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美容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美容医学
西安交通大学第四军医大学
中国美容医学

西安交通大学第四军医大学

朱宏亮

半月刊

1008-6455

zgmryx@163.com;yishi010@163.com

029-82218513;010-60700772(北京办公室)

710043

西安市新科路1号东兴科技大厦12层(西安市188号信箱)

中国美容医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esthetic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美容医学》是西安交通大学和第四军医大学联合主办的国家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92年6月,原名为《中国医学美学美容杂志》,以后根据学术发展需要和有关专家进行反复论证,于1998年第1期更名为《中国美容医学》,同年11月获得正式刊号:ISSN 1008-6455,CN 61-1347/R, 由国家卫生部主管,双月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此后由于原主办单位西安医科大学合并入西安交通大学,主管单位则由国家卫生部改为国家教育部。《中国美容医学》第四届编委会于2002年7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近100名,大多数是美容医学界享有盛誉的学术权威和著名学者。大会确定了“聚学术精华,塑期刊精品”的办刊思路,会后对期刊从封面设计到版式装帧都做了较大幅度的改动,对栏目设置也做了更为合理的调整,使得期刊更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为期刊的定型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美容医学》在国内外众多美容医学专家的关心支持与热情帮助下,历经四届编委的共同努力,期刊学术质量明显提高并受到广泛好评,2002年被国家科技部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国内外6家大型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2003年荣获全国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4年先后被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列为收录期刊,迈出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中国美容医学》始终坚持为读者和作者服务的原则,坚持规范化出版和科学、严谨、高效、快捷的工作态度,坚持“团结、求知、创新、争优”的企业文化精神,旨在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容医学学科服务,促进科研,面向临床,加强各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反映该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传播与交流国际国内美容医学的新业务、新技术、理论研究与经验总结,指导和帮助读者提高专业修养和技术水平,增进学科的发展建设。开设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学科动态、整形美容外科、眼耳鼻美容、口腔颌面美容、齿科美容、皮肤与激光美容、中医药美容、综述、讲座、前沿追踪和国外美容医学信息等。读者对象为美容医学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专业美容师、以及从事美容医学的研究、教学、管理人员。《中国美容医学》作为美容医学专业的全学科性期刊,涉及到医学领域的多个学科及综合性边缘学科,内容新颖,信息广泛,具有刊发周期短、理例兼容、图文并茂、实用性强等特点。美容中医药和皮肤激光美容栏目的设立使其更加具有中国特色并完善了学科发展需求。长期以来,为促进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发展与繁荣中国的美容医学事业,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段渠教授基于营卫的面部炎症性皮肤病"皮肤复旧"思路

    郑慧靓何鑫波邹瑾郭彩霞...
    130-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营卫理论出发,分析营卫对皮肤表观美学的影响,探讨营卫与皮肤在未病-已病-愈后的关系.段渠教授认为面部炎症性疾病与炎症后色素沉着核心病机均为营卫不和,创新性提出"皮肤复旧"观点:治疗面部炎症性皮肤病的要点在于改善内环境和皮损局部微环境,消除诱发因素,固本善后,促使皮肤结构和功能均修复至原本的自然健康状态.本文结合段渠教授临床经验,总结出治疗面部炎症性皮肤病的抓手是调和营卫,路径是"皮肤复旧",终点是恢复皮肤稳态.临床上主要根据面部炎症性皮肤病皮损表现辨证论治,通过调营卫达到消除皮损,稳定皮肤状态,避免复发,最终恢复皮肤自然美的目的.

    营卫复旧面部炎症性皮肤病名医经验

    火针联合消痤方治疗面部中重度痤疮的疗效研究

    黄丽丽王瑞张忠晶肖鹏...
    134-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火针联合消痤方治疗面部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医院于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面部中重度痤疮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使用维A酸乳膏联合中药消痤方治疗,观察组采用火针联合中药消痤方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30 d.治疗30d后,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身体意象量表(Body image scale,BIS)、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中医证候积分、临床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BIS评分及DLQI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2.50%(33/40)高于对照组60.00%(24/40)(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0%vs.12.50%)(P>0.05).结论:火针联合消痤方治疗面部中重度痤疮,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皮肤质量,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疗效较高,且安全性较好.

