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美容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美容医学
西安交通大学第四军医大学
中国美容医学

西安交通大学第四军医大学

朱宏亮

半月刊

1008-6455

zgmryx@163.com;yishi010@163.com

029-82218513;010-60700772(北京办公室)

710043

西安市新科路1号东兴科技大厦12层(西安市188号信箱)

中国美容医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esthetic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美容医学》是西安交通大学和第四军医大学联合主办的国家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92年6月,原名为《中国医学美学美容杂志》,以后根据学术发展需要和有关专家进行反复论证,于1998年第1期更名为《中国美容医学》,同年11月获得正式刊号:ISSN 1008-6455,CN 61-1347/R, 由国家卫生部主管,双月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此后由于原主办单位西安医科大学合并入西安交通大学,主管单位则由国家卫生部改为国家教育部。《中国美容医学》第四届编委会于2002年7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近100名,大多数是美容医学界享有盛誉的学术权威和著名学者。大会确定了“聚学术精华,塑期刊精品”的办刊思路,会后对期刊从封面设计到版式装帧都做了较大幅度的改动,对栏目设置也做了更为合理的调整,使得期刊更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为期刊的定型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美容医学》在国内外众多美容医学专家的关心支持与热情帮助下,历经四届编委的共同努力,期刊学术质量明显提高并受到广泛好评,2002年被国家科技部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国内外6家大型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2003年荣获全国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4年先后被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列为收录期刊,迈出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中国美容医学》始终坚持为读者和作者服务的原则,坚持规范化出版和科学、严谨、高效、快捷的工作态度,坚持“团结、求知、创新、争优”的企业文化精神,旨在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容医学学科服务,促进科研,面向临床,加强各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反映该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传播与交流国际国内美容医学的新业务、新技术、理论研究与经验总结,指导和帮助读者提高专业修养和技术水平,增进学科的发展建设。开设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学科动态、整形美容外科、眼耳鼻美容、口腔颌面美容、齿科美容、皮肤与激光美容、中医药美容、综述、讲座、前沿追踪和国外美容医学信息等。读者对象为美容医学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专业美容师、以及从事美容医学的研究、教学、管理人员。《中国美容医学》作为美容医学专业的全学科性期刊,涉及到医学领域的多个学科及综合性边缘学科,内容新颖,信息广泛,具有刊发周期短、理例兼容、图文并茂、实用性强等特点。美容中医药和皮肤激光美容栏目的设立使其更加具有中国特色并完善了学科发展需求。长期以来,为促进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发展与繁荣中国的美容医学事业,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筋膜折叠减张缝合技术在环乳晕法乳房固定术中的应用

    刘依帆郑紫迎刘志发陈鹏飞...
    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讨论一种浅筋膜折叠减张缝合技术在环乳晕法乳房固定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笔者科室诊治的26例中度乳房下垂就医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术中切口缝合关闭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传统组(n=13)和改良组(n=13).传统组就医者采用传统交锁荷包缝合法,改良组就医者采用浅筋膜折叠减张技术联合交锁荷包缝合法.统计比较两组术后即刻切口满意度、瘢痕情况[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及术后12个月与术后即刻乳晕直径差值.结果:术后即刻,就医者对改良组切口的满意度高于传统组(P<0.05);术后12个月,改良组VSS评分低于传统组(P<0.05),改良组乳晕增大程度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本研究提出的浅筋膜折叠减张缝合技术在环乳晕法乳房固定术中应用,可获得更加平整、美观的切口对合的同时,能一定程度上减轻术后瘢痕及乳晕扩大的程度,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乳房下垂环乳晕切口乳房固定术减张缝合荷包缝合法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肩部失平衡的美学评估特征及其评价标准探析

