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蔬菜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蔬菜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茶卉所
中国蔬菜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茶卉所

孙日飞

半月刊

1000-6346

s9550@126.com

010-82109550

100081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中国蔬菜/Journal China Vegetable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集科学性、权威性、新颖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着重介绍蔬菜育种、栽培、病虫害防治、贮藏加工等方面的新成果和新技术;评析蔬菜产业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荟萃国内外蔬菜产业最新市场动态;交流各地蔬菜丰产经验,推介名特优新蔬菜品种。适宜蔬菜科技人员、推广人员、菜农和农资经销商阅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设施蔬菜产业发展(六) 我国规模化连栋玻璃温室发展现状与建议

    张秋生丁小明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规模化连栋玻璃温室单体规模大、环境调控能力强,普遍采用无土栽培技术,能突破资源环境制约,极大拓展了农业生产的可能性边界,是现代设施种植业的典型代表,近年来在我国得到迅猛发展.文章基于现状调研,结合文献分析,总结了规模化连栋玻璃温室近年来呈现出的区域布局向中西部拓展、结构标准化、装备国产化、管理数字化等发展特征,分析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科学谋划和顶层设计缺位,部分关键核心技术装备主要依赖进口,单位产出率偏低、运行成本过高影响温室生产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提出了科学合理选址、因地制宜建设、适度从严审批,加大关键技术研发、降低投资和运营成本,加强人才培养、注重品牌建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未来发展建议.

    规模化连栋玻璃温室特征可持续发展建议

    我国辣椒生产相关标准体系现状分析与展望

    彭月马艳青高风云郑井元...
    7-18页
    查看更多>>摘要:辣椒全产业链标准体系的构建对于打造"三品一标"辣椒产品、促进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系统总结我国与辣椒相关的标准体系情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辣椒高效生产、病害防治和加工安全等方面标准化体系建设的现状和不足,并对今后在辣椒产品品质、绿色安全高效生产技术等方面的标准化体系建设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相关科学研究、技术推广、成果转化等提供借鉴与参考.

    辣椒标准体系生产安全病害防治加工安全

    2023年马铃薯市场形势回顾和2024年展望

    周向阳张晶程国栋迟亮...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中国马铃薯市场行情具有薯价前期高企、后期同比偏低、年度价格处于近 10年最高位等3个显著特点,预计2024年马铃薯市场价格将总体低于2023年水平.目前,中国马铃薯产业仍存在产业发展不均衡、加工水平亟待提高和区域公用品牌保护不足等值得关注的问题.建议各地实施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加快全产业链深度开发以及强化区域公用品牌保护,着力推动中国马铃薯产业进一步提档升级.

    马铃薯市场形势展望

    瓜果类蔬菜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龚成胜王述彬刘金兵潘宝贵...
    23-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代谢组学的快速发展,瓜果类蔬菜在生长发育和环境适应等领域的研究不断加深.为更清晰地了解代谢组学在瓜果类蔬菜中的研究进展,本文从代谢组学的研究技术与研究内容、代谢组学的研究应用、代谢组学与其他组学关联分析3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代谢组学的发展与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进而为代谢组学在瓜果类蔬菜研究中的开展与应用奠定基础,并期望为加快产业发展提供方向引领与指导借鉴.

    瓜果类蔬菜代谢组学代谢通路综述

    褪黑素在主要茄果类蔬菜抗逆境胁迫中的应用

    张于贾利江海坤方凌...
    3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褪黑素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动植物体内的保守性多效分子,参与调控植物多个生长发育过程和应激反应.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褪黑素对提高作物耐受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具有良好的作用.褪黑素作为一种高效抗氧化剂,通过调节逆境抗氧化系统相关酶和转录因子的转录水平来清除活性氧(ROS)等自由基,改善营养吸收、渗透调节物质的产生和细胞膜的稳定性,提高植物对逆境胁迫的耐受性.此外,它还通过参与合成、激活植物应激相关激素来减少逆境胁迫对植株的伤害.本文综述了褪黑素的合成与代谢,以及近10年褪黑素在主要茄果类蔬菜抗逆境胁迫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为其今后在蔬菜抗逆境胁迫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褪黑素茄果类蔬菜逆境胁迫

