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民族博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民族博览
中国民族博览

半月刊

1007-4198

zgmzbl@163.com

010-83204156

中国民族博览/Journal Panorama of Chinese Nationalities
查看更多>>《中国民族博览》(半月刊)杂志创办于1992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管,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主办的国家一级大型文化类期刊,每月出版二期。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7-4198,国内统一刊号:CN10-1220/G0,邮发代号:82-39。本刊倡导大文化和大民族的办刊理念,注重思想性、艺术性、前瞻性为一体,荟萃学术思想,追踪学术前沿,理论联系实际,全方位展示我国民族文化艺术成就、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本刊涵盖民族艺术、民族教育、民族民俗、民族文博、民族语言、民族人口、民族文学、文化产业等领域的理论文章及文图作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合作演奏融入中小学音乐课堂的意义与教学应用

    徐睿涵
    157-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课程标准对3—9年级的学生提出了独奏与合作演奏的教学任务,随着教育界对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艺术核心素养更加重视,乐器的合作演奏作为一个整合型的新概念融入音乐教育教学中,极大地扩大了课堂乐器使用的范围和教学形式,不仅提高学生的集体参与度,降低了乐器演奏的技术门槛,还可以有效填补学生的音乐理论的空缺,是充分发展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的好方式.本文将阐述合作演奏的具体内涵,分析合作演奏应用于音乐课堂的意义以及具体的教学应用.

    合作演奏中小学音乐音乐课堂

    淄博五音戏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融合的实践研究

    段滢
    160-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课程标准当中明确指出需要学生了解本地区本民族有代表性的音乐文化,通过以此为依据将淄博五音戏引入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当中,并促使淄博五音戏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进行有机融合,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淄博五音戏的历史发展,语言特色,地域特色,能够很好了解淄博五音戏的文化特点以及所具有的音乐价值,以此来夯实学生的音乐情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并使学生能够树立家乡音乐文化自信,能够以自身为载体促进家乡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因此,需要教师对此予以高度重视,积极探究淄博五音戏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策略,以促进淄博五音戏的有效融合来推动小学音乐教学的深化改革发展.

    淄博五音戏小学音乐课堂融合策略人音版

    地方民歌融入高中音乐鉴赏课特色化建设研究

    俞振发
    163-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中音乐鉴赏课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拓宽文化视野,也是深化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媒介.将地方民歌融入高中音乐鉴赏课进行特色化建设,能更好的传承地域独特的音乐文化,实现文化的活态推广与创新发展.通过开设民歌专题模块课程,创新课堂教学环节;挖掘民歌文化内涵,丰富课程内容;整合校内外资源,构建立体化教学实践体系来建设当地高中特色化的高中音乐鉴赏课程,让学生全方位地领略到地方音乐的独特魅力和多样性,实现学生情感共鸣、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乳源瑶族民歌客家民歌文化高中音乐鉴赏课特色化建设

    幼儿古筝学习与教学问题研究

    李昕彦
    166-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幼儿学习古筝人数的不断增加,幼儿古筝的学习以及教学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这不仅影响了幼儿学习古筝的兴趣,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传统艺术教育产生了不利因素.基于此,本文从幼儿学习过程、心理问题方面进行分析,重点研究幼儿古筝学习以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能对幼儿古筝学习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幼儿古筝学习心理教学问题路径

    非遗舞蹈的现代演绎:如何在美育中实现创新——以《瑞安藤牌舞》为例

    李子周会茜
    169-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美育浸润教学活动,各大高校展开一系列各有特色的方式进行浸润.美育浸润较多的是美术、音乐、舞蹈等艺术,将非遗舞蹈融入美育,将一些优秀的文化基因渲染学生内心.教育部于2023年12月20日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进一步加强学校美育工作,强化学校美育的育人功能.美育工作的核心以浸润学生心灵为主,从教学的各个方面各个角度融入美的教育,以提升艺术审美、滋润心灵、开阔视野、激发创造力,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未来接班人人.并在文件着重突出在目标与任务要全方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审美品质、艺术品质、创新思维等核心素养,丰富学生的精神文明,从而要求提升教师的审美意识和审美品质,打造积极、文明、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

    美育非遗舞蹈瑞安藤牌舞创新

    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作及辅导方法

    李静
    172-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层群众文化舞蹈是基层民众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提升民众的身心健康,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为此,文章将从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作及辅导角度进行探讨,希望能促进基层群众文化舞蹈更好地发展.

    群众舞蹈基层群众文化创作及辅导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创新实践研究

    杨宏杰
    175-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时代的来临,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也迎来了新一轮的机遇.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融入群众文化活动中有利于增强群众文化认同感、展现民族民间舞蹈艺术魅力及满足群众的娱乐需要.但在民族民间舞蹈融入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出现了民族民间舞蹈基础设施建设匮乏、民族民间舞蹈缺乏创新、商业化冲击、缺乏宣传力度等诸多问题.在此基础上,需要通过融入现代化元素、建设相关基础设施、结合地域特色文化创新舞蹈、借助文旅融合拓展舞蹈发展路径、利用互联网加大宣传力度、鼓励群众参与表演创作等措施实现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创新发展,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民族民间舞蹈群众文化活动创新实践

    中越京族舞蹈在广西高校舞蹈教育中的传承

    刘建伟李栗洁
    178-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旨在探究中越京族舞蹈在广西高校舞蹈教育中的传承情况.中越京族舞蹈是中国和越南京族文化中重要的民族艺术形式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然而,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一文化遗产正面临着逐渐失传的危机.本文通过对广西高校舞蹈教育中的中越京族舞蹈传承情况进行调研和讨论,旨在提出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为中越京族舞蹈的保护和发展做出努力.

    中越京族舞蹈广西高校舞蹈教育传承文化遗产保护发展

    高校粤剧人才培养与舞蹈教学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

    杨曦
    181-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粤剧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演特色深受人民的喜爱.为有效传承与发展粤剧艺术,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专业化的粤剧人才,本文对高校粤剧人才培养与舞蹈教学融合发展的现实意义、理论基础进行分析,通过加强粤剧和舞蹈教学复合型教师队伍建设、丰富粤剧与舞蹈融合发展的组织形式、搭建粤剧与舞蹈艺术实践平台,推动高校粤剧人才培养与舞蹈教学的融合发展,丰富跨学科理论与实践研究,为粤剧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和舞蹈学科的丰富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方向.

    粤剧人才培养舞蹈融合

    中国水彩中的诗性思维——以叙事化视野下的当代工业题材水彩绘画为例

    王艾安
    184-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自"物非自性""和合而生"衍生出的诗性思维体现出了天人异质同构的和谐审美构架,奠定了中国诗歌、文学和绘画中的美学基础.本文基于诗性思维在中国水彩绘画中的表达,从经典中国水彩绘画题材——工业题材水彩着手,重新思考中国水彩的价值取向,由此获得对中国水彩更本质的认知.

    诗性思维工业题材中国水彩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