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塑料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塑料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 轻工业塑料加工应用研究所 北京工商大学
中国塑料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 轻工业塑料加工应用研究所 北京工商大学

杨惠娣

月刊

1001-9278

010-68987902 68905541

100037

北京阜成路11号

中国塑料/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是国家科委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全国性(中央级)科学技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由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轻工业塑料加工应用研究所主办。《中国塑料》以推动塑料工业的科技进步和发展为己任,准确报道国内外塑料工业的发展趋势,及时反映塑料工业的发展动态,注重创造性、新颖性、实践性、可靠性;以学术水平高、内容丰富为特色,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充分肯定。围绕塑料工业发展这一主题,兼顾不同层次读者的需要,成为在行业中最有影响的杂志之一。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电泳烘烤对EP/CF及EP/CF/GF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崔晓凤方梅杜松林张娜...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VARTM)工艺制备了不同铺层方式的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CFRP):环氧树脂/碳纤维(EP/CF)和环氧树脂/碳纤维/玻璃纤维毡(EP/CF/GF)复合材料,重点研究了不同铺层纤维体系的CFRP渗透率以及电泳烘烤前后的力学性能变化,探究了其失效机理。结果表明,[±45 °]铺层方式有利于体系中树脂的浸润,且加入GF能够明显提高体系的渗透率;电泳烘烤后,CF[0/90 °]、CF[±45 °]和CF/GF[±45 °]的拉伸强度分别下降了 15。65%、12。05%和6。77%,模量分别下降了 9。08%、16。39%和 10。04%,而CF/GF[0/90 °]的拉伸强度和模量则分别提高了 7。74%和6。95%;在弯曲性能方面,电泳烘烤后CF[0/90 °]、CF/GF[0/90 °]、CF[±45 °]和CF/GF[±45°]的弯曲强度分别下降了 7。62%、8。23%、15。89%和48。39%,模量分别降低了9。23%、3。69%、17。85%和34。38%;而电泳烘烤对4种材料的压缩性能影响较小;电泳后,CF[0/90°]和CF[±45 °]的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均有一定幅度提高,CF/GF[0/90 °]和CF/GF[±45 °]的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均有下降。

    碳纤维增强聚合物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渗透率电泳烘烤

    在PMMA上低温沉积TiO2薄膜的光学性能及显微结构

    纪建超颜悦陈宇宏哈恩华...
    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直流脉冲磁控溅射的方法,在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上沉积了TiO2薄膜。研究了氧气比例、真空度等参数对TiO2薄膜的结构及光学性能的影响。借助椭圆偏振光测试仪、X射线衍射(XRD)仪、分光光度计、原子力显微镜(AFM)等表征手段,分析了薄膜的光学特性、元素组成、结晶性能、及显微结构。结果表明,随氧气比例的增加,薄膜的沉积速率降低,沉积的薄膜的粒径变大,薄膜趋于疏松;在光学性能方面表现为随氧气比例的增加,折射率递减,但可见光透过率增加,反射率谱线出现红移;根据折射率计算的薄膜堆积密度分别为0。95、0。93、0。87、0。88、0。78,与氧气比例反向变化;根据光谱计算的薄膜禁带宽度在3。12~3。14 eV之间,与氧气比例反向变化;随工作真空度的降低,薄膜的沉积速率先升后降,薄膜趋于疏松,折射率下降,根据折射率计算的薄膜堆积密度为0。96、0。95、0。90、0。89、0。88、0。88、0。87,真空度对薄膜可见光透过率具有正向影响,对薄膜的禁带宽度有反向影响,禁带宽度在3。13~3。16 eV之间;本文沉积的TiO2薄膜为无定形态,氧气比例与真空度的变化对其结晶性基本无影响。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二氧化钛薄膜磁控溅射光学性能显微结构

    对位芳纶短切纤维对聚苯腈树脂力学性能的影响

    周子玉桑晓明耿旭肖晓红...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氯磺酸磺化对位短切芳纶纤维表面来引入—SO2Cl基团,40mmol/L的氯磺酸磺化改性效果最佳。利用苯基三乙氧基硅烷偶联剂对对位短切芳纶纤维进行二次改性,成功在纤维表面接枝偶联剂。将改性对位短切芳纶纤维与苯腈单体采取原位聚合方法制备聚苯腈/对位短切芳纶纤维复合材料,研究不同纤维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其中纤维含量为0。5%(质量分数,下同)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最佳,储能模量达4 137 MPa,玻璃化转变温度达350 ℃,弯曲模量达4 467 MPa。

    短切对位芳纶纤维磺化改性聚苯腈树脂力学性能

    硅烷偶联剂改性蒙脱土/SBS/HVA高黏改性沥青最佳掺量确定及其性能评价

    孙吉书濮夏天杨凯靳灿章...
    18-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法,以硅烷偶联剂改性过的蒙脱土、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和高黏剂(HVA)各自的掺量作为影响因素,以沥青3大指标、170℃布氏黏度为评价标准建立模型,确定3种材料在沥青中的最佳掺量。结果表明,5%SBS、9%HVA和8%的改性蒙脱土复配高黏改性沥青性能最好,其针入度、延度、软化点、170℃布氏黏度分别为4。52 mm、42。9cm、86。1℃、2。371 Pa·s;相比于基质沥青和TPS高黏改性沥青,改性蒙脱土的加入大幅提高了沥青的高温性能与抗车辙能力,沥青黏度有着显著提升;振动峰的消失表明硅烷偶联剂对蒙脱土改性有化学反应。

