本科生超声影像学带教师资能力的提高提供参考,从而提高本科生超声影像学教学质量和水平,为临床培养优秀高素质超声医学人才.

    本科生超声影像学带教师资师资能力教学

    以党建引领"一体两翼"儿科学思政体系的构建

    董红刘婷华王琴张碧红...
    155-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医学院校肩负着培养医德高尚、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的高素质医疗人才的重任.做到课程承载思政,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调效应是各医学院校的重要目标.本研究旨在将党建与医学生的实践教学相结合,创新党建活动,充分挖掘思政元素,提炼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医德医风及人文素养、法治教育和科学思维4个重点,依托讲授故事、教学查房、案例分析、情景再现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探索多维路径.以党建引领"一体两翼"的儿科思政体系的构建,提升实习生的综合素质.

    党建儿科学医学生实习课程思政思政教育

    新时代医学生人文教育的思考与探索

    马静黄宇平王海鹏
    159-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医务人员不仅要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和优良的技术水平,更要有广博的人文情怀和关怀能力,这对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聚焦新时代"健康中国"行动,政府将人民的健康置于发展战略首要位置,为医学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文章从医学的学科属性入手,强调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寻求医学人文教育的实施路径,通过课堂教学储备医学人文知识,强化校园文化及教学医院文化的特色建设,促进课堂教学、学校、医院特色文化及临床实践形成稳定合力,扎实做好医学人文教育,培养具备良好医德和医术的高质量医学人才.

    医学人文人文教育研究路径探索

    放射诊断专业研究生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袁文昭张灵零敏曾自三...
    163-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医科建设要求全面推进医学教育课程思政建设,坚持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同向同行,从而培养既有扎实专业知识,又有高尚医德的医学人才.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推进,放射专业大型设备在各级医疗单位的配置率逐步提高,对放射专业高素质和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放射学科专业的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着繁重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培养单位在教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如何有效培养其"大医精诚、救死扶伤"的医者精神和爱岗敬业的事业精神,是目前面临的重大挑战.文章结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专业研究生学习和工作现状,探讨学科教研室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积极挖掘思政元素,拓宽专业课程的思政育人方法和途径,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放射专业知识学习中,最终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医学研究生放射学科思政教育探索实践多元化课程思政

    ADDIE模型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研究进展

    袁丽孙琳储霞飞
    167-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理教育体系中关键组成部分.临床护理教学的高低直接影响护理人员的学习和实践效果,间接影响护理质量及患者结局,故如何提升教学质量,培养优秀护理人才是临床护理教学人员急需考虑的问题.而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价(analysis-design-development-implementation-evaluation,ADDIE)模型作为最基础的系统教学设计模型,具有以教学对象为中心,能够显著提高其专业知识及技能的优点,已较好地应用在临床护理教学中.故文章拟系统介绍ADDIE模型的发展与内涵,着重从教学对象与内容、5 个研究阶段包括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及评价,以及应用效果综述ADDIE模型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现状及特点,为更好地应用该工具,进一步改善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提供依据.

    ADDIE模型临床护理教学综述教学质量教学工具教学模型

    超声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活动设置及实践

    杨蕗璐吴玉婷周姣姣凌文武...
    172-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超声医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特点决定了超声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简称住培)模式的特殊性,临床知识的更新迭代、超声新技术的层出不穷要求超声科医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缜密的临床及影像诊断思维、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又要有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一定的科研思维.文章针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超声医学科住培教学活动的设置及实践进行探讨,通过设计分级分层临床理论教学课程、从模拟人到临床操作的技能教学实践、强化诊断报告书写指导、设置教学阅片和临床文献研读会等多种教学方式提升超声科住院医师临床岗位胜任能力及科研能力,以期培养更多优秀的、综合素质完善、具有较强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创新能力的高水平临床超声医学人才.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超声医学教学实践教学活动教学方法医学影像教育

    基于高水平项目大赛的医学青年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

    罗欣赵紫睿谭旭彤罗涵青...
    177-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激发医学青年科技创新活力,激励医学青年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领域"挑大梁、担主角",培育科技创新青年人才,搭建助力青年科技创新的全方位服务平台,加快推动医学青年创新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文章以首届全国卫生健康行业青年创新大赛为案例,分析大赛如何通过高规格的组织、广泛的项目覆盖、科学客观的评审体系以及全媒体宣传矩阵的有效应用,成功激发医学青年的创新活力,挖掘其创新潜力.通过完善青年科技创新赛事体系、制订阶梯式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培训课程、探索分阶段项目评审奖励方式、建立优秀项目全流程培育跟踪的有效机制及加强大赛创新成果的交流互鉴等建议,为青年创新转化全流程提供有效的孵化平台.通过一系列举措可以进一步激励医学青年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领域发挥更大作用,实现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推动卫生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医学青年创新大赛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实践孵化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