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水运(下半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水运(下半月)
中国水运(下半月)

月刊

1006-7973

zgsyzz@163.com

027-82782748 82824852

430014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路32号钻石大厦1504室

中国水运(下半月)/Journal China Water Transport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GPS数据的公交线路延误计算方法

    陈馨马军侯剑锋江洪...
    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估算快速公交延误对评估路网服务水平和运行效率至关重要.为估算快速公交延误,基于高返回频率的GPS数据建立了站点或交叉口延误估计模型.然后,以奉浦快线公交线路为例开展实证分析,经过GPS数据预处理与地图匹配,提取站点与交叉口延误样本.最后,对日均延误以及站点延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奉浦快线的延误较小且波动不明显;延误较大的站点位于多个居民区,学区、购物中心、大型体育活动中心以及地铁站附近;换乘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奉浦快线公交延误情况;延误较小的站点或交叉口,其农业基地、服装公司较多且居民区相对而言较少.

    GPS数据公交延误

    快速路入口匝道区域合流策略及优化控制研究

    席逸元韦钰江洪侯剑锋...
    3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快速路匝道合流区是快速路的瓶颈路段.在合流区域,主路和支路车流同时汇入一条车道,可能造成合流区产生一定程度上的拥挤,从而影响整条快速路的通行效率.本论文采用考虑间隙的交替通行方法,引入虚拟减速线来划分控制两个区域.控制区I是为车辆提供足够的距离来调整其间隙,实现车头间隙变大的效果.在控制区Ⅱ中,匝道车辆被要求在主路两车之间留出的间隙汇入,使得主路车流在尽可能少的减速下能让匝道车流汇入,提高匝道区域通行效率.该研究通过动态控制车头间隙,实现在支路没有车辆汇入情况下,让主路车辆加速连续通过,减小主路车流所空出的车头间隙浪费,使得效果达到更优.在案例分析部分,本文设计主路三车道,匝道单车道的匝道合流形式,把各方案得出的仿真数据与自由汇入以及只实行交替汇入进行对比.比较数据后可发现,在匝道为中等车流量时,本论文提出的方案能使匝道合流区域的通行时间、延误时间以及碳排放量降低.

    快速路匝道合流车头间隙主动控制通行时间延误

    基于快速扩展随机树的高速公路毁伤分析

    郑书航
    3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高速公路作为交通运输系统的核心部分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作为重要的交通节点,高速公路也是恐怖袭击的重要打击目标.因此如何准确判断路面遭受恐怖袭击时是否存在通过路径成为了重要问题.本文以高速公路路面宽度、毁伤直径、毁伤点概率误差为输入参数,通过多次随机毁伤点分布模拟多轮恐怖袭击后高速公路路面的毁伤,以多轮恐怖袭击后高速公路是否存在继续通车的路径作为路面毁伤的评价标准,运用快速扩展随机树算法(Rapidly-Exploring Random Tree,RRT)判断在某一毁伤点数量下路面是否存在通过路径,建立毁伤点数量与路面完全毁伤的概率分布.研究结果表明:RRT算法可准确判断路面毁伤后是否存在继续通车的情况,并得到毁伤直径分别为4m、5m和6m时路面完全毁伤概率与毁伤点数量之间的联系.本文研究结果可为防御恐怖主义打击高速公路路面提供一定的理论意义.

    高速公路快速扩展随机树毁伤概率分析

    基于红通道先验与直方图对比度增强的水下图像增强算法

    王祥梁经纬
    3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浑浊水域成像技术在水下目标发现、海面材料探测及海洋地理工程中具有广泛而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基于红通道先验理论和直方图的对比度增强,设计出一种水下图像增强方法.该算法架构分前后两段:第一段采用基于暗通道的去雾和颜色纠正算法对图像进行复原;第二段采用直方图对比度增强恢复图像的可见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应用于水下环境的探测领域,可显著提高水下拍摄图像质量,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率.

