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乳品工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乳品工业
中国乳品工业

刘鹏

月刊

1001-2230

rpgy@chinajournal.net.cn

0451-86662740、86661195

150028

哈尔滨市松北区科技创新城创新一路2727号

中国乳品工业/Journal China Dairy Indu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专业性科技期刊,报道国内外乳品工业科技成果,介绍新技术,新设备和新产品,开展学术技术交流。主要栏目有研究报告、专题综述、译文综述等。读者对象为乳品工业的有关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microRNA-148b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乳蛋白合成的影响

    王赛赛都成朱云菲贾聚晨...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奶牛乳腺上皮细胞(Dairy cow mammary epithelial cells,DCMECs)为研究模型,探讨microRNA-148b对DCMECs增殖和β-酪蛋白合成的影响.应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miR-148b转染DCMECs,qRT-PCR观测其表达量,采用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148b与转化生长因子B2(TGFB2)基因的靶向关系,分别应用EdU实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DCMECs的增殖以及β-酪蛋白含量.双荧光素酶实验结果证明TGFB2为miR-148b的靶基因,EdU实验结果显示,miR-148b可以促进DCMECs的增殖,ELISA结果表明过表达miR-148b可以促进β-酪蛋白合成.

    miR-148b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β-酪蛋白

    基于GEO芯片评价乳品中胰岛素生长因子-Ⅰ、维生素D3和雌二醇联合对乳腺癌标志因子效应的研究

    李金娟张耀广李兴佳卢曼会...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项研究表明雌二醇(E2)、维生素D3(VD3)和胰岛素生长因子-Ⅰ(IGF-I)均对乳腺病发生及身体发育机能调控等具有潜在影响,但目前缺乏三者联合效应的研究报道.本研究主要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乳品中E2、VD3、IGF-I联合效应及其对乳腺癌标志因子的调控机制,为科学摄取乳品提供参考依据.依据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3套GEO芯片(GSE160497、GSE27220、GSE 145787),使用cytoscape3.7.2筛选关键基因,应用R软件进行GO/KEGG通路富集分析,挖掘E2、VD3、IGF-I联合效应,探究三者对乳腺癌标志因子的调控机制.结果 表明E2、VD3、IGF-I共同作用DNA复制、染色体合成等促进机体生长发育信号通路,可使乳腺癌标志因子MUC1表达沉默.E2单独作用可使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7、核糖体RNA加工蛋白等基因显著下调,可促进MUC1过表达.认为E2可与VD3、IGF-I互作维持平衡机体代谢,但过量E2可能激活MUC1乳腺癌标志因子通路,因此特殊人群正常摄入乳品可满足营养及生理需要,但额外补充雌激素应慎重.

    生物信息学GEO芯片乳腺癌标志因子联合信号调节机制

    含有后生元和β-葡聚糖的乳饮料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康宇鸿何剑赵六永任新志...
    1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含有后生元和酵母β-葡聚糖的一种乳饮料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乳饮料干预组的低、中、高3个剂量组(1408、3520、8448mg/kg·bw),同时设置一个空白对照组.经口灌胃30 d后,分别进行脏器/体重比值测定、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迟发型变态反应、抗体生成细胞检测、血清溶血素测定、碳廓清实验、鸡吞实验和自然杀伤(Naturalkiller,NK)细胞活性测定.与对照组相比较,乳饮料干预组高剂量组动物的24 h足跖增厚显著增高(P<0.05);低、高剂量组动物的空斑形成数显著增高(P<0.05);中、高剂量组的NK细胞活性率显著增高(P<0.05).得出小鼠喂饲含有后生元和酵母β-葡聚糖的乳饮料后,其体液免疫和NK细胞活性改善效果明显,提示该乳饮料具有增强免疫力的潜在功效的结论.

    酵母β-葡聚糖后生元乳饮料体液免疫自然杀伤细胞活性

    信息动态

    18,51页

    婴幼儿配方粉生产中克罗诺杆菌溯源研究

    苏秀敏张艳陈佳陈进...
    1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陕西省两个婴幼儿配方乳粉加工厂婴配粉生产工艺,对生产原辅料、车间环境、加工设备及工厂周边土壤进行采样,检测克罗诺杆菌的污染状况,并对菌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分型溯源,定位克罗诺杆菌在生产过程的污染点.结果 表明,采集的1246份样品中检出14份(1.12%)克罗诺杆菌阳性样品,分离得到克罗诺杆菌33株.33株分离株被分为14种基因型别,相似度为85.9%~100.0%.结合PFGE分型结果和乳粉生产工序,明确了乳粉糖、工作人员鞋底、工厂周边土壤、后包车间、净化系统进风口和车间阴沟等均可能是克罗诺杆菌污染的关键点.研究结果可为婴幼儿配方粉生产过程中克罗诺杆菌污染源的甄别和控制提供依据.

