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刘福恒

月刊

1004-4124

010-88363163 68345891 88383907

100037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子区38号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人事管理刊物。旨在进行国内外人力资源的科研成果和工作经验交流,积极推动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科学的发展,为实现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人力资源管理学科发展的关键点

    欧晓理
    2-3页

    游戏化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作用机理研究

    王雁飞李楠郑立勋朱瑜...
    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化时代的持续发展使游戏化思维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游戏化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如何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机理值得进一步探讨.基于自我决定理论中认知和情感相结合的视角,本研究采用多阶段、多来源的追踪问卷调查方法收集数据,探讨了游戏化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的中介机制和边界条件.跨层次结构方程模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游戏化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正向影响员工的创新行为;(2)游戏化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通过工作繁荣促进员工的创新行为;(3)环境动态性调节了游戏化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通过工作繁荣对员工创新行为的间接效应.本研究在理论上有助于进一步揭示游戏化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机理,在实践上有助于提升企业游戏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施成效并促进员工的创新行为.

    游戏化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员工创新行为工作繁荣环境动态性

    数字人力资源管理:量表开发及其对工作绩效的影响

    胡冬梅陈倩
    2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企业逐步推行数字人力资源管理.但与此同时实践界和学术界面临着如何更深入地理解数字人力资源管理,及如何发挥其积极作用的挑战.文章首先通过文献梳理和深度访谈,严格遵循科学的量表开发程序,开发了 3个维度共10个题项的数字人力资源管理量表.其次,基于社会信息加工理论,构建了"数字人力资源管理—阻断性压力—工作绩效"的中介模型,运用层次回归分析方法对我国324个企业员工样本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数字人力资源管理对员工工作绩效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存在"数字人力资源管理—阻断性压力—工作绩效"的作用路径.文章为后续的数字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测量工具,同时为企业发展数字人力资源管理以应对数字化转型挑战提供了有益的实践启示.

    数字人力资源管理阻断性压力工作绩效社会信息加工理论量表开发

    个体-团队正念匹配对员工相对激情的影响

    王萍陈超颖王啸天
    34-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个体-团队匹配与社会比较理论,探究个体-团队正念匹配对员工相对二元工作激情的影响,以及相对员工信任的中介作用.本研究收集126个团队和864个员工样本数据,采用多项式回归与响应面分析,结果显示:(1)员工正念与团队正念匹配性能够促进相对和谐型激情和相对员工信任,但对相对强迫型激情无显著影响.(2)个体-团队正念匹配情境下,相较于"低员工正念-低团队正念","高-高"时的相对二元工作激情和相对员工信任均更高;不匹配的情境下,相较于"低-高","高-低"时的相对二元工作激情和相对员工信任均更高.(3)个体-团队正念匹配性通过相对员工信任对员工相对二元工作激情产生中介作用.(4)员工信任能在个体-团队正念匹配与员工相对二元工作激情之间发挥调节作用,具体而言,员工信任能够增强员工正念-团队正念匹配性对相对和谐型激情的积极效应,增强"高-高"对相对二元工作激情的积极效应,以及增强"高-低"对相对和谐型激情的积极效应,同时削弱"高-低"对相对强迫型激情的积极效应.

    个体-团队匹配正念匹配性相对二元工作激情信任相对员工信任

    企业社交媒体交流可见性对工作场所学习的影响机制

    梁亮潘保臻李仲秋张雪...
    5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化背景下企业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使得企业社交媒体交流可见性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学者围绕企业社交媒体交流可见性在工作场所的具体效用展开了实证研究,探讨了企业社交媒体交流可见性对员工建言行为、知识共享等主动行为结果的影响.然而,员工工作场所学习作为一种主动行为是否受企业社交媒体交流可见性影响尚不明确.本研究基于自我决定理论,引入和谐式工作激情和主动性人格变量,探讨企业社交媒体交流可见性与员工工作场所学习之间的关系,并利用来自中国北方一家服务业企业的287份有效问卷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企业社交媒体交流可见性对员工工作场所学习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和谐式工作激情在企业社交媒体交流可见性与员工工作场所学习之间起中介作用;主动性人格正向调节企业社交媒体交流可见性与和谐式工作激情之间的关系,并且正向调节了和谐式工作激情在企业社交媒体交流可见性与员工工作场所学习之间的中介作用.本研究丰富和拓展了企业社交媒体交流可见性在工作场所发挥的作用,也为管理者深入理解企业社交媒体给组织带来的影响提供了理论指导.

