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科学基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科学基金
中国科学基金

朱作言

双月刊

1000-8217

tangxf@nsfc.gov.cn

010-62327203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83号

中国科学基金/Journal Bulletin of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CSSCI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的综合指导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基础科学方面的专题评述、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研究进展和研究成果、科技政策动态、科学基金管理的重要信息、文告及各类学术会议简讯等。本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中国科技信息所)和《中国科学计量指标》(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检索、统计源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23年度交叉科学部基金项目评审工作综述

    申茜周圣涵王斌戴亚飞...
    58-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总结了 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交叉科学部的项目受理、评审与资助总体情况,对各类项目申请及资助情况进行梳理,分析了申请中存在的主要共性问题,总结了具体的改革举措及实施成效,并提出下一年度工作重点和主要思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交叉科学部项目评审申请与资助情况

    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申请受理、评审与资助情况综述

    李志兰孟展董哲康刘权...
    63-69页
    查看更多>>摘要:联合基金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引导和整合社会资源投入基础研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稳步推进新时期联合基金改革,会同各联合资助方圆满完成了联合基金项目申请受理、评审与资助工作.本文统计分析了 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申请、受理与资助数据,分别介绍了项目指南发布、项目申请及其特点、项目初审、评审与资助的情况,并对2024年度联合基金工作进行了展望.

    联合基金新时期联合基金改革项目申请受理评审与资助

    增强内生动力推进化工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2023年度化工学科评审综述

    周晨王天富张国俊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期科技强国战略赋予化工基础研究新动能.在总结2023年度化学工程与工业化学领域基金申请与资助情况的基础上,本文系统梳理了化工学科在战略布局、人才培养、学术生态建设等方面的新举措,着力增强学科发展内生动力,推进化工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研究化学工程与工业化学高质量发展

    2023年度无机非金属材料学科基金项目评审工作综述

    谭业强郭涛路大治李纪红...
    74-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统计和分析了 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无机非金属材料学科(E02)基金项目的申请、受理、评审和资助情况、二级代码分布情况及申请中存在的主要共性问题,总结了本学科加强基础研究举措及实施成效,并介绍了 2024年学科优先资助领域、重点资助方向、申请注意事项及对未来工作的思考,旨在为广大科研人员了解该学科领域的资助现状、人才成长规律和未来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无机非金属材料学科项目评审加强基础研究举措工作思考

    2023年度肿瘤学科基金项目申请和评审工作综述

    张占国李璞王建波邢晓芳...
    8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各项评审工作已经结束,本文梳理了 2023年度医学科学部七处(以下简称"医学七处")基金项目受理和评审情况,有助于肿瘤学科领域科研工作者对医学七处资助领域的总体情况有所了解,并为2024年度拟在医学七处申报项目的申请人提供参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医学科学肿瘤学科评审工作综述

    原子级制造的关键基础科学问题

    雒建斌郭东明杨华勇叶鑫...
    8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类的制造技术逐步向原子级推进,原子作为化学反应中的最小粒子,虽然它可以分成更小的原子核、电子等,但是从制造的角度看,原子级制造可以说是人类制造的最底层技术,也是继微纳制造之后新的制造范式,可将制造精度以及产品性能推向极致水平,代表着人类对物质世界认知和制造能力发展的新阶段,是引领未来产业变革发展的战略性技术,也是保障国家安全和推动国计民生重大装备跨代升级的重要前沿方向.本文基于第330期双清论坛总结了原子级制造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机遇挑战,凝练出未来5~10年原子级制造的焦点问题和亟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探讨了相关领域的前沿发展方向和科学基金资助战略.

