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兽医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兽医学报
中国兽医学报

王哲

月刊

1005-4545

xbcjvs@163.com

0431-87836534

130062

长春市西安大路5333号

中国兽医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Veterinary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由解放军军需大学主办的兽医专业学术性期刊,是国内兽医界最有影响的权威性核心期刊之一。被CA、CAB、AGRIS、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农业文摘及中国科学引文索引等近20种国内外数据库或检索性刊物收录。《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列为中国兽医科学核心期刊。中科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确定其为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肺炎克雷伯菌K7R噬菌体生物学特性及其抗性菌株的抗性机制

    付瑶张昊袭恒豫冀亚路...
    504-5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肺炎克雷伯菌K7R为宿主菌分离得到1株长尾噬菌体vB_KpnS_ZH01(简称P-K7R),其最佳感染复数为0.01,潜伏期约为10 min,暴发量为169 PFU/cell,且具有稳定、良好的杀菌活性.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P-K7R全长为52 111 bp,共编码86个开放阅读框.经过诱导,获得P-K7R抗性菌K7R-5P,尽管K7R-5P和K7R在显微镜下菌株、菌落形态以及生长曲线无明显差异,但在两者转录组学水平上检测到ompC、ompF、N5、N102及N103五个差异基因.此外,K7R-5P与K7R对噬菌体在吸附率上有明显差异,K7R的吸附效率达到80%以上,而K7R-5P的吸附效率不足20%.最后,利用qRT-PCR对转录组学结果进行验证,结果显示K7R-5P的ompC基因表达量恢复之后,菌株对噬菌体P-K7R的抗性消失,表明ompC基因在噬菌体P-K7R吸附肺炎克雷伯菌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结果表明,成功获得1株裂解性肺炎克雷伯菌噬菌体P-K7R并在体外探究了细菌对噬菌体K7R-5P产生抗性的机制,为噬菌体治疗的进一步高效应用奠定了基础.

    肺炎克雷伯菌噬菌体噬菌体抗性转录组学吸附受体

    细粒棘球蚴感染对小鼠肝纤维化的影响

    玛伊热·艾则孜何荣东段永只朱江...
    514-518,5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门静脉注射法建立细粒棘球蚴BALB/c小鼠高、低剂量(2 000、500原头蚴)肝脏模型,1、3及8个月后采集小鼠肝脏标本,Masson染色鉴定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Ⅲ型胶原蛋白(Colla-gen Ⅲ)的表达.Masson染色结果显示,病灶边缘带肝脏组织的胶原染色比正常肝脏组织明显增多并形成了致密的环状结构,在囊壁周围广泛分布,且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纤维化程度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免疫组化(α-SMA)染色显示,试验组小鼠肝脏中α-SMA主要表达在炎症浸润及肉芽组织增生区域,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α-SMA的表达量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免疫组化(Collagen Ⅲ)染色结果显示,正常肝脏组织中Collagen Ⅲ主要表达在血管周围,而在低剂量和高剂量细粒棘球蚴感染组小鼠肝脏中主要表达在病灶周围,且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时间点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综上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可导致肝纤维化,且不同时间点不同剂量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肝脏中α-SMA、Collagen Ⅲ的表达水平随着胶原面积的增加而升高.

