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言静霞

双月刊

1001-7143

journals@china.com

010-62572403

100190

北京中关村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710室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Periodical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主办的、面向全国的我国第一个综合研究科技期刊的刊物,被《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0年版确认为“信息与知识传播”类核心期刊。本刊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办刊宗旨,领先和团结广大科技工作者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工作者,开展科技期刊研究,促进期刊事业繁荣,推动科技进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科技期刊编辑部组织力的内涵与提升策略

    冀伦文王慧张红霞
    705-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以组织行为学的视角,研究当下科技期刊编辑部组织力提升策略,探寻科技期刊发展规律,推进科技期刊的高质量建设和发展.[方法]通过分析编辑部组织力的内外部影响因素,阐明科技期刊编辑部组织力的构成要素,揭示其内涵.[结果]科技期刊编辑部的组织力是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编辑部在编委会运行、学术活动开展、审稿专家遴选、专栏专题设置、审编校流程再造等工作中的组织能力越强,办刊质量越好、学术影响力越显著.[结论]尽管影响编辑部办刊质量的因素复杂,当前应着重以科技期刊编辑部组织力提升推进科技期刊组织的变革,使其能够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科技期刊组织学术组织组织力编辑部组织力

    科学传播中国范式内涵构建的目标、规范与精神——以中国科学期刊协会(1947-1950)为中心

    曹丹
    712-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科学共同体中国式现代化的早期实践探索,追溯阐析科学交流系统中国范式构建之历史渊源与内涵特质,为在中国特色的文化根基上创新发展科学传播自主知识体系提供历史镜鉴、注入精神内核.[方法]基于科学共同体之内涵建设,研究中国科学期刊协会推进科学期刊编辑与发行的实践活动及相关交流讨论,分析总结其对中国科学期刊范式内涵构建的作用.[结果]中国科学期刊协会从体制目标、行为规范、精神气质3个方面构建科学期刊范式内涵:在体制目标上要求科学期刊抱团生存、履行使命;在行为规范上要求科学期刊坚持中国本位、分类建设;在精神气质上要求科学期刊艰苦奋斗、传播信仰.[结论]中国科学期刊协会的组织探索是中国科学工作者对科学家社会角色的自觉实践,初步构建起中国科学期刊范式内涵.在"科学国家化""人民科学"等社会条件的保障下,中国范式的科学交流系统落地.

    科学共同体科学传播中国科学期刊协会科学交流系统

    科技期刊与学术共同体协同发展策略

    郑敏李雪王晗焦海菁...
    720-7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我国科技期刊与学术共同体现状及二者之间关系,与国际期刊学术共同体进行比较,为我国科技期刊充分发挥学术共同体作用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策略.[方法]以海洋学等期刊为例,调研我国科技期刊与学术共同体的特征,通过海内外文献检索、翻译、分析,总结优秀期刊学术共同体特征,结合办刊实际,形成科技期刊与学术共同体协同发展的路径与策略.[结果]通过明晰学术资源边界、掌握话语体系、完善传播体系的途径,加强科技期刊对学术共同体的构建作用.通过民主化机制、技术赋能方式,科技期刊可促进学术共同体的发展.通过引导取向范式、扩增资源特长,提升学术共同体对期刊的向心力.通过品牌建设、生态圈营造,提升学术共同体对科技期刊的影响力.[结论]我国科技期刊根据各自专业特色,构建、发展学术共同体,激发其服务期刊的合力,从而共同提升科技期刊的影响力.

    科技期刊学术共同体协同策略取向范式品牌建设

    我国英文社科期刊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现状及提升策略

    陈星潼陈楠赵爱清
    728-7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英文社科期刊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内涵定义,分析当前我国英文社科期刊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现状,为发挥学术期刊引领作用、筑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阵地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基于JCR收录的14种中国英文社科期刊的办刊模式、刊号获取、稿件来源、主题内容、被引频次、媒介手段等,对其意识形态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效果进行研究,尤其对英文社科期刊刊载的中国有关研究内容进行量化分析,剖析当前英文社科期刊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存在的问题.[结果]在话语主体上,外部依赖和"管理真空"有待补缺;在话语内容上,评价标准和工具有待开发;在话语效果上,传播效果与媒介手段有待丰富.[结论]提升我国英文社科期刊意识形态话语权,需着力统筹刊号管理、构建管理体系、制定评价标准、建设自主平台、鼓励多元传播.

    英文社科期刊意识形态话语权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效果

    学术视频出版规范及审查机制研究

    华宁孟美任乔晓东
    737-7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学术视频出版规范及审查机制,为我国科技期刊出版学术视频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方法]首先,结合平台和文献调研,全面扫描国内外学术出版领域的视频业务,确定本研究范畴;其次,对当前国际出版机构、重要领域刊物、学术团体以及相关服务商的政策文件、标准规范、产品/服务等进行剖析;最后,总结具有普适性和可操作性的学术视频出版规范与审查机制.[结果]针对学术视频出版中的制作规范、元数据标准及技术指标、内容审查机制、发布与托管等方面提出普适性规范.[结论]科技期刊借助视频增强的方式有助于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学术声誉.