    原子级制造原子层制造团簇与器件制造原子级精度制造原子级测量与表征学科交叉

    原子层制造的研究现状与科学挑战

    钱林茂陈蓉朱利民赵德文...
    99-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原子层制造是指加工精度达到原子层量级的可控制造技术,包括原子层去除、添加、迁移等.针对信息、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核心零部件超高性能构建的发展需求,通过原子层可控去除制造全频段原子级精度无损表面,并结合原子层增材制造原子级新结构,有望实现特殊功能的有效创成,保证超高性能的安全可靠.另外,后摩尔时代先进芯片的制造工艺将迈入亚纳米物理极限,原子层制造需求贯穿芯片制造工艺的全流程.本文阐述了原子层制造技术的发展需求与研究进展,围绕原子层抛光、原子层沉积/刻蚀、原子层损伤控制、原子层工艺与装备等领域,梳理了原子层制造的发展方向及研究目标,凝练了原子层制造领域未来的关键科学问题及面临的挑战,探讨了前沿研究方向和发展战略.

    原子层制造原子层抛光原子层沉积/刻蚀原子层损伤控制原子层制造工艺与装备

    基于原子/分子团簇结构的材料与器件制造

    邵金友宋凤麒李祥明杨扬...
    115-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原子/分子团簇是物质结构的一种新形态,具有独特的本征性质.从原子/分子团簇到器件的跨尺度制造,将为国防高端装备和新兴电子等产业发展带来深刻变革.团簇的多物质构效关系、宏量制造、团簇结构跨尺度构筑以及团簇器件的高性能制造等是原子/分子团簇器件制造的关键发展方向,主导着从原子到产品制造的发展历程.把握这些发展背后的重要机遇,将有助于占领原子级制造研究的制高点,引领原子级制造方法的变革.本文从团簇新材料的宏量制造、新型功能器件的原子/分子团簇构筑、团簇—器件的跨尺度制造工艺和装备等三个方面概括了原子/分子团簇与器件制造领域的主要研究进展,总结了原子/分子团簇与器件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及面临的挑战,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战略给出了建议.

    原子/分子团簇功能器件定域组装异质/异构界面构效关系宏量制造

    原子级制造测量与表征研究现状综述

    居冰峰姜澜孙立涛陈远流...
    132-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原子级制造是指将能量作用于原子,通过原子级材料的可控去除或者原子/分子级结构的大规模操控及组装,实现产品性能与功能跃迁的前沿制造技术,是一种可以大规模、批量化的先进制造技术.该过程需要在1 0-10 m空间尺度下精确操控原子.同时,制造过程中原子的键合时间、电子动力学变化均发生在飞秒(10-15 s)至阿秒(10-18 s)量级.因此,只有具备超快时间和空间分辨在线检测与表征能力,才能够深入了解并利用原子级制造过程中原子尺度的新原理、新效应,保障原子级制造的可达性与可控性;只有实现原子级制造过程的高通量、大范围的在线监测,才能保障原子级制造的可靠性.基于此,原子级制造的测量与表征是指在原子级的时间、空间、能量尺度上对材料、结构或器件进行精确的测量和表征,以保障原子级制造的可达性、可控性与可靠性.本文介绍了原子级制造所需的测量表征手段的研究现状,从原子级超快动力学过程观测、原子结构演变原位表征、原子级制造过程在线质量监测三大方向进行系统梳理,总结了 目前原子级制造测量与表征的挑战并针对未来发展给出建议.

    原子级制造测量与表征超高时空分辨原子结构演变动态表征原子级制造过程在线监测

    原子精度制造新原理和新方法

    张振宇李琳巨阳陈云飞...
    146-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航空航天、核物理、微电子、光电子和半导体等国家战略领域高性能装备的性能需求 日渐严苛,核心零部件的制造精度必须迈进原子级水平,亟需研究原子精度的高性能制造新原理和新方法.本文归纳并提出了 目前迫切需求的原子级表面精度、原子级结构精度、原子级损伤控制以及原子级特征尺寸结构创成四大原子精度制造核心能力,从能场辅助原子级切削、多能场辅助原子有序排布、表面能弱化原子精度材料去除以及超光学衍射极限的原子精度制造四大方向进行系统梳理,介绍了面向不同应用场景的原子精度制造新原理和新方法的研究现状,并概述了各类方法的优势和缺点,从中提炼出多能场耦合条件下的能量和原子间相互作用机理这一关键科学问题,并从四大方向上对未来我国原子级制造的基础研究提出了建议.

    原子精度制造原子级切削原子有序排布表面能弱化加工超光学衍射极限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