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

黄光志

双月刊

1674-6422

bianjibu@shvri.ac.cn

021-34293142

200241

上海市闵行区紫月路518号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Veterinary Parasit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农业部中国农科院上海家畜寄生虫病研究所主办,农业部农业预防办公室协办的全国唯一的兽医寄生虫学专业杂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猪弓形虫病阻断ELISA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潘珂张静莫心宇申邦...
    79-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利用制备的GRA7单克隆抗体为基础建立猪弓形虫病的阻断ELISA方法。以rGRA7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取脾细胞进行细胞融合,筛选出4株能够稳定产生单克隆抗体的阳性单克隆细胞株。经对此单克隆抗体进行IFA和Western blot检测确认成功制备GRA7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后,以重组蛋白为包被抗原对阻断ELISA方法进行优化后,经过重复性、交叉性、符合性实验验证本方法具有可重复性,与MAT符合性高。初步应用于288份临床样品检测,检出率为11。46%,与MAT检测结果重合率为84。8%。本研究成功制备弓形虫GRA7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并建立了一种猪弓形虫病的阻断ELISA方法,为弓形虫病的检测提出了新的方案。

    弓形虫GRA7蛋白单克隆抗体阻断ELISA

    塞内卡病毒LAMP可视化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田瑶李琛杨莹李佳昕...
    88-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建立塞内卡病毒(SVA)的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在SVA高度保守区域,分别设计了 5对特异性LAMP引物,并通过反应条件优化、敏感性试验、特异性试验以及临床样本检测,建立了一种经济、特异、敏感的SVA检测方法。在62℃水浴55 min扩增出大于220 bp的特异性阶梯状条带,以质粒为模板进行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5。1 copies/μL时仍可以检测出SVA,比普通PCR敏感1000倍。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与猪肺炎支原体(MPH)、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圆环病毒3型(PCV3)、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增病毒(PRRSV)均无交叉反应,应用该方法检测72例临床疑似病料,阳性率为33%(24例)。与普通PCR相比较,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特异、经济,本研究提供了一种更适于临床检测的SVA检测方法。

    塞内卡病毒环介导等温扩增快速检测

    鸽圆环病毒Cap基因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韩晓语杨俊杰赵洪哲郭昊...
    95-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建立一种针对鸽圆环病毒(PiCV)的快速诊断方法,试验根据PiCV的Cap保守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PiCV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对其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进行评价并利用该方法对临床样本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最佳反应条件下,所建立的PiCV荧光定量PCR方法在1 × 102~1 × 107 copies/μL标准品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线性相关系数为0。9846;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最低可检测到1 × 102 copies/μL标准品,是常规PCR检测方法的100倍;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与其他常见的鸽病病原不发生交叉反应;重复性评价结果显示,批内与批间的变异系数均小于2%;所建立PiCV荧光定量PCR方法对临床病死鸽肝脏样品检测结果显示,PiCV阳性率达75。7%,高于常规PCR方法的检测阳性率(54。1%),说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可应用于对PiCV的快速检测,为PiCV的及时防控提供有力技术支持。

    Cap基因鸽圆环病毒实时定量PCR

    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氧氟沙星耐药性研究

    杨彩虹张萍买买提艾力·艾合木提黄巧玲...
    102-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评价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法在结核分枝杆菌氧氟沙星耐药性检测的有效性。采用传统比例法、DNA测序法、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法对84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氧氟沙星耐药性检测,分别以药敏结果和DNA测序结果为参照,应用卡方检验分析各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性,Kappa检验分析检测结果一致性。药敏结果显示,12株菌对氧氟沙星耐药,72株敏感。DNA测序结果显示,10株菌存在gyrA基因耐药相关突变,74株菌不存在gyrA基因耐药相关突变。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检测结果显示,有14株耐药株,70株敏感株。以比例法药敏结果为参照,DNA测序检测菌株耐药性的敏感性为83。3%、特异性为100%、符合率为97。6%,检测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法检测菌株耐药性的敏感性为75%、特异性为93。1%、符合率为90。5%,检测结果具有中度一致性。以DNA测序结果为参照,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法检测gyrA基因耐药突变的敏感性为80%,特异性为91。9%,符合率为90。4%,检测结果具有中度一致性。本研究结果表明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法对结核分枝杆菌氧氟沙星耐药性检测的效能良好,可用于氧氟沙星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快速辅助筛查,为早期治疗方案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氧氟沙星