    唐烨蒋林蒋成明王惟达...
    97-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肩部失平衡的美学评估特征,并分析其评价标准.方法:纳入2020年2月-2023年4月笔者医院收治的48例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收集所有患者的术前背部照片,同期选取50名观察者对这些背部照片的肩部失平衡情况作出接受或者不接受评价;一名独立研究员将AIS患者背部照片划分为颈部、肩部以及腋窝3个区域,并测量出9个可能影响躯干肩部失平衡的美学变量;绘制ROC曲线分析上述数据的显著性.结果:50名观察者对48张背部照片的评价中,一致性≥80%的有31例(64.58%),其中19例(61.29%)评价为肩部失平衡,12例(38.71%)评价为肩部平衡.19例肩部失平衡组患者的ROC曲线分析显示:颈底角、斜方肌角度差、肩水平角、腋窝皱襞角、肩胛角及手臂宽度比值均P<0.05,截断值分别为7.35°、8.43°、4.68°、7.63°、7.01°及0.43.12例肩部平衡组患者ROC曲线分析显示:腋窝皱襞角、肩胛角及手臂宽度比值均P<0.05,截断值分别为3.98°、3.81°及0.39.结论:AIS患者背侧照片的颈部、肩部及腋窝3个区域中颈底角、斜方肌角度差、肩水平角、腋窝皱襞角、肩胛角及手臂宽度比值6个变量可作为评估AIS患者肩部失平衡的美学特征变量,腋窝皱襞角、肩胛角及手臂宽度比值3个变量可作为评估AIS患者肩部平衡的美学特征变量,并且每个区域都有一个特定的截断值来界限美学上的接受与不接受.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肩部失平衡美学评估特征评价标准

    内窥镜下超声刀与电刀辅助假体隆乳术的临床疗效对比

    杨瑞国仝晓
    101-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对比内窥镜下超声刀与电刀辅助假体隆乳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8月-2023年2月预在笔者医院进行内窥镜辅助假体隆乳术的女性就医者3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电刀分离腔隙,研究组采用超声刀分离腔隙.手术相关指标、临床疗效、炎症因子水平及就医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全程手术用时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2天24h单侧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天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d,两组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均高于术前(P<0.05),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4周,研究组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7.33%,高于对照组的85.33%(P<0.05),研究组就医者满意度为97.33%,高于对照组的92.00%(P<0.05).结论:与电刀分离相较,采用超声刀分离更利于提升内窥镜辅助假体隆乳术的临床疗效,缩短全程手术用时、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引流量,降低疼痛程度、炎症反应,且就医者满意度高.

    超声刀电刀分离内窥镜假体隆乳术临床疗效满意度

    改良倒"V"形切口在腮腺肿瘤切除治疗中的应用及美学效果观察

    刘星星董晨高蒙邱建华...
    105-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改良倒"V"形防皱切口腮腺肿瘤切除术的临床及美学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9年10月笔者医院收治的60例腮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S"切口进行腮腺肿瘤切除,观察组采用改良倒"V"形防皱切口进行腮腺肿瘤切除.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当日引流量、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后美学效果[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患者瘢痕评价量表(Patient scar appraise scale,PSAS)、观察者瘢痕评价量表(Observer scar assessment scale,OSAS)]、生活质量(华盛顿医科大学生存质量量表)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VSS、PSAS、O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外貌、表情评分低于术前,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疼痛、活动能力、娱乐、肩部功能、工作、咀嚼、语言清晰度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倒"V"形防皱切口能明显改善腮腺肿瘤切除患者术后美学效果,且有较高的安全性,临床价值较高.

    改良倒"V"形切口"S"形切口腮腺肿瘤切除美学效果

    手术联合耻骨上区域吸脂术矫治隐匿性阴茎疗效观察

    林樾燕辛葛华强徐晔...
    109-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手术矫正联合耻骨上区域脂肪抽吸治疗隐匿性阴茎的临床效果,探讨优化手术效果、减少手术创伤、促进术后恢复及预防并发症的对策.方法:患者分别采用隐匿性阴茎矫正术联合耻骨上区域脂肪抽吸或仅采用耻骨上区域脂肪抽吸的方法延长阴茎,对比阴茎术前、术中、术后常态下长度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124例患者,耻骨上区域吸脂量75~140 ml,平均吸脂量(104.12±15.70)ml,阴茎常态下术前长度为(3.21±1.25)cm,术中完成吸脂后为(4.52±1.39)cm,矫正手术后为(5.78±0.91)cm,阴茎长度术中较术前增加(1.31±0.22)cm,术后较术前增加(2.62±0.71)cm.主要并发症为包皮水肿、皮瓣尖端坏死等.其中包皮水肿15例均在30d左右消退,切口愈合不良11例,换药后在2~4周愈合,术后复发6例,吸脂区域血清肿3例经局部抽液加压包扎后1周痊愈.结论:隐匿性阴茎患者在常规术式矫正的同时,联合采用耻骨上脂肪抽吸术治疗效果确切,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