    企业社交媒体交流可见性和谐式工作激情主动性人格工作场所学习

    人工智能时代STEM大学生核心能力发展与教育对策:基于全国17个省区市32所高校抽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周丽萍孙晓哲岳昌君
    69-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是否拥有充足的STEM知识与技能人才,成为各国在未来经济、医疗、能源、科技等领域保持领先地位和强大竞争力的关键.我国政府高度重视STEM人才的培养,STEM教育已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重要高度,究竟我国的STEM人才培养效果如何,能否满足人工智能时代对STEM学生能力提出的新需求是迫在眉睫需要回应的问题.本文基于17个省区市32所高校的抽样调查数据,从高校投入的关键要素入手,实证分析哪些教育要素可以显著提升人工智能时代STEM学生的核心能力.研究发现:(1)STEM学生能力发展存在趋同和"中部凹陷"并存的现象,学术优势居中的普通本科院校学生的各类能力增值得分均最低的;(2)AI的就业替代并不遵循传统的劳动力市场竞争法则,预估STEM学生的替代风险要高于非STEM学生,"双一流"高校学生要高于高职高专等院校.(3)尽管越难被AI替代的能力被高等教育解释的比例越低,但高校依然是型塑学生核心能力的主阵地,其中课程教学是院校影响型塑学生综合能力最为核心的实践要素,尤其是跨学科课程,对适应AI时代需求的高阶核心能力发展具有非常突出的贡献.建议高校要锚准人才培养定位,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育人,引入倡导合作共赢和全程多元的学生评价制度,重构AI时代优秀人才的内涵.

    STEM人工智能大学生核心能力

    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与地区高质量发展:基于2003年至2020年地级市的面板数据

    应验杨浩东
    92-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力资源产业园是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集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蕴含着新质生产力,对促进地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政策文本与学术文献构建了包括行业规模、服务能力、数字化水平三维度的产业园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选取2003至2020年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空间双重差分模型和门槛回归模型研究发现:产业园建设显著提升了城市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的规模与占比,但其对地方第三产业产值的贡献有待进一步提升;产业园显著带动了城市科技人才规模与占比的提升,但对整体就业保障的辐射作用有待进一步增强;城市数字水平的提升有助于强化产业园建设存在的行业规模效应和服务能力效应,促进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人才高地打造.据此提出优化统筹规划与政策扶持、增强人才集聚与服务保障、深化管理创新与科技赋能等三方面政策建议.

    人力资源服务业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

    工作家庭增益理论的应用与展望:一项元分析研究

    邓文浩杨添安邓剑伟
    110-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Greenhaus和Powell(2006)所提出的工作-家庭增益概念及其开发的工作-家庭增益理论是现如今理解工作-家庭增益过程的基本理论框架.然而,自工作-家庭增益理论提出至今,尚未对该理论的内涵、命题在实证研究当中的实际应用与发展状况进行系统性地归纳与分析,导致该理论的实际解释力与适用范围仍然模糊,阻碍了从理论层面对工作-家庭增益的研究进行延伸与展望.本研究聚焦工作对家庭增益的视角,对截止2023年7月国内外50篇中英文文章当中的55项独立研究(总样本量为23643个)进行元分析建模研究.在工作-家庭增益理论的基础上,本研究细化并检验了 11种促进工作-家庭增益的诱导资源以及3种工作-家庭增益的角色结果,且工作-家庭增益在诱导资源与角色结果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此外,文化差异与性别差异分别在工作-家庭增益如何发挥角色效益以及资源如何促进工作-家庭增益的机制中发挥了不同程度的调节作用.以上结论有助于唤醒对工作-家庭增益理论的重视、对于进一步研究和管理工作-家庭增益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工作-家庭增益工作-家庭增益理论元分析文化差异性别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24年投稿指南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