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新通信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新通信
中国新通信

晋岚

半月刊

1673-4866

telenews@126.com

010-62378496 51666284

100029

北京市朝阳去北土城西路16号友城大厦231室

中国新通信/Journal China New Telecommunications
查看更多>>《中国新通信》杂志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电子工业出版社主办,《中国新通信》杂志社编辑出版的信息通信技术专业期刊,原《中国数据通信》(月刊)自1999年创刊以来,受到了广大读者和作者的关心和支持,2005年被科学技术协会评为优秀期刊,于2006年1月改名为《中国新通信》(半月刊)。办刊宗旨:以飞速发展的新信息通信技术为主线,结合信息通信市场、业务和技术,报道中国信息通信的建设成就与发展趋势,交流实用技术和经验,普及新技术新业务知识及使用知识,全面跟踪和报道新信息通信的最新态势。读者对象:从事信息通信工作的技术管理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市场与业务的开发人员,有关专业的院校师生和科研开放人员。本刊特点:具有权威性、实用性、技术性。覆盖范围:电信、电子、广电、交通、铁路、石油、电力、矿业、教育、金融和部 队、政府机关等相关信息通信部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互联网+"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兴趣激发策略探究

    孙晓倩
    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初中信息技术课程肩负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任,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主观能力性,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关键知识和技能,从而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本文分析了激发学生学习信息课程兴趣的必要性,并通过探究个体和外界两大影响因素,提出了初中信息课程教育教学的优化对策,以供相关教育工作者参考。

    "互联网+"初中信息技术学习兴趣影响因素教学评价

    "互联网+"背景下Python编程趣味教学法研究

    许航
    97-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初中Python编程教学受到广泛关注。初中Python编程教学旨在让学生了解人工智能,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思维,增强学生的问题解决意识,推进创新性育人。基于此,本文基于"互联网+"背景探讨Python编程课程特点,探索Python编程趣味教学法的实施原则与教学策略。

    "互联网+"Python编程趣味教学法

    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中信息化教学实践探究

    胡思静
    100-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信息技术应用到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推动中职教育实现更好的发展。中职院校的设立主要培养学生的专项技能,能够取得一技之长,因此教学方法的选择十分重要。基于此,本文论述了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中信息化教学实践探究,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中职教育计算机课程信息化教学

    浅谈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聂玲玲
    103-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本文阐述了信息素养的概念及主要内容,分析了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重要意义,探讨了中职计算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策略,以期为中职计算机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中职计算机教学信息素养培养策略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张传爱
    106-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中信息技术教育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任务驱动教学法作为一种注重实际任务和应用的教学模式,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探讨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应用与实践,分析了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和实施策略。实践结果表明,任务驱动教学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程参与度,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任务驱动教学法高中教学信息技术应用实践

    基于IT Tools平台的高中信息技术深度学习实践研究

    李明松
    109-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It Tools平台是一个建立在网络上的信息技术教学辅助平台,教师和学生都可以通过这一平台进行学习,当前这一平台在教育教学中已经取得一定应用效果。本次阐述了基于It Tools平台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以"编程计算"单元教学为例分析了基于It Tools平台的高中信息技术深度学习实践策略。

    ItTools平台高中信息技术深度学习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王理华
    112-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互联网+",借助现代化教学设备搭建实践教学平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是提高计算机教学有效性的有效手段。高职院校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主阵地,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有必要革新教育理念和育人方式,加大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力度,推动现代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互联网+"高职计算机教学体系构建

    基于"岗课赛证"的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探究

    孙俊丽
    115-117,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时代下,"岗课赛证"模式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这一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岗位需求、课程内容、技能竞赛以及职业证书的相互融合,旨在全面提高学生专业能力、职业技能以及就业竞争力。鉴于此,本文首先阐述"岗课赛证"模式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分析该模式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实践价值,最后,结合"岗课赛证"模式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实施要求提出有效的实践策略,以供广大教师参考。

    "岗课赛证"模式高职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实践

    新工科背景下"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姜锋
    118-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C语言程序设计"是高校工科类学生与计算机世界接触的一门基础课程,是其他高级编程语言的奠基石。为更好地培育新工科所需的集创新、实践及合作于一体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本文针对"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探索本课程教学改革的可能性,旨在培育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帮助学生建立新思维,提升学生探索性学习能力。

    新工科"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移动通信课程实验教学改革与平台建设研究

    潘子宇
    12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传统移动通信课程教学模式已不符合学生发展需要。因此,学校和教师应加强对企业和社会需求的了解和关注,并针对相关需求积极促进实验教学改革,完善平台建设,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提升。本文将分析移动通信课程实验教学改革与平台建设的意义,并阐述移动通信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思路和平台建设策略,希望可以推动移动通信课程积极优化和革新,从而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移动通信课程教学改革平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