    学术视频视频出版视频论文学术规范视频期刊视频摘要

    科学研究方法可重复性提升路径及对策建议

    叶喜艳刘蔚侯春梅刘宇...
    746-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科学研究方法可重复性提升路径,为我国科学研究方法的开放共享与可重复性建设提供借鉴.[方法]主要采用文献调研法、案例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等开展可重复性提升路径案例研究.[结果]可以从研究方法共享的内容、结构化标准化特征、审查程序、检测评估、研究资源认证及其可参与度和可扩展性等方面提升研究方法的可重复性.[结论]建议我国科技期刊开设研究方法专栏专刊,或创办方法类期刊,共享研究方法的所有细节,推进研究方法共享内容的结构化和标准化.建议科技期刊加强与第三方平台的合作,对研究方法进行标准程序审查,加强元数据的自动化检测评估,并进行研究资源认证,同时增强研究方法的可参与度和可扩展性,以促进研究方法的共享与协作,提升科学研究方法的可重复性.此外,建议积极筹备我国可重复性研究机构,启动相应科研项目,逐步完善相关政策和评价机制,让更多的期刊和知识平台积极参与可重复性建设的发展.

    研究方法可重复性开放共享检测评估开放科学

    开放科学趋势下地学期刊同行评议现状分析及模式探讨

    袁夏玉
    755-7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提升期刊内容质量、缩短论文发表周期和提升评审专家和作者的体验,探讨不同同行评议模式之间的差异和模式发展态势,以期为我国未来学术出版的同行评议模式转型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案例调研和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在开放科学趋势的背景下分析以90种大气科学类期刊为例的地学领域期刊同行评议机制和推荐/屏蔽评审专家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地学主流机构同行评议的模式及特点,分析期刊同行评议模式、推荐/屏蔽评审专家情况与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盲审仍是地学领域期刊的主流同行评议形式,地学期刊具有开放同行评议选项与影响因子正相关.提出完善期刊评议制度的策略,探索适合中国地学期刊同行评议机制发展的具体路径.从同行评议角度提出加强审稿队伍和地学平台建设以促进期刊发展和学术交流的具体措施.[结论]透明同行评议、协作/小组同行评议、评论式同行评议等新型开放同行评议对我国期刊同行评议的发展和创新有可借鉴之处,可在国内开展相关尝试和实践,促使我国科技期刊的同行评议向着复合化、公正、高效、透明、公开的方向发展.

    同行评议开放同行评议地学期刊同行评议类型评审专家

    中国学者SCI论文分析及对中文期刊组约稿的启示——以苹果研究为例

    王新娟李双杨继涛李翠英...
    764-7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以园艺学中的苹果为例,对中国学者在SCI期刊发文情况进行分析,为中文期刊吸引优质稿源和组约稿探索方法和路径.[方法]借助CiteSpace可视化应用软件对Web of Science中以Apple和Malus为关键词的SCI期刊发文/高被引论文量、作者分布、机构分布、研究热点、高被引和共被引文献等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分析发现,中国学者在苹果研究领域的SCI论文发文量快速增长,2013-2023年高被引论文数量总体呈现增长的趋势,发文量大的作者中心性较强,权威科研机构学术比较优势明显,研究热点从宏观转向微观且近些年研究热点突变性较强,高被引论文与高频共被引论文重合度低.研究结果对期刊精准化组约稿起到十分重要的参考作用,有利于准确把握相关领域的研究方向,有助于期刊编辑确定选题方向、把握优秀科研团队和精准确定约稿对象.[结论]为提升中文科技期刊的稿源质量,期刊编辑可充分利用相关的分析软件,有针对性地寻找优质稿源,为期刊组约稿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中国学者SCI论文CiteSpace中文科技期刊组约稿

    学术期刊图文摘要研究及启示——以农业领域为例

    黄永文孙坦鲜国建李娇...
    772-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由图片和简要文字组成的图文摘要(Graphic Abstract,GA)可以直观地传达论文关键内容,有助于读者快速理解论文的亮点以及提高论文的吸引力.通过分析GA的发展现状,从整体上了解GA采用情况,为我国期刊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方法]利用Elsevier数据库服务平台并结合期刊网站调研方法,对期刊论文GA的整体发表情况以及农业领域期刊的GA政策、采用GA的论文情况、GA的服务方式进行分析.[结果]采用GA的期刊和期刊论文的数量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期刊特别是高质量的期刊开始强制要求提交GA,不过从严格意义上来看目前并没有专门面向GA的检索服务.[结论]GA越来越重要,不过并没有发挥出预想的作用,因此从期刊、作者、图书馆角度提出对GA的创建、推广和利用建议,以期为我国期刊采用GA以及图书馆开展GA服务提供参考.

    图文摘要可视化摘要农业期刊

    基于XML一体化的科技期刊数字化生产与新媒体融合出版实践——以《环境科学学报》为例

    杨桂华卜庆杰王虎李永欢...
    781-7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系统总结基于XML一体化生产的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平台的优势,并对科技期刊数字化生产和新媒体融合实践效果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和新媒体融合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环境科学学报》为例,在梳理传统生产模式不足的基础上,构建基于XML一体化的科技期刊数字化生产与新媒体融合出版模式,分析科技期刊数字化与新媒体融合出版的优势及实践应用效果.[结果]采用XML一体化生产平台后,实现内容一次制作,多元发布.支持单篇和整期稿件快速发布,生产即发布,提前4个月网络首发,缩短发表周期.平台与期刊网站及微信无缝对接,实现PC端和移动端同步优先出版和整期出版,做到媒体融合、多渠道传播.首发期间,篇均下载量明显提升,单篇最高下载量达1961次.[结论]通过使用XML一体化生产平台,可优化出版流程,提升数字化出版水平,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发表周期,加快传播速度,提高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科技期刊XML一体化生产数字化出版新媒体融合实践效果出版模式学术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