    改性沥青响应面法硅烷偶联剂改性蒙脱土

    提钛尾渣对聚丙烯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陈炽盛杨帅张建军郭齐泰...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聚丙烯为基体,以提钛尾渣为无机填料,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为改性剂,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聚丙烯/提钛尾渣复合材料。利用万能试验机、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等测试复合材料的性能并探究其各种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与提钛尾渣添加量成反比;对提钛尾渣的水洗可以有效提高复合材料体系的拉伸强度;改性后尾渣在基体中分散性更好,以其制备的复合材料样品拉伸强度优于未改性样品,亲油性增强,亲水性变差;经筛选分级后提钛尾渣的粒径分布更加均匀,拉伸强度在添加量为10%、30%时性能均大于未筛选复合体系。

    提钛尾渣改性水洗粒径力学性能

    氮化硼/磷杂菲三嗪化合物阻燃导热聚碳酸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张俊奚望钱立军周凤帅...
    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氮化硼(BN)/磷杂菲三嗪化合物(TAD)构建了阻燃导热聚碳酸酯(PC)复合材料,并对其阻燃性能和导热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BN/TAD阻燃导热复合体系能够有效提高PC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当BN添加量为20%,TAD含量为3%时,PC/20BN/3TAD复合材料的垂直燃烧测试达到UL94V-0级,极限氧指数达到35。1%;通过锥形量热仪测试,证明了 BN/TAD阻燃导热复合体系能够有效降低热释放速率峰值、总热释放量、有效燃烧热等性能参数,并且二者在凝聚相中可以发挥出色的协同成炭效果,赋予PC复合材料优异的阻燃特性;从导热性能测试方面来看,BN/TAD阻燃导热复合体系的导热系数较纯PC相比提高了 320%,获得了兼具优异阻燃特性和出色导热性能的PC复合材料。

    聚碳酸酯阻燃导热性协同成炭

    壳聚糖-磺化石墨烯层层自组装涂层对硬质聚氨酯泡沫的阻燃抑烟性能研究

    徐锦佳黄腾柏志成沈佳豪...
    3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以水为溶液的层层自组装法(LBL)在硬质聚氨酯泡沫(RPUF)表面构筑了不同层数的壳聚糖-磺化石墨烯的生物基阻燃涂层,探索了不同层数(xBL)对RPUF阻燃、抑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覆有防火涂层的RPUF表现出优异的阻燃性、热稳定性和抑烟能力,且其性能随着涂覆层数增加而增强;与未处理的样品相比,经过5层自组装涂覆的RPUF-5BL可通过UL 94V-0级,极限氧指数(LOI,35。1%)和800 ℃残炭量(34。9%,质量分数,下同)分别提高了 78。2%和85。6%;热释放速率峰值(pHRR,163。9 kW/m2)、总产烟量(TSP,9。1 m2)、最大烟密度(MSD,22。9%)和烟密度等级(SDR,14。9)分别下降了30。6%、14。2%、61。9%和 120。1%。

    聚氨酯泡沫阻燃抑烟磺化石墨烯层层自组装

    聚丙烯/氧化锆复合材料的制备及介电性能研究

    国江许梦伊李辉黄想...
    4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乳液包覆法对氧化锆(ZrO2)粉末进行表面改性,以提高其在聚丙烯(PP)基体中的分散性,继而探究改性聚丙烯/氧化锆复合材料(PP/g-ZrO2)的介电性能、热学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1kHz测试频率下时,当g-ZrO2添加含量为50%时,PP/g-ZrO2的介电常数提高至4。28,介电损耗缓慢提升;此外,改性后复合材料在400 ℃时的热稳定性明显提高,当g-ZrO2添加量为20%时,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可达38。33 MPa,结合改性前后ZrO2在PP基体中的团聚状态分析,当ZrO2填料添加量为30%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优。

    氧化锆聚丙烯介电性能热稳定性复合材料

    稳定"海岛"结构诱导高强度PS/PPO开孔泡沫制备与性能研究

    姜帅华李卓伦芦浩凡孙乙博...
    4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苯乙烯(PS)/聚苯醚(PPO)共混材料。通过控制加工温度,使得PPO以刚性粒子形式存在于共混物中,形成稳定"海岛"结构。以超临界CO2为发泡剂进行了釜压发泡,得到了高开孔率的PS开孔泡沫。研究了 PPO含量对PS流变性能、热力学行为的影响以及稳定"海岛"结构对形成PS开孔泡沫的影响,对所得PS/PPO泡沫制品的泡孔尺寸、发泡倍率、开孔率及泡沫压缩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发泡温度为158℃、压力为20MPa、PPO含量为10份(质量份,下同)时,可以制备得到发泡倍率为37。5倍、开孔率为96。9%的PS开孔泡沫。

    聚苯乙烯聚苯醚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材料开孔泡沫

    不同拉伸方式引起BOPP薄膜的结构特征与绝缘介电性能

    汪鹏姚成刘刚蔡希鹏...
    5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不同拉伸方式以及改变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薄膜厚度,调节伸直链晶含量(厚晶片)、纤维化形貌和取向形态,并考察这些结构因素对介电性能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热稳定的伸直链晶和纤维网络的结构各向同性有利于提高击穿场强、降低介电损耗;对电介质薄膜加工-结构-性能关系的深入理解能够为设计、开发高品质电容膜产品提供参考。

    双向拉伸聚丙烯伸直链晶纤维化形貌击穿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