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

康健

月刊

1005-2194

journalnk@sohu.com

024-23866530

110001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南京南街9号五层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Internal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的发行量位居同类杂志首位。本刊已被评为全国内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提高高血压治疗效果的对策及探索

    赵连友李妍牛晓琳
    617-620,6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防治高血压可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致残率.目前,中国高血压患病率高,控制率低.如何改变这一状况,面临着挑战.当务之急,探索提高中国高血压治疗效果对策.文章认为,应推广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措施、采用个体化的方案治疗高血压、加强综合防控措施治疗高血压、重视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的筛查、构建规范化的高血压管理模式.采取这些措施,将会改善中国高血压治疗效果不佳的现状,提高中国高血压控制率,有利于患者健康.

    高血压治疗效果措施控制率

    高血压强化降压循证证据与实践

    于莎莎孙国哲王畅孙英贤...
    621-6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血压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强化降压目标备受关注.多项研究表明,将血压严格控制至更低水平可显著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国际和国内指南逐渐认可强化降压策略.中国农村高血压控制项目(CRHCP)进一步证实了强化降压在全人群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文章介绍了国内外关于强化降压的相关研究以及国内的相关实践结果.

    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强化降压

    高血压基础研究进展

    李晨宋雷
    625-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血压是全球最常见的心血管慢性疾病,也是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到遗传、社会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对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机制进行系统深入的基础研究有利于从根本上实现高血压的精准预防和早期治疗.文章总结了高血压领域最新的基础研究进展,从基因易感性、表观遗传学修饰、节律调节、免疫反应和血管重构等方面重点论述了其参与血压调节和高血压发病的机制,并阐述了肿瘤-高血压以及该概念下两种疾病的相互影响,旨在为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靶点.

    高血压发病机制基础研究

    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杨剑杨翔宇陈晓平
    630-6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血压是全球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可显著增加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卒中等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生活方式干预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血压,减少总体心血管风险,但大部分高血压患者需要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予以降压药物治疗才能实现血压达标.如今,高血压药物治疗领域的理念和手段均有了显著进步,在五大类经典降压药物基础上,发展出了单片复方制剂和许多新型降压药物.文章将针对高血压药物治疗方面的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

    高血压药物治疗起始治疗降压靶标

    难治性高血压诊治进展

    仲昕彭娟崔兆强
    634-6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难治性高血压(resistant hypertension,RH)是导致心、脑、肾等靶器官损伤的主要心血管顽疾之一.虽然在其病因、病理机制以及诊治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RH的控制率仍不理想.随着循证医学的进展及创新药物和器械的出现,预计未来RH的治疗将更加精准和个体化,从而给患者的预后带来显著的改善.

    难治性高血压药物治疗肾脏去神经术

    继发性高血压的筛查与处理

    郭艺芳刘凯旋
    638-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继发性高血压并不少见,但其诊断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提高继发性高血压的早期诊断率对于降低高血压相关靶器官损害风险、提升我国高血压防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大中型医疗机构,制约继发性高血压诊断率提升的主要因素并不是辅助检查检验手段,而是主动筛查的意识.加强临床医生的教育培训、制定针对继发性高血压的筛查流程有助于提高此类疾病的早期诊断率.对于发病年龄早、血压升高程度重、病情进展快、常规治疗措施效果不佳、合并广泛靶器官损害的高血压患者应常规进行继发性高血压的筛查.

    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降压药物

    诊室外血压监测的临床应用

    陈垦曾春雨
    641-64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诊室外血压监测,包括家庭血压监测(home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HBPM)和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已经成为血压管理的最主要手段.ABPM和HBPM在血压监测中各有利弊.对于血压的长期管理,HBPM可能具有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血压控制率等更多的优势,但二者在临床中的应用尚需要更多的临床证据支持.国内外更多的指南推荐二者相结合的血压管理方式,这可能是改善我国人群血压控制率的重要手段.

    高血压诊室外血压监测动态血压监测家庭血压监测

    肾动脉消融治疗高血压——从生理解剖基础谈选择性消融

    刘航孙英贤殷跃辉
    645-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皮去肾神经术(RDN)能够持久有效地降低血压.其临床证据充分,但尚存在降压效果不稳定等问题.近年来对肾脏神经支配和生理功能的认识逐渐加深,尤其是证实肾脏副交感神经的存在.肾脏副交感神经在功能上与交感神经相互拮抗,消融过程破坏了肾脏副交感神经可能是当前RDN效果不满意的一个重要原因.肾神经刺激引导的选择性消融可能是RDN技术未来的一个极具潜力的发展方向.

    经皮去肾神经术肾脏副交感神经肾神经刺激选择性消融

    肾上腺消融术治疗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应用与展望

    祝之明孙芳
    649-6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的患病率高,危害性大,但其筛查率较低,诊断与评估不够精准,药物和手术治疗均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不适于药物和手术治疗的PA患者,经皮肾上腺消融术是一个可选择的治疗措施,它具有疗效确切、安全及副反应少的特点.为有效治疗PA,可依据PA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意愿进行治疗策略评估,确定最适合的精准治疗方案,以减少副反应及其远期心脑血管风险.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治疗经皮肾上腺消融术

    本期广告目次

    6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