    婴幼儿配方粉克罗诺杆菌脉冲场凝胶电泳溯源

    离心除菌UHT乳贮藏期内乳蛋白组成的变化

    孙玥吴华星王荣春段雪梅...
    24-28,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凯氏定氮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氨基酸分析仪研究了离心预除菌的UHT乳(C-UHT)和常规UHT乳(N-UHT)在常温6个月贮藏过程中乳蛋白和氨基酸成分的变化.热处理和贮藏过程中乳清蛋白质量浓度逐渐降低,非蛋白氮(NPN)质量分数逐渐增加,N-UHT和C-UHT的NPN质量分数从4.2%分别增加到8.7%和7.9%.热处理导致部分酪蛋白胶束解聚和酪蛋白组分进入了乳清相,乳清蛋白聚合进入胶束相,贮藏过程中这种作用持续进行.N-UHT和C-UHT中酪蛋白的解聚量分别为28.6%和22.6%,乳清蛋白的聚合量分别为8.5%和11.3%.热处理导致所有的乳蛋白组分发生了降解,贮藏过程中乳蛋白继续降解.N-UHT和C-UHT中总蛋白由39.81 g/L分别降解到29.57 g/L和31.42 g/L;游离氨基酸总量由原乳的31.4 mg/L增加到35.1~35.7 mg/L.C-UHT乳的乳蛋白降解和乳蛋白相转移程度显著低于N-UHT乳.

    离心除菌UHT乳贮藏乳蛋白组分

    特殊医学用途母乳营养补充剂的稳定性分析

    孔迎储小军赵文星马雯...
    29-3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长期实验和加速实验相结合,考察特殊医学用途母乳营养补充剂在货架期内的营养素稳定性,同时研究了母乳营养补充剂中营养素在温度、湿度、光线的影响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结果 显示:在长期和加速实验过程中,维生素仅烟酸有轻微的衰减,矿物质仅碘、锌和铁发生一定程度的衰减,其他营养素表现出了较高的稳定性.高温环境下,维生素E和维生素C发生一定程度的衰减,光照环境下,维生素A和维生素K1衰减较明显,高湿环境下,产品吸湿增重明显.该研究为今后母乳营养补充剂的稳定性研究和货架期储存条件提供借鉴.

    母乳营养补充剂营养素稳定性高温高湿光照

    常温奶酪加工技术及货架期稳定性研究进展

    朱盼盼剧柠张书文吕加平...
    3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不同加工技术如热杀菌、真空干燥、超高压、盐溃、气调包装等在延长奶酪货架期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探讨了目前常温奶酪加工技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局限,综述了不同加工技术条件对产品货架期内的微生物含量、理化指标、风味的影响,以期为常温奶酪的研究开发提供依据.

    奶酪乳制品超高压微生物货架期

    乳蛋白功能特性及其分析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赵笑白沙沙孔凡华徐佳佳...
    3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述了不同乳蛋白组分的功能特性和生物活性,总结了目前关于乳蛋白质分离鉴定的方法,以期为乳蛋白营养价值综合利用提供参考,旨为进一步研究乳蛋白的分离制备和定性定量分析提供借鉴.

    乳蛋白功能特性蛋白分离分析检测

    基于政策比较的中国和欧盟乳业研究

    窦畅崔力航赫璐璐李翠霞...
    4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概述了当前欧盟和中国乳业主要实施的政策:包括欧盟的贸易政策、市场支持政策和农户支持政策,以及中国的贸易政策、牧草业发展政策、规模化奶牛养殖促进政策以及乳品加工业政策;进一步地从政策层面对欧盟和中国乳业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二者乳业政策的不同侧重点以及可供中国借鉴的乳业政策;最后,提出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逐步建立和完善生鲜乳价格管理体系以及发展适度规模养殖以提升中国乳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中国乳业政策欧盟乳业政策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