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轻工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轻工教育
中国轻工教育

张建国

双月刊

1673-1352

fazhan@tust.edu.cn

022-60273315,60273316

300222

天津市河西区大沽南路1038号573信箱

中国轻工教育/Journal China Education of Light Industry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认真传达领导部门的有关工作部署和重要信息,组织开展轻工教育研究,力求全面反映轻工教育在改革与发展中取得的成果,鼓励并支持广大轻工教育工作者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为全面提高人才素质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一元守正与多元创新——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五年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研究综述

    徐亚豪赵琦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事业,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整个教育事业中的重要作用.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统筹推进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指明前进方向,对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殷切期望和要求.今年适逢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发表五周年,梳理学界相关研究成果,回顾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工作的发展成效,对于进一步贯彻讲话精神,努力培养有担当、有情怀、有本领的时代新人,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质量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讲话研究综述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交往质量的提升

    张夏蕊
    10-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交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升亲和力和针对性的重要方式之一,其质量高低对于思政课具有重要影响.从"质"和"量"两个角度看,当前高校思政课存在有量无质、有质无量、无质无量等三种现实问题.解决这些现实问题,提升思政课交往质量对于增强思政课针对性、亲和力、有效性具有现实意义.因此,作为交往主体的思政教师要发挥自身积极作用,不断增强交往意识,提升交往能力,营造交往情景,并激发学生的交往意愿.

    思想政治理论课交往交往质量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的变迁——以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五年来教材修订为重点

    刘芳
    1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负有传导主流意识形态这一重要任务的课程,其教材建设必须做好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教学转化.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的五年来,高校思政课教材先后历经2021年和2023年两次修订.系统考察高校思政课教材的这两次修订发现,思政课的话语在坚定信仰、解疑释惑、纵横比较及真情实感四个方面均有守正创新之处.这些重要变化确保了高校思政课既将主流意识形态传导好,又使思政课教学不断提升规范性、科学性、权威性,确保了高校学生既明白事实,更掌握道理.

    "3·18"重要讲话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教材修订理论话语

    国家安全视域下高校保密宣传教育的有效路径研究

    梁颖王莹
    25-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高校保密宣传教育的有效路径,以开展问卷调查为主,人物访谈、案例分析为辅,实证研究了高校宣教对象"一刀切"、宣教资源整合不力、宣教路径与师生期待不匹配等问题,探索形成了保密宣教进高校第一、二课堂的教育教学机制,塑造了"三位一体"立体化教育模式,总结形成了具有参考复制价值、可操作性高的高校实践对策.

    保密宣传教育国家安全高校

    学习强国报道天津科技大学实现产教融合为食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天津科技大学新闻网
    33页

    数字化转型助力乡村教育振兴:重要价值、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

    刘献龙梦晴
    3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的发展,数字化正在推动着教育的发展与变革,数字化转型也为乡村教育振兴带来了重要的时代机遇.以数字化转型助力乡村教育振兴是实现教育公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更是传承乡土文化、助力乡村教育全面振兴的必然选择.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仍面临乡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教师数字化应用能力不足、教育经费投入与实际需求错配等现实困境,推进数字化助力乡村教育振兴,需要完善乡村教育数字化基础设施、提高教师数字化应用能力、促进资源与经费供需精准匹配等.

    数字化转型乡村教育振兴现实困境优化路径

    数智时代高校图书馆思政教育研究

    刘玉华
    40-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想政治教育职能是高校图书馆教育职能的重要体现.数字化智能技术成为助推高校图书馆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对数智时代赋能高校图书馆思政教育的功能体现和价值意蕴进行了全面阐述.提出了搭建思政教育资源平台,迎合读者需求;强化馆员数智素养,提升服务效率;推动空间智慧技术,实现技术升级;创新服务内容,确保价值导向;扩展"数值化",优化用户体验五方面的高校图书馆思政教育发展策略,以期为数智时代高校图书馆进行思政教育提供思路.

    数智时代思政教育高校图书馆

    天津市高校外事干部队伍建设现状的SWOT分析与对策研究

    赵佩钦
    4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强高校外事干部队伍建设是高校持续推进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的关键环节.基于调查研究结果,形成统计数据,运用SWOT方法对天津市高校外事干部队伍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要高度重视加强新形势下高校外事干部队伍建设,要以更宽的视野推进高校外事干部队伍建设,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提升高校外事干部综合素质,建设一支"讲政治、懂教育、懂外事、能战斗"的高校外事干部队伍,不断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高校外事干部队伍建设现状研究

    新时代背景下核心胜任力导向的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探索

    王丽平盖婧卫
    54-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新时代背景,明确了培养"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创新型管理人才的目标,确立了"精神动力、行动能力、成长韧力"三维融合的人才培养新理念,提出管理类人才应具备精神素养力、专业执行力和创新持续力三大新核心胜任力,以此为导向,构建出"德育、专业、创新"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推动建立高校创新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借鉴与参考.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型管理人才核心胜任力高等教育

    大健康时代食品创新型人才混合式6E教学模式的深度实践

    杨晨胡海玥乔叶宁汪建明...
    6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国家大健康战略和新工科跨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食品专业学生现状以及对课程教改的诉求,通过重构教学内容、匹配教学方法、设计参与探究式问题链,形成"激发Excite—参与Engage—探究Explore—解释Explain—延伸Extend—评价Evaluate"的线上线下混合式6E教学模式,解决学生职业目标模糊、无法将专业知识与健康产业和未来职业相结合、课堂深度互动不足以及缺乏能力与素质的有效评价等问题.以"食品营养学"课程作为教学改革实施试点,课程中结合跨学科知识、食科前沿、健康产业和未来规划,创建SPOC大健康学习空间,建立多维量化评价反馈体系,通过教师深度教和学生深度学的6E教学模式,打造深度互动课堂.研究结果表明,混合式6E教学模式能够满足工科人才培养需求和学校实践培养要求,达成从低阶知识认知强化到高阶思维素养提升的目标,有效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科技报国的使命担当,为大健康时代新工科专业课程教育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混合式6E教学深度实践食品营养学大健康新工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