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兽医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兽医学报
中国兽医学报

王哲

月刊

1005-4545

xbcjvs@163.com

0431-87836534

130062

长春市西安大路5333号

中国兽医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Veterinary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由解放军军需大学主办的兽医专业学术性期刊,是国内兽医界最有影响的权威性核心期刊之一。被CA、CAB、AGRIS、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农业文摘及中国科学引文索引等近20种国内外数据库或检索性刊物收录。《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列为中国兽医科学核心期刊。中科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确定其为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唾液乳杆菌CICC23174株全基因组测序及功能分析

    王丽屏邓玲聪王大红王茂鹏...
    290-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唾液乳杆菌CICC23174株的生物学特性和基因功能,本研究以从鸡肠道分离得到的唾液乳杆菌CICC23174株为研究对象,通过使用二代测序平台HiSeq2000进行测序,利用多种生物学信息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组装和优化,并对其基因信息进行功能注释、细菌素和信号肽预测、基因共线性比较和分子进化树分析.基因预测结果表明,唾液乳杆菌CICC23174株基因组大小为203 542 bp,GC含量约为32.84%,基因组特征显示其编码基因1 890个,含有3个细菌素和50个信号肽.重要的是,唾液乳杆菌CICC23174株含有27个特有基因,构成4个系统分别为Ⅰ型-CRISPR-Cas基因防御系统、Ⅱ型毒素-抗毒素系统、肿瘤抑制基因和蛋白分泌途径.而且基因共线性分析发现CICC23174株与模式菌株UCC118唾液乳杆菌最为相似,但是16S rRNA分子进化树结果表明CICC23174株与唾液乳杆菌FZJTZ9M6株遗传距离较近.本研究结果为丰富唾液乳杆菌的物种进化库,挖掘唾液乳杆菌潜在的益生功能奠定了基础.

    唾液乳杆菌CICC23174株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功能注释细菌素基因共线性分析

    肺炎克雷伯菌噬菌体vB_KpnP_643的生物学特性及基因组分析

    路艳赵日虹徐莉冀亚路...
    298-3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 自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从污水中分离得到1株新噬菌体vB_KpnP_643,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和基因组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噬菌体vB_KpnP_643可在涂布有肺炎克雷伯菌平板上呈现出中心透亮且周围有晕环的噬菌斑.电镜观察结果显示,该噬菌体属于短尾病毒科.一步生长曲线表明,噬菌体vB_KpnP_643的潜伏期约3 min,裂解周期约60 min.噬菌体vB_KpnP_643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酸碱耐受性,可适用于各种环境.此外,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噬菌体vB_KpnP_643基因组全长43 331 bp,包含编码64个开放阅读框(ORF),未发现与耐药、毒力及溶原相关的基因,DNA聚合酶的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该噬菌体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分支.本研究结果表明噬菌体vB_KpnP_643有望成为抗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一种抗生素替代药物.

    肺炎克雷伯菌噬菌体生物学特性基因组分析

    CATH-2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IL-1β分泌的机制研究

    张明杰谢颖赵婷彭练慈...
    305-3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鸡源cathelicidin-2(CATH-2)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诱导IL-1β成熟与分泌的机制,采用S.aureus体外感染野生型(WT)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模型,CATH-2预处理巨噬细胞2 h后感染S.aureus,通过 ELISA、Real-time PCR 和 Western blot 研究 CATH-2 对 S.aureus 诱导 IL-1β 分泌的影响.ELISA 结果显示,CATH-2显著降低了 S.aureus诱导的IL-1β、IL-6、IL-1α和IL-12表达水平(P<0.05).RT-PCR结果显示,CATH-2显著降低了巨噬细胞中S.aureus诱导的IL-1β mRNA表达水平(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ATH-2显著降低了巨噬细胞中S.aureus诱导的pro-IL-1β、IL-1β和pro-caspase-1表达水平(P<0.05).进一步的研究结果显示,CATH-2显著降低了巨噬细胞中S.aureus诱导的NF-κB(p65)和MAPK(JNK1/2)的总蛋白和磷酸化蛋白的表达(P<0.05).这些结果表明CATH-2通过抑制NF-κB和MAPK信号通路活性抑制炎症小体激活,进而抑制IL-1β分泌.

    cathelicidin-2NLRP3炎性细胞因子NF-κB/MAPK信号通路

    新疆动物源携带blaCTX-M且对多黏菌素耐药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及传播特性