    和田地区鹅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血清群、致病性与耐药性研究

    程雪梅肖海侠王芋丹王一霖...
    110-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查明新疆和田地区鹅场发生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以肝周炎和心包炎为主要病理变化的疾病是否由大肠杆菌引发,本研究无菌采集23份病死鹅内脏样本,采用常规细菌分离鉴定、PCR方法进行大肠杆菌鉴定,对分离菌的O血清群、致病性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共分离到23株大肠杆菌,血清群包括O18(21。74%)、O78(13。04%)、O2(8。70%)和O1(4。35%),12株(52。17%)血清群未明。主要携带的毒力基因包括irp2(95。65%)、iucD(73。91%)、fyuA(17。39%)和astA(8。70%),分离株对小鼠具有致病性。23株大肠杆菌对四环素的耐药率为100%,氯霉素、环丙沙星、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复方新诺明、链霉素和头孢噻肟的耐药率在60。87%~95。65%,对多黏菌素B均敏感。共检测出12种耐药基因,tetA、tetG、cml1、blaTEM、sul1、aac、blaCTX-M-1的检出率在43。48%以上,blaSHV、blaCTX-M-9、tetE、aadA1的检出率在4。35%~30。43%,未检到blaCTX-M-2。本研究确定和田地区鹅场腹泻、肝周炎和心包炎为大肠杆菌感染所致,血清型较为复杂,耐药性严重。

    腹泻大肠杆菌血清群致病性耐药性

    市售肉品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污染情况与耐药性分析——以泰安市为例

    张天宁李文阳董鹏程毛衍伟...
    119-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STEC)是一类产生一种或一种以上志贺毒素的具有强致病能力的食源性病原菌,现已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本文以山东省泰安市为调查点,对商超和农贸市场零售肉中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STEC)的污染情况进行调研,170份零售肉样品中9份样品检出STEC阳性,检出率为5。3%;其中商超和农贸市场的检出率分别为3。1%和6。7%,无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研究24株STEC分离菌株的血清型、毒力基因的携带情况。24株STEC中12株确定O血清型,分别为O26(10株)和O45(2株)。主要携带的毒力基因为stx1,hlyA(62。5%,15/24)和stx2(37。5%,9/24)基因,eaeA基因未检出。通过纸片扩散法对24株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菌株进行耐药性检测,分离株对麦迪霉素的耐药率最高91。7%,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均为37。5%,对头孢西丁和多粘菌素敏感。综上所述,泰安市零售畜禽肉品中存在STEC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猪肉、牛肉引起食源性疾病风险较大。本研究为相关部门加强市售肉品中STEC的监控提供一定的指导。

    零售肉STEC耐药性血清型毒力基因

    2017-2020年华东地区猪源多杀性巴氏杆菌耐药性和PFGE分析

    宋强强轩慧勇朱维魏建超...
    128-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华东地区猪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的耐药情况及流行特征,本研究收集了2017-2020年华东地区分离的31株猪源多杀性巴氏杆菌,通过琼脂稀释法检测其对12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方法进行分子分型探求菌株亲缘关系。结果显示:31株猪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最高(61。29%),其次为泰妙菌素(32。26%)、氟苯尼考(25。81%)、多西环素(12。90%)和大观霉素(3。23%)。所有菌株对头孢噻呋、庆大霉素、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恩诺沙星完全敏感;耐药谱型呈现多样化特点,31株猪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共表现为8种耐药谱型,其中有2株3药耐药菌株,耐药谱型分别为DOX+TIA+SPT和FFC+TIA+SXT;依据85%相似性标准可将其分为14个PFGE分型,其中A、G、H、J簇共有19株菌,占61。29%,并且PFGE分型相同的菌株耐药表型也高度相似。研究结果表明,华东地区猪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呈现耐药模式和PFGE分子分型多样化的特性,PFGE分型与耐药表型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应加强猪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的耐药性监测和流行性防控。

