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南方果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南方果树
中国南方果树

陈善春

双月刊

1007-1431

nfgs@cric.cn;wsl@cric.cn

023-68349196,68349197

400712

重庆市北碚区歇马镇研究所

中国南方果树/Journal South China Fruit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理论与提高并重,侧重普及的办刊宗旨。我国南方和西部惟一的全国性技术类果树期刊,直接从生产、科研、教学人员的自由来稿中,择优编发那些根据实践得到的第一手资料撰写的高新技术、应用技术原始文献。注重技术的创新性、先进性、实用性以及对生产的指导性和报道的时效性。报道树种囊括南方栽培的所有果树,对落叶果树,突出在南方温暖湿润气候条件下与北方不同的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特点及适宜发展的品种。是果业从业人员的理想帮手。该刊是发行量和广告发布量最大的果业期刊之一,订户遍布29个省(区、市);广告客户多而稳定,多次被授予重庆市广告行业精神文明先进单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抗香蕉枯萎病菌菌株F2-14的鉴定及其抑菌机制初探

    尹明会张天祥刘毅杰臧小平...
    6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香蕉枯萎病已严重威胁全球香蕉产业发展,生物防治是防控香蕉枯萎病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筛选香蕉土壤中的拮抗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 tropical race 4,Foc TR4)活性细菌,得到1株具有高拮抗活性的菌株F2-14.采用生理生化特性、形态特征和基因组ANI值分析鉴定该菌株,并进行其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antiSMASH预测其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与CAZy等数据库进行比对分析;并进行其抑菌物质粗提及其抑菌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菌株F2-14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其基因组中具有产生几丁质酶、葡聚糖酶、蛋白酶等的基因,还含有编码杆菌溶素、儿茶酚型嗜铁素、丰原素、表面活性肽等7种抗菌活性的基因簇.菌株F2-14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能够平板抑制辣椒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acutatum等15种病原真菌菌丝生长,且能通过产生次级代谢物致使Foc TR4病菌的细胞壁破裂和细胞膜受损,从而抑制Foe TR4病菌生长.说明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F2-14在植物病害防控方面有着较好的应用潜力.

    香蕉枯萎病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velezensis生物防治抑菌机制基因簇次级代谢产物

    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杧果细菌性角斑病病原菌及其定殖规律

    於浩然吴婧波詹儒林柳凤...
    7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杧果细菌性角斑病病菌在杧果不同器官组织中的定殖规律.利用电击转化法将质粒pBBR1MCS2-Tac-EGFP导入野油菜黄单胞菌杧果致病变种(Xanthomonas citri pv.mangif-eraeindicae)菌株Xcm003中,通过转化子生长表型和外源基因的PCR鉴定,成功获得带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转化子Xcm003-EGFP,采用室内刺伤和盆栽苗灌根接种试验,结合组织学观察法,追踪该病原菌在不同杧果器官组织中的定殖规律.结果表明,病原菌通过伤口侵入杧果果实果皮外层细胞层,随着侵染时间推移,向内层果皮细胞层垂直扩散并定殖,后期病原菌在伤口处大量聚集,出现隆起开裂状病斑.在杧果叶片中,病原菌从伤口侵入叶片上表皮细胞层,随后迁移到叶肉细胞间隙,侵染后期,病原菌在气孔和伤口定殖,造成气孔和伤口堵塞,导致接种点出现黑褐色水浸病斑.盆栽苗灌根后发现,该病原菌可在土壤中定殖,入侵杧果根部,但并不扩散至其他杧果组织,不会为害整株幼苗.说明杧果细菌性角斑病病菌可在不同杧果组织中定殖,但仅表现为局部侵染特性.