    王芋丹王昊蕊王磊队森·木拉力别克...
    312-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新疆动物源携带blaCTX-M且对多黏菌素耐药大肠杆菌的流行特征,采用K-B纸片法对40株猪、羊、骆驼、马、鸡、鹅、鸽、犬和猫源携带blaCTX-M且对多黏菌素耐药的大肠杆菌进行了药物敏感试验,利用PCR方法进行耐药基因、整合子检测以及质粒复制子分型,通过接合试验对多黏菌素耐药表型的水平转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这些大肠杆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复方新诺明、头孢曲松、四环素、链霉素、头孢噻肟和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为82.5%~100%;对氟苯尼考、磷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阿奇霉素、阿米卡星和头孢吡肟耐药率为20.0%~67.5%;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西丁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2.5%~10.0%,均为多重耐药.40 株受试株中,各耐药基因的检出情 况,mcr-1,12.5%;blaCTX-M-1,85%;blaCTX-M-9,15%;blaTEM,60%;floR,70%;te-tA,55%;tetG,17.5%;sul2,37.5%;sul1,17.5%;aadA 1,35%;str A,32.5%;aac,17.5%;未检出 mcr2~10、blaCTX-M-2、blaSHV、strB和tetE.共检出 4 种质粒复制子型,IncFIB,52.5%;IncHI2,20%;IncN,20%;IncFIA,7.5%.9株携带Ⅰ类整合子,未检出Ⅱ类整合子.40株受试菌均可水平转移多黏菌素耐药表型,但在接合子中未检测出耐药基因、质粒和整合子.结果表明,新疆动物源携带blaCTX-M且对多黏菌素耐药大肠杆菌多重耐药情况严重,耐药基因携带种类多样,均可水平转移多黏菌素耐药表型,应当谨慎使用多黏菌素,以期减缓耐药细菌的发展.

    携带blaCTX-M大肠杆菌多黏菌素耐药流行特征动物新疆

    菊苣酸对磷酰胺氮芥诱导巨噬细胞免疫抑制的调节作用

    冯晨婧白莉霞杨亚军刘希望...
    319-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用3 μmol/L磷酰胺氮芥(phosphoramide mustard,PM)诱导RAW264.7细胞24 h,建立体外细胞免疫抑制模型;给予不同剂量(25、50、100 μmol/L)的菊苣酸(chicoric acid,CA)干预细胞24 h,考察CA对免疫抑制的调节作用.利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中性红吞噬法检测细胞吞噬能力,ELISA试剂盒测定细胞IL-1β和IL-6表达,NO含量测定试剂盒测定细胞NO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IL-1β、IL-6和iNOS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3 μmol/L PM诱导RAW264.7细胞24 h后,巨噬细胞活力与吞噬能力显著降低(P<0.05),NO、IL-1β与IL-6的表达以及相应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下降(P<0.05),巨噬细胞免疫抑制模型成功建立;给予不同剂量(25、50、100 μmol/L)的CA干预24 h后,巨噬细胞活力与吞噬能力显著增强(P<0.05),巨噬细胞NO、IL-1β与IL-6分泌水平以及相应的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结果表明,PM可以有效建立体外巨噬细胞免疫抑制模型,CA可能通过增强巨噬细胞活力与吞噬能力,促进炎症因子表达发挥免疫增强作用,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本研究建立体外巨噬细胞免疫抑制模型,探究CA对PM诱导RAW264.7细胞免疫抑制的调节作用,为将CA开发为新型兽用免疫增强剂提供了理论基础.

    菊苣酸磷酰胺氮芥巨噬细胞免疫抑制免疫增强

    板蓝根多糖通过TLR4-NF-κB通路影响PRRSV感染后细胞因子的分泌

    李倩楠吴文义张云天杨明凡...
    327-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板蓝根多糖(Radix isatidis polysaccharide,IRPS)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感染后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本试验用永生化的猪肺泡巨噬细胞(3D4/21/CD163)作为靶细胞,分别采取ELISA和 Western blot等试验方法对其炎性细胞因子以及诱导炎性细胞因子分泌的TLR4和NF-κB等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测定,并通过TAK-242(TLR4特异性抑制剂)对TLR4通路进行抑制/封闭,ELISA检测TLR4-NF-κB信号通路被阻断后的IRPS对PRRSV感染3D4/21/CD163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显示IRPS能够降低PRRSV感染3D4/21/CD163细胞后IL-1β、1L-6、IL-8和TNF-α等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并且能够降低PRRSV感染3D4/21/CD163细胞后TLR4和NF-κB的蛋白表达水平;当TLR4-NF-KB信号通路被阻断时,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相对于单独的IRPS组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说明IRPS能够通过TLR4-NF-κB信号通路影响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减少炎性细胞因子对细胞的损伤.

    板蓝根多糖PRRSV细胞因子TLR4

    2种饲养层对牛iPSCs从始发态向初始态转化的影响

    陈斓歆姜禹杨蕊朱春玲...
    335-340,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饲养层细胞对获得多能干细胞(pluripotent stem cells,PSCs)非常重要,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ouse embryonic fibroblasts,MEF)已被广 泛用作培养和产生多种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及诱导PSCs(induced PSCs,iPSCs)的饲养层,但由于种间差异,MEF可能不适于家畜ESCs和iPSCs.研究表明,PSCs可被分为至少2种多能性状态:初始态(naive state)和始发态(primed state).本室前期用MEF饲养层从牛睾丸支持细胞(sertoli cells,SCs)获得了牛的始发态iPSCs.本研究基于初始态培养液(naive medium,NM),比较了 MEF饲养层和牛胚胎成纤维细胞(bovine embryonic fibroblasts,BEF)饲养层对牛iPSCs多能性和形态维持及其从始发态向初始态样转化的影响.结果显示,MEF+NM(MNM)和BEF+NM(BNM)均能在3~4 d内将牛iPSCs从始发态转化为初始样状态.克隆分析显示,BNM培养中牛iPSCs的克隆数、碱性磷酸酶活性和转化效率均高于MNM培养中的指标.这些克隆在长期培养中均能表达初始态iPSCs的多能性分子标记.结果表明,采用NM条件,在MEF和BEF饲养层上均可产生牛初始态样iPSCs,但在BEF上转化效率较高.