    多杀性巴氏杆菌耐药性PFGE

    2020年江苏地区鸭圆环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分离方法的初步研究

    李子晗林梦舟吴双杨静静...
    134-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2020年江苏地区鸭圆环病毒(DuCV)的流行情况、分子特性及探索其分离方法,通过采集江苏部分地区疑似患鸭圆环病的病、死鸭脏器组织,研磨后提取DNA,运用PCR技术扩增该病毒全基因组并测序,分析其分子流行病学特征,确定遗传谱系。将PCR检测阳性的组织病料上清经绒毛尿囊膜接种9日龄SPF鸭胚,分别收集鸭胚绒毛尿囊膜和尿囊液,以相同的方法将PCR检测阳性的尿囊膜/尿囊液进行鸭胚传代,尝试探索分离DuCV的方法。采集的23份样品中共检测出阳性样本10份。病毒基因组序列分析结果表明10株分离株均属于DuCV 1型的分支,传代结果表明多数样本在第1代绒毛尿囊膜和尿囊液样品中可检出DuCV,仅有部分样本在第2、3代的绒毛尿囊膜PCR检测结果呈阳性,传至第4代次时就检测不到病毒核酸。检测的结果一定程度上也表明绒毛尿囊膜检出率高于尿囊液。该结果为江苏地区该病的防控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鸭圆环病毒PCR分子流行病学SPF鸭胚

    2020年国内部分地区奶牛乳腺炎源大肠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买尔哈巴·吾斯曼左佳坤吕朝阳蒋蔚...
    141-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对来自国内11个地区136份乳腺炎乳样开展了大肠杆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通过大肠杆菌phoA特异性鉴定引物对乳房炎乳样进行大肠杆菌分离与鉴定,采用K-B法对分离株进行药敏检测。建立3体系三重PCR检测方法,利用大肠杆菌9种毒力基因对分离株进行检测。通过PCR检测chuA、yjaA和TspE4。C2,对分离株进行进化分群鉴定。结果显示:136份乳腺炎乳样中共分离到61株大肠杆菌,阳性率为44。85%。分离株对头孢拉定、氨苄西林、四环素耐药率相对较高,分别为37。70%、32。78%和26。22%。分离株中毒力基因ompA和traT携带率较高(98。36%和75。40%),其次为CNF1(54。09%)、irp2(47。54%)和iucD(32。78%),sitD和chuA携带率较少(14。75%和13。11%),但ST2和hlyA基因均未检出。分群结果显示分离株以A群占(67。21%)和B1群(19。67%)为主,D群(8。19%)和B2群(4。91%)较少。本研究为奶牛乳腺炎源大肠杆菌的防控提供数据参考。

    奶牛乳腺炎大肠杆菌药物敏感性毒力基因进化分群

    2013-2020年广西重点种鸡场禽白血病净化效果分析

    胡杰尹彦文温丽霞粟艳琼...
    149-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按照检测-淘汰-分群-再检测-再淘汰的原则,建立"生物安全+病原监测+淘汰"模式对2013-2020年广西11家重点种鸡场的种公鸡、种母鸡、育成鸡和雏鸡采集精液、蛋清、泄殖腔拭子、胎粪等样品进行禽白血病病原检测;公鸡和母鸡同时采集血浆蛋白进行禽白血病病毒(ALV)分离。通过多方式联合净化禽白血病,ALV阳性率逐年下降,净化效果非常显著。其中公鸡精液中ALV阳性率由2013年的7。45%下降到2020年的0。14%,母鸡蛋清样本ALV阳性率由2013年12。32%下降到2020年0。23%,雏鸡胎粪ALV阳性率由2018年3。60%下降到2020年0。47%。公鸡血浆蛋白病毒检出率由2013年的3。46%下降到2020年的0。78%,母鸡血浆蛋白病毒检出率由2013年的2。22%下降到2020年的0。20%。可以看出ALV净化效果非常显著,说明所建立的禽白血病净化方法在广西行之有效。

    禽白血病净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