    浑浊水域成像技术图像增强红通道直方图

    基于RocPro3D的崩塌地质灾害数值模拟分析

    周俊龙海花梁风
    4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调查安龙县九龙小区崩塌危岩体的形态特征、坡面分布情况,确定坡面性质为白云岩区、软土区两部分;应用测量技术手段将获取到的崩塌地质灾害点初始地形坐标数据导入RocPro3D软件中;结合坡面情况对不同物质组份坡面的法向碰撞恢复系数、切向碰撞恢复系数、碰撞回弹垂直偏差角、碰撞回弹水平偏差角和摩擦系数五类计算参数进行赋值,构建三维崩塌模型,实现崩塌落石运动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通过RocPro3D软件数值模拟,得出安龙县九龙小区后山危岩稳定性差,易发生崩塌地质灾害结果;结合现场调查,崩塌地质灾害岩体破碎、节理裂隙发育,模拟结果与实际调查历史崩塌落石轨迹基本相符合,可为崩塌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崩塌RocPro3D数值模拟运动轨迹

    基于ANSYS二次开发邓肯E-B模型的土石坝应力变形分析

    姚晓敏陈雷许学问喻鹏...
    4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ANSYS-UPFs有限元二次开发平台,编写了适用于土体材料的邓肯E-B模型用户子程序.针对湖北省内某水利枢纽工程土石坝采用无基坑施工方案,土石坝面临水下一次填筑深度近10m,坝体沉降变形难以控制的难题,开展了土石坝分层填筑施工过程应力变形仿真分析.重点讨论了坝体应力变形的影响.此外,对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在承挡最大上下游水头差情况下的应力变形进行了分析评估.计算结果表明:当前回填方案下,坝体及防渗墙的应力变形控制满足要求,为工程设计施工提供了经验和参考.

    土石坝水下填筑邓肯E-B模型应力变形分析

    中心城区地铁车站施工方案评价模型的研究

    陈坤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贵阳正处在地铁建设的高峰期,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区,其工程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同时地铁车站隧道建设地处交通繁忙的市中心地段,道路两侧高层建筑密集,给施工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基于此,结合贵阳市轨道交通2号线浣纱路站实际工程条件和周边环境影响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中心城区地铁车站隧道施工方案评价模型,选出最为适宜的施工方案.

    地铁车站中心城区施工方案层次分析法

    基坑开挖对周围岩土体竖向位移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任海涛
    51-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基坑工程,采用MIDAS GTS数值模拟技术,分别对每次开挖后基坑周围岩土体的竖向位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坑前三次开挖竖向位移较小,第四次开挖因遇到地下水,导致竖向位移增加,但位移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第五次开挖后竖向位移同样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说明此次基坑开挖没有对周围岩土体的竖向位移,造成不良影响.

    基坑开挖竖向位移地下水数值模拟

    斜交桥壅水高度及周边流场的数值模拟

    余新梁李启况杨立鹏
    5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大沽河特大桥为例,运用Mike21软件水动力模块分别对35m跨径、40m跨径两种桥梁方案在不同重现期(20、50和100年)洪峰流量、洪峰水位作用下的壅水及流场进行了模拟.结果显示,35m跨径桥梁的最大壅水高度略高于40m跨径的方案,桥梁行洪能力均满足防洪要求,且不发生漫堤;当300年一遇洪峰流量作用时,河道中游部分区域发生漫堤.

    斜交桥壅水高度断面流速数值模拟

    SSE-DeepFM:一种针对水运工程中公共建筑抗震预测的智能嵌入共享算法

    邬春学马雨舟
    5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世界范围内,水运工程遭受地震破坏并不少见,增强国内的水运工程抗震研究也有助于我国在国际上取得更多码头设计工程.水运工程抗震研究包括对水运工程建筑的抗震预测,以在未发生地震时进行先期排查隐患.本文主要针对水运工程中承载工作人员生活起居、物流加工等公共建筑进行抗震预测.这些建筑的抗震预测与其他区域的公共场所建筑抗震预测相似.此外抗震预测中还有需要特征交互、样本存在长尾效应等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随机嵌入共享的SSE-DeepFM算法,通过随机嵌入向量的替换实现抗过拟合.SSE-DeepFM内部的因子分解机和深度神经网络可以进行低阶和高阶的特征交叉,挖掘建筑特征之间的关联与建筑损毁的关系.实验表明,SSE-DeepFM在用于抗震预测的测试集上取得了更好的预测效果.

    建筑抗震预测水运工程机器学习抗过拟合特征交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