    杧果细菌性角斑病野油菜黄单胞菌杧果致病变种Xanthomonascitripv.mangif-eraeindicaeGFP标记质粒定殖

    番石榴花芽分化形态结构及内源激素动态变化研究

    黄婉莉张朝坤张冬敏郑诚乐...
    80-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揭示番石榴花芽分化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规律,以"红香1号"番石榴为试材,应用石蜡切片技术对花芽进行解剖观察,采用HPLC-MS/MS法测定花芽分化过程中其内源激素含量.结果表明,根据番石榴花器官发育特征将其花芽分化形态建成过程划分为始分化期、花萼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分化期、雌蕊原基分化期和雌蕊雄蕊成熟期6个时期.随着花芽分化进程,花芽吲哚乙酸和赤霉素含量变化规律相似,呈逐渐下降趋势;脱落酸和玉米素核苷含量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花瓣原基分化期两者含量均达到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时期.花芽分化过程中,脱落酸/赤霉素、脱落酸/吲哚乙酸、玉米素核苷/赤霉素和玉米素核苷/吲哚乙酸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花芽形态始分化期最低,在花瓣原基分化期最高,显著高于其他时期.推测低水平的花芽吲哚乙酸和赤霉素含量有利于番石榴花芽分化,高水平脱落酸和玉米素核苷含量有利于花芽分化,脱落酸/赤霉素、脱落酸/吲哚乙酸、玉米素核苷/赤霉素和玉米素核苷/吲哚乙酸升高与花芽分化诱导有关,促使番石榴向生殖生长转变.

    番石榴花芽分化解剖结构脱落酸赤霉素吲哚乙酸

    儋州本地黄皮核型分析及同源多倍体诱导

    程志号李孟玲孙长君郭素霞...
    88-94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南省儋州市本地黄皮是著名的热带水果,但存在核大、可食率低、品质不一等问题,为选育无(少)核黄皮新品种,开展儋州本地黄皮核型分析和多倍体诱导试验,对供试黄皮露白种子分别采用0.25%、0.5%、1%秋水仙素和浸泡24、36、48 h 2个因素3个水平共9个处理诱导多倍体,取幼苗根尖进行染色体计数,剥取叶片下表面观测气孔大小和密度,取幼嫩叶片采用流氏细胞仪鉴定倍性,筛选较优的秋水仙素和时间处理后,添加0.05%、0.10%、0.20%二甲基亚砜(DM-SO)和5、10、15 mg/L萘乙酸(NAA)优化多倍体诱导方式.结果表明,儋州本地黄皮体细胞染色体数量2n=18,核型公式是2n=2x=18=12m+6sm,相对长度组成是2n=1s+4M1+4M2,2B型,核型不对称性高,进化程度高.0.50%秋水仙碱浸泡36 h处理的下胚轴膨大率最高,为35.53%,多倍体和同源四倍体诱导率最高,分别为4.82%和2.07%,表型变异株中多倍体和同源四倍体占比分别为13.62%和5.83%,为多倍体诱导较优处理.该处理优化以0.10%DMSO+10 mg/L NAA处理最优,多倍体和同源四倍体诱导率最高,分别为18.18%和8.74%,除了 0.20%DMSO+10 mg/L NAA外,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1).

    黄皮核型分析同源多倍体诱导秋水仙素

    基于叶片解剖结构的矮秆蕉抗旱性评价

    孙明震刘涛邓祥平魏军亚...
    95-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评价矮秆蕉种质资源抗旱性,对18份矮秆蕉种质资源叶片做横切面石蜡切片,测定叶片厚度、上角质层厚度等10个叶片解剖结构特征指标,通过聚类分析和相关性系数排序,筛选抗旱性评价的典型指标,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供试种质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供试矮秆蕉种质叶片的解剖结构特征指标存在显著差异,筛选出栅海比、叶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作为抗旱性评价的典型指标.18份矮秆蕉种质抗旱性从高到低依次为13号>16号>17号>10号>9号>2号>4号>3号>14号>11号>18号>8号>12号>15号>5号>7号>6号>1号,以13号矮秆蕉种质的抗旱性最强.

    矮秆蕉抗旱性叶片结构栅海比海绵组织厚度

    "真希"生物硒肥对罗汉果硒含量及产量、品质、抗病性的影响

    张英俊田青兰黄伟华刘洁云...
    101-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择桂林罗汉果主产区永福县、临桂区、龙胜县的17个罗汉果种植基地作为试验点,以青皮罗汉果为试验品种,研究了在不同生育时期叶面喷施"真希"生物纳米硒肥的3种方案对罗汉果硒含量、皂苷Ⅴ含量、果品等级、单株产量、主要病害发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真希"生物硒肥富硒效果显著,方案1(在苗期和开花前2个时期喷施"真希"生物硒肥)、方案2(在苗期、开花前和初花幼果期3个时期喷施"真希"生物硒肥)、方案3(在苗期、开花前、初花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4个时期喷施"真希"生物硒肥)罗汉果干果硒含量分别较对照高147.30%、295.44%和380.90%,其中方案2和方案3罗汉果的平均硒含量分别为174.27 μg/kg和182.55 μg/kg(以干质量计),均达到富硒标准.叶面喷施"真希"生物硒肥后,罗汉果特果加大果占比可提高0.68%~16.95%,单株产量可提高1.72%~9.59%.方案1可显著提高罗汉果皂苷Ⅴ含量,方案1和方案2对病毒病、芽枯病发生率无明显改善.

