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兽医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兽医科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中国兽医科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殷宏

月刊

1673-4696

zgsykx@zgsykx.com

0931-8342195

730046

甘肃省兰州盐场堡徐家坪1号

中国兽医科学/Journal Chinese Veterinary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兽医科学》是由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主办的兽医专业学术性期刊。继1999年获首届国家期刊奖、2003年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奖之后,2005年又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为全国百余种畜牧兽医类期刊中唯一获得国家期刊奖的期刊。 《中国兽医科学》办刊宗旨是:报道国内外兽医科学的研究进展和水平,推广兽医科学研究成果,反映国内外兽医科学研究动态,探讨新的兽医学理论和研究方法。主要栏目有:专家论坛、微生物学、寄生虫学、流行病学、药物学、中兽医学、普通病学、基础兽医学、综述专论、研究简报等。适于兽医科学研究人员、农业院校动物医学、动物科学专业师生阅读,也适合各级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和各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人员参考。热忱欢迎广大兽医科研、教学及其他学科科技工作者踊跃投稿。本刊对所有来稿均采取双盲审稿,即将严格筛选的稿件送有关专家评审,作者不知审稿专家,审稿专家不知作者,以公平、公正地择优录用。经评审录用的文稿本刊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刊出。投稿者请登陆本刊网站参阅本刊投稿指南,投稿电子信箱:zgsykx@zgsykx.com。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表达PRRSV GP5(GP5m)、M蛋白与猪IL-18的重组PRV的构建及对小鼠免疫特性分析

    石昂李双双张俊霞王永生...
    1359-1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获得有效预防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和猪伪狂犬病(PR)的重组活载体疫苗,以rPRV-gE-/TK-/GFP+为载体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株ATCC-VR2332的GP5、修饰型GP5(GP5m)和M蛋白基因以及猪IL-18基因以不同组合方式插入至伪狂犬病病毒(PRV)TK基因位点,构建5种重组PRV(rPRV):rPRV-gE-/TK-/GP5m+、rPRV-gE-/TK-/GP5m+/IL-18+、rPRV-gE-/TK-/GP5+/M+、rPRV-gE-/TK-/GP5+/M+/IL-18+和 rPRV-gE-/TK-/IL-18+.免疫印迹结果显示 rPRV 可表达 GP5、GP5m、M 和 IL-18.随后将5 种 rPRV 分别进行小鼠 免疫原 性试验,rPRV-g E-/TK-/GP5+/M+、rPRV-g E-/T K-/GP5+/M+/IL-18+和rPRV-gE-/TK-/GP5m+/IL-18+可产生抗PRRSV和PRV的特异性中和抗体,并能刺激CD3+、CD4+和CD8+T 淋巴细胞增殖及 IFN-γ、IL-4 和 1L-10 细胞因子的表达.综上,rPRV-gE-/TK-/GP5+/M+、rPRV-gE-/TK-/GP5+/M+/IL-18+和rPRV-gE-/TK-/GP5m+/IL-18+可有效诱导小鼠产生抗PRRSV和PRV特异性全身免疫反应,为研发有效预防PRRS和PR的重组活载体疫苗奠定了基础.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伪狂犬病病毒同源重组重组病毒黏膜免疫活载体疫苗

    盘羊源多杀性巴氏杆菌与溶血性曼氏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高桂琴蔡江曹小安刘永杰...
    1368-1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导致甘肃省某动物园盘羊死亡的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笔者采集1只出现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经救治无效死亡的盘羊的肺组织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通过细菌形态学观察和16S rRNA基因测序鉴定细菌种类,并对分离菌株进行荚膜血清型鉴定、毒力基因检测、药敏试验以及对小鼠的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从盘羊肺中分离鉴定出1株强致病性的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和1株强致病性的A2型溶血性曼氏杆菌.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分离株携带exbB、exbD、fur、tonB、hgBA、plpB和 oma87共7种毒力基因,A2型溶血性曼氏杆菌分离株携带irp、ompA、plpE、tbpA、tbpB、fhaC、lkt、lpsA、nanH和gcp共10种毒力基因.2株分离菌对阿卡米星、妥布霉素、红霉素和诺氟沙星均高度敏感,且均能导致小鼠死亡.结果表明,导致甘肃省某动物园盘羊死亡的病原菌可能为携带多种毒力基因的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和A2型溶血性曼氏杆菌.本结果为该动物园盘羊呼吸道疾病的预防提供了参考,并为发病动物提供了适合的治疗方案.