    牛胚胎成纤维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初始态始发态

    10-羟基癸酸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小鼠的作用及其机制

    陈志松周艳红黄吉成岳占碰...
    341-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 10-羟基癸酸(10-hydroxydecanoic acid,10-HDA)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小鼠的作用,本试验选取21日龄ICR小鼠,通过皮下注射脱氢表雄酮(dehydroepiandrosterone,DHEA)构建PCOS小鼠模型,并给予10-HDA治疗.通过阴道涂片、HE染色、ELISA、荧光定量PCR等方法,研究10-HDA对PCOS小鼠发情周期、卵巢组织形态、生殖激素分泌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PCOS小鼠经10-HDA处理后,发情周期恢复正常,囊状卵泡数减少,血清睾酮水平降低,卵巢中雄激素合成基因Cyp17a1(cytochrome P450,family 17,subfamily a,polypeptide 1)的表达显著减少.同时,10-HDA可降低PCOS小鼠血清中黄体生成素水平,增加促卵泡激素水平,使两者比率明显降低.10-HDA改善了 PCOS小鼠血清中雌激素和孕酮水平,促进抗氧化应激相关基因Nrf2和Foxo1的表达,降低PCOS小鼠体内的氧化应激水平.以上结果表明,10-HDA对PCOS小鼠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10-羟基癸酸多囊卵巢综合征氧化应激小鼠

    硒代蛋氨酸对黄曲霉毒素B1致家兔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张智凯雷阳刘玉梅位兰...
    348-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硒代蛋氨酸(selenomethionine,SeMet)被认为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可以调节机体的多种生物功能,是一种良好的有机硒源.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有机硒对预防霉菌毒素中毒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因此,本试验选取SeMet,旨在探讨SeMet对黄曲霉素B1(aflatoxinB1,AFB1)致兔肺部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将50只35日龄家兔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基础饲粮)、模型组(0.3 mg/kg AFB1+基础饲粮)、低硒剂量组(0.2 mg/kg SeMet+0.3 mg/kg AFB]+基础饲粮)、中硒剂量组(0.4 mg/kg SeMet+0.3 mg/kg AFB1+基础饲粮)、高硒剂量组(0.6 mg/kg SeMet+0.3 mg/kg AFB1+基础饲粮),试验期共21 d.试验结束后,计算肺脏指数,进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并检测肺脏的氧化因子和炎性因子的含量.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中肺部组织充血严重,毛细血管和支气管周围渗出大量的红细胞,肺间质红细胞浸润,肺泡囊体积缩小,Ⅱ型肺泡细胞萎缩、胞质浓缩、细胞核皱缩,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明显增多;Masson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肺脏纤维化明显;饲料中添加SeMet可以改善家兔AFB1中毒引起的肺脏病理损伤.补充SeMet还提高了 GSH-Px、SOD和T-AOC的活性,显著降低了 MDA、TNF-α、IL-6和IL-1β的含量,有效缓解了AFB1中毒引起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SeMet可以通过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降低炎性因子的表达,有效地改善AFB1致家兔肺脏的损伤,0.2 mg/kg SeMet的改善效果最为显著.

    家兔SeMetAFB1

    布劳恩脂蛋白耐受对大肠杆菌感染诱导奶牛子宫内膜炎症反应的调控作用

    于琢雅巩志国任佩佩赵佳敏...
    356-3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子宫内膜炎是奶牛常见的生殖障碍疾病,大肠杆菌是引起该病的主要病原微生物.耐受是宿主的一种防御策略,可以减少感染对宿主适应性的负面影响.但布劳恩脂蛋白(Braun lipoprotein,BLP)耐受是否对大肠杆菌感染诱导的奶牛子宫内膜炎具有调控作用 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分析了 BLP对大肠杆菌感染后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和子宫内膜组织中炎症介质分泌的影响,以及BLP对子宫内膜组织中HMGB1的表达水平.此外,探究了 BLP对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中信号通路激活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BLP的存在可显著下调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或大肠杆菌诱导的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和子宫内膜组织中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同时上调抗炎因子分泌水平.免疫荧光结果表明,BLP可显著降低奶牛子宫内膜组织中HMGB1的表达.值得注意的是,BLP的存在可显著下调LPS或大肠杆菌刺激诱导的MAPK p38和NF-κB p65的磷酸化水平.结果表明,BLP耐受在大肠杆菌诱导的子宫内膜炎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BLP耐受可显著降低奶牛子宫组织的炎症反应.

    耐受奶牛子宫内膜炎大肠杆菌布劳恩脂蛋白脂多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