    罗汉果生物硒肥硒含量皂苷Ⅴ产量

    不同授粉树对"脆蜜"滇刺枣着果和果实品质的影响初探

    魏国香丁泽川陈洁明曾两顺...
    107-110,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不同滇刺枣品种辅助授粉对"脆蜜"滇刺枣着果的影响,观测4年生以上"脆蜜""越南野枣""高朗一号"开花习性和自然授粉结果情况,设置"脆蜜"母树相同位置短截枝条上分别嫁接"越南野枣"和"高朗一号"接穗1枝辅助授粉处理,以"脆蜜"自花授粉为对照,观测3个处理的"脆蜜"的果实纵横径变化和着果情况,并测定单果质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果实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嫁接"高朗一号"接穗处理的着果率>嫁接"越南野枣"接穗处理>对照("脆蜜"自花授粉),且两两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花后不同时间,3个处理的果实纵横径快速增长,变化趋势基本类似.3个处理对果实品质产生一定影响,果形指数、单果质量、可食率、果实蛋白质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指标间差异不大.采后0~28 d时,3个处理室温(19 ℃左右)贮藏的果实烂果率呈增长趋势;采后28 d时烂果率均达到100%.其中,嫁接"高朗一号"接穗处理的果实烂果率发展速度较慢,采后21 d时其烂果率极显著低于其他两个处理.说明试验条件下,"脆蜜"滇刺枣以嫁接"高朗一号"接穗辅助授粉处理的效果较好.

    "脆蜜"滇刺枣台湾青枣高朗一号越南野枣授粉着果率

    白沙枇杷栽培的九项提质增效技术

    李学斌王林云项秋陈正满...
    11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白沙枇杷是浙江省台州市的主栽枇杷品种,以其质优味美、生产效益好成为当地枇杷产业发展的主导品种,但该品种抗逆性差,栽培管理要求精细,易遭受灾害性天气影响而造成严重减产减收.根据多年试验示范和生产实践,本文总结提出稀植垄栽、设施栽培、矮化修剪、土施和树冠结合施用肥料、大中微量元素配合施肥、看穗疏果、专用大袋套果、病虫害综合防治、多种灾害性天气并防等9项提质增效技术,对白沙枇杷优质丰产栽培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

    台州白沙枇杷提质增效稀植垄栽看穗疏果

    "早佳"杨梅在重庆地区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杨丽谭平武峥韦洁敏...
    115-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早佳"杨梅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从浙江省兰溪市"荸荠种"杨梅园中利用芽变选育出的早熟新品种,2014年起,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引种至重庆,开展引种观察和区域试验.结果表明,"早佳"杨梅在重庆地区树势中庸,成熟果实紫黑色,平均单果质量11.8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2%,可滴定酸含量0.98%,可食率93.22%,在重庆低海拔区域5月下旬成熟,较"荸荠种"杨梅成熟期提早约7 d."早佳"表现出早熟,抗病,耐高温,果实酸甜适中等特性,适合在重庆适宜地区种植.

    杨梅"早佳""荸荠种"重庆引种早熟

    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葡萄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李晟之闫凤丹李俊张宗勤...
    119-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减少葡萄园化肥的施用量,改良土壤和提高果实品质,以5年生户太八号葡萄为试验材料,研究1 t/667 m2、3 t/667 m2、5 t/667 m2和7 t/667 m2有机肥替代50 kg/667 m2硫酸钾复合肥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树体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与单施化肥相比可以提高土壤透气性,降低土壤pH值,改善土壤微环境.与单独施用100 kg/667 m2硫酸钾复合肥相比,用5 t/667 m2有机肥替代50 kg/667 m2硫酸钾复合肥的处理效果最好,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与对照相比,分别显著提高了 30.98%、16.79%、43.04%和19.08%,枝条长度、粗度及叶绿素含量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11.46%、7.27%和6.45%,葡萄单穗质量、单粒质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分别提高了 19.19%、8.31%、17.90%、8.49%、8.26%,可滴定酸含量降低了 12.24%.综合分析认为5 t/667 m2有机肥替代50 kg/667 m2硫酸钾复合肥的处理效果较好,适宜在陕西地区推广应用.

    葡萄有机肥土壤改良果实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