    隐匿性阴茎脂肪抽吸阴茎延长肥胖微创

    IKAP模式在外伤后皮肤大面积缺损皮瓣修复患者中的应用

    许国婷徐静薛艺苏倩...
    112-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信息-知识-信念-行为(Information-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IKAP)护理模式对创伤后皮肤大面积缺损患者术后创面愈合、自我效能、健康行为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3年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91例皮肤大面积缺损皮瓣修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IKAP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IKAP组采用IKAP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相关指标、自我效能[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perceived self-efficacy scale,GSES)]、健康行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profile-Ⅱ,HPLP-Ⅱ)]、社会心理反应[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皮瓣成活率、皮肤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KAP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IKAP组GSES和HPLP-Ⅱ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IKAP组SCL-90中抑郁、焦虑、恐怖、敌对、偏执、躯体化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期间,IKAP组感染、血肿、压疮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创伤后皮肤大面积缺损患者术后护理,IKAP模式干预可以有效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患者自我效能和健康行为,改善心理健康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

    创伤皮肤缺损皮瓣信息-知识-信念-行为社会心理反应

    基于行动研究法的健康管理联合VSD对深度烧伤患者心理状态及创面修复效果的影响

    蔡淼侯丽名
    116-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基于行动研究法的健康管理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对深度烧伤患者心理状态及创面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6月笔者科室收治的98例深度烧伤患者,经随机单双号法分为常规组(单号,n=49)和行动法组(双号,n=49),两组均实施VSD技术治疗,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行动法组采用基于行动研究法的健康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疾病认知水平、负性情绪[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elf-perceived burden scale,SPBS)]、伤残接受度[伤残接受度量表(Acceptance of disability scale,AODS)]、生活质量[中文版精简烧伤健康量表(Burn specific health scale-brief,BSHS-B)]、创面美观度[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行动法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情况评分、AODS、BSHS-B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SPBS、VS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VSD治疗的深度烧伤患者采用基于行动研究法的健康管理,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和伤残接受度,调节其负性情绪,利于创面外观恢复及生活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推荐.

    深度烧伤行动研究法健康管理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创面修复美学效果

    基于美学需求的综合干预模式对创伤性骨折患者创面愈合和心理状态的影响

    刘明月王禹苏王惠
    120-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患者美学需求的综合干预模式对创伤性骨折患者创面愈合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84例创伤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模式,观察组给予基于患者美学需求的综合干预模式.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创面愈合情况、创面美观满意度、生存质量、创伤后成长水平.结果:术后5、7 d时,观察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缓解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创面美观总满意率、生存质量评分、创伤后成长水平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创伤性骨折患者实施基于患者美学需求的综合干预模式,可有效促进创面愈合,减轻疼痛程度,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创伤后成长水平和创面美观满意度,对患者康复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创伤性骨折创面愈合美学需求美观满意度心理状态

    槐杞黄颗粒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特应性皮炎的效果及对皮损恢复情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王洋洋陈宏朴冰
    125-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槐杞黄颗粒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的效果及治疗后对患者的皮损恢复情况、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5月笔者医院收治的80例A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槐杞黄颗粒联合他克莫司软膏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他克莫司软膏联合氯雷他定片治疗特应性皮炎,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评分、疗效[特应性皮炎评分(Scoring atopic dermatitis index,SCORAD)]、皮损恢复情况[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cze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EASI)]、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主次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SCORAD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EAS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槐杞黄颗粒联合他克莫司软膏能治疗AD疗效显著,不仅能显著改善皮肤干燥、瘙痒等症状,还有利于提高患者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槐杞黄颗粒他克莫司软膏特应性皮炎免疫功能四弯风

    《中国美容医学》来稿要求

    1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