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食物与营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食物与营养
中国农业科学院 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
中国食物与营养

中国农业科学院 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

许世卫

月刊

1006-9577

foodandn@263.net

010-82109761

100081

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中国食物与营养/Journal Food and Nutrition in China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立足于农业、食物、营养领域的结合,及时报导国家新出台的食物与营养方针、政现、法规、标准;刊登食物生产、食物消费、食品工业、食物营养等方面的发展动态和科技成果;普及宣传营养保健、膳食指南等方面的知识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乌鳢不同部位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路美明相欢陈胜军胡晓...
    6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乌鳢不同部位肌肉营养成分,为乌鳢肌肉的营养成分分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国家标准检测方法,分别测定乌鳢前部背肉、中部背肉、尾肉、腹肉四部分的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的含量。结果:在四部分肌肉中,水分、灰分、粗蛋白含量最高的部位分别是中部背肉、腹肉、尾肉,腹肉的脂肪含量最高,四个部位常规的营养成分测定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每部分肌肉中均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含量最高,半胱氨酸含量最低,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百分比在32。23%~35。41%和41。10%~44。17%之间;腹肉的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均最高。结论:对乌鳢肌肉分部位进行检测,可为淡水鱼营养成分分析提供一个新思路,为人群食用乌鳢提供指导。

    乌鳢不同部位肌肉肌肉营养成分评价

    乳清蛋白肽在抗血压、血糖、血脂方面的研究进展

    殷新坤邹汶蓉姚磊孙卓...
    69-7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综述了乳清蛋白肽在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方面近几年的情况,对该方向进行了展望。方法:阅读参考乳清蛋白肽相关的研究性论文、综述等。结果:乳清蛋白肽能抑制血管紧张素-I转换酶、二肽基肽酶IV、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等。结论:乳清蛋白肽可以在降血压、降血糖以及降血脂等方面发挥功效。

    乳清蛋白乳清蛋白肽功能特性食品应用

    血清胆汁酸在素食与糖代谢指标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姚蝶鲁大璐宋芳芳钱林溪...
    7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素食者和杂食者血清胆汁酸水平的差异,并分析其在素食饮食与糖代谢指标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纳入前期招募的222对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成年健康素食者和杂食者,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靶向定量血清中48种胆汁酸及衍生物浓度。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OPLS-DA分析和Wilcoxon符号秩检验筛选出可能的差异胆汁酸,进一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确定差异胆汁酸并探讨其与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G)、空腹胰岛素(F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之间的关系。通过bootstrap法探索差异胆汁酸在素食与糖代谢指标间的中介效应。结果:检测到23种血清胆汁酸及衍生物浓度,其中甘氨石胆酸-3-硫酸(GLCA-3S)、甘氨猪胆酸、甘氨鹅去氧胆酸(GCDCA)、甘胆酸(GCA)在素食者和杂食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且都在素食组内水平上升。校正BMI等混杂因素后发现,GLCA-3S与FG、FI、HOMA-IR显著负相关,对于素食降低FI、HOMA-IR起中介作用;GCA、GCDCA与FI、HOMA-IR显著正相关,对于素食降低FI、HOMA-IR起遮掩作用。结论:胆汁酸GLCA-3S、GCDCA和GCA可能在素食饮食对糖代谢的影响中发挥重要作用。

    素食胆汁酸糖代谢中介作用

    维生素B1与慢性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徐雅馨王锋蒋与刚
    7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阐述维生素B1与慢性病的关系,为营养补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综述了维生素B1与慢性病关系的研究进展。结果:补充维生素B1可能在防治2型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等慢性病中具有潜在的健康效应;维生素B1与肥胖、抑郁和癌症等其他慢性病也存在关联。结论:适宜剂量的维生素B1或其衍生物补充可能有利于降低2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并有利于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认知功能。

    维生素B1维生素B1缺乏症慢性病

    3种营养筛查工具在骨与软组织肿瘤患者营养不良风险评估中的临床价值

    原陈珊来云霞
    82-85,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调查骨与软组织肿瘤患者营养不良风险的发生情况,探索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通用筛查工具(MUST)、患者主观整体评估简表(PG-SGA SF)等3种营养筛查工具在骨与软组织肿瘤患者营养不良风险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山西省肿瘤医院骨与软组织科2023年8月—2024年5月的所有入院成年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患者体重在近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的变化情况;饮食改变情况以及影响饮食的原因等。整理完成NRS 2002、MUST、PG-SGA SF得分。结合患者临床资料疾病诊断、治疗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定量资料两组比较采用Mann-Whitney检验,多组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绘制韦恩图、ROC曲线。结果:合格问卷633份,男性327例、女性306例,平均年龄(54。41±14。35)岁。骨与软组织肿瘤患者营养不良风险在14%~22%之间,恶性肿瘤患者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更高。3种筛查结果绘制韦恩图显示,NRS 2002与MUST一致性更高。以NRS 2002为基础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MUST:0。9287,PG-SGA SF:0。596)。结论:骨与软组织肿瘤患者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较其他类型肿瘤患者偏低,但恶性度越高营养不良风险越大。NRS 2002有一定的漏诊情况,MUST简易且全面,PG-SGA SF更适合用于评估。

    骨与软组织肿瘤营养不良风险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通用筛查工具(MUST)患者主观整体评估简表(PG-SGASF)

    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疾病进展的关系

    韩能张骕黄丽丽
    8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病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4年1月 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12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25-(OH)D3值,将120例研究对象分为3组:正常组30 ng/mL≤25-(OH)D3≤100 ng/mL、不足组20 ng/mL≤25-(OH)D3<30 ng/mL和缺乏组25-(OH)D3<20 ng/mL。比较3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血清肌酐、24h尿白蛋白定量(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和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水平,分析25-(OH)D3与2型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3组研究对象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OH)D3水平越低,HbA1c、血清肌酐及24h-UAE越高,GFR水平越低(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25-(OH)D3水平与HbA1c无关(P>0。05),与血清肌酐、24h-UAE及GFR呈负相关(P<0。05)。结论:25-(OH)D3与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良好的维生素D营养状况会起到预防或减慢疾病进展的作用。

    维生素D25-(OH)D32型糖尿病肾病疾病进展

    二十四节气之大暑轻罗小扇扑流萤

    陈萌山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