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蔬菜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蔬菜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茶卉所
中国蔬菜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茶卉所

孙日飞

半月刊

1000-6346

s9550@126.com

010-82109550

100081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中国蔬菜/Journal China Vegetable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集科学性、权威性、新颖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着重介绍蔬菜育种、栽培、病虫害防治、贮藏加工等方面的新成果和新技术;评析蔬菜产业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荟萃国内外蔬菜产业最新市场动态;交流各地蔬菜丰产经验,推介名特优新蔬菜品种。适宜蔬菜科技人员、推广人员、菜农和农资经销商阅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设施蔬菜产业发展(五) 我国老旧蔬菜设施现状、问题及改造提升对策建议

    冷杨孙周平魏晓明别之龙...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我国正在加快建设现代设施农业,推进老旧蔬菜设施改造升级,促进设施蔬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但是对老旧设施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缺乏系统梳理,对如何破解改造工作面临的困难和提升改造对策缺乏系统研究.通过调研我国主要设施蔬菜产区,总结老旧设施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推进改造提升的主要制约因素,并提出明确工作重点、优化设施结构、完善工作机制、增强条件保障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老旧蔬菜设施改造提升对策

    我国蔬菜产业市场运行态势研究

    安民曹姗姗孙伟孔汇鑫...
    6-1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 10年来,我国蔬菜种植面积、产量逐年增加,消费需求也明显上升,总供给和总需求基本平衡,市场运行总体比较稳健.蔬菜市场运行具有季节性波动、产地转换等五大特征.2023年,我国蔬菜市场产销两旺,市场价格高位运行,农业农村部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全国批发价格全年平均是近10年来的最高价;展望2024年,蔬菜总供给和总需求基本平衡,略有结余.蔬菜市场主要面临气候变化、种植意愿、产销衔接等五大风险点.建议今后要进一步强化"菜篮子"建设、蔬菜地产地销、均衡上市、监测预警和政策扶持,努力实现蔬菜产业保供稳价和高质量发展.

    蔬菜产业市场运行价格分析市场预测政策建议

    北京市草莓节水灌溉现状及发展建议

    岳焕芳张雪梅胡潇怡安顺伟...
    1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北京市6个主产区85位草莓种植户的灌溉相关调研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草莓灌溉水源、灌溉设施、灌溉管理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情况.结果显示:所有灌溉水的pH值均大于7.0,EC值以0.5~0.7 mS·cm-1 为主,占比50%;所有受访者均采用了节水灌溉技术,滴灌使用率最高,占比92.9%;灌溉决策的主要影响因子为土壤墒情(占比,94.1%)、天气状况(63.5%)、个人经验(58.8%)、土壤质地(42.4%)、与其他种植户同步(3.5%);草莓整个生育期平均灌溉量基质栽培大于土壤栽培,分别为4 479 m3·hm-2 和2 070 m3·hm-2;施肥设备种类丰富,主要包括文丘里施肥器(40.0%)、电动喷雾器(28.2%)、压差式施肥罐(21.2%)、注肥泵(17.7%)、水肥一体机(11.8%).最后,针对节水设施、灌溉制度和技术培训提出了发展建议.

    北京市草莓节水灌溉调研

    体细胞杂交在蔬菜作物上的研究与前景

    杨东旭刘玉梅韩风庆张硕...
    1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体细胞杂交是一种将植物不同种、属,甚至科间的原生质体诱导融合,然后离体培养获得再生植株的技术.原生质体融合能克服传统育种的杂交生理障碍问题,实现不同材料间核质基因的重组,传递优异基因,创制并获得含目标性状的新种质,拓宽育种材料的遗传背景,同时能快速创制雄性不育材料,极大地缩短育种年限,是作物进行突破育种的有效手段和强大的性状改良工具.本文对该技术在蔬菜上的发展历程、研究和应用领域进行综述,重点总结了十字花科、茄科、伞形科蔬菜作物原生质体分离再生和体细胞杂交的研究进展,展望了体细胞杂交技术在蔬菜作物中的应用前景,讨论了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为体细胞杂交在蔬菜上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体细胞杂交原生质体分离原生质体再生原生质体融合杂种鉴定

    马铃薯钾镁互作效应研究进展

    石小红孔硕贾立国秦永林...
    3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马铃薯生产中钾、镁肥配施不合理,钾、镁养分互作调控关系缺乏系统清晰认识的问题,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报道,系统综述了钾、镁元素交互效应对马铃薯生长发育与形态建成、养分吸收与运移、块茎产量与品质形成的影响,深入分析了适合马铃薯生长的土壤K+/Mg2+比值范围,提出了马铃薯优质高产与养分高效协同提升的钾、镁互作研究发展方向,以期为马铃薯钾、镁肥的合理施用提供参考.

