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言静霞

双月刊

1001-7143

journals@china.com

010-62572403

100190

北京中关村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710室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Periodical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主办的、面向全国的我国第一个综合研究科技期刊的刊物,被《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0年版确认为“信息与知识传播”类核心期刊。本刊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办刊宗旨,领先和团结广大科技工作者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工作者,开展科技期刊研究,促进期刊事业繁荣,推动科技进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国科普期刊微信视频号传播能力与策略研究

    卫夏雯祝叶华韩晓宁张昕...
    143-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我国科普期刊微信视频号运营与传播情况,为科普期刊的新媒体运营提供借鉴.[方法]以我国363种科普期刊为研究对象,以权威的新媒体大数据评估和研究平台"清博智能"为工具,提取期刊微信视频号的传播力指数,考察期刊微信视频号发布作品数量、转发数量、评论数量情况;结合文献与典型案例,分析我国科普期刊微信视频号传播能力.[结果]我国科普期刊借助微信视频号运营品牌的理念尚未形成、整体开通率低,一些科普期刊在开通微信视频号后缺乏维护;不同期刊短视频传播能力差别较大、两极分化严重;内容质量层次不齐、缺乏规划,主题散乱不聚焦;微信视频号普遍缺乏与受众的互动,营销运营意识不强.[结论]应重视短视频平台的建设、加大资源投入,发挥专业特色、丰富优质内容,强化服务意识、增强与受众互动能力.

    科普期刊微信视频号传播能力

    科普期刊微信公众号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与驱动机制——以中国优秀科普期刊(2020)为例

    毕崇武延敬佩张译心周静虹...
    153-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科普期刊微信公众号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与驱动机制,为其改进运营策略、提升传播力提供建议.[方法]以《中国优秀科普期刊目录(2020年)》入选期刊为例,从环境、技巧、内容、互动4个层面出发,利用有序Logit回归模型分析其微信公众号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而运用fsQCA方法探索其呈现良好传播效果的驱动机制.[结果]科普期刊微信公众号传播效果受多因素综合影响,其中内容和互动因素产生核心影响,环境和技巧因素产生边缘影响.科普期刊取得良好传播效果存在环境优先型、策略导向型、综合驱动型3种驱动机制.[结论]为提升科普期刊微信公众号传播效果,应当发挥环境优势,优化平台建设;树立营销观念,完善发布策略;坚持知识引领,创新内容输出;维护用户关系,注重互动交流.

    科普期刊微信公众号传播效果驱动机制

    我国科普期刊研究的进展、热点与趋势——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

    闫伟娜
    163-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量化分析2001-2022年科普期刊相关研究文献,了解我国科普期刊研究的进展、热点与发展趋势,进而推动我国科普期刊的能力建设.[方法]基于中国知网中以"科普期刊"为主题的文献,运用CiteSpace文献量化分析软件,就科普期刊研究进展、热点和趋势进行知识图谱分析.[结果]我国科普期刊研究在成果数量、期刊分布、作者分布、发文机构、高被引文献、高频关键词、关键词聚类等方面具有显著特点.[结论]我国科普期刊研究呈现理论阐释与实践结合的趋势,研究主题愈发强调媒介深度融合与创新,健康科普、农业科普、青少年科普等类型化科普期刊的研究形成规模,科普期刊的研究方法呈现多学科交叉与多元化应用的态势.

    科普期刊CiteSpace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科技期刊传播要素分析及传播力指标体系构建

    刘丽英汤丽云肖宏伍军红...
    171-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从传播力角度客观真实反映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现状,提出符合科技期刊传播实践、具有可操作性的科技期刊传播力指标体系.[方法]以传播学5W经典传播模式为框架,采用文献调研法、专家咨询法、实践调研法,对我国科技期刊传播链各环节要素进行梳理分析,设计构建科技期刊传播力指标体系.[结果]总结分析科技期刊传播链及传播要素,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受众和传播效果5个方面,构建由5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21个三级指标构成的科技期刊传播力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结论]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系统性、客观的科技期刊传播力综合评价方法,并在《中国科技期刊传播力报告(2022)》中应用,验证指标体系的可靠性.该体系在指标相关性研究、新媒体传播指标设计等方面仍存在不足,需要持续研究、不断完善.

    科技期刊传播要素传播力评价传播力指标

    我国医学科技期刊走向世界一流的若干思考

    孔华王玲盛洁夏青...
    177-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医学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路径,丰富相关理论成果,着眼提升中国医学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数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遵循"总结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基本特征—分析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对策与方案"的逻辑思路,对我国医学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遇到的问题和对策可行性进行分析.[结果]明确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定义和特征,对目前存在的出版管理理念落后和对编辑出版辩证关系认识模糊等问题进行深度剖析,提出从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加强编辑管理、加强出版管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升办刊水平.[结论]我国医学科技期刊建设走向世界一流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高质量发展科技期刊对夯实国家科技与文化基础以及科技强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医学科技期刊要优化出版管理机制,与国际先进办刊理念接轨,以人为本、守正创新,从而提升服务国家大健康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医学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以人为本编辑出版守正创新

