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中国医师协会 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中国医师协会 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

张淑兰

月刊

1005-2216

fck23394474@sina.com

024-23866489

110001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南京南街9号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面向临床、突出实用,为广大妇产科临床医生服务”的办刊理念,紧紧依靠由全国知名妇产科专家组成的编委会办刊,不断深化质量建设,发行量稳居同类杂志首位,深受全国广大读者喜爱和好评。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重视子宫颈感染性疾病对生殖健康的影响

    刘朝晖李婷
    673-675页

    子宫颈感染性疾病子宫颈炎子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生殖健康

    急性子宫颈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董梦婷薛凤霞
    676-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子宫颈位于相对"有菌"的下生殖道和相对"无菌"的上生殖道之间,是上生殖道的"门户".急性子宫颈炎较为明确的病原体为性传播病原体,即外源性病原体,包括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生殖支原体等,但仍有50%的患者致病菌并不明确.阴道与子宫颈位置毗邻,阴道内源性病原体上行可导致子宫颈炎.近年来研究表明,细菌性阴道病相关病原体与子宫颈炎相关.急性子宫颈炎可进一步导致盆腔炎、不孕、早产、流产、新生儿感染等,正确诊断和治疗对预防子宫颈炎远期并发症至关重要.急性子宫颈炎的诊断分为临床诊断和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依据特征性体征和子宫颈、阴道分泌物显微镜下白细胞计数.随着病原体分子诊断技术的长足发展,其在子宫颈炎诊断中也表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介绍了急性子宫颈炎的诊断方法,以及各种方法的优点及局限性,并对其需要鉴别的疾病进行讨论.

    急性子宫颈炎诊断鉴别诊断核酸扩增方法

    子宫颈沙眼衣原体感染研究现状与展望

    姜婷婷陈祥生
    679-6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hlamydial trachomatis,Ct)感染是全球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常发生在性活跃人群.女性初发感染常为子宫颈炎,但可上行感染生殖道引起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盆腔炎性疾病,导致异位妊娠和不孕症等.文章就女性Ct感染的流行病学、感染机制与不良生殖健康结局、合并感染以及三级预防作一概述.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流行病学不良结局合并感染三级预防

    子宫颈淋病处置常见问题

    郑晓丽王千秋
    683-6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淋病是由淋病奈瑟菌感染引起,在女性主要感染子宫颈,以无症状感染者为主.临床上主要通过细菌培养和核酸检测阳性来诊断.淋病奈瑟菌感染治疗上面临的巨大挑战是耐药导致的治疗失败.随着对一线治疗药物头孢曲松耐药的菌株数量增多,寻找和评估新的治疗方案迫在眉睫.在对子宫颈淋病女性治疗的同时应对其性伴同时治疗,防止进一步传播.

    子宫颈淋病诊断耐药治疗判愈

    人乳头瘤病毒所致感染的防控

    米兰毕蕙
    687-6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所致感染是女性常见的性传播感染,低危型HPV感染可导致尖锐湿疣,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可引起子宫颈癌前病变及子宫颈癌等疾病,严重威胁女性健康.近年来,我国HPV感染率及子宫颈癌发病率逐年升高,并呈年轻化趋势,因此应积极预防HPV感染以降低子宫颈癌以及其他HPV相关疾病及肿瘤的风险.针对HPV感染所致疾病的预防措施包括:(1)以健康教育及HPV疫苗接种为主要措施的一级预防.(2)以定期子宫颈癌筛查及癌前病变的早诊早治为主要措施的二级预防.(3)对子宫颈浸润癌进行诊治的三级预防.目前大量数据证明了 HPV疫苗在降低HPV感染所致疾病发病率方面的作用,而对于适龄女性开展适宜的子宫颈癌筛查并及时干预也能够降低子宫颈癌的发生风险和死亡率,建议将适龄女性的HPV疫苗接种及定期子宫颈癌筛查结合起来,最大限度降低HPV感染相关疾病风险,尽早实现世界卫生组织(WHO)消除子宫颈癌的宏伟目标.

