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业展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业展望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农业展望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许世卫

月刊

1673-3908

nyzw@caas.net.cn;nyzwcaas@sina.com

010-82109913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农业展望/Journal Agricultural Outlook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第一本以农业经济、农业贸易、农产品供需分析、预测和展望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农业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设有“经济分析”、“产品预测”、“国际农业”、“数据信息”四大栏目。重点报道对农业经济与贸易的展望,对主要农产品的分品种分析与预测,及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农业经济数据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农业展望》征稿启事

    2页

    欧盟功能农业政策、产业布局及对中国的启示

    黄朝聂迎利王晶静吾际舟...
    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欧盟的功能农业起步较早,围绕功能农业,欧盟在政策规划、法律法规、标准体系、认证监督、产业发展等方面均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与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欧盟相关的政策规划多见于农业发展、乡村发展等领域的战略规划;在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和认证监督部分,主要来自食品健康监管、食品营养管理领域,对于促进欧盟功能农业的规范化发展有重要的指导价值;产业布局方面涉及作为基础的功能肥料产业、基于消费者提升健康水平应运而生的功能食品产业、强化特定营养成分的富硒和富锌产品产业、产业扩大后为提高生产效率而产生的功能农业机械产业等。本研究基于官网、权威报告和报道以及文献资源等资料,系统梳理和分析欧盟功能农业的政策和产业布局,并提出对中国功能农业发展的启示。

    欧盟功能农业政策产业布局启示

    东南亚国家功能农业现状及对中国的启示

    杨娇张珈源张帆何微...
    9-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居民经济条件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物的要求已不局限于裹腹,以提高膳食的营养性和健康性为目标的功能农业随之孕育而生,并迅速成为全球农业发展的新趋势。东南亚国家凭借其优越的自然条件,成为全球重要的稻米和热带经济作物的产区,发展功能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深入探究东南亚地区功能农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本研究选取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老挝和新加坡六国为样本,详细梳理和分析其在功能农业领域的政策法规和产业现状,对比分析这些国家的政策法规和产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果,以期为中国功能农业相关的政策法规制定和产业升级提供重要参考。

    功能农业东南亚政策规划法律法规产业发展

    美国功能农业政策、产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彭爽吴俣王玉芹林巧...
    1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在美国,功能农业及相关产品尚未存在宏观的法定定义,主要以包括膳食补充剂、营养强化产品、农业生物工程产品等多种类型存在。本研究基于政府法规、权威报道以及相关学术研究资料,梳理分析美国目前对于功能农业的战略规划布局、监管标准体系以及产业发展状况,总结美国功能农业的发展经验及不足,并由此探讨美国功能农业政策和产业发展对于中国的启示及建议。本研究认为,中国一方面可以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加大对功能农业的政策扶植力度,强化功能农业相关的科研创新能力,深化产学互通融合,积极推动功能农业及其相关产业发展;另一方面,中国也应认识到目前美国功能农业由于缺少宏观管控而带来的风险,进一步建立并规范监管标准,健全功能性农产品的市场准入机制,从而使功能农业在中国良性健康发展。

    美国功能农业政策产业发展启示

    日本功能农业政策、产业布局及对中国的启示

    张毅孔令博杨玲珊辛竹琳...
    2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功能农业是通过生物营养强化技术或其他生物工程手段,生产出具有健康改善功能的农产品的农业模式,旨在生产富含特定功能性营养物质的农产品,以满足人们对健康和营养的需求。随着人们对营养和健康的重视程度日渐提升,以功能农业为代表的产业发展模式也在全球迅速扩展。日本的功能农业发展依靠消费者市场和农产品行业的竞争,已在政策规划、法律法规、标准体系、认证监管以及产业发展等多方面实施了一系列行动和措施。日本以国立农业科研机构牵头加速功能农业的高质量发展,设立食品安全检定机构保障功能农业的质量与安全。日本政府围绕健康膳食、农产品与食品营养、功能食品安全、食品营养添加剂等方面制定修订一系列法律法规,构建了完善的标准体系、认证监督体系。另外,日本功能农业在产业发展方面的布局,更多地是以发展农业多元化产业链为主要目的进行的,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还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多样化发展,提升了农业的整体价值,帮助农村地区实现经济结构转型与升级,从而开辟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新的增长点。日本在功能农业发展、科技应用、政策支持、环境保护等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对于中国农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日本功能农业政策法律法规标准认证监督产业发展