    我国卓越农业期刊的发展现状分析与思考

    秦梅刘迎春杨爱东王岩...
    185-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我国卓越农业期刊和农业领域高起点新刊的发展现状,探索我国农业期刊发展趋势,提出对我国农业期刊发展的启示,为我国农业期刊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2019年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的19种农业期刊、2019-2023年入选"卓越计划"高起点新刊项目的农业期刊为研究对象,从卓越农业期刊优先建设的农业领域学科分布、期刊国内影响力、期刊国际影响力和农业领域高起点新刊的基本特征4个方面分析我国卓越农业期刊的发展趋势,并总结出对我国农业期刊整体高质量发展的启示及展望.[结果]与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和农业农村部主管的农业期刊相比,教育部主管的农业高校所办期刊实力相对较弱,存在"强学科与弱期刊"现象,入选"卓越计划"的农业期刊数量较少.我国农业高校近年已在优势学科中全面布局,高起点新刊的数量呈上升趋势,同时通过挖掘交叉学科的空白领域,创办一批强劲新刊以逐步实现农业期刊与学科协同发展.[结论]我国农业领域虽然入选"卓越计划"的期刊数量较少,但优势学科明显,期刊发展动力十足,势头强劲,呈显著上升趋势.我国卓越农业期刊优先发展,将带动普通农业期刊共同发展.

    卓越农业期刊高起点新刊高质量发展

    中国社科期刊关联数据汇交与共享模式研究

    魏啸天王晨阳周荣庭周慎...
    193-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社科研究特点、成体系的期刊论文关联数据汇交与共享模式,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专家咨询、文献及网络调研的方式,全面梳理并对比国内外代表性期刊论文关联数据汇交与共享的流程与要素.[结果]从数据生成、管理与汇交,数据形式审核,内容审核,数据共享与复用4个环节,构建我国社科期刊关联数据汇交与共享的可能性模式.[结论]在模式实践中,建议扩大关联数据的定义范围,划分契合社科研究特色的关联数据汇交与共享政策类型,引入多模态关联数据的汇交与审核方法,明确数据共享规范.

    社科期刊数据汇交数据共享论文关联数据开放科学

    学术期刊社交媒体与文献计量指标关系再探——基于政治学领域期刊微信公众号的分析

    高源夏瑛
    200-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我国政治学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与发展现状,探究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与期刊学术影响力之间的关系,为学术期刊影响力的提升和期刊运营决策提供参考.[方法]以政治学类CSSCI来源期刊为研究对象,基于2014-2023年29个政治学期刊微信公众号发布的近15000条推文及其社交媒体指标,结合政治学期刊的综合影响因子指标,使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政治学期刊微信公众号评价指标与期刊综合影响因子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单篇推文社交媒体影响力与期刊综合影响因子呈负相关,期刊综合影响因子与其微信公众号的粉丝量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当前政治学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对提升学术影响力的效果有限,期刊学术影响力提升有助于期刊社交媒体账号发展的良性循环.

    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文献计量指标社交媒体计量指标学术影响力

    用户体验和需求视角下投审稿系统优化调研和分析

    杨燕刘志强徐海丽
    208-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以作者、编辑、审稿专家和编委为受访对象,调研国内中英文期刊投审稿系统的使用体验和反馈,以期为国内中英文期刊投审稿系统的优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用户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问卷主要包括用户体验、优化意愿和系统使用常见问题等内容,并利用卡方统计量检验样本选取的代表性和真实性.[结果]回收有效问卷705份.分析显示,4个角色的体验满意度普遍偏低,超七成的样本认为国内中英文期刊投审稿系统存在优化的必要.结合系统使用常见问题,发现人与界面、人与内容、人与人3个维度的交互体验均表现不佳,进而影响用户对期刊品牌的认知体验.4个角色的用户体验侧重点各有差异,又有共通之处.[结论]国内中英文期刊投审稿系统具有较大的优化空间,期刊应特别重视用户体验和需求,完善投审稿系统,助力提升期刊品牌影响力,建设世界一流期刊.

    投审稿系统用户体验交互体验优化需求和意愿升级优化期刊品牌

    高影响力国际科技期刊撤稿论文特征分析及启示——以Cell、Nature和Science为例

    袁子晗靳彤
    216-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高影响力国际期刊撤稿论文的特征及撤稿原因,有利于深入认识撤稿现象,为撤稿论文的管理和科研诚信的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Cell、Nature和Science创刊以来的232篇撤稿论文,采用科学计量方法分析撤稿论文的时序变化、撤稿时滞、学科分布、撤稿原因、撤稿主体、撤稿前后被引频次等基本特征.[结果]近20年来撤稿论文数量波动上升;基础生命科学领域撤稿论文数量最多,绝大多数撤稿论文的通信地址为美国、英国和德国等科技强国;论文在撤稿后仍然获得大量引用;最主要的撤稿原因是伪造数据/图像和结论不可靠,结果不可重复问题较为严重;诚实性错误撤稿论文数量远超科研不端撤稿论文数量.[结论]正确认识期刊撤稿现象,关注"可重复性危机"给科研不端治理带来的挑战,深入总结诚实性错误撤稿的真实动因,加强对科研不端撤稿论文的独立分析,并进一步探究撤稿论文的引用价值和引用规范.

    高影响力期刊撤稿论文科研诚信科研不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