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能源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能源
中国能源

张建民

月刊

1003-2355

zgny3816@sina.com;zhangjianm@263.net

010-63908433、63908477

100038

北京西城区木樨地北里甲11号国宏大厦B座1718室

中国能源/Journal Energy of ChinaCHSSCD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主办,创刊于1978年,系全国能源领域唯一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月刊。办刊宗旨:宣传我国能源领域各项方针、政策、法规;关注能源热点领域,反映最新研究成果;探讨能源企业改革及上市公司运作经验;传播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及能源市场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双碳"动态

    4页

    新能源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不断壮大新质生产力

    赵勇强
    5-6页

    电力消费全方位快速增长彰显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刘凡
    7-8页

    省域重点用能单位化石能源预算管理机制探索研究

    叶子菀郭芷茹吕泽焱马炜晨...
    9-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施化石能源消费预算管理,是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和优化能源资源要素配置的有效工具。虽然部分省份已积累用能预算管理相关经验,但化石能源消费预算管理与用能预算管理目的、意义、范畴、方法均存在差异,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基于化石能源消费现状,分析化石能源消费预算管理实施的必要性和关键因素,提出化石能源消费预算的思路、范围,研究省域化石能源预算核定方法和管理流程,为构建化石能源消费预算管理制度体系和政策体系提供参考。

    化石能源消费预算管理重点用能单位碳排放双控节能管理

    数字化转型赋能新能源车企ESG绩效研究——以某新能源车企为例

    李昆赵雨婷刘亦奇
    20-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数据要素整合内外部资源与技术,是近年来企业管理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面临的难题。新能源车企在进行数字化转型时,如何更好地利用数据资源与数字技术,引导企业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以有效地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高企业ESG绩效是新能源车企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目标。鉴于此,本文从企业数字科技的视角出发,基于数字化演进的阶段性特征,采用单案例研究对国内某新能源车企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履行以及公司治理方面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新能源车企从传统制造到智能化生产的转型,实际上是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利用数据要素使得ESG绩效提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能源车企需要明确自身定位,充分实现数据要素赋能的智能化生产、商业模式重塑以及组织架构重组的变革,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ESG数字化转型新能源车企绿色转型

    我国绿色合成燃料发展可行性分析

    雍瑞生刘龙杰宁晨君郑家乐...
    29-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碳中和"目标,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找下一代能源技术。绿色合成燃料作为现有能源体系的有效补充和减碳降碳的新方法,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该合成燃料主要通过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然后与二氧化碳和氮气反应生成甲醇、乙醇、汽油与氨等液体燃料。本文介绍了绿色合成燃料的定义与内涵,探讨了绿色合成燃料发展现状及技术进展,分析了我国发展绿色合成燃料的优势和挑战。为推动我国绿色合成燃料产业发展,提出了包括加强顶层设计、加快科学布局、积极推进关键技术研发等实施建议,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支撑。

    绿色合成燃料绿氨绿色甲醇绿氢

    光伏发电装备减碳技术的边际减排成本模型研究

    张诗悦
    39-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光伏发电装备是能源技术的重要载体,成为落实"双碳"战略、实现能源强国建设目标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本文通过结合国家政策导向探索光伏发电装备的减碳技术路径,围绕光伏电池、组件和智能化发展等减碳技术加以分析。并进一步采用边际减排成本原理,分别构建基于碳足迹核算和碳市场交易机制的光伏发电装备技术经济性评价模型。最后,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助力我国光伏发电装备高质量发展。

    光伏发电装备减碳技术边际减排成本模型碳足迹碳市场

    基于物元可拓模型的天然气开发项目后评价研究

    郭卓函张黎程晓雯陈加旭...
    49-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天然气开发项目后评价方法,进一步提升项目投资管理能力。运用层次分析法,结合天然气开发项目后评价特点与基本要求,从前期准备、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三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物元可拓后评价模型。以Y项目为例,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物元可拓模型在天然气开发项目后评价中具有操作性强、计算简便、结果精准等优势,可为后续天然气开发项目后评价工作提供参考。

    天然气开发项目后评价物元可拓模型评价指标体系指标关联度

    新型电力系统下车网互动的减碳价值及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李文龙刘盛福刘从浩何青松...
    59-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电动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及电网低碳转型步伐的加快,推动电动汽车与电网双向灵活互动,对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和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首先概述了现阶段车网互动的三种主流技术现状及国内外应用现状;其次从加快新能源消纳、提升发电机组运行效率、降低电网建设规模三方面着手,研究了车网互动的减碳价值;最后从环境效益、经济价值、可靠性、社会认可度四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为车网互动对电力系统的综合效益水平进行了阶段划分,以期在新型能源体系中发挥更大的参考价值。

    新型电力系统车网互动减碳储能综合效益

    基于演化博弈分析的可持续航空燃油与碳市场协同减排研究

    田利军刘鑫
    70-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航空业作为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领域,其减排行动对于实现全球气候目标至关重要。可持续航空燃油(SAF)作为一种具有显著减排潜力的替代能源,其推广与应用成为航空业减排的关键。然而,SAF的广泛应用需要政府和航空公司的共同努力与协作。本文旨在通过博弈论的视角,构建政府与航空公司的双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SAF与碳市场协同减排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碳市场机制能够使航空公司通过加注SAF在实现减排的同时在碳市场中获益,进而激励SAF的规模化应用;降低SAF的采购价格以及对航空公司加注SAF提供政策激励措施,同样可以促进SAF的应用,实现减排目标。基于此,本文建议政府在初期通过设置较低的减排目标和提供研发支持,促进SAF技术的成熟和市场接受度。随着市场的发展,逐步提高碳配额要求和碳价,以激励航空公司增加SAF的使用比例,实现长期减排目标。本文的研究在推动SAF和碳市场协同减排中的决策中,为政府部门和航空公司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有助于促进航空业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航空燃油碳市场协同减排机理分析演化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