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兽医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兽医学报
中国兽医学报

王哲

月刊

1005-4545

xbcjvs@163.com

0431-87836534

130062

长春市西安大路5333号

中国兽医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Veterinary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由解放军军需大学主办的兽医专业学术性期刊,是国内兽医界最有影响的权威性核心期刊之一。被CA、CAB、AGRIS、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农业文摘及中国科学引文索引等近20种国内外数据库或检索性刊物收录。《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列为中国兽医科学核心期刊。中科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确定其为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人参皂苷Rg1、Re对感染LPS猪空肠上皮细胞IPEC-J2的保护作用

    杜林张莉胡卫东马琪...
    1256-1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体外试验,共同探讨人参皂苷Rg1和Re对感染LPS猪空肠上皮细胞IPEC-J2的保护作用.采用网络药理学获取并筛选Rg1、Re缓解肠道屏障损伤的交集靶点,并采用分子对接技术验证网络药理学的预测结果.本试验分组为Control、LPS、Rg1和Re组.观察不同浓度Rg1、Re对IPEC-J2细胞存活率、凋亡率、TEER值、FD4通透性和炎性因子的影响,同时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浓度Rg1、Re对凋亡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网络药理学结果显示,Rg1、Re预防肠道屏障损伤主要涉及PI3K-Akt、MAPK信号通路等过程.分子对接结果显示,Rg1与所有交集靶点结合能均小于0,而人参皂苷Re仅与SRC靶点的结合能小于0.体外试验显示不同浓度的Rg1、Re预处理均会不同程度地提高LPS处理的IPEC-J2的存活率、TEER值,减少细胞凋亡、FD4通透性降低、炎性因子TNF-α的分泌,表明Re、Rg1可有效降低LPS处理对IPEC-J2细胞的影响.Rg1显著上调 MAPK8、MAPK10、HRAS,显著下调 MAP2K1、PIK3CG、IL-2、SRC 的 mRNA 表达水平;Re 显 著上调 MAPK8、MAPK10、HRAS、PIK3R1、BCL2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这些结果提示,人参皂苷Rg1、Re和含有Rg1、Re的人参皂苷产品在预防仔猪肠道屏障损伤方面值得进一步研究.

    人参皂苷猪空肠上皮细胞网络药理学

    Ghrelin通过下丘脑外侧核CART神经元影响小鼠采食和体质量

    曹晓娟刘昊东李鹏辉李嘉成...
    1268-1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长素释放肽(ghrelin)是一种胃产生的激素,作用于中枢后调节机体能量代谢.可卡因苯丙胺调节转录肽(CART)神经元参与摄食行为和能量平衡调节过程.已知CART神经元受激素影响调节能量稳态,但Ghrelin是否通过影响CART神经元发挥促食欲功能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重点关注了 Ghrelin调节摄食和体质量过程中下丘脑背内侧核(DMH)CART神经元的作用.首先通过免疫荧光确定CART的全脑表达.然后评估了腹腔注射Ghre-lin后对DMHCART神经元表达的影响,最后将Ghrelin注射到DMH后测量了小鼠摄食量和体质量变化.结果显示,在内侧视前核(MPA)、弓状核(ARC)、下丘脑背内侧核(DMH)、丘脑室旁核(PVT)和中缝核(ROb)检测到CART免疫阳性神经元和纤维.与对照组相比,外周注射Ghrelin显著增加DMHCART免疫阳性神经元表达(P=0.037 3).DMH注射Ghrelin导致体质量(P=0.004 0)和采食(P=0.023 1)增加.该研究证实了 DMHCART神经元受Ghrelin调控,并有望为代谢紊乱及肥胖症疾病的临床干预提供新的调控靶点.