    痤疮火针消痤方身体意象量表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中医证候积分疗效

    研磨和抛光对二硅酸锂玻璃陶瓷动态磨损行为影响的研究

    王雪松张少锋金磊
    138-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模拟口腔环境下研磨和抛光对二硅酸锂玻璃陶瓷动态磨损行为的影响,为口腔临床操作提供参考.方法:制备直径3 mm、长8mm的二硅酸锂玻璃陶瓷上试件和直径20 mm、厚4mm的二硅酸锂玻璃陶瓷下试件各16个,将上、下试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打磨至600目作为研磨组,另一组打磨至2 000目作为抛光组,每组8个样本,在摩擦磨损试验机将上、下试件组成一对摩擦副,在人工唾液、室温环境、20 N载荷、转速100 r/min、回转半径2.5 mm、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下进行50万次循环磨损实验.在整个磨损周期中选取10个循环节点,用三维形貌仪测量每个节点圆盘试件的磨损高度损失量并绘制相应磨损曲线,再利用扫描电镜观察相应磨损阶段对应的磨损面微观形貌.结果:整个磨损过程中,各节点测量值显示研磨组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的磨损量均大于抛光组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的磨损量(P<0.05);两组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的磨损曲线均呈现"跑合期"和"稳定磨损期"两个磨损阶段,研磨组的"跑合期"较抛光组的"跑合期"长,进入"稳定磨损期"的时间比抛光组迟.两组试件的微观形貌也呈现出与磨损曲线对应的两阶段规律.结论:在模拟口腔环境下,研磨组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的磨损量显著高于抛光组,提示临床应重视戴牙时修复体的充分抛光以降低磨损、延长修复体使用寿命.

    表面处理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磨损微观形貌抛光

    CGF联合Bio-Oss材料在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种植修复中的应用

    刘云王瑞春关振群
    142-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CGF)联合Bio-Oss材料在改良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种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8年5月-2021年12月口腔门诊采用改良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后同期接受种植治疗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患者术中植入Bio-Oss骨填充材料;联合组:49例,患者术中植入CGF联合Bio-Oss的骨填充材料,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新形成的骨密度,种植体植入前后患者牙周健康指标及种植体的稳定性差异.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牙槽骨密度HU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联合组的牙槽骨密度HU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联合组龈沟液出血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联合组的牙周探诊深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联合组的牙周探诊深度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联合组植入体的植入扭矩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联合组的种植体稳定系数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后行同期种植修复治疗中,植入CGF联合Bio-Oss的骨填充材料对于促进早期牙槽骨成骨能力形成及提高种植体植入稳定性较单纯Bio-Oss填充材料更有优势.

    浓缩生长因子Bio-Oss材料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种植

    自主式口腔种植机器人在前牙美学区单牙种植术中的应用

    谢玲玲王爱玲罗婧雯张宇航...
    146-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析自主式口腔种植机器人与传统自由手在美学区单牙种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2年10月笔者医院行美学区单颗牙种植手术的4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自由手种植方式,试验组采用自主式口腔种植机器人辅助下完成种植.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长、种植体角度偏差、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长(14.61±2.43)min、种植体角度偏差(0.73±0.44)°,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满意度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22%(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种植成功率比较,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自由手种植相比,自主式口腔种植机器人辅助美学区种植更加符合"3A2B"种植原则,可以提高种植体植入精度,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获得更佳美学效果,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口腔种植机器人自由手种植满意度精度并发症

    牙髓血运重建术治疗年轻恒牙外伤继发性牙髓坏死疗效观察

    王晓颖王变红王艳华
    150-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牙髓血运重建术与根管治疗术治疗年轻恒牙外伤后继发性牙髓坏死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7月诊断为年轻恒牙外伤后继发性牙髓坏死的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3例)实施牙髓血运重建术(Regenerative endodontic procedures,REPs),对照组(53例)实施传统根管治疗术.并在治疗24个月后随访治疗效果,根据临床症状和X线片进行评价,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6.23%)显著高于对照组(75.4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牙冠根比、牙根管壁厚度均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治疗后牙冠根比、牙根管壁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患者的咬合力也显著增强,咬合时间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咬合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REPs治疗年轻恒牙外伤后继发性牙髓坏死的疗效显著优于常规根管治疗,且增强了牙根的坚固和稳定程度,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牙髓坏死牙髓血运重建术根管治疗美学效果

    附着体-杆卡联合在颌骨缺损种植覆盖义齿修复中的应用

    董瑞黄小艳付崇建柳玉晓...
    154-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附着体-杆卡联合应用在颌骨缺损种植覆盖义齿修复中的疗效.方法:回顾笔者医院2018年10月-2021年9月应用附着体联合杆卡固位式种植覆盖义齿修复颌骨缺损伴牙列缺失26例患者资料,其中应用Locator附着体者12例,球帽附着体者14例,种植系统均为Straumann BL.对所有患者治疗完成后随访1年,使用义齿满意度视觉模拟评分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并结合临床检查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估,应用SPSS 22.0软件统计分析数据.结果:两种种植覆盖义齿在同一时间点义齿美观度、语音功能、咀嚼功能、固位功能、舒适性方面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个月,两组义齿语音功能、咀嚼功能和舒适性方面评分低于其他三个时间点(P<0.05);在美观度和固位方面,两组义齿前后各个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检查见固位杆和义齿固位良好,未见种植体周围炎、固位杆松动、义齿破损及折断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附着体-杆卡联合应用在颌骨缺损种植覆盖义齿修复中疗效满意,能够满足患者的需要.

