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民族博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民族博览
中国民族博览

半月刊

1007-4198

zgmzbl@163.com

010-83204156

中国民族博览/Journal Panorama of Chinese Nationalities
查看更多>>《中国民族博览》(半月刊)杂志创办于1992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管,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主办的国家一级大型文化类期刊,每月出版二期。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7-4198,国内统一刊号:CN10-1220/G0,邮发代号:82-39。本刊倡导大文化和大民族的办刊理念,注重思想性、艺术性、前瞻性为一体,荟萃学术思想,追踪学术前沿,理论联系实际,全方位展示我国民族文化艺术成就、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本刊涵盖民族艺术、民族教育、民族民俗、民族文博、民族语言、民族人口、民族文学、文化产业等领域的理论文章及文图作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传统视觉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郑敏
    184-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财富,其中的视觉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运用中国传统视觉元素,可以为设计作品注入浓郁的文化气息和艺术魅力,同时也可以提高设计作品的艺术品位和观赏性.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中国传统视觉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方法,希望能够为平面设计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内容.

    现代平面设计传统设计元素设计方法

    贵州施洞花丝工艺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杨丽娟
    187-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索贵州施洞花丝工艺在现代语境下的有效传承与推广,本文将从贵州施洞传统花丝的工艺技法出发,整理分析其现状、形制与工艺特点.尝试将现代构成语言介入花丝首饰设计创作中,以满足现当代人对花丝首饰设计的审美需求,探索如何提升花丝首饰的创新性、商业性与实用性,尽可能的挖掘传统花丝的再造可能性,实现对花丝工艺的传承与创新.

    花丝首饰创新

    民间美术元素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融入探讨

    龚学青
    190-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探讨了民间美术元素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融入.民间美术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传承.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艺术设计师开始将民间美术元素融入到其作品中,以求创新和表现独特的艺术风格.本文首先回顾了民间美术的发展历程和其独特的审美特点,随后探讨了现代艺术设计中融入民间美术元素的方式与方法,包括图案、色彩、构图等方面的运用.接着,通过实例分析,阐述了民间美术元素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效果与艺术价值.最后,讨论了融合中存在的挑战和限制,并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民间美术元素现代艺术设计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创新

    中国传统装饰元素在漆画教学创作中的应用研究

    梁芳
    193-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深邃的内涵为漆艺教育工作提供了许多宝贵资源,而传统装饰元素可以反映民族精神的凝结.现有多数课题研究是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应用在设计方面,而应用到漆的教学研究较少,用到漆画创作教学中的更是屈指可数.本项目研究从漆画创作教学实践出发,深度找寻中国传统装饰元素和漆画创作的契合点,在文化融合发展的基础上,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独特的创作视点,创作设计出可以反映新时代青年审美需求的漆画作品.课题研究不仅可以传承中国优秀的非遗文化,将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继续发扬光大,还可以为漆画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引领新的方向,助力于传统工艺发展的新思路.

    传统装饰装饰元素漆画创作

    教学能力大赛视角下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以"插画设计"课程为例

    夏莉
    196-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推动课程的改革创新,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已成为职业院校教师在新时代下教学改革的灯塔和指引[1],本文以参赛作品《党史故事绘本设计与制造——插画设计》为例,从整体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成效、教学特色创新与示范、教学反思与诊改4个方面介绍教学设计.

    教学能力插画设计教学设计

    陈师曾美术教育思想的形成及其影响

    康晓红
    199-201页
    查看更多>>摘要:陈师曾作为我国近代杰出的美术教育家,在新旧文化激烈冲突的环境下,坚持捍卫和发展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并积极投身到美术教育事业中,用自己独特的美术教育思想和文化观念,为国家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画坛人才.他的美术教育思想适用于我国的教育教学,对当时及当代的美术教育发展都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陈师曾中国传统艺术美术教育实践

    黄河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化教学的系统设计研究——以"粘土手创"工艺美术课程为例

    张洪振
    202-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河—中华文明的母亲河,黄河流域的优秀传统文化历史久远,内容丰富,在教学中把黄河优秀传统文化和高校育人相结合,在"粘土手创"这一美育课程中进行教学实践意义深远.在教学中师生对于我们的优秀传统工艺美术进行学习研究,不仅实现了认知传统、以美育人的教学目标,同时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也得到了传承和创新.

    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课程建设

    贵州织金苗族蜡染融入小学美术课外课程的教学研究

    殷文悦彭验雅
    205-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旨在通过探索贵州织金苗族蜡染的发展概述以及审美意趣,将其融入到小学美术课程中去,从而激发学生对本土文化的热爱以及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非遗文化.贵州织金苗族蜡染具有悠远的历史渊源,在经历了长达几千年的岁月长河中,苗族蜡染技术不断地沉淀与变化,发展到今天却依然保留着原生态的蜡染技术,织金苗族的蜡染其图案纹饰除了遵循事物本来的形象之外还加入了自己的想象,并将其进行变形转换.本文首先从织金苗族蜡染的历史发展进行概括,并探索织金苗族蜡染的美术教育的意义,再结合小学美术的相关课程将其融入进去.

    织金苗族蜡染小学美术教学融合

    浅析传统没骨花鸟画中运水的自由发展

    罗皓星
    208-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没骨花鸟画中的"水性"是一种文人"自由精神"的表达.其进步性在于用不羁来对抗中规中矩的主流审美,用"逸、野、趣"对抗皇权统治下的娇柔做作的"复古风",这是文人用洁身自好独善其身来宣示其自由精神的追求.所以文人画虽然产生于宋代,却兴盛于明清是有其内在逻辑的,没骨花鸟作为文人画的重要代表形式也充分反映了这个逻辑性.本文列举了从宋元至明清时期,没骨花鸟画运水技法的发展过程,罗列了其中文人画家"野逸"精神的产生与进化,对当代文人更好地继承与发展中国没骨花鸟画有一定意义.

    没骨画文人精神运水自由野逸

    幼儿园艺术教育中融入本土文化资源的实践探讨——以铜仁幼专附属幼儿园为例

    任筱菲
    211-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幼儿园艺术教育是指通过美术、音乐、舞蹈等形式,培养幼儿的艺术能力、艺术素养和审美情感的教育活动.目前诸多幼儿园艺术教学比较局限,未能开展形式多样的艺术活动,使幼儿感受自然之美、文化之美、艺术之美,不利于促进幼儿核心素养的发展.对此,下文将着重分析和探讨幼儿园艺术教育中如何融入本土文化资源,并提出相关建议,使其充分发挥育人作用,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幼儿园艺术教育本土文化融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