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刘福恒

月刊

1004-4124

010-88363163 68345891 88383907

100037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子区38号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人事管理刊物。旨在进行国内外人力资源的科研成果和工作经验交流,积极推动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科学的发展,为实现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回归现象本身:推进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的案例研究

    李树文
    2-3页

    平台零工劳动者就业质量的前因组态研究: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

    苏晓艳胡屹
    6-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往对就业质量的研究,主要针对大学生与农民工群体,较少针对平台零工劳动者.本研究以237名平台零工劳动者三阶段调查数据为样本,基于平台生态系统理论与工作特征模型,从平台零工劳动者、平台企业、顾客及零工工作灵活性共四个维度七个因素,构建平台零工劳动者就业质量前因模型,并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探讨平台零工劳动者就业质量的前因组态路径.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工作灵活性是影响平台零工劳动者高就业质量的必要条件;第二,促进平台零工劳动者高就业质量的路径有4条,分别是零工-平台交互型、零工-顾客交互型、平台-顾客交互型及零工-平台-顾客三方交互型;第三,导致平台零工劳动者低就业质量的路径有3条,分别是资本兴趣缺失型、工作环境制约型、平台管控过度型.本文弥补了以往文献仅仅考虑单一变量影响的局限,系统提出平台零工劳动者高(或低)就业质量的多条前因组态因果路径,从而为提升平台零工劳动者的就业质量提供了新的思路.

    平台零工劳动者就业质量平台生态系统理论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

    职业自我效能对就业能力的影响:基于信号理论的视角

    蔡文静吴运虹杨付高筱培...
    2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拓展就业能力的前因研究,本文基于信号理论研究职业自我效能对就业能力的影响机制,探讨个人品牌资本的中介作用和坚毅力的调节作用.通过对679名国企员工进行多时点的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个人品牌资本中介了职业自我效能与就业能力之间的正相关关系;(2)坚毅力调节了职业自我效能对个人品牌资本的影响,同时调节了个人品牌资本在职业自我效能与就业能力之间的中介效应.本文丰富了信号理论在就业能力研究中的运用,并厘清了职业自我效能对就业能力的影响机制,同时为员工建立个人品牌资本、提高就业能力提供实践指导.

    职业自我效能就业能力个人品牌资本坚毅力信号理论

    工作场所中道德效能感的形成与作用:研究回顾与展望

    张慕凡姜福斌孙健敏王震...
    3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工作中,员工的道德举动不仅取决于其对道德问题是否注意和看重等动机因素,还取决于他们对自己处理道德问题能力的信念,这种信念被称为道德效能感(moral efficacy).道德效能感不仅直接影响个体的道德认知和行为,还会影响组织的道德决策和结果.尽管道德效能感对个体和组织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学术界对道德效能感的研究还较为零散,研究间缺乏一定程度的对话,这既不利于后续研究开展,也不利于商业伦理实践.为此,本文系统梳理了道德效能感的68项研究,旨在回答"道德效能感是什么","有何作用","受何影响"等一系列关键问题.总体而言,道德效能感是一般自我效能感在道德领域内的体现;领导、组织、人际和个体因素均会塑造员工的道德效能感;道德效能感会影响道德相关产出,也会带来道德领域外的影响.未来研究应思考道德效能感测量与内涵的匹配,识别并干预抑制道德效能感的负面情境因素,关注影响道德效能感的个体差异,探究个体与团队道德效能感的演化机制,以及关注道德效能感的变化与波动.

    道德效能感道德行为商业伦理道德潜能

    工作要求与资源对创意实施的影响:来自元分析的证据

    董念念史传超尹奎张锐...
    5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本研究旨在探讨工作资源(个人、领导与组织资源)、挑战性工作要求和阻碍性工作要求与创意实施的关系.通过文献检索、筛选和编码,对36篇文献的21775个独立样本进行元分析,结果发现:(1)个人资源、领导资源、组织资源与创意实施显著正相关,阻碍性工作要求与创意实施显著负相关,而挑战性工作要求与创意实施负相关但不显著;(2)工作资源对创意实施的影响显著大于阻碍性工作要求,而阻碍性工作要求对创意实施的影响显著大于挑战性工作要求;(3)国家地区调节领导资源与创意实施的关系,年龄调节个人资源和组织资源与创意实施的关系.上述研究结果对未来创意实施的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为组织管理者的创新管理实践提供一些思考和启发.

    创意实施个人资源组织资源工作要求-资源模型

    数字经济、农村人力资本与城乡收入差距

    江小辉牛嘉玮
    8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动力.本文选取2011-2021年全国28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作为样本,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等方法,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并进一步以人力资本作为调节变量,考察人力资本对数字经济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效应.研究发现:第一,数字经济的发展对农民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从而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第二,数字经济的发展为农村地区创造了更多高价值就业机会,间接促进了城乡就业趋同,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第三,数字经济的发展对城乡间资源配置具有显著的优化作用,确保了数字经济红利能更公平地分配到城乡居民,进一步缩小收入差距.第四,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对数字经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具有正向调节效应,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水平有利于数字经济促进包容性增长.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一是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数字经济均衡发展.二是制定差异化的数字经济发展策略,因地制宜.三是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四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要素自由流动.五是加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提高数字技能.

    数字经济农村人力资本城乡收入差距

    劳资协商对劳动者工资增长的影响差异分析:来自广东省制造业的证据

    张莉侯亚
    93-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资协商是一种可以兼顾企业承受能力的工资增长机制,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除了最低工资标准、劳动力市场机制的作用之外,劳资双方的平等协商更能在企业发展和劳动者权益之间取得平衡.本文基于广东省企业调查数据,比较分析了个体协商和集体协商对劳动者工资增长作用的差异性,结果发现:集体协商和个体协商对于劳动者工资增长都有作用,但是个体协商的作用优于集体协商.该结论在更换代理变量、消除可能存在的极端值以及内生性等一系列检验之后仍然稳健.工会对工资协商作用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在有工会的企业不管是个体协商还是工资集体协商对劳动者的工资增长的作用都有所加强.本文从总体上肯定了中国特色劳动关系体制对促进劳动者收入增长的积极作用.为了进一步促进劳动者收入合理增长,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本文认为应将强化个体协商能力与构建集体协商机制并重,既要提升劳动者本人的权利意识和议价能力,也要通过强化工会职能、提升集体协商在维护劳动者权益中的积极作用.

    工资协商工资增长工会共同富裕

    领导差错承认对员工认知评价的双刃剑效应:基于社会信息加工理论

    沈天辰陈洪安
    105-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组织中差错是不可避免的存在.在实现差错管理中,差错诊断具有基础地位.目前对差错诊断的研究主要分为外部监督和个体主动汇报两种方式,而个体差错汇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员工为主体的差错汇报.本研究以领导差错承认为切入点,结合社会信息加工理论,探究了领导差错承认对员工认知评价的影响.基于447份问卷分析发现,领导差错承认与员工对领导能力的评价存在负向影响,与员工对领导正直性的评价存在正向影响;员工对领导能力和正直性的评价在领导差错承认与员工对领导的信任之间起中介作用.领导成员交换关系调节领导差错承认与员工对领导能力评价的关系,使得上述关系在高质量领导成员交换关系下被削弱.此外,领导成员交换关系调节领导差错承认与员工对领导正直性评价的正向关系,使得上述关系在高质量领导成员交换关系下被加强.研究探讨了组织中领导差错承认的"双刃剑"作用.

    领导差错承认员工认知评价员工信任领导成员交换社会信息加工理论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24年投稿指南

    后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