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吕章申

双月刊

2095-1639

100006

北京朝阳区静安里26号通成达大厦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Journal Journal of National Museum of China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考古学专业资料性、学术性刊物。刊登关于中国古代史、近代史、古代中外关系及我国民族学、考古学、博物馆学、文物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和资料,介绍文物鉴定方法以及馆藏品等。读者对象为文博、考古单位的研究人员及高校相关专业师生。有英文目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河南灵宝金城大道三座汉墓发掘简报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门峡市仰韶文化研究中心
    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9年4月至9月,为配合河南省灵宝市金城大道东线延伸工程建设,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三门峡市仰韶文化研究中心对工程占地范围内的古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墓葬70余座.墓葬排列有序,规模宏大.其中3座汉代墓葬M5、M50、M51出土遗物较为丰富,M50出土"郭定家"印章,印文应为墓主姓名,M50、M51及周围墓葬排列整齐、墓向一致,推测应为郭氏家族的茔地.这批墓葬的发现,为研究豫西地区尤其是灵宝境内两汉时期的葬制、葬俗等提供了实物资料.

    灵宝金城大道汉墓

    河南洛阳孟津区两座东汉墓发掘简报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洛阳市考古研究院
    3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9年9月至10月,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原孟津县城东南发掘汉墓两座,墓葬时代为东汉中晚期.两座墓葬结构保存较好,出土遗物较为丰富,其中C10M1075出土伎乐俑近30件,是目前洛阳地区发现汉代伎乐俑最多的墓葬.

    孟津县东汉伎乐俑

    河南洛阳伊滨区宿家窑村西晋墓C11M265发掘简报

    洛阳市考古研究院
    5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1年4月,为配合洛阳市伊滨区基建项目建设,洛阳市考古研究院于宿家窑村西北清理出西晋时期墓葬1座(编号C11M265).该墓葬未被盗扰,保存情况较好.墓葬形制为斜坡土洞墓,见有侧室和后室,有7具人骨痕迹,出土器物55件,分区摆放在墓室内.其墓葬形制和随葬品与西晋中晚期中小型墓葬特征一致,为研究西晋时期丧葬文化及社会背景提供了丰富的文物资料.

    洛阳市伊滨区土洞墓西晋中晚期

    河南洛阳新唐街唐墓C7M6712发掘简报

    洛阳市考古研究院
    6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洛阳市新唐街C7M6712墓属于盛唐时期,未被盗扰.墓葬形制保存完整,随葬品种类也较齐全,表明墓主人生前拥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属于较富裕的平民或庶族地主.墓葬的发掘为研究盛唐时期中小型墓葬的形制、丧葬习俗、随葬品组合,以及器物的造型特点等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

    唐墓三彩陶俑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征订启事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编辑部
    79页

    河南登封嵩岳寺唐代大照、乘如二碑残石考证

    季爱民
    8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照与乘如是唐代北宗禅高僧.他们的石刻资料以不同的形式存世,需要澄清不同资料间的关系.比较登封嵩岳寺地宫出土的石刻残片与传世《大照碑》摹刻本的内容与书法,可知残石为《大照碑》的一部分,摹刻本的内容有遗漏.检验前人缀合《乘如碑》现存残石与石刻文献的成果,并结合拓本加以校勘,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碑文资料.旧拓本《乘如墓志》的内容与《乘如碑》相互验证或补充,为研究乘如生平的重要史料.

    唐代大照禅师乘如禅师嵩岳寺北宗禅

    大唐忠臣与伪燕《卢涚墓志》的书写

    李建华
    93-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洛阳万安山近年出土多方卢浼家族墓志.关于卢浼之死,卢涚与其子女墓志的记载截然不同:前者云病亡,后者则云为安史叛军所害.结合多方家族墓志记载卢涚卒后获唐朝廷赠官工部郎中一事,当以后者为是.安史之乱前期,河北沦陷区死节于唐朝廷的县尉卢浼以伪燕官吏身份返回现籍洛阳下葬,伪燕政权拉拢高门士族之心甚为明显,志文对伪燕政权若即若离,显示出卢氏家族在动乱背景下的微妙心态.这也导致卢涚的壮举在其卒后相当长时期内未获唐朝廷认可,其获得赠官迟至代宗末至德宗前期方才实现.卢涚卒后半个世纪,卢士巩兄妹墓志详述家父忠烈,此举与二墓志撰者张文规有密切关系,撰者之心态与其父张弘靖为幽州节度使时对安禄山掘墓毁棺的举动相契合.

    卢涚墓志卢士巩墓志伪燕官吏大唐忠臣赠官

    毛泽东与中国抗美援朝的战略决策

    孙贝贝
    103-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把战争威胁强加到中国人民头上.毛泽东站在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原则立场上,高瞻远瞩,坚决反对侵略,并基于中朝唇齿关系对参战与避战反复权衡及综合分析,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这一决策是正确、正义、正当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经过近三年的斗争终于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维护了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历史和实践证明,抗美援朝的战略决策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战略决策中的光辉典范.

    毛泽东抗美援朝战略决策反侵略国家安全

    王宠惠的废约思想及其实践

    孙阳
    118-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国时期,受主客观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王宠惠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废约思想.王宠惠认为,对于旧约要予以承认和遵守,对国际公法要严格遵循.由于不平等条约存在诸多弊害,并严重损害了中国的权益,他提出要通过多种有效途径进行废除.为了实现废约目标,王宠惠积极参加国民外交运动,与西方列强交涉领事裁判权,促成中英新约顺利签订,在废除不平等条约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与西方列强的交涉中,王宠惠采取了较为强硬的态度,迫使西方列强做出一定程度的让步,使中国收回了部分权益.但由于受诸多历史因素的限制,他的废约思想及实践也存在对帝国主义列强妥协和抱有幻想等不足之处.

    王宠惠废约思想实践活动不平等条约国际法

    地方官绅与汉冶萍公司1500万日元借款风潮

    李超王择辰
    129-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民国初年的实业借款背景之下,汉冶萍公司与日本签订了1500万日元大借款,鄂省官绅为维护地方利权,与有利益关联的其他省份共同掀起了反对风潮,并积极筹划挽救之策与善后办法.汉冶萍公司则坚决抵制地方官绅的反对行为,坚持公司为商办性质,借款当商借商还,采取多种应对措施力促借款案生效.地方官绅的反对借款实质上体现了民初时局中地方势力对实业利权的争夺与维护.而在此次风潮中,报刊舆论充当了扩大事件影响的催化剂.

    地方官绅汉冶萍公司日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