    附着体杆卡颌骨缺损牙列缺失种植覆盖义齿

    无牙颌患者数字化全口义齿的修复效果及对咀嚼功能和稳定性的影响

    于波梁文浩
    157-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无牙颌患者数字化全口义齿的修复效果以及对咀嚼功能和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将笔者医院2019年4月-2021年9月收治的60例无牙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全口义齿组和数字化全口义齿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采取对应的治疗方式,分别在修复后3、6、12个月测定患者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Craniomandibular index,CMI)、咀嚼功能、牙槽骨骨吸收量、咬合力以及咬肌表面肌电图(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并进行满意度评分.结果:修复后3、6、12个月,两组患者CMI均较修复前降低,且数字化全口义齿组低于传统全口义齿组(P<0.05).两组患者咀嚼效率和咬合力均较修复前升高,且数字化全口义齿组高于传统全口义齿组(P<0.05).数字化全口义齿组前牙区和后牙区下牙槽骨吸收量均低于传统全口义齿组,患者满意度评分均高于传统全口义齿组(P<0.05).与修复前比较,两组患者修复后12个月紧咬棉棒5s和牙尖交错位最大自主紧咬的sEMG值均增大,且数字化全口义齿组高于传统全口义齿组(P<0.05),而修复后下颌姿势位的sEMG值较修复前减小,且数字化全口义齿组小于传统全口义齿组(P<0.05).结论:数字化全口义齿对无牙颌患者具有更好的修复效果,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咀嚼效率和咬合力,减少牙槽骨吸收,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强佩戴稳定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无牙颌数字化全口义齿咀嚼功能稳定性

    阻生智齿手术患者同期美观治疗倾向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唐富蓉
    162-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阻生智齿手术患者同期美观治疗倾向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方法:纳入2022年1月-2023年2月于笔者医院拟行阻生智齿手术治疗的32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时采用牙科审美社会心理影响量表(Psychosocial impact of dental aesthetics questionnaire,PIDAQ)评估患者同期美观治疗倾向;同时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及临床资料,分析阻生智齿手术患者同期美观治疗倾向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323例患者中,165例(51.08%)患者PIDAQ评分为0~23分,平均得分为(16.35±4.07)分,为低倾向组;158例(48.92%)患者PIDAQ评分为24~92分,平均得分为(68.24±10.26)分,为高倾向组.两组患者年龄、家庭经济状况、同期美观治疗预估费用、疼痛及牙齿健康因素(Dental health component,DHC)、美观因素(Aesthetic component,AC)、牙(牙合)美观程度自我评价(Self-perceivedaesthetic component,SAC)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体重指数、居住地、受教育程度、职业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经济状况<5 000(元/月)(OR=1.875)、AC评分高(OR=3.560)、SAC评分高(OR=3.171)是阻生智齿手术患者同期美观治疗倾向的危险因素,同期美观治疗预估费用低(OR=0.196)是阻生智齿手术患者同期美观治疗倾向保护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同期美观治疗预估费用、AC评分及SAC评分的截值点分别为1.03、5.00、5.00.结论:阻生智齿手术患者低同期美观治疗倾向的患者占比51.08%,高同期美观治疗倾向的患者占比48.92%;其中家庭经济状况、同期美观治疗预估费用及牙颌美观度是阻生智齿手术患者同期美观治疗倾向的影响因素.

    阻生智齿手术正畸治疗美观治疗倾向影响因素

    WaveOneGold和ProTaperNext在预备C形根管成形能力和清理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邱延菊万哲杜军郑伟娟...
    167-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WaveOneGold和ProTaperNext在预备弯曲根管成形能力和清理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6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收治的接受根管治疗术的180例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WG组(90例,接受WaveOneGold根管预备)与PN组(90例,接受ProTaperNext根管预备);比较两组根管预备时间、成形能力、疼痛情况、清理能力以及根管充填质量.结果:PN组预备时间显著大于WG组(P<0.05);PN组患者根尖部以及根管中部未预备面积明显小于WG组(P<0.05);PN组在距根尖1.5 mm、5.5 mm处根管偏移值明显小于WG组(P<0.05);PN组在距根尖1.5 mm、4.5 mm处中心定位力优于WG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7d内约诊间疼痛发生情况、预备后根管壁碎屑评分、根管壁玷污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管充填1年后,两组根管填充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oTaperNext在预备弯曲根管时相较于WaveOneGold在疼痛情况、清理能力以及充填质量方面无明显差异,WaveOneGold预备时间更短,但ProTaperNext预备具有更好的成形能力.

    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新型机用镍钛器械预备弯曲根管成形能力疼痛清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