    人乳头瘤病毒尖锐湿疣子宫颈癌前病变子宫颈癌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筛查

    正确看待子宫颈支原体阳性的临床意义

    张岱
    692-6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支原体是一类与女性泌尿生殖道疾病密切相关的微生物,主要包括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 homi-nis,Mh)、生殖支原体(Mycoplasma genitalium,Mg).不同的支原体具有不同的临床意义.文章探讨了子宫颈支原体阳性的临床意义.UU主要导致尿道炎,女性阴道内无症状UU培养阳性非常常见,妊娠期下生殖道UU培养阳性不能增加妊娠不良结局,子宫颈UU阳性和(或)Mh阳性提示存在细菌性阴道病可能,应进一步检查.UU可进一步分型为微小脲原体(Up)和解脲脲原体(Uu),分型检测有助于帮助判断临床意义.Mg是尿道炎、子宫颈炎、盆腔炎的重要病原体,子宫颈Mg阳性提示可能存在上述炎症,需要积极抗生素干预.我国开展Mg检测较少,亟待普及Mg的核酸检测.Mg耐药较为普遍,有条件应该检测耐药基因,帮助选择抗生素治疗方案.

    解脲支原体微小脲原体人型支原体生殖支原体致病性

    子宫颈阴道微生态对子宫颈人乳头病毒感染及病变的影响

    张笑薇樊尚荣
    696-7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子宫颈阴道微生态(cervico-vaginal microbi-ota,CVMB)在女性生殖健康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密切参与了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持续感染、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和浸润性子宫颈癌发生的整个病理过程.文章系统阐述了子宫颈阴道微生态结构及分型与HPV感染及子宫颈病变的关系,重点关注CVMB中关键菌种与HPV感染和子宫颈病变发生的可能机制,指出CVMB失衡性阴道病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同时,阐述了以CVMB为靶点促进HPV病毒清除干预的可能性,但目前相关临床研究相对较少,循证医学证据尚不足.未来仍需要更多更广泛的研究深入理解CVMB参与HPV感染和子宫颈病变的作用机制,阐明CVMB作为预测、诊断、治疗该疾病的潜力,为个性化精准诊疗提供理论依据,助力子宫颈癌防治.

    子宫颈阴道微生态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子宫颈癌微生态干预

    子宫颈疱疹的诊治

    张莉刘宏图王娇刘朝晖...
    700-7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子宫颈疱疹(cervical herpes)一般指子宫颈疱疹病毒感染,是由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感染子宫颈部位引起的生殖器疱疹(genital herpes,GH)中的一种.HSV感染子宫颈不仅可引起子宫颈炎、子宫颈溃疡、子宫颈糜烂等,而且还可能与子宫颈癌有关,也可导致子宫颈重塑,引起早产及新生儿疱疹,此外,HSV-2感染增加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传播风险.了解子宫颈疱疹的病因并及时诊断和治疗,对降低感染性传播疾病及保护个人和社区健康至关重要.

    子宫颈疱疹单纯疱疹病毒诊断治疗

    子宫颈免疫防御机能

    陶陶曾志张晓巍王敏...
    703-7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子宫颈是女性生殖系统中重要的组织器官之一,可起到预防感染、保护女性生殖器官等作用.子宫颈免疫防御机能具有其特殊性,包括对各种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抵御,并涉及精子、胎儿的耐受.子宫颈免疫防御机能主要由固有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组成,同时也受多种因素影响,特别是受性激素调控,雌、孕激素可直接或间接地精确调控子宫颈上皮细胞、免疫细胞以及细胞因子等.在妊娠期间,子宫颈防御机能更面临着独特的挑战,因该期间激素的变化会使子宫颈形态及子宫颈免疫机能出现较大的改变.子宫颈的免疫防御机能可能会因一种病原体的破坏而互相影响,进而导致整个防御系统的失衡.性激素同样对子宫颈免疫防御机能的调节起重要作用,趋化因子可能在子宫颈免疫防御机能修复过程中发挥作用,但需进一步探索.

    子宫颈免疫防御影响因素调节与修复

    少见子宫颈感染

    董晓瑜王柱王惠兰
    708-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子宫颈感染是常见的女性下生殖道感染,其最常见病原体为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除此之外,子宫颈还可以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和梅毒螺旋体2种少见病原体,也可以发生寄生虫病、放线菌病、软斑病等罕见感染.这些少见子宫颈感染,常无明显症状,容易误诊,认识和规范诊治这类疾病,是防治下生殖道感染的重要环节.

    少见子宫颈感染子宫颈结核子宫颈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