    细粒棘球蚴α-平滑肌肌动蛋白Ⅲ型胶原蛋白肝纤维化

    抗硬蜱亚单位疫苗用候选抗原蛋白的筛选及免疫原性分析

    刘燕师光鑫甘露何文文...
    519-5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已经构建保存的 PET-28a-GSTK1、PET-28a-GSTE3、PET-28a-Fe1、PET-28a-Fe2 和 PET-28a-CPL 质粒,利用PCR技术检测目的基因,经IPTG诱导后通过SDS-PAGE检测5种重组蛋白(rGSTK1、rGSTE3、rFe1、rFe2和rCPL)的表达,利用His标签蛋白纯化试剂盒纯化4种重组蛋白(rGSTK 1、rFe1、rFe2和rCPL),并使用BCA蛋白定量测定试剂盒测定蛋白浓度后,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经Western blot测定4种重组蛋白的反应原性,采用间接Elisa测定多克隆抗体效价以及免疫后抗体消长规律.结果显示,5种目的基因条带正确,并未发生丢失;SDS-PAGE检测发现除rGSTE3外,其余4种蛋白(rGSTK1、rFe1、rFe2和rCPL)均能稳定表达且大小分别为28、25、26、27 kDa,以包涵体形式表达;利用His标签纯化蛋白后测定蛋白浓度,结果显示,以250 mmol/L咪唑进行洗脱时可获得高纯度的目的蛋白,蛋白质量浓度分别为2.633、2.532、2.582和2.506 g/L;将纯化后的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间接ELISA结果显示,4种重组蛋白(rGSTK1、rFe1、rFe2和rCPL)制备的多克隆抗体效价分别高达1∶819 200、1∶819 200、1∶1 638 400和1∶409 600,表明4种重组蛋白的免疫原性较好,其中rFe2的免疫原性最好;三免后的21 d 4种重组蛋产生的抗体均达到峰值后逐渐降低,但三免后的63 d抗体水平仍处于较高水平,其中rFe2的抗体水平最高,为1:819 200;rGSTK1次之,为819 200.Western blot结果显示,4种重组蛋白均可与其多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其中rFe2的反应原性最强,rGSTK1次之.本研究以重组蛋白的稳定性、高表达、免疫后抗体水平以及与多克隆抗体反应原性为指标,筛选出rFe2为最佳候选抗原蛋白,另外rGSTK1效果与其相当,也可以考虑2种蛋白联合使用,为后续抗硬蜱疫苗的研发提供试验基础.

    抗硬蜱亚单位疫苗抗原蛋白多克隆抗体免疫原性

    人参皂苷Rg1、Re对脂多糖诱导的肠道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

    张莉胡卫东杜林马琪...
    527-535,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人参皂苷Rg1、Re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肠道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将40只4周龄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Control、LPS、Rg1和Re组,每组10只.Control和LPS组腹腔注射无菌PBS,Rg1组腹腔注射Rg1,Re组腹腔注射Re.在试验8 d后,Control组腹腔注射无菌PBS,其余组腹腔注射LPS,6 h后处死,采样后检测.结果表明:LPS处理后DAI评分显著增加,肝脏、脾脏和肺脏指数显著升高;空肠和回肠绒毛长度显著缩短,空肠和回肠隐窝深度增加,绒毛长度与隐窝深度的比率降低;空肠和回肠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的蛋白表达显著降低;TLR4、NF-κB和Caspase-1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而Rg1和Re预处理减轻了 LPS诱导的DAI评分增加,降低了肝脏和肺脏指数;显著增加了绒毛长度,Re显著降低了空肠隐窝深度,Rg1和Re显著提高了绒毛长度与隐窝深度的比率;Rg1预处理显著增加了回肠Occludin的蛋白表达,Re预处理显著增加了空肠和回肠Occludin的蛋白表达;Rg1预处理显著下调了 TLR4、NF-κB和Caspase-1的mRNA表达水平.Re预处理显著下调了 TLR4和Caspase-1的mRNA表达水平.综上所述,人参皂苷Rg1、Re预处理可改善肠道形态,增加紧密连接蛋白表达,抑制炎症与凋亡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

    肠道屏障小鼠人参皂苷LPS

    菟丝子黄酮缓解妊娠期双酚A暴露对子代成年雌鼠的生殖损伤作用

    刘莹赵千惠啜亚南师少文...
    536-5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菟丝子黄酮(CCFs)对母鼠妊娠期暴露双酚A(BPA)导致的子代成年雌鼠生殖损伤的缓解作用,将50只妊娠母鼠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BPA模型组、BPA+低剂量CCFs组、BPA+中剂量CCFs组、BPA+高剂量CCFs组,每组10只,分别在孕1~17 d灌胃0.2 mL含有相应剂量药物的玉米油.待仔鼠出生56日龄时,每组随机选取10只子代成年雌鼠,收集血液和卵巢,统计各组成年雌鼠的卵巢指数;检测各组子代成年雌鼠血清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的含量;检测每组卵巢组织中雌激素(E2)、孕酮(P4)、雌激素受体α(ERα)、雌激素受体p(ERp)水平;检测卵巢组织活性氧(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活性;HE染色观察各组卵巢组织学改变;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卵巢组织Nrf2、NQO1、HO-1 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BPA模型组小鼠卵巢指数升高,GnRH、FSH、LH、E2和P4激素水平降低,卵巢组织中ER水平紊乱.BPA对小鼠激素水平的影响可能是通过氧化应激造成的,卵巢组织SOD含量降低,ROS和MDA含量上升,同时,卵巢中HO-1、Nrf2、NQO1 mRNA的表达水平下调.但不同剂量的CCFs可保护雌鼠卵巢功能,下调卵巢指数、激素水平和氧化应激指标与BPA组小鼠趋势相反.研究表明,菟丝子黄酮对母鼠妊娠期BPA暴露引起的生殖损伤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尤其是高剂量菟丝子黄酮的缓解效果相对显著.