    外源生长调节物质对低温弱光胁迫下辣椒幼苗生长的影响

    朱程红付稳张正兰嘉仪...
    40-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外源生长调节物质对低温弱光胁迫下辣椒幼苗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影响,以兴蔬301为试材,采用0.1 μmol·L-1的油菜素内酯(BRs)、100 μmol·L-1 的褪黑素(MT)、500 μmol·L-1 的水杨酸(SA)、100 μmol·L-1 的脱落酸(ABA)、300 mg·L-1 的 6-苄基腺嘌呤(6-BA)、100 μmol·L-1 的茉莉酸甲酯(MeJA)、20 μmol·L-1 的独角金内酯(GR24)7种外源生长调节物质处理辣椒幼苗.结果表明:与常温对照相比,低温弱光胁迫下辣椒幼苗的壮苗指数显著降低,叶片中可溶性糖、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叶绿素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下降.与低温弱光对照相比,各外源生长调节物质处理的幼苗壮苗指数和叶片可溶性糖、脯氨酸、叶绿素含量及过氧化氢酶活性明显增加,丙二醛含量降低,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升高,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降低.但不同外源生长调节物质缓解低温弱光胁迫效果有差异,ABA、MT、GR24效果更好.外源生长调节物质处理在低温弱光胁迫前期(5 d)效果明显,恢复生长5 d后差异不显著.表明低温弱光胁迫会影响辣椒幼苗生长,外源生长调节物质处理在早期能有效缓解逆境胁迫对辣椒幼苗的伤害;不同外源生长调节物质处理效果有差异,ABA、MT和GR24能显著增强辣椒幼苗的耐低温弱光能力,其中100 μmol·L-1 的ABA效果最佳.

    辣椒外源生长调节物质低温弱光胁迫生长生理

    欢迎订阅2024年《中国蔬菜》

    50页

    红光补充UV-A对叶用莴苣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的调控效应

    田原源查凌雁王座祺段逸文...
    5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叶用莴苣特有的苦味来源于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主要包括山莴苣苦素和莴苣苦素等.为探究紫外光对叶用莴苣生长和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的调控作用,以纯红光(180 μmol·m-2·s-1)为对照,比较了补充UV-A(30 μmol·m-2·s-1)、UV-B(10 μmol·m-2·s-1)对7个叶用莴苣品种生长及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红外光添加UV-A补光强度(15、30、45 μmol·m-2·s-1)及补光时长(0、1、2、3、6、9 d)对叶用莴苣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UV-A处理可显著提高绿罗的地上部鲜质量,显著降低7个叶用莴苣品种的山莴苣苦素和莴苣苦素含量,分别降低了33%~74%和29%~60%.随着UV-A补光强度的增加,叶用莴苣中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含量逐渐降低,且以添加30 μmol·m-2·s-1 UV-A处理2 d后叶用莴苣中山莴苣苦素含量迅速上升,处理3 d时达到峰值,随后逐渐降低;而莴苣苦素含量在处理2 d后基本保持逐步上升的趋势,处理6~9 d时略有下降.综上所述,红光补充适量的UV-A(30 μmol·m-2·s-1、3~6 d),可在不影响生物量的基础上显著降低叶用莴苣中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含量,从而减轻苦味.

    叶用莴苣紫外光UV-A山莴苣苦素莴苣苦素

    胡萝卜黑斑病人工接种鉴定体系建立及抗性种质资源筛选

    赵东航黄建新庄飞云欧承刚...
    59-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黑斑病是胡萝卜最常见和最具破坏性的病害之一.通过对比不同菌液接种浓度、不同接种苗龄等条件对黑斑病病情指数的影响,筛选出胡萝卜黑斑病人工接种鉴定的最适宜条件,进而建立一套准确、稳定的人工接种鉴定体系.结果显示,菌液浓度为1×104 个·ml-1,接种苗龄为8片真叶是最适宜的人工接种鉴定条件.利用此鉴定体系对94份胡萝卜材料进行黑斑病抗性鉴定,从中筛选出1份抗病材料(diI = 28.4),为胡萝卜抗黑斑病育种提供了重要抗源材料.

    胡萝卜黑斑病接种体系种质资源

    《中国蔬菜》投稿要求

    6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