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新通信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新通信
中国新通信

晋岚

半月刊

1673-4866

telenews@126.com

010-62378496 51666284

100029

北京市朝阳去北土城西路16号友城大厦231室

中国新通信/Journal China New Telecommunications
查看更多>>《中国新通信》杂志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电子工业出版社主办,《中国新通信》杂志社编辑出版的信息通信技术专业期刊,原《中国数据通信》(月刊)自1999年创刊以来,受到了广大读者和作者的关心和支持,2005年被科学技术协会评为优秀期刊,于2006年1月改名为《中国新通信》(半月刊)。办刊宗旨:以飞速发展的新信息通信技术为主线,结合信息通信市场、业务和技术,报道中国信息通信的建设成就与发展趋势,交流实用技术和经验,普及新技术新业务知识及使用知识,全面跟踪和报道新信息通信的最新态势。读者对象:从事信息通信工作的技术管理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市场与业务的开发人员,有关专业的院校师生和科研开放人员。本刊特点:具有权威性、实用性、技术性。覆盖范围:电信、电子、广电、交通、铁路、石油、电力、矿业、教育、金融和部 队、政府机关等相关信息通信部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增强现实技术在校史馆建设中的应用

    唐传娣冷晨曦
    6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校史馆作为一种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载体,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然而,目前校史馆建设存在信息传达方式单一、互动性不足等问题,难以满足现代人的学习和体验需求。本研究旨在探究增强现实技术在校史馆建设中的应用必要性,通过分析现有校史馆建设的现状、需求和困境,揭示增强现实技术在校史馆建设中的应用潜力。研究结果表明,增强现实技术可有效地改善校史馆的展示方式,提升用户的互动体验和参与度。通过增加多媒体展示、虚拟导览以及互动游戏等功能,校史馆的教育和文化价值得以更好地被传播和普及,从而进一步提升校史馆的参观者吸引力和影响力。

    校史馆现实技术

    AIGC赋能提升政府数字化履职能力的应用研究

    杨武松
    6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可以根据输入的提示词生成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内容,在提升政府数字化履职能力方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文章以广西为例,探讨AIGC技术在政务运行、公共服务、数字化治理等领域的具体应用前景。从发展基础、应用生态、监管体系等方面剖析AIGC在广西地区落地面临的风险挑战,据此提出夯实发展基础能力、开展试点应用、构建技术落地环境等措施建议。为各地政府和企业推动AIGC落地提供参考。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数字政府数字化履职

    人工智能对现阶段就业影响及未来发展分析

    邢亦远
    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科技的进步,也推动了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普及和融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实际运用推动了技术的不断革新与进步。这种发展为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创造了机遇。如今更加成熟的人工智能技术对各行各业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对就业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更加显著。基于此,本文将围绕人工智能对现阶段就业的影响和未来发展展开分析,从不同角度探讨人工智能技术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旨在讨论如何更好地发挥人工智能的作用和价值,为解决当前与产业结构变化和就业协调发展相关的问题提出建议。

    人工智能就业影响未来发展分析

    新媒体技术支持下微课程的开发与应用

    柯卓然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微时代正在到来。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下,微课程正在蓬勃兴起,能够在教学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并且能够符合网络时代碎片化的知识接收需求。促使课程资源得到丰富,课程教学形式得到创新,真正助推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实现个性化学习和数字化转变。这表明,微课程的开发需要确立整体微课程框架体系,建构微课教学模式。在课中和课前借助微课展开教学,并总结微课学习经验,实现微课程的推广和应用。基于此,本文着重研究新媒体技术支持下的微课程开发与应用策略,提出拙见,以期为业内同仁提供参考。

    新媒体技术微课程开发应用

    基于"互联网+"的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分析

    陈强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现状,对"互联网+"时代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学水平提供参考和借鉴。

    "互联网+"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

    中职网络直播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唐绮雯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直播行业的爆炸性发展让越来越多的品牌代理公司和MCN借助创意与科技在新媒体时代不断推动品牌发展。为了加快并强化科教育人,促进协同培养机制,中职网络直播课程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面向广告传媒就业的专业课培养模式。基于此,本文将通过系列场景化教学,深入探讨人才技能与未来方向的关联,并研究出一套适合中职网络直播课程的培养模式,以更好地推动直播领域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

    中职网络直播教学模式场景化教学

    高中信息技术教育中的算法思维培养研究

    许露
    81-8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算法思维作为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未来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高中信息技术教育中算法思维培养的研究,探讨了算法思维的定义、特点以及在高中信息技术教育中的重要性。同时,本文还分析了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教育中算法思维培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和方法,旨在为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改进提供参考。

    高中信息技术算法思维

    "通信网络规划和优化"课程教学的创新改革与实践

    秦小旭
    84-86,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课程内容建构层次低,理论迁移应用难,专业课教学与思政教学、行业发展脱节等教学"痛点",本文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结合新工科、课程思政建设,基于行业发展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学科竞赛等,重构课程内容,融入多种教学方法,全面优化课程评价机制等,开展教学创新改革和探索。实践证明课程教学效果良好,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个人综合素养等均得到持续提升,该教学创新改革方案也成功推广应用到其他专业课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通信网络规划和优化教学创新改革新工科课程思政

    "Java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尹菡卢淑萍栾江峰陶南...
    8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在"Java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以提升学生的编程能力、培养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首先,介绍了本课程思政教学的现状,并探讨了思政教学内容的设计方法。通过引入航天数字展馆校企合作项目,将航天精神等思政元素融入教学中,培养学生通过情感共鸣和实践活动提升自身素养。最后,强调有效融合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才能培养高素质、应用能力强且具备社会责任感的数字技能人才。

    数字职业思政元素编程能力社会责任航天精神数字技能

    融合知识图谱的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研究

    陈瑶
    9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现代设计学科的动态发展需求,传统的教学方法已很难满足快速增量的知识传播和新信息交互背景下学习者的多样化学习情态和行为。通过文献分析和教学实践应用,本文探讨了融合知识图谱的教学模式在促进设计专业学生知识迁移和个性化学习、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作用。同时,为现代智能信息技术融入新文科教学模式探索新路径。

    知识图谱设计教育混合式教学新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