    菟丝子黄酮双酚A氧化应激生殖损伤雌鼠

    镉暴露诱导小鼠肝脏铁死亡的作用机制

    郁孝强吴亚罗通旺宋圣哲...
    543-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镉(Cd)是一种重要的环境污染物,可造成蓄积机体包括肝脏在内多种器官的损害.本研究旨在揭示Cd暴露对小鼠肝脏组织铁死亡的作用及其机制.24只8周龄ICR小鼠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3个Cd暴露组(Cd组),Cd组每日给小鼠腹腔注射1、2、3 mg/kg的氯化镉(CdCl2),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7 d.8 d后处死小鼠,分别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及超微结构变化,检测血清中肝功能酶(ALT、AST)活性,肝脏组织中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Cd的含量,检测铁死亡相关因子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Cd暴露后肝脏组织间质充血,肝脏细胞索消失、线粒体出现絮状致密物,嵴缺失空化.Cd暴露组小鼠血清ALT和AST,肝脏组织MDA和Cd含量显著升高,肝脏组织GSH-Px含量显著下降(P<0.01).肝脏组织ACSL4、HO-1蛋白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GPX4、SLC7A11、FTH1、FTL蛋白的表达量则极显著下降(P<0.01).结果表明,Cd暴露可致ICR小鼠肝脏组织铁代谢紊乱,抗氧化水平降低,脂质过氧化,从而介导肝脏发生铁死亡.本研究为进一步完善Cd暴露致肝损伤的毒性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小鼠肝脏铁死亡

    猪干扰素α的原核可溶性表达及抗PEDV活性

    朱睿张弘石吴植谢军...
    550-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利用原核表达系统高效表达具有抗病毒活性的可溶性重组猪干扰素α(soluble recombinant porcine inter-feron-α,srPoIFN-α).通过PCR方法扩增姜曲海猪IFNα基因成熟肽序列,将其分别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Cold-Ⅱ、pET22b、pET30a和pET30a-ELP中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通过 Western blot结合Image J软件或BCA定量分析不同表达载体、密码子偏好优化、培养基类别、纯化方式等因素对猪干扰素α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可溶性表达的影响,鉴定提高srPoIFN-α表达的有利因素;利用VSV-GFP和PEDV检测srPoIFN-α的抗病毒活性.结果显示,原核表达载体pET30a、密码子优化、HB-PET自诱导培养基和磁珠纯化均能显著提高srPoIFN-α产量(P<0.001);sr-PoIFN-α有效抑制VSV-GFP复制的稀释倍数为2-8.1,与重组人干扰素α2b标准品的比活为1.71 × 108IU/g,有效抑制PEDV复制的稀释倍数为2-10.29,抗PEDV活性为2.72 IU,表明srPoIFN-α具有良好抗PEDV活性.这些结果为进一步开发可溶性IFNα药物制剂提供参考.

    原核表达猪可溶性重组干扰素α抗病毒活性PEDV

    奶牛结合珠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刘佩雯董伟韬陈艳赵晓萱...
    558-564,5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珠蛋白(haptoglobin,Hp)是奶牛罹患乳房炎期间一种重要的标志性蛋白,其在血液和乳汁中含量变化与患牛乳房炎病情密切相关.为制备奶牛Hp多克隆抗体及了解其理化性质、结构和功能,本研究通过PCR成功扩增获得奶牛Hp完整CDS区序列,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pQE-80L-Hp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将测序成功的重组质粒转化至M15感受态细胞,用1 mmol/L IPTG诱导重组蛋白的表达.重组蛋白表达后用亲和层析法进行纯化.利用纯化后的蛋白免疫动物制备多克隆抗体,利用ELISA方法和Western blot对多克隆抗体进行效价检测和反应性分析.结果显示,Hp是一种不稳定亲水性蛋白,分子式为C1936H3049N545O567S19,编码388个氨基酸残基,由α-螺旋、延伸链、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4种结构组成,有15个抗原决定族,36个磷酸化位点.在1~42氨基酸位置存在信号肽,无跨膜结构域与CD163、MMP9、CP等蛋白具有较好的互作关系.pQE-80L-Hp在大肠杆菌中经诱导表达的重组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2 kDa,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用其免疫兔子制备得到的多克隆抗体效价可达到1:25 600.本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了解Hp的结构,而且为后续进行其功能的研究以及利用其作为标志物进行奶牛乳房炎早期高效快速诊断技术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结合珠蛋白生物信息学原核表达多克隆抗体奶牛