    马铃薯钾镁互作养分平衡提质增效

    辣椒重组自交系群体果实和叶形性状的遗传分析

    陈大青戴云花毛莲珍孙浩...
    38-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朝天椒D71 和甜椒D72 组合构建辣椒重组自交系(recombiant inbred line,RIL),测定 2 种不同生长环境下RIL群体的单果质量、果长、果肩宽、果宽、果实硬度、果肉厚、果柄粗、叶宽和叶长共 9个性状,分析其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多数性状在2种生长环境下的偏度系数和峰度系数的绝对值均小于1,表明这些性状具有典型的数量性状特征,说明群体各性状受多基因控制的影响.各性状变异系数平均值为16.73%~52.06%,其中单果质量的变异系数平均值最大,为52.06%,而叶长最小,仅为16.73%.群体性状遗传力范围为42.03%~51.21%,其中果实多个性状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果实硬度与其他性状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在不同生长环境下,群体在E1下性状表现力要好于E2,变异现象分析说明该RIL群体内部有丰富的遗传变异,遗传力分析表明辣椒果实性状受到基因型和环境型共同作用的影响,且受环境型影响略高于基因型影响.RIL群体在2种生长环境下的各性状分布均呈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这些性状属于典型的数量性状遗传.以上结果可为辣椒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辣椒RIL群体果实性状叶形性状遗传分析

    欢迎订阅2024年《中国蔬菜》

    45页

    湿润剂对育苗基质水分吸持和黄瓜穴盘苗生长的影响

    郑旭张爱爱尚庆茂
    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质水分吸持特性直接影响基质含水量和蔬菜穴盘苗生长发育.为了探明湿润剂对穴盘育苗基质水分吸持的作用,研究了湿润剂添加后对不同粒径育苗基质的水分吸收量、蒸散速率和黄瓜穴盘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小粒径基质吸水速率和吸水量显著低于大粒径基质,湿润剂更有利于增加小粒径基质吸水量,相对于大粒径基质增加了 17.32百分点;添加湿润剂同时提高了穴盘育苗基质吸水速率和蒸散速率,并使基质在1、2、3次吸水-蒸散过程始终保持较高相对含水量;基质添加湿润剂可有效促进小粒径基质条件下黄瓜穴盘苗生长发育,显著提高了黄瓜幼苗根冠比和成坨率.表明基质添加湿润剂可有效改善小粒径育苗基质水分吸持特性,有利于黄瓜穴盘苗壮苗形成.

    育苗基质粒径湿润剂黄瓜穴盘苗

    贵州辣椒番茄斑萎病毒的分子鉴定

    田雨李淳李岩王莉爽...
    5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用RT-PCR法对采自贵州6个地区的疑似辣椒病毒病样品进行了番茄斑萎病毒(TSWV)的鉴定,并用分子克隆方法扩增不同地区的感染TSWV的N基因序列.结果表明:贵州贵阳、安顺、瓮安、福泉、长顺和惠水的辣椒上均存在TSWV,经序列比对,贵州辣椒TSWV分离物核苷酸一致性为95.6%~99.7%,氨基酸一致性为97.1%~100.0%;通过系统进化树分析,福泉、惠水和长顺辣椒TSWV分离物与云南、山东的番茄TSWV分离物亲缘关系较近,安顺、贵阳和瓮安辣椒TSWV分离物与云南的番茄、辣椒、烟草、芹菜和鬼针草TSWV分离物,以及江苏的莴苣TSWV分离物亲缘关系较近.表明贵州辣椒TSWV分离物有2种株系,与国内不同地区不同寄主的TSWV分离物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辣椒番茄斑萎病毒N基因病毒鉴定序列分析

    卫青萝卜黑腐病病原鉴定及防治药剂的筛选

    贲海燕郝永娟霍建飞姚玉荣...
    58-6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天津地区青萝卜产区出现萝卜病害新症状,当地农民称之为"黑梗病",其发病早、蔓延快,已成为天津地区青萝卜生产上棘手难防的病害之一.为准确地鉴定诱发萝卜"黑梗病"的致病菌,明确病害种类,筛选出高效、低毒的防控药剂,调查了卫青萝卜"黑梗病"田间发生情况,通过形态学、致病性测定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相结合的方法鉴定了"黑梗病"的致病菌属性;针对靶标病原菌,采用药剂抑菌圈法对 19种药剂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引起当地卫青萝卜"黑梗病"的致病菌为野油菜黄单胞杆菌野油菜致病变种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ampestris(Pam.)Dowson,是萝卜黑腐病的新症状表现;并且发现病原菌存在致病力分化,筛选到强致病力菌株LB-B.采用强致病力菌株LB-B,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明确了参试杀菌剂对病菌的毒力系数,其中有10种药剂对萝卜黑腐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以0.3%四霉素水剂和10%丙硫唑悬浮剂的综合表现最好,高质量浓度1 000 mg·L-1 对致病菌的抑菌率达89.52%以上,EC50 分别为174.04 mg·L-1 和156.69 mg·L-1,田间防治效果稳定、持效期长,为萝卜黑腐病的有效防治提供了候选药剂.

    卫青萝卜黑腐病病原鉴定毒力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