    生长素释放肽可卡因苯丙胺调节转录肽神经元下丘脑背内侧核室旁核

    BLV-miRNAs对牛乳过氧化物酶的影响

    王彦迪刘桂池杨跃杰王建发...
    1274-1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牛白血病病毒(bovine leukemia virus,BLV)编码的miRNAs(BLV-miRNAs)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乳过氧化物酶(LPO)的影响.首先通过ELISA测定高低不同载量BLV阳性奶牛牛乳中LPO的含量;随后体外培养BMECs,分别感染(1 MOI)BLV全长和缺失miRNAs的BLV(BLV-Δ miRNAs),通过荧光定量PCR、ELISA等方法检测各组BMECs LPO的表达水平;再通过StarMir等软件程序预测10种BLV-miRNAs是否靶向LPO;根据靶基因预测结果,进行BLV-miRNAs转染和靶基因初步验证.结果显示:BLV高载量阳性奶牛和低载量阳性奶牛牛乳中的LPO含量比阴性奶牛牛乳中的LPO分别降低了 8.73%和9.68%;体外试验结果显示:与感染BLV全长病毒组相比,缺失BLV-miRNAs后BMECs中的LPO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靶位点预测结果显示BLV-miR-B1-5p、B3-3p和B4-5p可共同靶向LPO基因;转染BLV-miR-B1-5p到BMECs后LPO的基因表达显著下调(P<0.05),并随着转染剂量的增多,LPO的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转染BLV-miR-B4-3p到BMECs后LPO的基因表达显著下调(P<0.05),但没有剂量依赖性.综上所述,BLV-miRNAs可以抑制BMECs中LPO的表达.

    牛白血病病毒乳过氧化物酶BLV-miRNAs奶牛乳腺上皮细胞

    加减异功散体外改善脾虚犬肠道菌群结构及修复Caco-2细胞黏膜屏障的分子机制

    张进张敏爱王海丽许铠杰...
    1280-12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加减异功散(modified Yigong powder,MYG)治疗脾虚证的分子机制,并分析MYG对模拟胃肠脾虚犬肠道菌群及Caco-2细胞黏膜屏障的影响,以及肠道菌群与黏膜屏障间的互作效应.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MYG治疗脾虚证的分子机制.试验采集3只(12±1)岁脾虚柯基犬粪样后,建立体外胃肠模拟体系,分为原始粪样组、胃肠模拟组和胃肠模拟加异功散组,并利用16S rDNA法检测各组菌群结构变化.再从胃肠模拟加异功散组中提取代谢产物,研究其对LPS诱导的Caco-2细胞黏膜屏障损伤模型的影响,细胞试验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异功散代谢产物组,进行荧光素钠通透性测定,并利用qPCR检测Claudin-1、Occludin与ZO-1 mRNA表达量.进一步对MYG干预后的肠道菌群与Caco-2细胞黏膜屏障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MYG有76个活性成分和45个治疗脾虚证的潜在靶点,蛋白互作分析得40个关键靶点,GO富集得34个条目,KEGG富集得16条通路;在胃肠模拟体系中,与胃肠模拟组相比,胃肠模拟异功散组在门水平上,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丰度显著增加(P<0.05),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丰度显著降低(P<0.05),在属水平上,梭杆菌属(Fusobacterium)、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gnavus group)和布劳特菌属(Blautia)丰度显著增加(P<0.05),大肠杆菌-志贺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和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丰度显著降低(P<0.05),菌群的多样性指数也显著升高(P<0.05);在细胞试验中,与模型组相比,异功散代谢产物组Caco-2细胞黏膜通透性极显著降低(P<0.001),Claudin-1、Occludin与ZO-1 mRNA表达量极显著增加(P<0.001);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菌群结构与黏膜屏障指标有一定相关性.综上,MYG可能通过槲皮素、花生四烯酸、柚皮素等76个活性成分,作用于TNF、IL6、IL18、CXCL8、AKT1等40个关键靶点,通过AGE-RAGE、FoxO、HIF-1等16条信号通路治疗犬脾虚证.此外,MYG的胃肠代谢产物能够上调紧密连接蛋白mRNA的表达量,降低黏膜通透性,修复黏膜屏障,这可能与MYG调节菌群结构有关.

    加减异功散网络药理学胃肠模拟肠道菌群黏膜屏障脾虚犬

    木耳多糖对犊牛血清抗氧化、免疫指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王琪茹张雨姜国均刘海燕...
    1290-12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探讨木耳多糖对犊牛抗氧化能力、免疫功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选取(30±3)日龄和(55.33±1.86)kg体质量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荷斯坦犊牛24头,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C组)和试验组(T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C组饲喂开食料和代乳粉,T组除饲喂开食料之外,再于代乳粉中添加木耳多糖10 g/头,连续添加10 d,检测血清抗氧化、免疫指标和肠道菌群.结果表明:与C组相比,T组犊牛血清SOD和GSH-Px活性显著提高(P<0.05),分别提高了 29.09%和15.35%.与C组相比,T组犊牛血清中IgA、IL-2和TNF-α显著升高(P<0.05).添加木耳多糖显著提高了犊牛粪便微生物中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P<0.05),降低了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P>0.05);提高了乳杆菌属和普拉梭菌属的相对丰度(P<0.05);提高了 丁酸球菌的相对丰度(P<0.05);LEfSe分析结果显示,T组中有11种显著富集的标志物种,如厚壁菌门、乳杆菌属等,C组中有9种显著富集的标志物种,如变形菌门等.结果表明,木耳多糖可提高犊牛的血清抗氧化水平,增强机体免疫力,同时可以改善肠道菌群结构.