    从下丘脑室旁核向背肩胛棕色组织发送投射的谷氨酸能神经元的鉴定

    曹晓娟刘昊东李鹏辉李嘉成...
    565-571页
    查看更多>>摘要:谷氨酸能神经元可抑制摄食并防止肥胖.有证据表明,在缺乏囊泡型谷氨酸转运蛋白2(VGlut2)的小鼠中,重新表达专一蛋白1(SIM1)神经元上的VGlut2可降低采食.然而,VGlut2神经元的位置和轴突投射尚不清楚.因此,本试验探寻了向背肩胛棕色脂肪组织(IBAT)发送神经元投射的上游脑区,检测了 VGlut2和黑皮质素4型受体(MC4R)神经元的脑内定位,确认了胰淀素(amylin)对于VGlut2和MC4R免疫阳性神经元表达的调控作用,拓展了VGlut2神经元发送神经支配的大脑区域.结果显示,PVNvGlut2神经元向IBAT发送密集的神经支配信号.在前皮质杏仁核(ACo)、纹状体(CPu)和海马齿状回(DG)发现 VGlut2与 MC4R共 定位.amylin注射显 著促进PVNvGlu2∶∶MC4R(P=0.004 8)免疫阳性神经元表达,提示VGlut2与MC4R涉及amylin的调节过程.PVNVGlut2神经元向下丘脑腹内侧核(VMH)、外侧下丘脑(LH)、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和蓝斑(LC)核团发送神经元投射.鉴定了 VGlut2神经元及下游调节能量稳态的神经环路,为探究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组织在能量稳态调节中可能发挥的联动作用提供证据.

    胰淀素谷氨酸能神经元黑皮质素4型受体室旁核

    雏鹅"痛风综合征"存在多种病毒感染

    李金蓉陈卓高继业李继祥...
    572-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在我国肉鹅养殖主要地区发生了一种以内脏器官表面尿酸盐沉积为主要病理特征,并伴有肌肉、关节和皮下尿酸盐沉积的鹅痛风,为探讨其可能存在的非星状病毒病原感染,采用RT-PCR/PCR方法对来自江苏、四川、广东、福建、山东、河北6省的12份临床典型病例进行了常见水禽病毒的检测,包括鹅星状病毒(GoAstV)、禽呼肠孤病毒(ARV)、禽源星状病毒1型(AAstV-1)、禽源星状病毒2型(AAstV-2)、坦布苏病毒(TMUV)、鹅禽流感病毒(GAIV)、鹅圆环病毒(GoCV)、鹅细小病毒(GPV)、鹅腺病毒(GAV)、鹅出血性多瘤病毒(GHPV),并对分离到的毒株JS2001、JS2002、JS2003、SC2001进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和致死胚胎的组织病理学观察.RT-PCR/PCR结果显示,GoAstV阳性率为100.0%,AAstV1阳性率为41.7%,AAstV2阳性率为58.3%,ARV阳性率为50.0%,TMUV阳性率为16.7%,AIV、GPV阳性率均为8.3%;其中GoAstV+AAstV1+A AstV2三重阳性率为25.0%(3/12),GoAstV+AAstV1/AAstV2+ARV 三重阳性率为 25.0%(3/12),GoAstV+AAstV1+AAstV2+ARV 四重阳性率为8.3%(1/12).分离病毒的透射电镜图片显示,4个样品均存在直径大小为20~30 nm、无囊膜的球形病毒颗粒;此外,SC2001还存在1种直径大小约为150 nm、有明显可见的衣壳和双层膜结构的病毒颗粒,而JS2003还存在直径大小为100~200 nm的病毒颗粒,在其双层膜表面有大小为10~20 nm规则排列的小颗粒.临床样本致死鹅胚体出血或黄染,局部或全身性水肿,皮下伴有严重的胶冻样液体渗出;致死鹅胚的组织病理切片显示,心脏、肝脏、肾脏出现严重的炎性细胞浸润,肝脏细胞、心肌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均出现严重的空泡变性坏死.结果提示,当前中国流行的鹅痛风存在多种属鹅星状病毒和其他未知病毒等多病毒感染,或可被称为雏鹅"痛风综合征",其可能存在的多病毒感染致病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鹅痛风星状病毒病原体共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