    盘羊多杀性巴氏杆菌溶血性曼氏杆菌血清型毒力基因

    多房棘球绦虫蛋白Musashi-1的克隆及RNA结合功能初步鉴定

    吴易璇仲顺虎郭小腊陈轶霞...
    1377-13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初步探究Musashi-1蛋白在多房棘球蚴中的分布及其与RNA结合的能力.利用RACE技术获得Musashi-1全长,扩增该基因并克隆到载体pET-28a上,表达并纯化Musashi-1重组蛋白用于制备多克隆抗体;免疫荧光观察Musashi-1在多房棘球蚴组织中的分布;双荧光素酶试验检测Musashi-1蛋白与RNA结合能力.结果显示多房棘球绦虫Musashi-1基因有两个转录本,分别为1 017 bp和966 bp.Western-blot结果表明,制备的多克隆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天然多房棘球绦虫Musashi-1蛋白.免疫荧光试验表明Musashi-1蛋白主要分布在多房棘球蚴生发层细胞中.在亚细胞水平上,Musashi-1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双荧光素酶试验表明Musashi-1蛋白能够与Musashi家族共识别RNA基序(富含GUA)结合.本研究确定了编码Musashi-1基因的全长,证实Musashi-1蛋白主要分布在多房棘球蚴生发层细胞中,具有RNA结合能力.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多房棘球绦虫Musashi-1蛋白在多房棘球蚴生发层细胞中的功能提供了帮助.

    多房棘球绦虫RNA结合蛋白Musashi-1生发层

    KLHL家族蛋白的研究进展

    陈创伟张伟吕岳芹黄梦瑶...
    1385-13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Kelch-like(KLHL)家族蛋白的结构特点出发,围绕其在天然免疫、肿瘤等疾病方面的作用展开叙述,旨在为KLHL家族蛋白功能的研究和肿瘤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思路.

    KLHL结构与功能天然免疫疾病肿瘤

    猪肠道冠状病毒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路浩丁雪燕袁晋魏战勇...
    1391-13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猪肠道冠状病毒(swine enteric coronavirus,SeCoV)是规模化猪场仔猪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给全世界的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建立准确、安全、快速、高效的检测SeCoV的方法,有助于及时发现SeCoV并采取措施防控猪肠道冠状病毒病.本文归纳总结了近年检测SeCoV的方法,包括常规病原学检测技术、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血清学检测技术以及新型分子检测技术等,以期为有效诊断与防控猪肠道冠状病毒病提供技术支持.

    病毒性腹泻猪肠道冠状病毒检测方法

    基于响应面法优化脂质纳米颗粒的配方及表征

    麻玉清柳海云郭伟江丽馨...
    1399-1407页
    查看更多>>摘要:脂质纳米颗粒是目前最有应用前景的药物载体之一,本研究旨在解决原材料配方对脂质纳米颗粒自组装的影响,优化其配方.首先,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膜材比、脂质浓度和DMG-PEG 2000 的含量.其次,采用Box-Benhnken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脂质纳米颗粒制备工艺,并对其进行表征评价.结果表明,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的三因素分别是:膜材比、脂质浓度和DMG-PEG 2000含量.三因素的三水平分别为:膜材比选择1∶1、2∶1、3∶1,脂质浓度选择15、20、25mmol/L,DMG-PEG2000含量选择5%、7%、9%.通过Box-Benhnken响应面分析法得出:当脂质纳米颗粒的膜材比为2∶1,脂质浓度为20 mmol/L,DMG-PEG2000含量为7%时,其脂质纳米颗粒的包封率为(94.8±0.15)%,粒径为(43.77±0.25)nm,聚合物分散指数(polymer dispersity index,PD1)为(0.14±0.04),Zeta 电位为(-0.44±0.15)mV.利用透射电镜观察该脂质纳米颗粒的形态为球形结构、分散均匀.稳定性试验显示4 ℃放置28 d,脂质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PDI和包封率无显著变化,说明该脂质纳米颗粒稳定性良好.本研究为制备一种高效的脂质纳米颗粒提供了参考依据.