    木耳多糖犊牛抗氧化免疫功能肠道菌群

    肠道固有免疫屏障与致病菌逃避肠道固有免疫清除的基因调控策略

    李思嘉连思琪闫丽夏芃芃...
    1299-1306,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肠道致病菌利用自身毒力因子干扰肠上皮细胞功能,并通过精密的基因调控策略躲避宿主免疫系统的清除,进而引发多种疾病.研究发现毒素—抗毒素系统、分泌系统以及群体感应系统均可以影响病原菌的基因表达策略;而越来越多的新型抑菌策略通过干扰细菌自身的基因调控系统,抑制细菌的毒力基因表达,能够达到温和地治疗肠道疾病的目的.本文首先从肠道固有免疫的组成入手,针对肠道致病菌的基因调控系统展开论述,阐述肠道致病菌利用自身基因调控逃避固有免疫清除的机制,旨在为治疗肠道细菌性疾病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肠道致病菌固有免疫基因调控群体感应

    柴胡皂苷的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袁林李万利靳玮王浩宇...
    1307-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柴胡在中医中的应用已有2 000多年的历史,具有解表、清热、调肝气、升阳气的作用,其药用特性已在欧亚大陆和北非广泛使用.柴胡皂苷(尤其是柴胡皂苷a和柴胡皂苷d)作为柴胡中的主要生物活性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肿瘤、抗氧化、抗病毒、免疫调节和保肝等作用.本文对柴胡皂苷的药理活性、作用机制及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柴胡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新的见解.

    柴胡皂苷抗炎免疫调节神经调节抗病毒

    白细胞介素-17在主要细菌性人兽共患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刘爱军黄晓兵周彩琴张传亮...
    1316-13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白介素-17(IL-17)是重要的促炎细胞因子,能够连接先天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介导对病原感染的保护性免疫,然而一旦分泌失调又会促进炎症病理损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多种细菌性人兽共患病中,IL-17都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促进了各种器官组织炎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并与细菌感染诱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近期的研究表明,细菌感染中分泌IL-17的CD4+组织驻留记忆T细胞在维持适应性免疫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靶向IL-17反应的疫苗设计策略对于提高疫苗效力具有明显优势.为此,本文综述了 IL-17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主要细菌性人兽共患病中的作用和相关机制,以期为开发安全有效的基于IL-17的免疫疗法提供参考.

    IL-17细菌人兽共患病免疫

    用于传染病诊断的新型检测技术

    高晓薇宋浩仇华吉罗玉子...
    1325-1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发和再发传染病严重威胁着全球卫生安全,给世界各国的经济和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快速检测和鉴定对传染病的监测、预警与防控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新型材料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检测技术不断创新与应用,逐步向着自动化、高通量、即时诊断的方向发展.本文综述了包括CRISPR系统、微流控技术、纳米PCR等传染病诊断新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各种新型检测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及其应用,并对检测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展望,旨在为人类与动物疫病的监测提供建议.

    新型检测技术传染病研究进展

    Toll样受体9对原虫的天然免疫识别

    于丽颖张乃文范芮铭张义伟...
    1336-1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先天性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识别作用是宿主保护自身免受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线.Toll样受体(TLRs)是特征明确的模式识别受体,对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s)的识别、调节抗原呈递细胞和关键细胞因子的激活至关重要.TLR9对原虫基因组DNA的识别会激活NF-κB、IRF3/7和MAPK等细胞通路,诱导促炎症细胞因子和 Ⅰ型干扰素的产生.在原虫感染中MyD88是TLR9识别PAMPs的关键接头分子,本综述主要总结了 TLR9-MyD88信号途径在几种常见原虫感染期间诱导的炎症反应中的重要性,还讨论了 TLR9的亚细胞定位对原虫感染的影响,以期为进一步理解原虫与宿主相互作用的复杂性,为原虫寄生虫病的防制奠定基础.

    Toll样受体9原虫感染CpGDNA疟色素