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食物与营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食物与营养
中国农业科学院 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
中国食物与营养

中国农业科学院 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

许世卫

月刊

1006-9577

foodandn@263.net

010-82109761

100081

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中国食物与营养/Journal Food and Nutrition in China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立足于农业、食物、营养领域的结合,及时报导国家新出台的食物与营养方针、政现、法规、标准;刊登食物生产、食物消费、食品工业、食物营养等方面的发展动态和科技成果;普及宣传营养保健、膳食指南等方面的知识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ω-3脂肪酸联合辅酶Q10对轻度高脂血症人群血脂干预效果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张新胜缪婷婷刘钊杨荩冉...
    68-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ω-3脂肪酸联合辅酶Q10对轻度高脂血症人群血脂、抗氧化及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筛选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门诊轻度高脂血症患者90例,采用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方法,随机分为ω-3脂肪酸联合辅酶Q10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45例干预3个月,两组均常规给予低盐低脂饮食和运动指导,A组补充ω-3脂肪酸2粒3次/日和辅酶Q10胶囊2粒2次/日(早、晚)。于干预前、后比较两组间三大营养素摄入量、人体测量指标、体成分变化、血生化、抗氧化及炎症水平的影响。结果:共有82例患者完成研究,A组42例、B组40例。干预前两组间一般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前后两组营养素摄入量、人体测量及体成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结束后两组间肝、肾功能、蛋白水平、胆红素、血脂水平等指标未见显著差异(P>0。05),但比较两组间干预前后差值变化水平(Δ=结束-开始),发现A组ΔTC、ΔLDL-C及△非-HDL-C下降水平显著高于B组(P<0。05);抗氧化水平的影响,发现A组ΔMDA水平显著高于B组(P<0。05),炎症指标水平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轻度高脂血症人群补充ω-3脂肪酸和辅酶Q10,对其肝肾功能无不利影响,能改善其血脂及抗氧化水平,起到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作用。

    轻度高脂血症α-亚麻酸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辅酶Q10

    浒苔多糖对高脂饮食小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周旭兰陈燕燕林子颖陈宇辉...
    7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建立高脂饮食小鼠模型,研究浒苔多糖对高脂血症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健康成年昆明种雄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浒苔多糖高、中、低剂量组。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其余各组给予高脂饲料饲养42 d。采用灌胃给药,浒苔多糖组予以300、200、100 mg/kg剂量,辛伐他汀组予以3 mg/kg剂量,正常组和模型组予以同等体积生理盐水,每日1次。试验结束后,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V)、直接胆红素(D-bil-V)。结果:浒苔多糖能显著降低高脂饮食小鼠体质量和肝脏指数,降低血清中TC、TG、LDL-C、ALT、AST、T-bil-V和D-bil-V水平,提高HDL-C水平。结论:浒苔多糖能降低高脂饮食小鼠血清中的血脂水平,改善肝功能。

    高脂饮食浒苔多糖降血脂

    基于NRS 2002评分结合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对重症肺炎患者肠道微生态的影响

    胡芳婷张红丽熊小平
    8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基于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评分支持结合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对重症肺炎(SP)患者的肠道微生态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重症医学科2022年4月-2023年12月收治的98例SP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支持,观察组基于NRS 2002评分支持结合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NRS 2002评分、肠道菌群含量、炎症因子、不良风险事件。结果:治疗后两组NRS2002评分、HMGB1、MCP-1、IL-6水平、肠球菌菌落数对数值较治疗前降低,乳杆菌、双歧杆菌、大肠埃希菌菌落数对数值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NRS2002营养风险评分、上述炎症因子表达、肠球菌菌落数对数值均低于对照组,乳杆菌、双歧杆菌、大肠埃希菌菌落数对数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营养支持相关不良风险事件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NRS 2002评分支持结合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应用于SP患者营养管理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炎症因子及营养状态,降低不良事件及肠道微生态失衡风险。

    重症肺炎NRS2002评分肠道微生态炎症因子

    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营养状况及肺功能的影响

    吕玉颖曹志新钟晖沈洋...
    8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营养状况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本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ICU住院治疗的126例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病历资料。将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设为观察组(71例),将未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设为对照组(55例)。收集两组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蛋白(TP)、血清前白蛋白(PA)、血清白蛋白(ALB)、24小时尿肌酐,计算肌酐身高指数(CHI),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状况变化;同时,测量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变化;统计两组患者喂养不耐受症状发生情况,对比两组患者喂养不耐受情况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经营养干预后,血清ALB、PA、HGB水平、CHI指标、FVC、FEV1及FEV,/FVC指标均较干预前显著好转(P<0。05),且早期肠内营养组患者好转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各指标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喂养不耐受症状总发生率为4。23%,对照组为27。27%,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可有效改善重症呼吸衰竭患者营养状况及肺功能,且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显著低于未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患者,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病情状况及时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干预。

    早期肠内营养重症呼吸衰竭营养状况肺功能喂养不耐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