    推动现代农业新境界:中国功能农业发展概述

    王晓梅赵慧敏赵瑞雪赵彩霞...
    30-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功能农业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关键方向,对于提升农产品质量、满足健康消费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系统梳理了中国功能农业发展政策规划、法律法规、标准监管和产业布局。通过"十四五"规划和《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政府支持功能农业发展,强调优质粮食工程和乡村产业振兴。各省份如河北也提出了具体的功能农业发展目标。中国已建立包括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在内的功能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形成了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为主体的认证监管体系。目前,功能农业产业重点领域包括功能性种质资源、功能性肥料和饲料、营养丰富的农产品、农业物联网设备、食品 3D打印和人工合成设备等。中国正逐步推进功能农业产业链的整合,功能性农业产业未来将继续蓬勃发展。

    功能农业政策规划法律法规标准监管产业布局

    2024年中国农业经济形势分析与未来10年展望

    王禹王盛威许世卫富丽莎...
    37-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中国农业经济形势的准确分析是判断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农业发展趋势、农产品供求关系的重要基础。本研究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会商调研,重点分析国内外经济发展情况和人口变化情况、中国城镇化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价格、人民币汇率等宏观经济社会条件,详细分析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高标准农田建设、水资源、农业科技和农业政策等农业生产条件,并从生产、消费、贸易和价格 4 个方面对 2024 年及未来 10 年中国农产品供需形势进行分析和展望。宏观经济社会方面,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的经济持续复苏将助力"三农"高质量发展,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农业就业人口下降,但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且差距继续缩小,人民币汇率和居民消费价格将平稳运行。农业生产条件方面,未来中国还将严守耕地红线,保障耕地量质齐增,节水灌溉面积将进一步扩大,利用效率不断提升,科技助力农业生产效率效益不断提高,政策也将持续支撑加快农业强国建设。未来 10 年,生产方面,中国将进一步构建多元化的食物供给体系,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物质基础,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促进粮食生产体系的绿色转型,鼓励粮食减损和食物节约,全面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稳产保供;消费方面,中国将充分考虑中长期城乡居民食物消费需求变化趋势,践行大食物观理念,不断优化农产品消费结构,更加注重食物多样,平衡膳食;贸易方面,随着中国农产品提质增效,国际竞争力将不断增强,农产品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价格方面,中国农产品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将不断完善,通过收储、生产布局、上市节奏等调节,农产品产销对接能力将大幅提升,国内大宗农产品市场价格整体可控。

    农业经济中国宏观经济农业生产形势农产品供需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乡村共同富裕的逻辑关联、实践过程及发展路径

    王玉洁宋玉兰
    4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促进乡村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与核心载体。本研究通过分析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内涵、特征及其与乡村共同富裕的内在关联,重点基于"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能村集体"的三维协同分析框架,深入探寻广州阳东区新型农村经济的发展机制。研究发现:政府高位统筹、市场有效配置、村集体整合资源能够为乡村共同富裕增添可持续的发展动能。因此,要通过加强党政引领,健全集体经济工作机制;强化人才支撑,激发集体经济内生发展动力;盘活优势资源,发挥村级现有资产的效能;发展绿色经济,创新集体经济发展的要素支撑;创新发展"飞地经济",实现"村村抱团"发展等有效路径持续推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最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共同富裕。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乡村共同富裕三维协同分析框架发展路径

    农业保险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基于2013-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

    桑科培焦娜
    5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保险作为一种风险管理工具,旨在减轻农民因自然灾害所遭受的损失,确保农民收入稳定增长。本研究结合农业保险保障赔付效益,在分析农业保险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机制基础上,利用 2013-2021 年全国 30 个省份(未包括港澳台及西藏)的省级面板数据,从农业保险保障密度、保障深度和赔付效益 3 个维度衡量农业保险发展水平指数,并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由于农业保险定价不科学与理赔不尽规范使得农业保险保障赔付效益不足,农业保险对农民收入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第二,异质性分析表明,以"胡焕庸线"为界的东南部地区,农业保险对农民收入显著为负,西北部地域该影响并不显著。最后,提出运用互联网技术科学定价、加强市场监管,规范理赔、促进区域间农业保险市场协调发展等的政策建议。

    农业保险农民收入赔付效益科学定价规范理赔

    农村人情消费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研究

    刘慧余家凤何小艳
    57-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情消费是中国乡村熟人社会维持社会联系的传统习俗,在社会互动过程中有重要地位。本研究从人情关系角度出发,梳理中国农村人情消费的特征表现,剖析农村人情消费可能会对劳动力转移造成的影响,再根据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微观数据采用OLS模型分析农村人情消费对劳动力转移造成的实际影响,并进一步考察非农创业在农村人情消费与劳动力转移之间的中介效应,最后从区域异质性方面讨论农村人情消费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差异。研究表明,农村人情消费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有抑制作用,说明农村人情消费的增加会降低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概率;非农创业在农村人情消费与劳动力转移之间存在完全中介效应;中部地区人情消费异化现象较明显。因此,要充分发挥基层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加大对农村教育资源的投资力度,倡导合理的人情交往方式。

    农村人情消费劳动力转移非农创业熟人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