    脂质纳米颗粒Box-Benhnken响应面法单因素包封率

    酵母β-葡聚糖对玉米赤霉烯酮诱导小鼠睾丸细胞铁死亡的缓解作用

    赵子惠李佳容常倩雯朱琪...
    1408-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玉米赤霉烯酮(ZEA)对雄性小鼠铁死亡相关基因在睾丸组织中表达和定位的影响,以及β-葡聚糖对ZEA诱导小鼠睾丸细胞铁死亡的缓解作用.随机将50只雄性小鼠分为对照组(灌胃玉米油)、ZEA 组(LG:0.5 mg/kg、MG:5 mg/kg、HG:50 mg/kg)和β-葡聚糖组(TG:50 mg/kg ZEA+50 mg/kgβ-葡聚糖),连续灌胃10 d.用台盼蓝染色法、HE染色、免疫组化、Western-blot和qRT-PCR等方法检测小鼠精子和睾丸结构的变化及铁死亡基因GPX4、SLC7A11和FTH1的表达与定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ZEA组畸形精子增多、曲精小管内生精细胞排列紊乱,睾丸组织Fe含量升高(P<0.01)、MDA含量升高(P<0.001)、SOD 含量下降(P<0.001),GPX4、SLC7A11 和 FTH1 的表达降低(P<0.05),GPX4 在精原细胞的细胞核表达,SLC7A11在精原细胞和精母细胞的细胞核表达,FTH1在精原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膜表达.β-葡聚糖组与ZEA组相比畸形精子减少、生精细胞排列有序,Fe含量降低(P<0.05)、MDA含量降低(P<0.01)、SOD 含量上升(P<0.001),GPX4、SLC7A11 和 FTH1 的表达升高(P<0.05).结果表明,ZEA 可以通过降低GPX4、SLC7A11和FTH1在生精细胞的表达引起睾丸细胞铁死亡,酵母β-葡聚糖对ZEA诱导的小鼠睾丸细胞铁死亡有缓解作用.

    玉米赤霉烯酮铁死亡β-葡聚糖睾丸细胞小鼠

    脂滴与PRRSV之间对抗与利用并存

    《中国兽医科学》编辑部肖书奇
    1417-1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猪肺泡巨噬细胞(PAMs)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主要感染的天然宿主靶细胞,具有重要的免疫学功能.PRRSV感染PAMs后,通常劫持细胞内的各种生命系统为己所用并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监管.而宿主细胞也会做出相应的对抗策略以抑制PRRSV复制进而主动清除病毒.近期,mBio期刊在线发表了题目为"Host cells reprogram lipid droplet synthesis through YY1 to resist PRRSV infection"的研究论文,作者发现宿主细胞通过转录因子阴阳1(YY1)重编程脂滴(LD)抑制PRRSV复制的分子机制,有助于理解正常生理条件下LD与PRRSV之间对抗与利用并存的动态互作关系.

    猪肺泡巨噬细胞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转录因子阴阳1(YY1)脂滴(LD)

    TIR抗噬菌体防御系统:细菌重要的一类先天免疫系统

    《中国兽医科学》编辑部陶攀
    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耐药菌是人类面临的巨大威胁.噬菌体能感染并裂解细菌,被认为是人类应对耐药菌的重要工具.然而,细菌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了复杂的防御系统来抵抗噬菌体感染.近期,华中农业大学陶攀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上发表了题为"The role of TIR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s in bac-terial defense against phages"的研究论文,系统解析了大肠杆菌中含TIR结构域的抗噬菌体防御系统,揭示了TIR结构域在细菌免疫系统中的作用,增强了人们对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先天免疫机制的理解,同时为开发高效噬菌体治疗制剂、应对潜在的耐药危机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

    噬菌体耐药菌大肠杆菌TIR结构域

    mRNA疫苗:战胜猪肠道冠状病毒的新工具

    《中国兽医科学》编辑部李彬
    1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和猪δ冠状病毒(PDCoV)是引起仔猪腹泻的重要病原,传统的灭活疫苗和亚单位疫苗诱导的中和抗体和IgA抗体水平较低,且疫苗免疫不能清除感染.2024年1月17日mBio杂志和2024年8月19日Journal of Virology杂志在线报道了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李彬研究员带领的团队研制成功了PEDVS蛋白和PDCoV S蛋白mRNA疫苗,这两种mRNA疫苗均能够诱导高水平的中和抗体并激活细胞免疫,打开了疫苗防控PEDV和PDCoV的新局面.

    mRNA疫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δ冠状病毒S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